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紙幅烘干設備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案為下列各相關未決的美國申請案的部分繼續申請,即1988年2月11日遞交的07/167.672號,1988年6月2日遞交的07/201,705號,1988年8月10日遞交的07/230,627號,1988年8月23日遞交的07/235,394號,1988年9月9日遞交的07/243,742號,1988年9月14日遞交的07/244,774號,1989年10月5日遞交的07/417,978號,以上全部為1987年2月13日遞交的相關未決申請07/014,569號的部分繼續申請。本申請又是1989年11月3日遞交的相關未決美國專利申請07/431,961號的部分繼續申請,該相關未決申請又是1989年10月26日遞交的相關未決美國申請07/429,730的部分繼續申請,該第07/429,730號又為1987年2月13日遞交的相關未決美國專利申請07/014,569號的部分繼續申請。上述相關未決專利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在本申請中引述作為參考。
本發明涉及造紙機壓榨部送出的紙幅干燥設備。本發明更具體涉及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紙幅在各干燥部之間移送時,不用開式引紙,從而引紙可以不依靠引紙繩(threading rope),而紙幅在毛毯的連續約束下干燥紙幅的兩面。
隨著造紙機運轉速度的不斷提高,存在著的一個嚴重問題,是紙幅通過干燥部前進時,紙幅或紙頁有振顫傾向。當紙在干燥部的相繼分部中移送,特別當紙幅在相鄰分部間用開式引紙移送時,這種振顫特別明顯。使用單毯結構,毛毯連帶紙幅共同在上下烘缸之間通過,這種紙張振顫可減至最低。但是,雖然單毯結構可減少上述紙振顫問題,然而帶來若干缺點。在這些缺點中,首先由于濕紙幅不與烘缸直接接觸,毛毯夾在紙幅與相應烘缸的干燥表面之間,來自下缸的熱傳導減少很多。其次,當紙幅向下缸接近,在上面繞過,然后與之分離時,紙幅便有與毛毯分離的傾向。第三,紙幅的初始引領并不十分容易。
有一種部分解決上述單毯問題的辦法,是應用一種所謂的BelRun干燥部。BelRun是貝羅伊特公司(Beloit)的注冊商標。在BelRun系統中,位于下面的效率不高的烘缸用真空輥取代,真空輥將紙幅從一個缸向下一缸強制輸送。這類型干燥部的新裝置,顯示可將BelRun構思擴大到使用大量的烘缸而對紙幅的運輸性能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這種運轉性能的產生,是因為真空輥可將紙幅沿毛毯支承的跨度輸送,不需將紙拉緊或用分部間牽引點。
配置單個的BelRun干燥部存在產生應力的傾向,紙幅干燥時紙幅中產生應力。這種應力使干燥紙張有卷曲的傾向。根據1986年出版的John R.Lavigne編篡的《紙漿與紙張詞典》,“卷曲”一詞的定義是“由于含水及調態不均勻,不能在全部紙張中有一致的應變和應力分布造成的紙張或紙板變形”。將紙幅在兩面烘干可使有害的卷曲作用減至最少或消滅,但兩面烘干要求有一個轉移點,將紙幅從一個毛毯轉到另一毛毯上。在本發明中,紙幅必須在高層干燥部和低層干燥部之間交替烘干。高層干燥部的定義可以是一組烘缸,紙幅的下表面與這些烘缸接觸。低層干燥部可以有對應的相反定義,即一組與紙幅上表面接觸的烘缸。
為將紙幅有效從一個部分移送到另一部分,使用一個強制移送裝置。在先有技術領域中,這種將紙幅從一個干燥分部轉移到下一干燥分部的裝置,需使用開式領紙,相隨的問題是紙幅振顫等等。
對現代烘紙機的設想是使紙幅速度為50.8公尺/秒(10,000英尺/分鐘)以上。采用這種開式領紙會引起紙振顫和各種破裂的嚴重問題。本發明試圖克服先有技術設備的上述不足之處,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對紙的烘干技術有重要而非同一般的貢獻。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對造紙機壓榨部送出的紙幅進行烘干的一種設備,將紙幅第一到第二干燥之間移送而不用開式領紙,從而引紙時不需用引紙繩,并對紙幅的兩面進行烘干。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可以完全不需要開式引紙。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可以免除對紙張或紙幅作開式引領。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其中毛毯真空箱將成為多余。
本發明有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對烘缸和真空輥之間形成的袋區的通風有改進,以提高紙幅的干燥速度。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烘干設備,其中齒輪箱的泄漏可防止,并便利清除損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幅干燥設備,需要的蒸汽管件(steamfits)較少,沒有多余的烘缸,從而減低蒸汽耗率。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機架對稱,底架承受均衡的載荷,從而形成堅固而高度低的機架,減少振動和降低伴隨的噪聲水平。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烘缸驅動要求的動力減少,由于烘缸系統的布局與構形,設備可設置低高度的罩蓋。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干燥設備的運轉性能可提高,而每一烘缸都可使用刮刀。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可自動引領紙幅紙尾和跟隨紙尾的紙幅。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烘缸和真空輥提供開式接觸方式,供給的空氣均勻通過每一真空輥。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蓋罩在真空輥的上方相鄰設置,進行除濕,還可能免除使用大型排濕結構。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可設置這種真空輥罩,通過罩蓋中選定的排氣區排出廢氣,對紙幅進行橫向調節。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可對從低定量紙到厚紙板作干燥。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通過減除與典型雙毯式干燥部相關的封閉袋區,以降低濕度。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設備不長于傳統的干燥部,并只要求較少的裝置。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由于省去開式引紙而使運轉性能得到改進。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毛毯支承的牽引減到最少。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直接應用真空裝置對紙作控制及限制。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不需用紙的殘余張力使紙張貼靠在毛毯上,因為當紙幅圍裹在引紙輥上時完全靠真空支持。在傳統的Uno-Run干燥部中,當紙幅裹在下烘缸上時,需要牽引造成紙中的張力而對紙頁形成支持。雖然可用毛毯真空箱防止紙頁與毛毯分離,但真空產生的真空度很低-約12.45到24.9帕(0.05到0.1英寸水柱)。此外,但真空箱的抽吸力不能達到下烘缸的周圍,一般不足以支持紙抵抗離心力,而要求用紙的殘余張力維持紙頁貼靠在毛毯上。
在本發明的安排中,引紙輥真空度沒有被限制的這么小,典型情況下有996.3帕(4英寸水柱)加在紙幅上,比支承紙的要求高四倍以上。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供與干燥部運轉性能相關的烘缸表面速度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是因為烘缸以毛毯驅動代替齒輪系驅動。齒輪連接的多個烘缸被強制作等速旋轉。假如烘缸直徑略有誤差,例如式因制造公差,或蒸汽壓力及溫度的差異,這些差異造成烘缸表面速度不相等。這種不一致的表面速度不僅增加傳動負荷,而且造成紙幅運轉性能的問題。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幅干燥設備,其中設備的引紙操作簡化。
較具體講,在傳統的Uno-Run系統中,紙尾在下烘缸上傾向于與毛毯分離,當紙尾向機器下方移動時將在機器的橫向上游移。在本發明的干燥部中,真空引紙輥設有內隔擋件,將真空集中在引紙腔的前側。當這些隔擋件關閉時,引紙腔中的真空從996.3帕(4英寸水柱)增高到2490.9到2989帕(10到12英寸水柱)。這種真空可將紙尾緊貼毛毯,防止紙尾游移,從而使全部引紙操作穩定。
并且,將本發明的設備擴展到在整個干燥部內使用時,便可不用引紙繩引導紙尾。每一烘缸邊緣附近有特殊的空氣噴嘴,以保證紙尾跟隨毛毯,并由真空輥轉移。這些空氣噴嘴省去了引紙繩,傳統領紙裝置及其保養。此外,上述引紙方式有助于設備的安全運轉。
并且,取消引紙繩后,可用較寬的毛毯,傾向于進一步穩定毛毯上的紙頁的邊緣。
采用本發明的開放式對稱機架后,使損紙的清除,烘缸上的操作和對烘缸的視覺觀察等都有很大改進。而且,雖然不是作為本發明中必需要求的裝置,但在每一烘缸上都可方便地安裝刮刀,有需要時可用氣缸使刮刀自動卸載。
本發明的設備可大大減少設計產量要求的造紙機械的數量。除可減少烘缸,毛毯輥和領紙輥的數目外,還可相應減少蒸汽管件的數目,不用毛毯真空箱和袋區通風管。而且本發明可使烘缸架簡化。
采用“無聲傳動”烘缸系統(“無聲傳動”為Beloit公司注冊商標)后,加上本發明機架布局提供的低高度,可將干燥部的噪聲及振動減至最低。此外,由于取消了典型Uno-Run系統使用的下烘缸,使干燥部的慣性減小,故可安裝較小的驅動電機。并且,烘缸罩可以有低高度的結構,罩門提升機構可安裝在機器的后面或前面。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種紙幅干燥設備,設備效率可以提高。
更具體講,本發明的干燥可在下列三個方面提高能量效率。首先,減少烘缸和蒸汽管件的阻力而減小動力載荷。第二,減少烘缸數目可減少蒸汽通過量。第三,可完全省去與傳統Uno-Run型干燥部的下烘缸相關的很大的蒸汽用量。
本發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高紙的質量的紙幅干燥設備。
較具體講,根據本發明的干燥部可在下列幾方面影響紙頁的性能。改進紙幅在縱向上的抗張強度和伸長率。第二,改進紙幅的橫向抗張強度和伸長率。第三,減少紙頁的卷曲傾向,第四,減少產生邊緣起皺的傾向。根據前面提到的John R.Lavigne編的《紙漿及紙張詞曲》,“起皺”的定義是“呈現皺紋的一種紙張缺陷,由于干燥及紙張成形不均勻使收縮不均勻而造成”。“起皺”還有一個定義是“產生波浪形缺陷的過程,或者在最低張力條件下,通過對紙頁作有控制的不均勻干燥,特意造成波浪形紙頁表面的過程”。
紙幅一旦離開壓榨部后,縱向的抗張強度和伸長率,主要受壓榨部牽引力的影響,而受干燥分部之間牽引力的影響較小。在傳統的干燥部中,一般盡可能降低烘缸之間的牽引力,但最低牽引力取決于機器運轉性能和對紙幅控制。然而在本發明的干燥部中,運轉性能沒有最低牽引力的要求。即使如此,但是如認為有需要,仍然可以按通常的辦法,在兩部之間將紙牽引來影響其縱向性能。
用頗相似的辦法,通過在橫向上限制紙幅而在橫向上影響抗張強度和伸長率。在開式引紙中不加限制,因而紙頁自由收縮(雖然在邊緣上收縮最大)。在典型的Uno-Run型干燥部的運轉中有某種程度的紙幅限制,其表現為沖邊增寬,而邊緣起皺減少。
在本發明的干燥部中,紙幅限制比典型Uno-Run系統的限制更有效,進一步減少邊緣起皺的發生。采用本發明的改進的限制,明顯可見橫向的抗張強度略有增高,橫向伸長率減小。在紙幅通常受到最少限制的邊緣上,橫向伸長率的減少最顯著。因此,本發明的凈效果是紙幅在橫向上有較均勻的性能。
卷曲的頑固性由下面三個因素造成。第一是纖維的定向,第二是細小纖維及填料(粘合劑)的分布,第三是殘余纖維應力。
干燥部僅影響纖維應力。分別控制上部和下部烘缸的蒸汽壓力,在紙頁的兩側調節烘干效果,一般可對卷曲進行控制。
因此,在本發明的干燥部中,這種控制由調節相繼的各部分中的蒸汽壓力實現。
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別重要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高級紙張干燥設備,方向性控制很重要。具體而言,對紙張作有限制的干燥是本發明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不能容許紙幅邊的收縮大于中間部分。紙張不由毛毯和烘缸夾持而將其限制住,關鍵在用于將紙幅在干燥部之間轉移的真空裝置和相鄰烘缸下方的遞紙輥或轉向輥中的真空度。如上所述,應用249.1到2491帕(1到10英寸水柱)范圍內的真空,可使紙張受限,最好約為996.3帕(4英寸水柱)。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熟悉本領域者考慮了下面的詳細敘述,結合附圖,便可清楚了解。
雖然詳細敘述與附圖僅說明本發明的一個理想實施例,但熟悉本領域者應能理解,對本發明可作許多改變和修改,而都包括在文后權利要求書限定的精神與范圍內。
在本說明書的全文中,術語“單層”或“單層干燥部”都指有相繼成行的烘缸的干燥部,每行烘缸的旋轉軸線都在一共同平面中。
并且,本文中使用的術語“毛毯接合段”,指的是毛毯的一段行程,兩個毛毯運行中互相接近到非常靠近從而將紙幅從一個毛毯轉移到另一毛毯上,而紙幅有最少的振顫。接合段并不一定是平行的毛毯段。
本發明涉及的是紙幅干燥用的單層干燥部。干燥部有一個烘缸和被引導圍繞烘缸的毛毯,紙幅放在烘缸和毛毯之間,烘干紙幅的第一面。另一烘缸放在這烘缸的下游,另一毛毯被引導圍繞該另一烘缸,從而將紙幅放在另一烘缸和該另一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一個轉移裝置將紙幅從烘缸轉移到另一烘缸。
較具體講,烘缸轉移裝置移送紙幅時不用兩烘缸之間的開式引紙。
并且,烘缸轉移裝置包括一個毛毯和另一毛毯的接合段,從而紙幅通過接合段時,紙幅處在兩毯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轉移裝置還另有一個真空裝置放在接合段的下游,當兩毛毯在接合段的下游互相遠離時,真空裝置強制保持紙幅與另一毛毯緊密相貼。
具體而言,真空裝置為一真空輥。
緊靠真空輥設置有一真空罩,用于排濕。
真空罩進一步包括通過將選定的由真空罩限定的烘缸轉移裝置中的廢氣排氣走而對全紙幅作橫向調節的裝置。
最好單層干燥部從壓榨部伸到壓光部,有多個單層的分部,烘缸轉移裝置有若干轉移機構,每一轉移機構放在兩相鄰分部之間,從而當紙幅在相繼的分部之間通過時,交替烘干紙幅的兩側。
這布置是當紙幅從分部中通過時,兩面依次交替由不同分部烘干,各分部放置的高度不相同,最好每間隔一個分部的分部之間高度相同。
烘缸轉移裝置還有空氣噴嘴裝置,幫助將紙幅紙尾從一個烘缸引到另一烘缸。
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烘干造紙機壓榨部送出的紙幅的設備和方法。設備有一個第一干燥部裝置,初步烘干紙幅的第一面。第一轉移裝置將紙幅從壓榨部轉移到第一干燥部裝置。一個第二干燥部裝置設置在第一干燥部裝置的下游,初步將紙幅的第二面烘干。紙幅的第二面為第一面的反面。第一烘缸轉移裝置轉移紙幅時,不用第一及第二干燥部裝置之間的開式引紙,從而第一烘缸轉移裝置使引紙不用引紙繩,并可干燥紙幅的兩面。
具體而言,第一干燥部裝置中還有第一干燥部,開始將紙幅的第一面干燥,一個第二干燥部設置在第一干燥部的下游,繼續干燥紙幅的第一面。一個第二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轉移,不用第一及第二干燥部之間的開式引紙。
第一干燥部有第一組烘缸,和第一組真空輥,各真空輥與第一組烘缸中的相應烘缸相鄰設置,從而紙幅蛇行交替通過各真空輥和烘缸。第一毛毯圍繞第一組烘缸和第一組真空輥,與紙幅緊密相貼。第二干燥部有第二組烘缸,和第二組真空輥,第一組真空輥的各個真空輥和第二組烘缸的相應烘缸相鄰放置,從而紙幅蛇行交替經過各真空輥和烘缸。第二個毛毯圍繞第二組烘缸和對應的真空輥,從而第二毛毯與紙幅緊密相貼。第二毛毯和第一組烘缸下游的一個烘缸的一個無毛毯部分,形成一個第一領紙部,將紙幅從無毛毯部分轉移到第二毛毯上,從而紙幅不需牽引便從第一干燥部轉移到第二干燥部。
第一及第二干燥部的每一真空輥與相鄰的相應烘缸非常靠近而有間距,因而各真空輥與相應的烘缸之間的毛毯的牽引段距離達到最小,從而抑制紙幅相對于支承毯振顫的任何傾向。
設備還有一個底架,支持第一及第二組烘缸作旋轉,而使第一組及第二組烘缸的軸線處在一個第一平面中。底架還可旋轉支承第一及第二組真空輥,使第一及第二組真空輥的軸線處在一個第二平面中,第一平面在第二平面的上方。
第二組真空輥中的一個上游真空輥設置成與第一干燥部中的下游烘缸的無毛毯部分非常靠近。一個第一毛毯輥可旋轉地支承在底架上用于引導第二毛毯經過下游烘缸的無毯部分,然后圍繞第二干燥部的上游真空輥,使紙幅從無毯部向第二毯上的轉移,不用開式引紙。
將紙幅從壓榨部向第一干燥部裝置轉移的第一轉移裝置,還有一個領紙輥,與壓榨部極接近而有間距。第一毯圍繞領紙輥伸展,將紙幅從壓榨部向第一干燥部裝置轉移。一個校正輥放在領紙輥與第一干燥部裝置之間,協助將紙幅從壓榨部轉移到第一干燥部裝置。一個領紙毛毯圍繞校正輥伸展,使領紙毯與第一毯之間形成一個引紙部,將紙幅從壓榨部向第一干燥部裝置轉移。
第一轉移裝置還包括第一干燥部裝置中的一個上游真空輥。這上游真空輥與第一毯及領紙毯配合,使領紙部在校正輥與上游真空輥之間伸展,可將從領紙部送出的紙幅引導,圍繞上游真空輥,進入第一干燥部裝置。
第二干燥部裝置還包括第三組烘缸,第三組烘缸的每一個烘缸設置在第一干燥部裝置的下游。第三組真空輥,其中各個輥與第三組烘缸中的相應烘缸非常靠近,但有間距,使紙幅蛇行交替通過第二干燥部的各真空輥和烘缸。
第三組烘缸與真空輥可旋轉地安裝在底架上,使第三組烘缸處在一個第三平面中,第三組真空輥處在一個第四平面中,第四平面處在第三平面的上方。第三毛毯經過第三組烘缸和真空輥,使第三毯支承紙幅通過第二干燥部裝置,紙幅的第二面被第三毯推壓在第三組烘缸中的每一個烘缸上。
第一個烘缸轉移裝置也包括一個第一干燥部裝置的下游真空輥,和第一干燥部裝置的一個下游毛毯輥。第一干燥部裝置的一個第二毛毯,在下游真空輥和下游毛毯輥之間伸展,第二毯支承紙幅,將紙幅在第二毯和第二干燥部裝置之間輸送。
第一烘缸轉移裝置還包括第二干燥部裝置的一個上游真空輥,和一個上游毛毯輥。有一個第三毛毯在上游毛毯輥和第二干燥部裝置的上游真空輥之間伸展,從而第三毯和第二毯之間形成一個第一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從第二毯向第三毯轉移而不用開式領紙。
隨后的干燥部的布置成第一、二、三及四烘缸轉移裝置,使紙幅可在其分別的干燥部之間,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紙幅交替翻轉,使紙幅經過相繼的干燥部裝置時,對紙幅的第一及第二面輪流進行干燥。
本發明還包括對造紙機壓榨部送出的紙幅進行干燥的方法,方法包括下列各個步驟將紙幅從壓榨部向設備的第一干燥部轉移,當紙幅通過第一干燥部時對紙幅的第一面開始進行干燥;在無開式引紙情況下將紙幅在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間轉移,紙幅轉移時將其翻轉,因而當紙幅通過第二干燥部時,開始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紙幅的第二面即紙幅第一面的背面。
方法還包括紙幅在以后各干燥分部之間的無開式引紙的紙幅轉移步驟,使紙幅的第一及第二面按順序接受隨后的干燥部的干燥作用。
雖然下面的詳細敘述舉例說明本發明的一個特定實施例,但熟悉本領域技術者應能理解,本發明不受這種裝置的限制。相反,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的限定的范圍內可設想出許多改型,包括用一個毛毯圍繞第一及第二干燥部的烘缸,而不用第一及第二毛毯,如圖示。此外,雖然本發明(實施例)所示設備有第一,二,三,四及五干燥部裝置,但本發明不以這種布置為限,可將各種干燥部裝置按任何構形交錯放置,減小干燥部的總長度而不用開式領紙。
熟悉本領域者可以了解,可有各種替代方法將紙幅從一個干燥部轉移到另一干燥部,同時將紙幅翻轉,所有這些布置的重要特點,是當紙幅從一個干燥部向下一干燥部行進時,保持對紙幅的限制。
圖1 為本發明設備的側視圖,示出本發明的壓榨部,第一轉移裝置,第一干燥部裝置,第二干燥部裝置,和第一烘缸轉移裝置;
圖2 示出圖1中壓榨部的放大圖,更詳細示出將紙幅從壓榨部向第一干燥部轉移的第一轉移裝置;
圖3 示出圖1中第一干燥部裝置,包括第一干燥部分和第二干燥部分的放大圖;
圖4 示出圖1中第二干燥部裝置的放大圖;
圖5 示出圖1中第三干燥部裝置的放大圖;
圖6 示出圖1中第四干燥部裝置的放大圖;
圖7 示出圖1中第五干燥部裝置的放大圖;
圖8 為本發明側視圖,示出真空輥中的兩個;
圖9 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示出幫助將紙幅紙尾從一個烘缸向另一烘缸引導的空氣噴嘴裝置;
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示出紙幅在收斂夾區的轉移;
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示出一個領紙箱;
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示出毛毯有最短距離的接合段。
在本發明的各不同實施例中,用相似的圖號表示相似部件。
圖1 為對造紙機壓榨部14送出的紙幅12進行烘燥的設備,干燥部用號10表示。設備10有一個第一干燥部裝置16,用于開始對紙幅12的第一面18進行干燥。
一個第一轉移裝置20,用于將紙幅12從壓榨部14轉移到第一干燥部裝置16。
一個第二干燥部裝置22放在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下游。第二干燥部裝置22用來開始對紙幅12的第二面24進行烘干,紙幅12的第二面24即第一面18的背面。
第一烘缸轉移裝置25將紙幅12在第一干燥部裝置16與第二干燥部裝置22之間作無開式牽引。第一烘缸裝置25使紙幅12的引領不需用引紙繩輔助,并可對紙幅12的兩面18及24進行干燥。
圖2 更詳示出第一轉移裝置20,下文中作更詳細描述。
圖3 示出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細節。第一干燥部裝置16有一個第一干燥部分26,用來開始對紙幅12第一面18進行干燥。第一干燥部裝置16還有一個第二干燥部分28,放在第一干燥部分26的下游,繼續對紙幅12的第一面18進行干燥。一個第二烘缸轉移裝置30,將紙幅12在第一干燥部分26與第二干燥部分28之間作無開式牽引。
具體而言,參看圖3,第一燥部分26還包括第一組烘缸32,34,36,38,40及42。第一干燥部分26還有第一組真空輥44,46,48,50,52及54分別與第一組烘缸32,34,36,38,40及42中的相應的烘缸相鄰設置,紙幅12蛇行交替通過各真實輥44,46,48,50,52及54和烘缸32,34,36,38,40及42。
第一毛毯56圍繞第一組烘缸32,34,36,38,40及42和第一組真空輥44,46,48,50,52及54,與紙幅12緊密相貼。
第二干燥部分28有第二組烘缸58,59,60,61,62及63。
第二干燥部分28有第二組真空輥64,65,66,67,68,69及70。真空輥64至70與第二組烘缸58至63中的相應烘缸相鄰設置,從而紙幅12蛇行交替通過各真空輥64至70和烘缸58至63。
第二毛毯72圍繞第二組烘缸58至63和真空輥64至70,從而第二毛毯72與紙幅12緊密相貼。
第二毛毯72和該第一組烘缸32,34,36,38,40及42的下游烘缸42的無毯部分74形成第一引紙部76,將紙幅12從無毯部74引導到第二毛毯72上,使紙幅不用開式引紙,便從第一干燥部分26轉移到第二干燥部分28。
第一干燥部分26及第二干燥部分28的各真空輥,非常靠近相鄰的對應烘缸設置,從而在各真空輥和對應烘缸之間的毛毯牽引段長度最小,因而抑制紙幅相對于各承托毛毯56及72的任何振顫的傾向。
如圖3 所示,設備10還有一個底架78,支持第一及第二組烘缸旋轉,使第一及第二組烘缸的軸線都處在圖3中的一個第一平面80中。
并且,底架78還支持第一及第二組真空輥100-106作旋轉,使第一及第二組真空輥的軸線都處在圖3中的一個第二平面82中。如圖3所示,第一平面80處在第二平面82的上方。
如圖3所示,設備10包括第二組真空輥的一個上游真空輥64,這真空輥64極接近第一干燥部分26的下游烘缸42的毛毯部分74而有間距。
第一毛毯輥84可旋轉地支承在底架78上,引導第二毛毯72通過下游烘缸42的毛毯部分,然后圍繞第二干燥部28的上游真空輥64,將紙幅12從無毛毯部分74向第二毛毯72轉移,不用開式引紙。
如上文提及的圖2所示,設備10有一個第一轉移裝置20,將紙幅12從壓榨部14向第一干燥部裝置16轉移。第一轉移裝置20還包括一個領紙輥86,與壓榨部14有間距地緊鄰設置。第一毯56圍繞這領紙輥86,將紙幅12從壓榨部14向第一干燥部裝置16移送。
一個校正輥88放在領紙輥86及第一干燥部裝置16之間,協助將紙幅12從壓榨部14向第一干燥部裝置16轉移。
一個領紙毛毯90圍繞校正輥88伸展,使領紙毛毯90和第一毯56之間,形成一個引紙部92,將紙幅12從壓榨部14向第一干燥部裝置16移送。
再參看圖2,第一轉移裝置20又包括該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一個上游真空輥44。上游真空輥44與第一毯56及領紙毯90配合,使引紙部92從校正輥88延伸到上游真空輥44,從而引紙部92送出的紙幅12被引導圍繞上游真空輥44進入第一干燥部裝置16。
至于圖4,第二干燥部裝置22還包括第三組烘缸94,95,96,97,98及99,第三組烘缸放在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下游。
第三組真空輥100,101,102,103,104,105及106與第三組烘缸的對應烘缸極接近,但有間距,從而紙幅12蛇行交替經過第二干燥部裝置22的各真空輥和烘缸。
如圖4所示,第三組烘缸可旋轉地支承在底架78上,使烘缸的軸線處于第三平面107中。
各真空輥同樣可旋轉地支承在底架78上,使第三組真空輥的各個的軸線處于第四平面108中,第四平面處在第三平面的上方。
一個第三毯110經過第三組烘缸94-99和真空輥100-106,從而紙幅由第三毯110承托通過干燥部裝置22,紙幅的第二面24被第三毯110推送與第三組烘缸94-99的各烘缸緊密相貼。
如圖4 所示,第一烘缸轉移裝置25包括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一個下游真空輥70,和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一個下游毛毯輥112。
第一干燥部裝置16的第二毯72在下游真空輥70與下游毛毯輥112之間伸展。第二毯72承托紙幅12,使紙幅在第二毯72與第二干燥部裝置22之間被輸送。
第一烘缸轉移裝置25還包括一個上游真空輥100和一個上游毯輥114。第三毯110在第二干燥部裝置22的上游毛毯輥114和上游真空輥100之間伸展,因而第三毯110與第二毯72之間形成一個第一烘缸轉移裝置116,用于將紙幅在無開式領紙情況下從第二毯72轉移到第三毯110上。
第三毯110貼靠紙幅,壓迫紙幅的第二面24,使之與第三組烘缸94-99的各烘缸緊密相貼,對紙幅的第二面24進行干燥。
圖5,6及7分別示第三,四及五干燥部裝置18,120及122,和第三,四及五烘缸轉移裝置124,126及128,當紙幅通過干燥設備時將其轉移并翻轉。第一,三,四及五烘缸轉移裝置25,124,126及128,使紙幅可在分別的干燥部16,22,118,120及122之間轉移,不需開式引紙,并輪流翻轉紙幅,使紙幅通過設備,并在經過相繼的干燥部裝置時,對紙幅的第一及第二面輪流進行干燥。
圖8 示出兩個真空輥46,48的細節,其密封件或壓力密封件130可從輥子46所示的位置,改變到輥子48所示的位置,以抑制紙幅12與毛毯56分離的傾向。
此外,如圖8所示,空氣噴嘴136及138與真空輥130相鄰設置。特殊空氣噴嘴136及138位于各烘缸邊緣的附近,保證紙幅紙尾跟隨毯56,并由真空輥46及48轉移。這些空氣噴嘴136,138在各真空輥附近,故不需引紙繩,引紙裝置以及維修。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9所示,用號16代表整體的用于對紙幅作干燥的單層干燥部包括一個烘缸63和一個被引導圍繞烘缸63的毛毯,使得紙幅位于烘缸63和毯72之間,對紙幅12的第一面18進行烘干。另一個烘缸94設置在烘缸63的下游,另一毯110被引導圍繞另一烘缸94,使紙幅處在另一烘缸94和另一毛毯110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24進行干燥。一個烘缸轉移裝置25,將紙幅從烘缸63向另一烘缸94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
具體而言,一個烘缸轉移裝置116,將紙幅從烘缸63向另一烘缸94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
此外,烘缸轉移裝置116包括毯72和另一毯110的接合段,紙幅通過接合段時處在毯72與另一毯110之間。
并且,烘缸轉移裝置116還包括設置在接合段下游的真空裝置100,當毯72與另一毯110在接合段下游互相逐漸遠離時,強制保持紙幅12與另一毯110緊密相貼。
在本發明的一個特定實施例中,真空裝置100為一個真空輥。
最好單層干燥部16從一個壓榨部14,伸入到圖7中的一個壓光部140,或伸入到一個施膠壓榨部(未示),或通過全部干燥部。單層干燥部有多個單層分部16,22,118,120及122。沿若干烘缸轉移裝置24,126及128重復布置烘缸轉移裝置部分116。每一烘缸轉移裝置25,124,126及128放在相鄰的分部之間,當紙幅通過隨后的分部16,22,118,120及122時,對紙幅的兩面輪流進行干燥。
通過這種布置,當紙幅通過相繼的分部16,22,118,120及122時,對紙幅的兩面18及24交替進行干燥。
此外,分部16,22,118,120及122放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最好每隔一個分部的分部之間高度相同,即16,118與122高度相同,22與120高度相同。
圖9示細節,烘缸轉移裝置部分116還有空氣噴嘴裝置132,用于協助將紙幅從烘缸63向另一烘缸94引導。
在圖10中的另一實施例中,將紙幅12A夾在毛毯72A與烘缸63A之間,對紙幅12A的第一面18A進行干燥。由毛毯72A與承托的紙幅12A緊接著被引導繞過一個真空輥70A,毛毯72A被夾在紙幅12A與真空輥70A之間,限制紙幅12A在機器的縱向和橫向上收縮。然后受限的紙幅12A由毛毯72A承托,通過一個第一烘缸轉移裝置116A。毛毯72A然后被引導繞過校正輥112A。
另一毛毯110A被引導圍繞一個校正輥114A。毛毯110A從校正輥114A移向與毛毯72A走向緊密相鄰的真空輥100A,并圍繞真空輥100A,使毯72A與110A之間形成一個收斂夾區142。這布置方式為當紙幅12A從真空輥70A移向真空輥100A時,紙幅12A移向收斂夾區142。輥100A內的真空使毛毯110A與毯72A互相逐漸遠離時,紙幅跟隨毛毯110A。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1所示,轉移裝置包括一個引紙箱134,其與一個轉向輥100B鄰近,轉向輥100B可以有槽。引紙箱134可以是真空箱,或有附壁效應噴嘴的送氣箱,將紙幅轉移,使紙幅跟隨輥100B。
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其轉移裝置包括一個真空輥70c和真空輥100c,兩輥相鄰設置,使毛毯72c與毛毯110c的接合段長度最小。
在各實施例中,真空輥或遞紙輥的直徑相對于烘缸,或其他上下游烘缸直徑的比在1∶2至1∶4范圍內。
在設備運轉時,將紙幅從壓榨部14向設備的第一干燥部裝置6轉移。當紙幅通過第一干燥部裝置16時,開始對紙幅的第一面18進行干燥。紙幅在第一干燥部裝置16和下游第二干燥部裝置22之間轉移時不用開式領紙,紙幅轉移時被翻轉,從而在紙幅通過第二干燥部裝置22時,開始對紙幅的第二面24進行干燥。
設備運轉時,紙幅還在隨后的干燥部118,120,122之間作無開式領紙的轉移,使紙幅第一面18及第二面24交替接受后繼的干燥部的干燥作用。
本發明提出一種干燥部裝置,由于在各部之間沒有開式引紙,故可作極高速運轉。并且,本發明使干燥部的引紙可不用引紙繩。此外,在干燥過程中紙幅沿機器縱向及橫向的收縮受到限制,以減少紙幅的卷曲。
權利要求
1.一種烘干紙幅用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包括一個烘缸;一個毛毯,其被引導圍繞該烘缸,從而使紙幅處于該烘缸和該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另一烘缸,放在該烘缸的下游;另一毛毯,其被引導圍繞該另一烘缸,從而使紙幅處于該另一烘缸與該另一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烘缸轉移裝置,其將紙幅從該烘缸向該另一烘缸轉移;轉移紙幅的該烘缸轉移裝置在該烘缸與該另一烘缸間沒有開式引紙該烘缸轉移裝置還包括該毛毯與該另一毛毯的接合段,使紙幅通過該接合段時從貼近該毛毯移送到貼近該另一毛毯;真空裝置,其設置在該接合段的下游,當該毛毯和另一毯在該接合段下游相互逐漸遠離時,真空裝置強制維持紙幅與該另一毛毯緊密相貼,而毛毯通過時不受限制裝置限制;該另一毛毯通過該接合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單層干燥部從一個壓榨部伸入到一個壓光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進一步包括若干單層分部;該烘缸轉移裝置有一組轉移裝置,各轉移裝置放在相鄰分部之間,當紙幅通過相繼的分部時,對紙幅兩側輪流進行干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紙幅依次通過分部時,紙幅的兩面順次交替地被干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各分部之間有不同的相對高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個分部的分部之間高度相等。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烘缸轉移裝置還包括空氣噴嘴裝置與該真空裝置相鄰設置,協助引導紙幅紙尾從該烘缸移送到該另一烘缸。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在該烘缸前面相鄰設置若干上游烘缸;在該另一烘缸后面相鄰設置若干下游烘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若干真空遞紙輥,各遞紙輥位于該上、下游烘缸中的相鄰烘缸之間,并與之緊鄰,各遞紙輥的直徑相對于各該烘缸直徑的比在1∶2至1∶4范圍內。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驅動裝置,驅動該烘缸及該若干上游烘缸,以及該另一烘缸及該若干下游烘缸,由于每一該烘缸都可利用來對紙幅干燥,故該驅動裝置消耗的動力減少。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刮刀裝置,其與各該上游烘缸,該烘缸,該另一烘缸及各該下游烘缸配合。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驅動該毛毯及該另一毛毯的驅動裝置,無論該上游各烘缸與該烘缸是否因有制造公差而直徑略有差異,或該驅動裝置通過該毛毯驅動該上游烘缸及該烘缸時,蒸汽壓力及溫度是否有差異,該上游各烘缸及該烘缸的表面速度都仍一致。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當該毛毯及該另一毛毯在通過該接合段時,該毛毯及該另一毛毯都不受限制裝置限制。
14.用于烘干紙幅的一種單層干燥部裝置,包括一個烘缸;一個毛毯,其被引導圍繞該烘缸,從而使紙幅處在該烘缸和該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另一烘缸,其設置在該烘缸的下游;另一毛毯,其被引導圍繞該另一烘缸,從而使紙幅處在該另一烘缸與該另一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從該烘缸向該另一烘缸轉移;該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在該烘缸與該另一烘缸之間作沒有開式引紙的轉移;該烘缸轉移裝置進一步包括該毛毯與該另一毛毯的接合段,使紙幅通過該接合段時從貼近該毛毯,移送到貼近該另一毛毯;真空裝置,其設置在該接合段的下游,當該毛毯和另一毛毯在該接合段下游相互逐漸遠離時,真空裝置強制維持紙幅與該另一毛毯緊密相貼,從而該真空裝置將紙幅沿該毛毯及該另一毛毯輸送時,保持紙幅的運轉性能,不需將紙頁張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一個真空遞紙輥設置在該烘缸的上游;一個上游烘缸設置在該遞紙輥的上游,使該上游烘缸,該遞紙輥及該烘缸形成一個袋區,該遞紙輥的直徑比該烘缸及該上游烘缸的直徑小很多,以提高紙幅干燥速度。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一個壓榨部;該烘缸為若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之一,該若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緊跟在該壓榨部的下游,以便清除損紙。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烘缸與該另一烘缸用于對紙幅干燥,送過該烘缸的蒸汽的汽耗率降低。
18.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一個烘缸罩與該烘缸相鄰設置,該罩的高度相當低,便利在該烘缸上操作。
19.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真空裝置放在該烘缸與該另一烘缸之間,可將紙幅紙尾自動引領,通過干燥部。
20.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還包括將該真空裝置與一個分壓源連接的裝置,使全部該真空裝置中有相同的真空度。
21.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另一真空罩,緊靠真空輥設置,用于排濕,并使得干燥部不需再用排氣罩。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另一真空罩進一步包括通過將選定的由該另一真空罩限定的烘缸轉移裝置中的廢氣排走,而對全紙幅作橫向調節的裝置。
23.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于該烘缸及該上游烘缸互相極為接近而有間距,故包繞該烘缸及該上游烘缸的毛毯的部分加長。
24.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紙頁的控制直接通過該真空遞紙輥及該真空裝置釋加真空作用進行。
2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紙幅圍繞該真空遞紙輥及該真空裝置時,紙幅完全由真空支持。
2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真空遞紙輥中的真空度在1至10英寸水柱范圍內,因而將紙幅吸靠在毛毯上來抵抗離心力造成紙幅向外與該遞紙輥分離的傾向。
2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真空遞紙輥還包括一個內隔擋件,將真空集中在該遞紙輥形成的一個側面引紙腔,因而當該隔擋件關閉時,該引紙腔中的真空度增高到10至12英寸柱范圍內,這真空度將紙幅紙尾緊貼在毛毯上,防止紙尾游移,從而在全部引紙操作中保持該紙幅紙尾穩定。
28.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進一步包括若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若干遞紙輥,每一遞紙輥放在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中的相鄰烘缸之間;若干空氣噴嘴,該若干空氣噴嘴的每一空氣噴嘴,放在每一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的一個邊緣附近,保證紙幅的紙尾跟隨毛毯,并由各該真空遞紙輥轉移。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若干空氣噴嘴可取代引紙繩,從而可使用較寬的毛毯,使該毛毯承托的紙幅的相應邊緣更加穩定。
30.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進一步包括若干刮刀,各刮刀與該若干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中的相應其上復蓋有毛毯的烘缸配合;與各該刮刀配合的裝置,用于自動釋放各刮刀對相鄰烘缸的負載。
31.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另一烘缸與該烘缸交錯設置,從而縮短干燥部的總長度。
32.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真空遞紙輥還包括一個第一和一個第二壓力密封件,當紙幅繞該遞紙輥通過時,該密封件可從一個協助引領紙幅紙尾第一位置移到防止被引領的紙幅與毛毯分離的第二位置。
33.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個壓榨部;一個施膠壓榨部分其設置在該壓榨部的下游;一個干燥部從該壓榨部伸入到該施膠壓榨部分。
34.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層干燥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真空裝置還包括一個轉向輥放在該烘缸及該另一烘缸之間,該轉向輥上形成有若干槽;一個領紙箱與該轉向輥緊密相鄰,該領紙箱在該若干槽中造成真空,協助將該紙幅尾從該毛毯向該另一毛毯轉移。
35.用于烘干紙幅的一種單層干燥部裝置,包括一個烘缸;一個毛毯,被引導圍繞該烘缸,從而使紙幅處在該烘缸和該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另一烘缸,處在該烘缸的下游;另一毛毯,被引導圍繞該另一烘缸,從而使紙幅處在該另一烘缸與該另一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從該烘缸向該另一烘缸轉移,該烘缸轉移裝置將紙幅向該另一烘缸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該烘缸轉移裝置還包括引導該另一毛毯的一個真空輥,該另一毛毯與該毛毯在該真空輥附近,形成一個逐漸收斂的夾區,使紙幅跟隨該收斂夾區,從該毛毯轉移到該另一毛毯,當該另一毛毯與該毛毯逐漸遠離時,該真空輥抑制紙幅在機器縱向和橫向上的收縮,從而減少紙幅的卷曲。
36.用于烘干紙幅的一種單層干燥部裝置包括對紙幅第一面進行干燥的第一組烘缸;第一組真空輥,該第一組真空輥中的每一個真空輥位于第一組烘缸下方,并插在該第一組烘缸的相鄰烘缸之間;烘缸的環形毛毯裝置將紙幅沿一條蛇形路線輸送,通過第一組烘缸上方使紙幅在毛毯與烘缸之間,還通過該第一組真空輥下方,使毛毯在紙幅與真空輥之間,各該真空輥與其對應的相鄰烘缸緊密相鄰而有間距,因而毛毯在各真空輥與該第一組烘缸中的對應烘缸及該第一組真空輥之間的牽引段長度極小,從而抑制紙幅相對于烘缸毛毯牽引段的振顫傾向;各毛毯牽引不受限制;對紙幅第二面進行干燥的第二組烘缸;第二組真空輥,該第二組真空輥中的每一個真空輥位于第二組烘缸的上方且插在該第二組烘缸的相鄰烘缸之間;另一環形干燥毛毯,用于將紙幅沿- 蛇形路線輸送,通過該第二組烘缸的下方和該第二組真空輥的上方,各該真空輥與其相鄰的對應烘缸非常靠近但有間距,從而另一毛毯在各真空輥與該第二組烘缸中的對應烘缸之間的牽引段長度極小,因而抑制紙幅相對于該另一干燥毛毯牽引段的任何振顫傾向;每一該另一毛毯牽引不受限制;該第一組烘缸基本水平順序布置;該第二組烘缸,跟隨該第一組烘缸之后,基本水平順序布置;轉移裝置設置在該第一及第二組烘缸之間,用于將紙幅從該毛毯向該另一毛毯轉移,而不需開式引紙,該裝置有至少一個真空輥與該另一毛毯相關設置,并有一個內抽吸密封裝置,通過其位置控制可將紙幅從該環形干燥毛毯裝置上移開,吸到該另一毛毯上。
37.將紙幅干燥的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第一單層干燥部裝置,其中有一組被加熱烘缸按第一方向旋轉,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第一干燥部裝置包括有第一組不加熱輥,與該第一方向反向旋轉,各該輥放在該烘缸的相鄰烘缸之間,該裝置還有干毯裝置,將紙幅沿該烘缸及輥子的一個蛇形路線輸送,其特征在于一個第二單層干燥部裝置跟在該第一干燥部后面,有第一個第二組被加熱烘缸,按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并有第二組不加熱輥子,與該第二方向反向旋轉,設置在該第二組烘缸的相鄰烘缸之間,另一干燥毛毯裝置用于將紙幅沿該第二組烘缸及該第二組輥子的一個蛇形路線輸送,導毯裝置在該第一及第二干燥部之間引導該毛毯裝置及該另一毛毯裝置相互靠近,將紙幅夾在該毛毯裝置與另一毛毯裝置之間,實現紙幅從第一毛毯向該另一毛毯裝置的轉移,其特征還在于該第一及第二組不加熱輥為真空輥,并設有附加的單層干燥部,分別對紙幅的該第一及第二面進行干燥。
38.依次對紙幅兩面輪流進行干燥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紙幅引導通過一個第一單層干燥部,第一干燥部有第一組被加熱烘缸,按第一方向旋轉,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第一干燥部包括第一組不加熱輥,與第一方向反向旋轉,輥子放在第一組烘缸的相鄰烘缸之間;將紙幅在與干毯裝置接觸下輸送,紙幅和毛毯在一個蛇形路線中沿烘缸和輥子前進,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下列的步驟引導紙幅通過第一干燥部后面的第二單層干燥部,第二干燥部有第二組被加熱烘缸,按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第二干燥部有第二組不加熱輥,與第二方向反向旋轉,輥子放在第二組烘缸中的相鄰烘缸之間。將紙幅保持與另一毛毯裝置接觸輸送,使紙幅及另一毛毯裝置沿一條蛇形路線經過第二組烘缸及第二組輥子輸送。引導毛毯裝置及另一毛毯裝置在第一和第二干燥部之間互相靠近,將紙幅夾在其間,實現紙幅從第一毛毯裝置向另一毛毯裝置的轉移;其特征還在于方法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分別將第一及第二組不加熱輥部分抽成真空;引導紙幅通過附加的單層干燥部,分別對紙幅的第一及第二面進行干燥。
39.對造紙機壓榨部輸出的紙幅進行干燥的一種方法,方法包括下列的步驟將紙幅從設備的壓榨部向一個單層的第一干燥部轉移;當紙幅通過第一干燥部時,開始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將紙幅在第一干燥部與第二干燥部之間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紙幅轉移時被翻轉,使之通過第二干燥部時開始干燥第二面,即第一面的背面;該方法還包括下列步驟將紙幅在后繼的各干燥部之間,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從而使紙幅的第一及第二面依次輪流接受后繼的各干燥部的干燥作用;紙幅通過各干燥部時對紙幅進行限制,以減少沿紙機縱向及橫向上的收縮。
40.對通過一個單層干燥部的紙幅進行干燥的一種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引導毛毯包繞一個烘缸,使紙幅處在烘缸與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引導另一毛毯包繞位于烘缸下游的另一烘缸,使紙幅處在另一烘缸與另一毛毯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將紙幅從烘缸向另一烘缸作無開式引紙的轉移,在將紙幅從烘缸向另一烘缸轉移時,紙幅處在毛毯與另一毛毯之間;當毛毯與另一毛毯互相逐漸遠離時,通過向另一毛毯施加真空作用,強制維持紙幅與另一毛毯緊密相貼,以保持紙幅的運轉性能,紙幅沿毛毯及另一毛毯輸送時,不需將紙頁張緊,紙幅在機器的縱橫方向上的抗張強度伸長率提高,從而減少紙幅卷曲的傾向,并減少產生紙幅邊緣起皺的傾向。
全文摘要
一種干燥紙幅(12)的單層干燥部(16)。干燥部有一個烘缸(63)及一個被引導包繞烘缸(63)的毛毯(72),使紙幅(12)處在烘缸(63)及毛毯(72)之間,對紙幅的第一面進行干燥。另一烘缸(94)位于烘缸(63)下游,和一個被引導包繞另一烘缸(94)的另一毛毯(110),使紙幅(12)處在另一烘缸(94)及另一毛毯(110)之間,對紙幅的第二面進行干燥。一個烘缸轉移裝置(116)用于將紙幅從烘缸(63)向另一烘缸(94)轉移。
文檔編號D21F5/04GK1054458SQ91100
公開日1991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2日 優先權日1990年2月27日
發明者格雷戈里·L·韋德爾, 波格爾·斯考根 申請人:美商貝洛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