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氨綸干法紡絲甬道,具體涉及一種夾套式加熱的方型氨綸紡絲甬道。
【背景技術】
[0002]在氨綸的干法紡絲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氨綸絲品種,紡絲溫度約230°C?265°C,為了避免在紡絲過程中甬道壁的熱量損失,除了做好紡絲甬道的保溫外,通常在甬道外壁設有夾套(圓型甬道)或伴熱管(方型甬道),在夾套或伴管中通入熱介質(蒸汽或導熱油)來補償甬道在生產過程中損失的熱量。
[0003]在2000年以前,氨綸的干法紡絲基本采用圓型夾套甬道。因為圓型甬道夾套可以設計加工成承壓設備,在紡絲生產過程中,圓型甬道夾套內通常通入20bar (214°C )以上的飽和蒸汽來伴熱。圓型夾套甬道的局限性在于單個甬道的產量低,以及受蒸汽飽和溫度及壓力的影響,紡絲溫度難以提高。
[0004]2000年以后,隨著氨綸生產技術的進步,單個甬道產能、氨綸產品品種和要求、紡絲溫度的提高,圓型甬道逐漸被方型甬道代替,由于方型夾套無法承壓以及設備加工困難,所以方型甬道外壁采用伴熱管的方式來伴熱,伴熱管內用高溫導熱油循環提供熱量。圓型伴熱管緊貼甬道外壁,與甬道外壁是線型接觸,傳熱面積小,傳熱效果差,并且會導致甬道壁加熱不均勻。為增加傳熱效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伴熱管周邊敷上導熱膠泥,使伴熱管與甬道外壁的線接觸變為面接觸,但伴熱管與管之間還是留有空隙,導致整個甬道外壁溫度不均勻,沒有夾套加熱的均一^性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方型夾套式氨綸紡絲甬道,以聯苯-聯苯醚作為氣相伴熱介質,從甬道夾套底部經分配管進入甬道夾套,在保證伴熱溫度的前提下無需方型甬道承壓,實現了方型甬道的夾套式伴熱,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熱效果。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包括貫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所述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別設置有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所述上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上甬道排氣口、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中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中甬道排氣口、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和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分別獨立地與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對接,所述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連接至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實現熱媒循環。
[0007]為防止汽液兩相在夾套內循環的時候產生氣堵現象,在夾套內壁和甬道外壁上設計有導流構件,導流構件一方面可以增加換熱面積,另一方面可以讓冷凝下來的液體很快地流到底部出口。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的內壁,和或,上甬道和中甬道的外壁上設置有導流部件。
[0008]進一步地,導流部件為長條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熱夾套的軸向延伸,所述長條形弧形板件的內凹弧面朝外。實踐中,導熱構件可采用無縫鋼管從中間對剖后等距焊接于伴熱夾套內壁或甬道外壁上。
[0009]具體的工藝是,述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向所述上伴熱夾套內產生的聯苯-聯苯醚蒸汽,蒸汽溫度265°C 土1°C,蒸汽壓1.22kg/cm2;所述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向所述中伴熱夾套內產生的聯苯-聯苯醚蒸汽,蒸汽溫度260°C 土 TC,蒸汽壓1.llkg/cm2。
[0010]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內的操作壓力低于1.5kg/cm2,與采用飽和水蒸氣作為伴熱熱媒(214°C,20bar)相比,方型甬道外壁無需承壓,讓方型甬道采用伴熱更加均勻的氣相夾套式伴熱方式可行。
[0011]方型甬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甬道和中甬道帶加熱夾套,下甬道無夾套。上甬道和中甬道采用不同的伴熱溫度,上甬道夾套伴熱溫度為265°c ±1°C ;中甬道夾套伴熱溫度為260°C ± 1°C。上、中伴熱夾套分別設置有熱媒蒸汽進口、排氣口、熱媒冷凝液出口,其中熱媒冷凝液出口通過回流管道連接至熱媒蒸汽發生器,實現聯苯-聯苯醚的循環,節省伴熱能耗。
[0012]飽和蒸汽壓和溫度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夾套內只發生熱媒蒸汽的相變,冷凝液和汽相是同一溫度狀態,因此采用此夾套伴熱后,可以確保甬道夾套內的溫度更加恒定。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提供了一種方型夾套式氨綸紡絲甬道,以聯苯-聯苯醚作為氣相伴熱介質,由熱媒發生裝置進入甬道夾套,在保證伴熱溫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無需承壓,實現了方型甬道的氣相熱媒夾套式伴熱,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熱效果,伴熱均勻、伴熱結構簡單、伴熱能耗低廉。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的正面示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的側面示意;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8]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包括貫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1、2、3,上甬道3和中甬道2外周分別設置有上伴熱夾套5和中伴熱夾套4,上伴熱夾套5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 5.1、上甬道排氣口 5.2、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 5.3,中伴熱夾套4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 4.1、中甬道排氣口4.2、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 4.3,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 5.1和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 4.1分別獨立地與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對接(圖中未畫出),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 5.3和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 4.3連接至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實現熱媒循環。上、中伴熱夾套4、5內還進一步設置有熱媒蒸汽分配管,使聯苯-聯苯醚伴熱蒸汽于相應的伴熱夾套內均勻上升。
[0019]為防止汽液兩相在夾套內循環的時候產生氣堵現象,保證上伴熱夾套5和中伴熱夾套4的內壁,和上甬道3與中甬道2的外壁上設置有導流構件6,導流部件6為長條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熱夾套內壁軸向延伸,且長條形弧形板件的內凹弧面朝外,本實施例中,導熱構件6是采用無縫鋼管從中間對剖后等距焊接于伴熱夾套內壁和甬道外壁上的。
[0020]方型甬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甬道和中甬道帶加熱夾套,下甬道無夾套。上甬道和中甬道采用不同的伴熱溫度,上甬道夾套伴熱溫度為265°C 土1°C,蒸汽壓1.22kg/cm2;中甬道夾套伴熱溫度為260°C ±1°C,蒸汽壓1.llkg/cm2。上、中伴熱夾套5、4分別設置有熱媒蒸汽進口 4.1、5.1、排氣口 4.2、5.2、熱媒冷凝液出口 4.3、5.3,其中熱媒冷凝液出口通過回流管道連接至熱媒蒸汽發生器,實現聯苯-聯苯醚的循環,節省伴熱能耗。
[0021]熱媒飽和蒸汽壓和溫度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夾套內只發生熱媒蒸汽的相變,冷凝液和汽相是同一溫度狀態,因此采用此夾套伴熱后,可以確保甬道夾套內的溫度更加恒定。
[0022]上述結構的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以聯苯-聯苯醚作為氣相伴熱介質,在保證伴熱溫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本體無需承壓,實現了方型甬道的氣相熱媒夾套式伴熱,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熱效果,伴熱均勻、伴熱結構簡單、伴熱能耗低廉。
【主權項】
1.一種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貫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所述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別設置有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所述上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上甬道排氣口、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中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中甬道排氣口、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所述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和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分別獨立地與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對接,所述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連接至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實現熱媒循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的內壁,和或,上甬道和中甬道的外壁上設置有導流部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部件為長條形弧形板件,沿甬道外壁或伴熱夾套內壁的軸向延伸,所述長條形弧形板件的內凹弧面朝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型夾套氨綸紡絲甬道,包括貫通的上、中、下三段方型的甬道,上甬道和中甬道外周分別設置有上伴熱夾套和中伴熱夾套,上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上甬道排氣口、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中伴熱夾套的相應部位設置有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中甬道排氣口、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上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和中甬道熱媒蒸汽進口分別獨立地與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對接,上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和所述中甬道熱媒冷凝液出口連接至聯苯-聯苯醚熱媒蒸汽發生裝置實現熱媒循環。實現了方型甬道的氣相熱媒夾套式伴熱,在保證伴熱溫度的前提下方型甬道本體無需承壓,提高了方型甬道的伴熱效果。
【IPC分類】D01D5/04, D01D13/02
【公開號】CN204918862
【申請號】CN201520715619
【發明人】顧奕, 張益興, 韋蕊, 華雪嬌
【申請人】江陰中綠化纖工藝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