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紙袋加工設備。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包括一對第一夾持塊、驅動一對第一夾持塊開合的夾指氣缸和驅動夾指氣缸轉動的旋轉氣缸,所述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連接有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所述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以及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三者兩兩交叉。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對袋繩的端頭進行彎折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解決了現有的夾子夾持袋繩進行送繩時不能夠對繩頭進行彎折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紙袋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屬于紙袋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手提紙袋的供使用者拎的結構有兩種,一種為直接開設在袋體上的手孔,另一種為連接在袋體上拎手。
[0003]在中國專利號為2004200254298、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3月2日、名稱為“手提紙袋”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由袋繩和袋體構成的手提紙袋。
[0004]在袋繩的自動化安裝的過程中需要用夾子夾住袋繩的端部而將袋繩端頭經袋體上的穿繩孔而穿到袋體內而完成穿繩動作。如在中國專利號為2006200573470、授權公告日為2007年5月23日、名稱為“夾子”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夾子。但是現有的夾子夾持袋繩進行送繩時不能夠對繩頭進行彎折、從而使得穿袋繩的過程袋繩的兩個兩個端頭不能同時進行;夾袋繩的過程中會導致袋繩局部嚴重變形,從而會影響后續打結工作的正常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對袋繩的端頭進行彎折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解決了現有的夾子夾持袋繩進行送繩時不能夠對繩頭進行彎折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旨在第一個目的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一種夾袋繩時不會導致袋繩局部嚴重變形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解決了現有的夾子夾袋繩時會導致袋繩局部變形且變形嚴重的問題。
[0007]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包括一對第一夾持塊、驅動一對第一夾持塊開合的夾指氣缸和驅動夾指氣缸轉動的旋轉氣缸,所述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連接有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所述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以及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三者兩兩交叉。“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是指使用時第一夾持塊夾持住袋繩的一端。“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是指第一夾持塊的同夾指氣缸相連接的一端。使用時,夾指氣缸使一對第一夾持塊分開,使處于伸直狀態的袋繩的端頭同時位于一對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之間和一對第二夾持塊之間(也即袋繩的延伸方向同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的分布方向相同),夾指氣缸驅動一對第一夾持塊合攏,一對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和一對第二夾持塊同時將袋繩端頭夾住且袋繩端頭的端部伸出第二夾持塊,然后旋轉氣缸使夾指氣缸旋轉,旋轉的結果為使得袋繩端頭被彎折而同袋繩主體部分形成一個90°夾角。從而使得能夠通過兩個本實用新型對袋繩的兩個端頭同時作業而將袋繩的兩端同時穿進袋體的穿繩孔中。
[0008]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塊設有第一夾持槽,所述第二夾持塊設有第二夾持槽,所述第一夾持槽和第二夾持槽都為直槽,所述第一夾持槽和第二夾持槽位于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上。夾繩時,第一夾持塊通過第一夾持槽對袋繩端頭進行夾持,第二夾持塊通過第二夾槽對袋繩端頭進行夾持,從而避免了袋繩被夾持的部位產生嚴重變形,實現了第二個發明目的。
[0009]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槽的槽面和第二夾持槽的槽面都為圓弧形。對袋繩的夾持和保護效果好。
[0010]作為優選,第一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第二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既能夠保證彎折袋繩的過程中袋繩不會相對于第一夾持塊移動,又能夠進一步降低袋繩的變形量。
[0011]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所述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以及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三者兩兩垂直。能夠提高將繩送到穿設孔中時的方便性,對設備進行調試時方便。
[0012]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夾持塊為直桿狀結構,所述第二夾持塊的長度方向同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的分布方向相同。以緊湊的結構實現對袋繩的固定,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長度小的袋子的穿繩。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在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設置第二夾持塊并配合旋轉氣缸,能夠實現將袋繩端頭進行可靠的彎折;通過設置夾持槽,夾持袋繩時袋繩的被夾持的部位不會產生局部嚴重變形,使得打結工序進行打結時順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中的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和夾指氣缸的放大示意圖。
[0016]圖3為圖2中的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的放大示意圖。
[0017]圖4為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沿第二夾持塊的延伸方向進行正投影的視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9]圖中:第一夾持塊71、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第一夾持槽713、夾指氣缸72、連接塊73、旋轉氣缸74、安裝座75、第二夾持塊76、第二夾持槽761、螺栓77、袋繩8、袋繩主體81、左袋繩端頭82、右袋繩端頭83、第一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Al、第二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A2。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1]參見圖1,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包括一對第一夾持塊71、夾指氣缸72、連接塊73、旋轉氣缸74和安裝座75。
[0022]一對第一夾持塊71沿上下方向分布。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同夾指氣缸72的驅動頭連接在一起。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設有第二夾持塊76。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和第二夾持塊76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沿前后方向分布。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所確定的直線垂直于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和第二夾持塊76所確定的直線。[0023]夾指氣缸72的缸體固定在連接塊73的下端。
[0024]連接塊73的上端同旋轉氣缸74的缸體固定在一起。
[0025]旋轉氣缸74的旋轉頭同安裝座75固定在一起。旋轉氣缸74的旋轉頭的軸線、即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沿上下方向延伸。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垂直于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所驅動的直線。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垂直于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和第二夾持塊76所確定的直線。
[0026]參見圖2,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711是通過螺栓77同夾指氣缸72的驅動塊連接在一起的。第二夾持塊76為直桿狀結構。第二夾持塊76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即其長度方向為左右方向。
[0027]參見圖3,第一夾持塊71設有第一夾持槽713。第一夾持槽713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槽。第一夾持槽713沿左右方向貫通第一夾持塊71。第一夾持槽713的槽面為圓弧形。第二夾持塊76設有第二夾持槽761。第二夾持槽761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槽。第二夾持槽761沿左右方向即第二夾持塊的長度方向貫通第二夾持塊76。第二夾持槽761的槽面為圓弧形。第一夾持槽713和第二夾持槽761位于同一直線上。
[0028]參見圖4,第一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Al大于第二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A2。
[0029]參見圖5,袋繩8包括袋繩主體81、左袋繩端頭82和右袋繩端頭83。使用時,使袋繩8沿左右方向伸直,右袋繩端頭83同時位于一對第一夾持塊71的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之間和一對第二夾持塊76之間,夾指氣缸72驅動一對第一夾持塊71合攏、一對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712和一對第二夾持塊76同時將右袋繩端頭83夾住,右袋繩端頭83的端部伸出第二夾持塊76。第一夾持塊71是通過第一夾持槽同右袋繩端頭83相接觸的,第二夾持塊76是通過第二夾持槽同右袋繩端頭83接觸的。然后旋轉氣缸74使夾指氣缸72旋轉90°,旋轉的結果為使得右袋繩端頭83被彎折到同袋繩主體81垂直。采用另一個本實用新型使左袋繩端頭82也彎折到同袋繩主體81垂直,且兩個袋繩端頭的朝向相同,然后即可以將袋繩8的兩端同時穿進袋體的穿繩孔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包括一對第一夾持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一對第一夾持塊開合的夾指氣缸和驅動夾指氣缸轉動的旋轉氣缸,所述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連接有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所述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以及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三者兩兩交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塊設有第一夾持槽,所述第二夾持塊設有第二夾持槽,所述第一夾持槽和第二夾持槽都為直槽,所述第一夾持槽和第二夾持槽位于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槽的槽面和第二夾持槽的槽面都為圓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其特征在于,第一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第二夾持槽的槽面所對應的圓心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所述旋轉氣缸的轉動軸線、以及所述第一夾持塊的驅動端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所確定的直線三者兩兩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拎手繩穿繩用送繩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塊為直桿狀結構,所述第二夾持塊的長度方向同所述第二夾持塊和第一夾持塊的夾持端的分布方向相同。
【文檔編號】B31B1/86GK203818643SQ20142020674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6日
【發明者】李璟 申請人:杭州彼特環保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