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棉型短纖維與長絲雙賽絡混紡紗線的紡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賽絡混紡紗線的紡紗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不斷更新,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越來越重視,對服裝的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服裝的洗滌耐久性、穿著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均有較高的要求。
[0003]用棉型短纖維與長絲混和制成的紡織品具有可洗可穿性,同時具有洗滌耐久性、穿著耐磨性,可廣泛應用于襯衫、T恤、內衣、運動休閑裝。但由于長絲抱合力較差,且應用傳統工藝生產的棉型短纖維長絲混紡紗線容易起毛起球,影響最終產品服用性能。因此,采用何種紡紗方法才能紡制出性能較佳的棉型短纖維長絲混紡紗線,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棉型短纖維與長絲雙賽絡混紡紗線的紡紗方法,以解決長絲抱合力較差及棉型短纖維與長絲混紡紗線容易起毛起球的缺點。
[0004]本發明技術方案是:將棉型短纖維經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條工序制成混合熟條,再將混合熟條與長絲經粗紗工序取得粗紗,再經細紗工序、絡筒工序,取得紗線,本發明的特點是:粗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將混合熟條和長絲從粗紗后區雙喇叭口兩個孔同時分別喂入牽伸區進行牽伸、并合、加捻;細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
[0005]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在粗紗工序即開始采用賽絡紡工藝,在粗紗工序生產過程中,長絲接觸須條短纖維,并同時并合、牽伸、加捻、卷繞制成粗紗,長絲較易與棉型短纖維均勻混和、包覆,可以減少彈性不勻和粗紗張力意外伸長,粗紗毛羽更少,條干均勻度質量更好。
[0006]2、本發明在粗紗工序采用賽絡紡工藝的基礎上,細紗工序也采用賽絡紡工藝,把兩根制成的棉型短纖維與長絲混和粗紗通過細紗后區雙喇叭口分別喂入牽伸區,并同時并合、牽伸、加捻、卷繞制成細紗,可顯著降低細紗紡紗斷頭,減少紗線毛羽,有利于提升效率和改善產品質量,可提高最終紡織品耐洗性、耐磨性和抗起毛起球性。
[0007]總之,本發明克服了長絲抱合力較差及棉型短纖維與長絲混紡紗線容易起毛起球的缺點,使混紡紗線制成的紡織品具有良好的洗滌耐久性、穿著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
[0008]進一步地,本發明在所述梳棉工序時,生條的重量為14?20g/5m,梳棉機錫林與刺輥之間的隔距為0.12?0.17mm,將梳棉機錫林與蓋板之間的隔距為0.18?0.22mm,梳棉機錫林與道夫之間的隔距為0.10?0.15mm,梳棉機錫林與刺輥的線速度比值為2.1?2.8:1。本發明的梳棉工藝特點:梳棉工序生產棉型短纖維混合生條,采用輕定量、中隔距和大錫刺比的工藝原則,本發明實施輕定量工藝,可提高纖維分梳效果,改善纖維的伸直度和棉網清晰度,減少生條棉結,為成紗質量奠定基礎。實施中隔距和大錫刺比工藝,可防止纖維纏繞錫林,減少纖維損傷,降低生條短絨含量。
[0009]本發明在所述并條工序時,采用三道并合,并條的總牽伸倍數為7.5?9.7,羅拉后區隔距為10?30mm,出條車速為200?280m/min,并條定量為10?15g/5m。本發明并條工序生產棉型短纖維混合熟條,采用三道并合,并條的總牽伸倍數漸大掌握,羅拉后區隔距適當增大。實施該并條工藝,滿足不同長度短纖維混和,可提高纖維伸直度和平行度,提高條子短片段均勻度,有利于改善熟條重量不勻。
[0010]本發明在所述粗紗工序時,粗紗的捻度為3?6捻/10cm,捻系數為90?120;前羅拉速度為180?220m/min;羅拉鉗口隔距為10臟X (24?30)臟X (32?40)臟;后區雙喇叭口直徑為20mm,兩孔間距為1mm,錠速為650?750r/min。
[0011]本發明粗紗定量宜偏輕掌握,錠速偏低掌握,采用較大的粗紗捻系數,羅拉后區隔距適當增大,本工藝可滿足不同長度短纖維生產,提高粗紗工序賽絡紡雙股效果,減少粗紗意外伸長和粗紗表面毛羽,可穩定牽伸、改善粗紗條干均勻度。
[0012]本發明在所述粗紗工序時,粗紗定量為2?6g/10m。該粗紗定量設計的出發點或可達到的特殊優良效果是:適應多種不同紗支的紡紗需求,有利于細紗工序緩和牽伸力,使細紗工序牽伸力與握持力相匹配,從而提高細紗質量。
[0013]本發明在所述細紗工序時,雙喇叭口中心間距為1.5?4.5mm,在膠輥表面噴灑抗靜電劑,后區牽伸倍數為1.1?1.6,前羅拉速度為150?22(^/1^11,羅拉后區隔距為20111111/36mm。細紗工序的雙喇叭口中心間距偏小掌握,在膠輥表面噴灑抗靜電劑,后區牽伸倍數、前羅拉速度適中掌握,羅拉后區隔距適當增大,該工藝滿足不同粗紗定量和不同長度短纖維生產,降低細紗紡紗斷頭,提高膠輥抗繞效果,使牽伸力與握持力相匹配。
[0014]本發明在所述絡筒工序時,絡筒速度為750?950m/min,可減少筒紗毛羽增長率,防止成紗質量下降。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原料:有機棉纖維重量比例為80%,錦綸纖維重量比例為18%,滌綸長絲重量比例為
2% ο
[0016]紡成的細紗號數:18.5tex。
[0017]—、工序:
1、清花工序:
將有機棉纖維和錦綸纖維按設定比例混合。
[0018]2、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參數為:設置錫林到蓋板5點隔距0.23、0.20、0.18、0.18、0.20mm ;錫林與道夫輥之間隔距0.1mm;錫林與刺輥之間隔距0.12mm;錫林與刺輥的線速比2.4;有機棉錦綸混合生條定量16g/5m。
[0019]3、并條工序:
并條采用三道并合,確保兩種纖維進一步充分混和均勻,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要求膠輥狀態良好,加壓穩定,確保并條的條干水平。并條的總牽伸倍數為7.5?9.7,羅拉后區隔距為10?30 mm,出條車速為200?280m/min,并條定量為10?15g/5m,本例中有機棉錦綸混合熟條定量12g/5m。
[0020]4、粗紗工序:
將混合熟條和長絲從粗紗后區雙喇叭口兩個孔同時分別喂入牽伸區進行牽伸、并合、加捻。
[0021 ]粗紗工序參數為:采用賽絡紡技術,總牽伸倍數為8;粗紗捻度5.4捻/1cm,粗紗捻系數偏大掌握,選擇95 ;定量3g/10m;羅拉鉗口隔距1mm X 24mm X 32mm;后區牽伸倍數為1.15;前羅拉速度190111/1^11;后區雙喇叭口直徑20臟,兩孔間距10臟;錠速70(^/1^11。
[0022]5、細紗工序:
細紗工序參數為:采用賽絡紡技術,在膠輥表面噴灑抗靜電劑,羅拉后區隔距20mm X36mm;后區牽伸倍數為1.21 ;前羅拉速度180r/min;后區雙喇機口直徑6mm,兩孔中心間距3mm ο
[0023]6、絡筒工序:
重點減少毛羽,提高紗線質量,合理控制捻接參數,合理確定速度,絡筒速度控制在950m/mino
[0024]二、成品各項指標:
細度18.5tex,斷裂強度16.5cN/tex,單強CV8.1%,線密度變異系數CVl.3%,條干CV12.2%,細節2個/km,粗節16個/km,棉結26個/km,3mm毛羽根數2.6根/10cm。
【主權項】
1.一種棉型短纖維與長絲雙賽絡混紡紗線的紡紗方法,將棉型短纖維經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條工序制成混合熟條,再將混合熟條與長絲經粗紗工序取得粗紗,再經細紗工序、絡筒工序,取得紗線,其特征在于:粗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將混合熟條和長絲從粗紗后區雙喇叭口兩個孔同時分別喂入牽伸區進行牽伸、并合、加捻;細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序時,生條的重量為14?20g/5m,梳棉機錫林與刺輥之間的隔距為0.12?0.17mm,將梳棉機錫林與蓋板之間的隔距為0.18?0.22mm,梳棉機錫林與道夫之間的隔距為0.10?0.15mm,梳棉機錫林與刺輥的線速度比值為2.1?2.8: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條工序時,采用三道并合,并條的總牽伸倍數為7.5?9.7,羅拉后區隔距為10?30 mm,出條車速為200?280m/min,并條定量為10?15g/5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紗工序時,粗紗的捻度為3?6捻/10cm,捻系數為90?120;前羅拉速度為180?220m/min;羅拉鉗口隔距為1mmX (24?30)mmX(32?40)mm;后區雙喇叭口直徑為20mm,兩孔間距為10mm,錠速為650?750r/min。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紗工序時,粗紗定量為2?6g/10mo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細紗工序時,雙喇叭口中心間距為1.5?4.5mm,在膠輥表面噴灑抗靜電劑,后區牽伸倍數為1.1?1.6,前羅拉速度為150?2201'/111;[11,羅拉后區隔距為20111111/361111]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絡筒工序時,絡筒速度為750?950m/mino
【專利摘要】一種棉型短纖維與長絲雙賽絡混紡紗線的紡紗方法,涉及紡織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特點是:粗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將混合熟條和長絲從粗紗后區雙喇叭口兩個孔同時分別喂入牽伸區進行牽伸、并合、加捻;細紗工序時采用賽絡紡工藝。本發明解決了長絲抱合力較差及棉型短纖維與長絲混紡紗線容易起毛起球的缺點,使混紡紗線制成的紡織品具有良好的洗滌耐久性、穿著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
【IPC分類】D02G3/04
【公開號】CN105714428
【申請號】CN201610245560
【發明人】楊廣澤, 吉宜軍, 楊洋, 樂榮慶, 呂俊鋒, 鄧春榮, 周愛霞
【申請人】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