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造紙用成型網的制作方法
明領域本發明涉及造紙織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造紙用成型網。
技術背景在造紙行業,通過一系列的設備及工序將紙漿變成紙,其中長網造紙機是造紙行業 企業的主要設備,在長網造紙機造紙過程中,紙漿被輸送到流漿箱,并通過流漿箱噴射 到成型網面上,成型網是由高分子材料織造而成的環形無端的網帶,在造紙機上,成型 網在胸輥、伏輥、驅網輥、導網輥等多個導輥之間以一定的速度環形運行,網案上的各 種脫水裝置位于成型網接觸底層的下側,比如吸水箱、刮水板,紙漿被噴射到成型網帶 的成紙面層,隨網帶運行過程中,紙漿中的水分及其他液體被過濾,紙漿中的原料纖維 從水介質中分離出來,在成型網的成紙面層形成濕紙幅,并在真空伏輥之后通過轉移裝 置進入壓榨區。濕紙幅離開成形區后進入壓榨區,在壓榨區有另一種造紙織物,我們稱之為"壓榨毛 毯",壓榨毛毯為無端環形織物,壓榨毛毯在一組或多組壓搾輥之間,以一定的速度環形 運行,來自壓榨輥的壓力去除濕紙幅中多余的水分,并通過壓搾毛毯來增強對濕紙幅中 多余的水分的去除能力。濕紙幅通過壓榨區后,被輸送到干燥區,在干燥區進一步除去紙幅中的水分,以達 到后道工序的處理及包裝要求。在本專利描述中,采用紡織行業及造紙行業一般通用性術語,解釋如下 MD:造紙機的運行方向,也是織物在紙機上的運行方向。CMD:造紙機的運行方向垂直的橫向,也是織物在紙機上的運行方向的垂直方向。 經線在造紙機運行方向上,即MD方向構成成型網縱向結構的紗線。 緯線在垂直造紙機運行方向上,即CMD方向構成成型網橫向結構的紗線。 成紙面層在造紙機上的成型網可以為多層結構,與紙漿接觸,并對紙纖維起直接 支撐作用的面層。接觸底層在造紙機上的成型網可以為多層結構,與造紙機成型濕部的脫水元件接 觸的底層。本說明書中,包括成紙面層經線簡稱面經;成紙面層緯線簡稱面緯;接觸底層經線 簡稱面底經;接觸底層緯線簡稱底緯。經浮點經線與緯線交叉時,經線在緯線的上方。 緯浮點經線與緯線交叉時,經線在緯線的下方。飛數紡織行業中,織物彎曲規律完全相同的相鄰近的兩個紗線的錯位數量,依次 同方向錯位。在造紙生產過程中,對成型網的質量有重要的要求,特別是紙漿在形成濕紙幅的過 程中,成型網的成紙面層在微觀顯示狀態中,有凹凸不平的經浮點、緯浮點及空隙,當 浮點分布不均勻或不在同一個平面時,會在紙幅上形成對紙質量有不良影響的網痕紙的成型是復雜的原料纖維沉積排布的過程,紙的強度、紙的均勻性,與原料纖維 的排布均勻性有直接的關系,以往設計的成型網,大小不同的空隙沿與MD方向成一定 角度的斜向排列,成紙面層的脫水不夠均勻,容易造成纖維的不均勻排布,從而紙的均 勻性及紙的強度有不良的影響。成型網在造紙機上運行的壽命是衡量成型網質量的重要指標,長的運行壽命可以減 少紙機的停機時間降低造紙的成本,而成型網的運行壽命與成型網的結構穩定性又有直 接的關系,優良的結構穩定性可以保障網的長的使用壽命,以往的成型網的結構在MD及CMD方向上的穩定性與成型網的排水性能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成型網的運行壽命與成型網的接觸底層緯線的直徑大小有直接的關系,較 大直徑的接觸底層緯線,可以提高成型網的運行壽命,以往的三層成型網在增大接觸底 層緯線直徑的同時必須增大接觸底層經線的直徑,這樣就增大了三層成型網的不良厚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成型網的性能,已經設計出了三層成型網,使得成型網的成紙面層具有細小的網眼,薄的厚度,例如已經ZL02141980.9中公開一種成型網,該成型 網采用一組成紙面層經線, 一組成紙面層緯線, 一組接觸底層經線, 一組接觸底層諱線, 以及多根在成紙面層和接觸底層交織的縫合紗線。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的直徑 是不同的,在同一次整經中,可以織造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分離的三層造紙織 物,但是不能織造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變成一組經線的兩層或兩層半造紙織物, 這樣在用同樣數量的生產設備上不能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以滿足更多不同造紙工廠的需 求,如果需要增大接觸底層緯線的直徑,必須同時增大接觸底層經線的直徑。上述內容說明了造紙用成型網應具有均勻排布的網孔,成紙面層的處于同一平面的 紗線浮點,良好的結構穩定性等性能,同時需要降低成型網的不良厚度,生產過程中用
同樣數量或同樣產能的設備提供更多品種以滿足更多不同造紙工廠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均勻排布的網孔,成紙面層的處于同一平面的紗 線浮點,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并能降低成型網不良厚度的造紙用成型網。本發明的一種造紙用成型網織物,其結構包括由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和接觸底層的 紗線系統組成的總紗線系統;其中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包括一組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 紗線, 一組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其中接觸底層的紗線系統包括一組接觸底 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 一組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所述的總紗線系統,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在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的排列上由20綜構成一 個基本循環組織;其結構由至少10根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和至少10根接觸底層 紙機運行方向紗線構成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其在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的直徑與接 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的直徑相同;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還包括由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和一組 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 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每兩根形成一對,每對包 括第一立體復合紗線和第二立體復合紗線; 一組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每兩根形成 一對,每對包括第三立體復合紗線和第四立體復合紗線;立體復合紗線與其延伸方向垂 直的成紙面層紗線和接觸底層紗線交織;包括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和非成紙面層交織部分 組成,該成紙面層交織部分構成纖維支撐的一部分;所述的立體復合紗線的非成紙面層 紗線的交織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紗線下方并穿過1根或2根接觸底層紗線下側;所述的 立體復合紗線,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在與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向非成紙面層紗 線的交織部分過渡時交叉。所述的立體復合紗線,在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相鄰的2 個交叉點之間,其中一根立體復合紗線的與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和另一根立體復合 紗線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形成上下相對。所述的紗線系統/。所述的紗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 紗線可以相互替代。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可以變成一組經線,在同 一次整經中,可以織造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分離的三層造紙織物,也可以織造 成紙面層經線與接觸底層經線變成一組經線的兩層或兩層半造紙織物。這樣在用同樣數 量的生產設備上能夠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以滿足更多不同造紙工廠的各種不同的需求, 并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所述的紗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 行方向紗線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這樣接觸底層經線在接 觸底層緯線上產生了兩個相鄰的緯浮點,也就是2根相鄰的接觸底層經線同時與1根接 觸底層緯線交織,這樣的結構使接觸底層緯線的直徑有大的可變范圍,同時不需要增大接觸底層經線的直徑,例如接觸底層經線的直徑為0.17mm時,接觸底層諱線的直徑可 變范圍為0.25mm-0.40mm之間。這樣就降低了三層成型網的不良厚度,在相同使用壽命 的情況下成型網具有薄的厚度,或者在相同厚度的情況下成型網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所述的造紙織物,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立體復合紗線和成紙面層垂直紙機 運行方向紗線以平紋交織。所述的造紙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第一和第二立 體復合紗線具有第一硬度,所述一組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第三立體復合紗線具 有第二硬度,第四立體復合紗線具有第三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 所述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這樣可以根據立體復合紗線提供的彎曲長度的 不同來確定與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的頂部與成紙 面層諱線的頂部處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勻排布的網孔。所述的造紙織物,其中所述織物的厚度大約在0.60m 1.55m之間
圖1是本發明三層成型網的成紙面層的俯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接觸底層的俯視圖;圖3A—圖3B是圖1和圖2所示成型網的MD方向的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成紙面層的俯視圖;圖5A—圖5B是第二實施例的MD方向的剖視圖;圖6A—圖6J是第二實施例的CMD方向的剖視圖;圖7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成紙面層的俯視圖;圖8是圖7中的第三實施例的接觸底層的俯視圖;圖9A—圖9J是第三實施例的CMD方向的剖視圖;圖IO是第四實施例的接觸底層的俯視圖;圖11是第五實施例的成紙面層的俯視圖;
圖12是第五實施例的接觸底層的俯視圖; 圖13是第六實施例的接觸底層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具體的說明。
附圖中相同的標識號代表同一個紗線或部件,為方便閱讀,對實施例的結構進行了 放大。
第一實施例
在圖1和圖2中顯示了一種20綜三層成型網801,圖中所示的是該成型網801的一 個基本循環組織,從圖1中可以看出,三層成型網801的成紙面層,每個重復的循環組 織具有10根面經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和10根面諱91 一IOO和 20根立體復合紗線61 — 80的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它們以平紋方式相互交織在一起,例如, 面緯91一100穿過面經12的上面,再穿過面經14的下面,再穿過面經16的上面,再穿 過面經18的下面,依此類推直到穿過面經30的下面。
圖2顯示了成型網801的接觸底層的結構,每個重復的循環組織包括10根底經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和10根底諱51 — 60,底經位于面經下方,如11 位于12的下方、13位于14的下方等等依此類推,底經與底緯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 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例如接底經11穿過底緯51—56的上方,穿過底緯57的下方, 穿過58、 59的上方,穿過60的下方等等依此類推,相鄰的接底經13穿過底緯51、 52 的上方,穿過53的下方,穿過54—59的上方,穿過60的下方等等依此類推,由此可以 看出,底緯的緯浮點是成對出現的,2個相鄰的底經共同與底諱交叉,使得底諱直徑為 0.35mm-0.40mm時,經線的直徑可以小于0J8mm,這樣就減小了因為經線直徑的加大所 造成的三層成型網的不良厚度。
參照圖1和圖2,成型網801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61和62為一對, 63和64為一對,65和66為一對,67和68為一對,69和70為一對,71和72為一對, 73和74為一對,75和76為一對,77和78為一對,79和80為一對,這些立體復合紗 線對是成紙面層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相鄰的兩個諱線之間,并位于接觸 底層相鄰的兩個緯線之間,例如立體復合紗線對61和62位于面諱91和92之間,位于 底緯51和52之間;立體復合紗線對63和64位于面緯92和93之間,位于底諱52和53 之間;立體復合紗線對65和66位于面緯93和94之間,位于底緯53和54之間;立體 復合紗線對67和68位于面諱94和95之間,位于底煒54和55之間等等依此類推,并 將成型網801的成紙面層和接觸底層連接在一起。立體復合紗線與面緯的數量之和與底 緯的數量之比為3比1。圖3A-圖3B是成型網801的MD方向的剖視圖;顯示了面經、底經穿過面緯和底 緯和立體復合紗線的路徑,例如面經16從所有面緯91至面緯100的下方穿過,并同時 從立體復合紗線61至立體復合紗線80的上方穿過,形成一個循環并依此類推。底經15 從底緯51、 52的上方和立體復合紗線62、 64的下方穿過,再穿過底緯53的下方,再穿 過底緯54、 55和立體復合紗線67的上方,再穿過立體復合紗線69、 70下方,再穿過底 緯56的下方,再穿過底緯57、 58、 59、 60和立體復合紗線77的上方及立體復合紗線74、 75、 76、 78、 79、 80的下方,形成一個循環并依此類推。面經26在所有面緯91至面緯 100的上方穿過,并同時向下鉤穿住立體復合紗線61、 64、 65、 67、 69、 72、 74、 75、 77、 79,形成一個循環并依次類推。底經25穿過底緯51的下方,立體復合紗線61、 62 的下方,再穿過底緯52的上方立體復合紗線63、 64下方,再穿過底緯53、 54、 55、 56、 57的上方,立體復合紗線65、 66下方,再穿過立體復合紗線68的上方立體復合紗線67 的下方,再穿過立體復合紗線69、 70、 71、 72、 73、 74、 75、 76下方,穿過底緯58的 下方,再穿過底緯59、 60的上方立體復合紗線77的下方78的上方,再穿過立體復合紗 線79、 80下方,形成一個循環并依此類推。由圖1、圖2和圖3A—圖3B所示,成型網801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兩根相鄰的 面緯中間;立體復合紗線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紗線下方并穿過1 根底經下側;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例如立體復合紗線61與62在與成紙面層紗線 的交織部分向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過渡時交叉,其交叉點位于19的上方20的下 方和27的上方28的下方。在該相鄰的2個交叉點之間其第一立體復合紗線61與成紙面 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和第二立體復合紗線62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形成上下相對。 一對立體復合紗線,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其中第一立體復合紗線61穿過3根的面經 30、 14、 18的上面,與其在下方相對應的第二立體復合紗線62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 部分穿過1根底經13的下側,第二立體復合紗線62的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穿過2 根成面經22、 26的上面,與其在下方相對應第一立體復合紗線61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 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23的下側。
由圖1、圖2和圖3A-圖3B所示,成型網801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 合紗線的每對立體復合紗線中第一立體復合紗線61, 65, 69, 73, 77于成紙面層交織部 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諱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接觸底層經 線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的中間位置卯1;第二立體復合紗 線62, 66, 70, 74, 78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 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2個 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由圖1、圖2和圖3A-圖3B所示,成型網801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每 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之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體復合紗線63、 67、 71、 75、 79成紙面層 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 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每個立體復合紗 線對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體復合紗線64、 68、 72、 76、 80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 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下側的位 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卯1的中間位置。本實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 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第一硬度,這樣根據立體復合紗線提供的彎曲長度的不同來確 定與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的頂部與成紙面層 緯線的頂部處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勻排布的網孔。由圖l、圖2所示,成型網.801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相鄰的2根立體 復合紗線,如立體復合紗線61和立體復合紗線62,立體復合紗線63和立體復合紗線 64,......等,可以變更織造的前后順序,例如立體復合紗線61、 63、 65、 67、 69、 71、、73、 75、 77、 79在前側,立體復合紗線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在后 側;也可以變為立體復合紗線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在前側,立體 復合紗線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在后側;也可以變為立體復合紗線 61、 64、 65、 68、 69、 72、 73、 76、 77、 80在前側,立體復合紗線62、 63、 66、 67、 70、 71、 74、 75、 78、 79在后側,等等依此類推。第二實施例由圖4-圖6給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20綜三層成型網802。成型網802包括在織 造紋理上與圖1所示實施例相同的成紙面層。圖中所示的是該成型網802接觸底層的一 個基本循環組織,從圖4中可以看出,三層成型網802的接觸底層,每個重復的循環組
織具有和IO根底經111、 113、 115、 117、 119、 121、 123、 125、 127、 129和的10根底 諱151-160,成型網802還包括10對立體復合紗線161和162—179和180。成型網802的底經111、 113、 115、 117、 119、 121、 123、 125、 127、 129以與圖1 所示成型網801相同的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如底經111穿 過底緯151 — 156的上方,穿過底緯157的下方,穿過底緯158、 159的上方,穿過底繹 160的下方等等依此類推,相鄰的底經113穿過底緯151、 152的上方,穿過底緯153的 下方,穿過底緯154 — 159的上方,穿過底緯160的下方等等依此類推。圖5A-圖5B是成型網802的MD方向的剖視圖;顯示了面經、底經穿過面緯和底 緯和立體復合紗線的路徑,如面經16以圖3A所示的成型網801同樣的方式與面瑋和立 體復合紗線交織。底經115除在第二立體復合紗線162和第四立體復合紗線172上方穿 過外,以圖3A所示底經15同樣的方式與底緯立體復合紗線交織。面經26和底經126 以圖3B所示的成型網801同樣的方式與面緯和立體復合紗線交織。由圖4、圖5A-圖5B和圖6A-圖6J所示,成型網802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兩根 相鄰的面緯中間;立體復合紗線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紗線下方 并穿過1根或2根底經下側;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如161與162在與成紙面層紗 線的交織部分向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過渡時交叉,交叉點位于119的上方20的下 方及127的上方28的下方,該相鄰的交叉點之間,其中第一立體復合紗線161的與成紙 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和第二立體復合紗線162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形成上下相 對。 一對立體復合紗線,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第一立體復合紗線161穿過3根的面 經30、 14、 18的上面,與其在下方相對應的另一根立體復合紗線(162)的非成紙面層紗 線的交織部分穿過2根底經113、 115的下側,另一根立體復合紗線(162)的成紙面層 紗線的交織部分穿過2根面經22、 26的上面,與其在下方相對應的一根立體復合紗線 (161)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123的下側。由圖4、圖5A-圖5B和圖6A—圖6J所示,成型網802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 立體復合紗線的每對立體復合紗線(例如161和161, 165和166, 169和170, 173和174, 177和178)的第一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諱浮 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6個 經浮點的中間位置(901);第二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 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2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其中l根底經
與底緯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由圖4、圖5A-圖5B和圖3A-圖3J所示,成型網802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 線的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之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體復合紗線(例如163、 167、 171、175、 179)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 織部分穿過1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諱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 置;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體復合紗線(例如164、 168、 172、176、 180)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諱浮點,非成紙面層的 交織部分穿過2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其中1根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901) 的中間位置。本實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硬度,這樣 根據立體復合紗線提供的彎曲長度的不同來確定與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 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的頂部與成紙面層緯線的頂部處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勻排 布的網孔。由圖4、圖5A-圖5B和圖3A—圖3J所示,成型網802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 紗線,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可以變更造的前后順序。 第三實施例由圖7—圖9給出了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20綜三層成型網803。圖中所示的是該成 型網803的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從圖7中可以看出,三層成型網803的成紙面層,每個 重復的循環組織具有10根面經212、 214、 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 230 和20根面緯291—310和20根立體復合紗線261—280的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它們以平 紋方式相互交織在一起,例如,面緯291、 292、 295、 296、 299、 300、 303、 304、 307、 308穿過面經212的上面,再穿過214的下面,再穿過216的上面,再穿過218的下面, 依此類推直到穿過230的下面。面緯293、 294、 297、 298、 301、 302、 305、 306、 309、 310穿過面經212的下面,再穿過214的上面,再穿過216的下面,再穿過218的上面, 依此類推直到穿過230的上面。圖8顯示了成型網803的接觸底層的結構,每個重復的循環組織包括10根底經211、 213、 215、 217、 219、 221、 223、 225、 227、 229和20根底諱241—260,與上述實施例 相同,成型網803底經與接底緯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減 小了因為經線直徑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層成型網的不良厚度。參照圖7和圖8,成型網803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每2根立體復合紗
線成一對位,如立體復合紗線261、 262為一對,立體復合紗線263、 264為一對,等等 依此類推;該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相鄰的2根面諱之間,如立體復合紗線對261和262 位于面緯291、 292之間,位于底緯241、 242之間;立體復合紗線對263、 264位于面諱 293和294之間,位于底緯243和244之間等等依此類推。由圖7圖8所示,立體復合紗 線與面緯的數量之和與底緯的數量之比為2比1。在MD方向的紗線密度相同情況下, 比成型網801、 802擁有1.5倍的底緯數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圖9A-圖9J是成型網803的CMD方向的剖視圖;顯示了成型網803的基本循環組 織的位于兩根相鄰的面緯中間的立體復合紗線對,其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與非成紙 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與成型網801相同。由圖7、圖8和圖9A-圖9J所示,成型網803具有相同第一硬度的多根立體復合紗 線對中第一立體復合紗線261、 265、 269、 273、 277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 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第二立體復合紗線262、 266、 270、 274、 278于成紙面層交 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第一、第二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 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交織方式與成型網801相同。由圖7、圖8和圖9A-圖9J所示,成型網803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對中 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體復合紗線263、 267、 271、 275、 279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 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體復 合紗線264、 268、 272、 276、 280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 個緯浮點,第三、第四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交織方式與成型網 801相同。本實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第一硬度,在面層浮點方面 所具有的特點與成型網801相同。由圖7、圖8所示,成型網803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與成型網801相同, 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可以變更織造的前后順序。第四實施例由圖10給出了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20綜三層成型網804。成型網804包括在織造紋 理上與圖7所示實施例相同的成紙面層。圖10顯示了成型網804的一個基本循環組織的接觸底層的結構,每個重復的循環組 織包括10根面經212、 214、 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 230, 10根底經311、 313、 315、 317、 319、 321、 323、 325、 327、 329和20根底諱341—360,底經位于面經
下方,成型網804底經與接底緯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減 小了因為經線直徑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層成型網的不良厚度。參照圖10和圖7,與成型網803相同,成型網804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 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相鄰的面諱之間,每2個相鄰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之間有2根面 諱,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相鄰的兩個底緯之間,由圖7圖10所示,立體復合紗線與面緯 的數量之和與底緯的數量之比為2比1。在MD方向的紗線密度相同情況下,比成型網 801、 802擁有1.5倍的底緯數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由圖IO和圖7所示,成型網804具有相同第一硬度立體復合紗線對中第一立體復合 紗線361、 365、 369、 373、 377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 浮點,第二立體復合紗線362、 366、 370、 374、 378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 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第一、第二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 交織方式與成型網802相同。由圖IO和圖7所示,成型網804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對中具有第二硬度 的第三立體復合紗線363、 367、 371、 375、 379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 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體復合紗線364、 368、 372、 376、 380于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第 三第四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交織方式與成型網802相同。本實 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硬度,在成紙面層所具有的特 點與成型網802相同。由圖7、圖10所示,成型網804的成紙面層的20根立體復合紗線與成型網802相同, 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可以變更織造的前后順序。第五實施例由圖ll一圖12給出了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20綜三層成型網805。成型網805包括 在織造紋理上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接觸底層。圖11顯示了成型網805的一個基本循環組織的成紙面層的結構,每個重復的循環組 織具有10根面經512、 514、 516、 518、 520、 522、 524、 526、 528、 530和5根面緯591 一595和10根立體復合紗線561—570的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它們以平紋方式相互交織在 一起,例如,面緯591、 592、 593、 594、 595穿過面經512的上面,再穿過514的下面, 再穿過516的上面,再穿過518的下面,依此類推直到穿過530的下面。
圖12顯示了成型網805的接觸底層的結構,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例相同,每個重復 的循環組織包括10根底經511、 513、 515、 517、 519、 521、 523、 525、 527、 529和10 根底緯551 — 560,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成型網805底經與接底緯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 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并具有相同的優點。參照圖11和圖12,成型網805的成紙面層的10根立體復合紗線,每個立體復合紗 線對位于相鄰的面緯之間,每2個相鄰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之間有1根面諱,例如立體復 合紗線561和562為一對,立體復合紗線563和564為一對,等等依此類推,這些立體 復合紗線對是成紙面層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位于相鄰的兩個面緯之間,并位于相鄰的 兩個底緯之間,例如立體復合紗線對561和562位于面緯591和595之間,位于底緯551 和552之間;立體復合紗線對563和564位于面諱591和592之間,位于底諱552和553 之間等等依此類推,并將成型網805的成紙面層和接觸底層連接在一起,由圖11和圖12 所示,立體復合紗線與面緯的數量之和與底緯的數量之比為3比2。在MD方向的紗線 密度相同情況下,比成型網803、 804擁有多出1/3的底緯數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由圖11和圖12所示,成型網805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每 對立體復合紗線561和562, 563和564, 565和566, 567和568, 569和570中的第一 立體復合紗線561, 563, 565, 567, 569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 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接觸底層經線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諱 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的中間位置(卯1);第二立體復合紗線562, 564, 566, 568, 570 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 過1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第一 第二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交織方式與成型網801相同,與成型 網801不相同的是成型網805沒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第六實施例圖13給出了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20綜三層成型網806。成型網806包括在織造紋理 上與圖11和圖12所示所示第五實施例相同的成紙面層。圖13顯示了成型網806的一個基本循環組織的接觸底層的結構,每個重復的循環組 織包括10根底經611、 613、 615、 617、 619、 621、 623、 625、 627、 629和10根底諱651 一660,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成型網806底經與接底緯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 的形式斜紋交織,并具有相同的優點。參照圖11和圖13,與第五實施例相同,成型網806的成紙面層的IO根立體復合紗 線,每個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相鄰的面緯之間,每2個相鄰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之間有1 根面緯,并具有相同的優點。由圖11和圖13所示,成型網806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每 對立體復合紗線661和662, 663和664, 665和666, 667和668, 669和670中的第一 立體復合紗線661, 663, 665, 667, 669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 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接觸底層經線下側的位置,位于底經與底緯 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的中間位置(901);第二立體復合紗線662, 664, 666, 668, 670 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 過2根底經下側的位置,位于其中1根底經與底諱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 置第一第二立體復合紗線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與底經的交織方式與成型網802相同, 與成型網802不相同的是成型網806沒有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在本發明的造紙織物結構中,紗線的選用是根據造紙工藝和造紙設備對造紙織物的 要求來確定,例如可以選用單絲、復絲、加捻復絲、紗線的橫截面可以是圓形、扁方形、 橢圓形等等,紗線的材料可以是聚酯、尼龍、聚丙烯、芳族聚酰胺,而使用最多的是本 行業通常使用的聚酯和尼龍。上述實施例以圖示的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以圖示方式說明的上述實施例不是對 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
進行限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造紙用成型網,其結構包括由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和接觸底層的紗線系統組 成的總紗線系統;其中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包括一組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 一組 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形成接觸底層的紗線系統包括一組接觸底層紙機運行 方向紗線、 一組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所述的總紗線系統,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在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的排列上由20綜構成一 個基本循環組織;其結構由10根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和IO根接觸底層紙機運行 方向紗線構成一個基本循環組織;所述的總紗線系統,其在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的直徑與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 向紗線的直徑相同;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還包括由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和一組 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 一組相同硬度的多根立體復合紗線每兩根形成一對,每對 包括第一立體復合紗線和第二立體復合紗線,且位于兩根相鄰的成紙面層紗線中間;一 組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每兩根形成一對,每對包括第三立體復合紗線和第四立體 復合紗線,且位于兩根相鄰的成紙面層紗線中間;立體復合紗線與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成 紙面層紗線和接觸底層紗線交織;包括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和非成紙面層交織部分組成, 該成紙面層交織部分構成纖維支撐的一部分;所述的立體復合紗線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紗線下方并穿過1 根或2根接觸底層紗線下側;.所述的立體復合紗線,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在與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向非 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過渡時交叉;在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相鄰的2個交叉點 之間,其中一根立體復合紗線的與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和另一根立體復合紗線的非 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形成上下相對;所述的總紗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 向紗線可以相互替代;所述的接觸底層紗線系統,其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以六上/一 下/二上/一下的飛數為3的形式斜紋交織。
2.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特征在于成紙面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立 體復合紗線和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以平紋交織。
3.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第一和第二立體復合紗線具有第一硬度,所述一組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的第 三立體復合紗線具有第二硬度,第四立體復合紗線具有第三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所述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
4.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復合紗線對位于兩根 相鄰的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中間;所述每根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 線位于相鄰的相同硬度立體復合紗線對或不同硬度立體復合紗線對中間。
5.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成紙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 紗線位于相同硬度立體復合紗線對或不同硬度立體復合紗線對與成紙面層垂直紙機 運行方向紗線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特征在于第一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交織 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接觸底 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下側的位置,位于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接觸底層垂直紙 機運行方向紗線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的中間位置(901);第二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 層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 根或2根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下側的位置,位于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 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
7. 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特征在于第三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交織部 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提供3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根接觸底層 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下側的位置,位于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接觸底層垂直紙機 運行方向紗線交織時連續2個經浮點(902)的中間位置;第四立體復合紗線成紙面層 交織部分在一個基本循環組織內則提供2個緯浮點,非成紙面層的交織部分穿過1 根或2根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下側的位置,位于接觸底層紙機運行方向紗線與 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交織時連續6個經浮點(901)的中間位置。
8.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中所述基本循環組織,包括相同數量的成紙 面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和接觸底層垂直紙機運行方向紗線。
9.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特征是相鄰的2根立體復合紗線,可以變更 織造的先后順序。
10. 根據權利要求
l所述的造紙用成型網,其中所述織物的厚度大約在0.60mm 1.55mm之間。
專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造紙用成型網織物,其結構包括由成紙面層的紗線系統和接觸底層的紗線系統組;還包括由一組相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和一組不同硬度多根立體復合紗線,立體復合紗線與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成紙面層紗線和接觸底層紗線交織;包括成紙面層交織部分和非成紙面層交織部分組成;該立體復合紗線的非成紙面層紗線的交織部分,位于成紙面層紗線下方并穿過1根或2根接觸底層紗線下側。本發明的造紙用成型網中立體復合紗線于成紙面層的頂部與成紙面層緯線的頂部處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勻排布的網孔。面經與底經可以相互替代,能夠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以滿足更多不同造紙工廠的各種不同的需求,并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42B39/00GKCN101144700SQ200710029979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0日
發明者勇 劉 申請人:勇 劉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