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覆膜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表面覆膜設備,用于將薄膜附著到工件上,所述表面覆膜設備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第一殼體、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第二殼體、承載平臺、抽真空裝置、加熱裝置、以及供氣裝置;所述第二殼體還用于將所述薄膜繃緊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開口上;所述承載平臺設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內,用于承載所述工件;所述抽真空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連通,用于將其抽成真空;所述加熱裝置容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內,用于加熱軟化所述薄膜;所述供氣裝置與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連通,用于向所述第一容置腔內注入氣體,從而使所述薄膜充分包覆到所述工件上。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廣泛的基材與薄膜材料,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專利說明】表面S膜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表面覆膜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ー種表面覆膜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部分產品的表面裝飾主要采用模內裝飾技術(頂D)。普通的MD覆膜設備只能應用于塑料件的表面裝飾。此外,MD覆膜設備對薄膜有要求,其薄膜厚度一般為
0.1mm?0.188mm,材質以PET為主,如果采用其他材質則容易出現沖墨現象,且薄膜的拉伸高度較小,為3_以下,用于覆膜的薄膜材料単一。然而,近年來,3C電子產品的外殼發展為金屬材質,采用普通的MD覆膜設備無法進行。
[0003]市面上,常用的3C電子產品表面裝飾エ藝一般包括烤漆、陽極噴砂氧化、電鍍、字符鐳射等,其表面裝飾方案較為單一,且對于鎂合金等表面容易被腐蝕的金屬材質,其前期表面處理工藝還包括鈍化和磷化處理,然后再進行烤漆,成型設備復雜,成本較高。
[0004]因此,有必要開發ー種表面覆膜設備,該設備適用于材質不限(金屬件、塑料件、陶瓷或木質等)的基材進行表面的覆膜,且用于表面覆膜的薄膜材質廣泛,例如PET材質,或者各種皮革、木紋以及有特殊紋理和表面效果的薄膜,使得不同基材產品裝飾多樣化;且該覆膜設備簡單、成本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干,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出ー種適用于廣泛的基材和薄膜材質、設備簡單且成本低的表面覆膜設備。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ー種表面覆膜設備,用于將薄膜附著到エ件上,所述表面覆膜設備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第一殼體、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第二殼體、承載平臺、抽真空裝置、加熱裝置、以及供氣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扣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容置腔與所述第二容置腔相互對準,且所述第二殼體還用于將所述薄膜繃緊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開口上;所述承載平臺設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內,用于承載所述エ件;所述抽真空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連通,用于將所述薄膜與所述第一殼體內壁及所述薄膜與所述第二殼體內壁之間抽成真空;所述加熱裝置容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內,用于加熱軟化所述薄膜;所述供氣裝置與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連通,用于向所述第一容置腔內注入氣體,從而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容置腔與所述第二容置腔內的氣壓差的作用下包覆到所述エ件上。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殼體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殼體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以及用于驅動所述加熱裝置進入和退出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第三驅動裝置。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承載平臺上部的寬度大于下部的寬度,并用于將所述エ件扣放在所述承載平臺上并與所述承載平臺的上端四周全接觸。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第二殼體上設有多個用于將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開口上的定位針。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輸氣管,所述輸氣管包括第一管體、第二管體以及第三管體;其中所述第一管體將所述供氣裝置和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連接,所述第二管體將所述抽真空裝置與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連接,所述第三管體將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三管體連接處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第二管體與所述第三管體連接處設有第二閥門;其中,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為三通閥,所述第一閥門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一管體,以及將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三管體相互連通及隔斷;所述第二閥門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二管體,以及將所述第二管體和所述第三管體相互連通及隔斷。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薄膜上方,用于在第二驅動器驅動所述第二殼體上移時,與所述第二殼體共同壓緊所述薄膜;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還用于驅動所述壓板進入或退出所述表面覆膜設備的。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承載平臺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內升降的第四驅動裝置。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承載平臺下端設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殼體內壁向所述第二容置腔內延伸形成與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凸緣,用于在所述第四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承載平臺上升時對所述承載平臺進行限位。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第一殼體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模板和用于將氣體分別引入第一容置腔內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殼體的第二模板、用于支撐所述第二殼體的托板、用于固定承載平臺的型芯以及用于將工件從所述承載平臺中頂出的脫料板。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所述壓板上涂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壓板之間的縫隙密封的密封膠。
[0016]實施本實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抽真空裝置對密閉的第二容置腔進行抽真空,并通過供氣裝置對密閉的第一容置腔注入氣體使得薄膜充分地貼覆在工件的外表面;通過第三驅動裝置驅動加熱裝置進入和退出表面覆膜設備,使得在覆膜過程中,避開了模內的高溫環境,防止沖墨現象的發生,適用于廣泛的基材材質與薄膜材質,且該表面覆膜設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圖1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立體結構圖;
[0021]圖4是圖3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0022]圖5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表面覆膜設備成型的工件的表面裝飾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002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表面覆膜設備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131的第一殼體I和具有第二容置腔132的第二殼體2,以及用于驅動第一殼體I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121和用于驅動第二殼體2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122。該第一驅動裝置121及第ニ驅動裝置122可以是現有的氣缸驅動裝置或馬達驅動裝置等。當第一驅動裝置121和第二驅動裝置122分別驅動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相對移動使得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扣合在一起時,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相互對準。承載平臺3設置在第二容置腔132內,用于承載待覆膜的エ件4,且該承載平臺3與第ニ殼體內壁之間設有間隙,用于氣體的流通。具體來說,該承載平臺3上部的寬度大于下部的寬度,成T形,用于將エ件4扣放在承載平臺3上端,且エ件4的邊緣與承載平臺3的上端邊緣四周全接觸,以對エ件4進行牢固定位,且覆膜時薄膜5能夠完全包覆到整個エ件4的邊緣。其中エ件4為塑料件、五金件、陶瓷件或木質件等。
[0025]進ー步如圖1所示,第二殼體2上設有多個定位針510,用于將薄膜5固定在第二容置腔132的開口上。薄膜5的材質為適用于塑料件進行表面裝飾的PET、以及皮革、木紋和ー些具有特殊紋理和表面效果的薄膜。優選地,薄膜5上涂覆有粘接劑,以便薄膜5更為牢固地包覆在エ件4上。
[0026]本實用新型的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容納于第一容置腔131內的加熱裝置6,用于對薄膜5進行加熱軟化使其具有拉伸性能從而得以覆在エ件4上。該加熱裝置由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進入和退出第一容置腔131。優選地,本實施例中,該加熱裝置6為IR加熱板。
[0027]優選地,該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壓板7,該壓板7在加熱裝置6退出表面覆膜設備后,由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進入表面覆膜設備,該壓板7設置在薄膜5上方,用于在第二驅動裝置122驅動第二殼體2上移時與第二殼體2共同壓緊薄膜5。進而當第一驅動裝置121驅動第一殼體I下移時,第一殼體I和壓板7與第二殼體2所壓緊的薄膜5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一容置腔131,第二殼體2和薄膜5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二容置腔132。
[0028]此外,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抽真空裝置8和供氣裝置9。該抽真空裝置8分別與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相連通,用于將薄膜5和第一殼體I的內壁之間,以及薄膜5與第二殼體2的內壁之間抽成真空,從而避免薄膜5在其覆膜過程中因所產生的氣泡引起包覆不充分。而供氣裝置9與第一容置腔131相連通,用于在覆膜過程中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氣體,從而使得薄膜5在第一容置腔131與第二容置腔132的氣壓差的作用下向下方包覆過去,更為充分地包覆到エ件4上;該供氣裝置9還用于在脫料過程中向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注入氣體,從而保證第一容置腔131與第二容置腔132和外界大氣壓平衡,且便于エ件4與承載平臺3的脫離。
[0029]該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輸氣管10,其中輸氣管10包括第一管體101、第二管體102以及第三管體103。第一管體101將供氣裝置9與第一容置腔131相連接,第二管體102將抽真空裝置8與第二容置腔132相連接,第三管體103將第一管體101與第二管體102相連接。其中,第一管體101和第三管體103連接處設有第一閥門111,第二管體102和第三管體103連接處設有第二閥門112。其中,第一閥門111和第二閥門112均為三通閥。第一閥門111用于打開和關閉第一管體101,以及將第一管體101和第三管體103相互連通及隔斷;而第二閥門112用于打開和關閉第二管體102,以及將第二管體102和第三管體103相互連通及隔斷。其中,在抽真空過程中,第一閥門111與第二閥門112同時打開,從而第一管體101和第二管體102通過第三管體103相連通,使得抽真空裝置8與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均連通,抽真空裝置8分別從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中抽取氣體,從而將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抽成真空。在薄膜5的包覆過程中,第一閥門111打開,第二閥門112關閉,從而第一管體101打開,且第三管體103和第二管體102相隔斷,因此供氣裝置9僅與第一容置腔131連通,供氣裝置9僅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壓縮氣體;而在脫料過程中,第一閥門111和第二閥門112同時打開,此時第一管體101和第二管體102通過第三管體103相連通,供氣裝置9通過連通的第一管體101向第一容置腔131注入氣體,通過連通的第三管體103和第二管體102向第二容置腔132注入氣體。
[0030]以下將詳細介紹本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工作過程:
[0031]開始工作時,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加熱裝置6進入第一容置腔131,通過加熱裝置6對薄膜5進行加熱軟化。待加熱充分后,再由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加熱裝置6退出第一容置腔131,并驅動壓板7進入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之間。此時,第二驅動裝置122驅動第二殼體2上移,使之與壓板7共同壓緊薄膜5,第一驅動裝置121驅動第一殼體I下移,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扣合,使得第一殼體和壓板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一容置腔131,第二殼體和壓板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二容置腔132。打開第一閥門111和第二閥門112,啟動抽真空裝置8,同時對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進行抽真空,以防止覆膜過程中產生氣泡;抽真空完成后停止抽真空裝置8的工作。
[0032]然后打開第一閥門111,關閉第二閥門112,啟動供氣裝置9,并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氣體,此時,薄膜5在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內的氣壓差和粘接劑的作用下包覆在工件上。待覆膜完成后,重新打開第二閥門112,此時供氣裝置9繼續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氣體,并向第二容置腔132內注入氣體,以使得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平衡,且便于工件4與承載平臺3的脫離。進而,第一驅動裝置121驅動第一殼體I上移,而第二驅動裝置122驅動第二殼體2下移,使得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分開,此時供氣裝置9繼續向開敞的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內注入氣體,推動覆膜完成后的工件4從承載平臺3中脫離,隨后工件4通過激光切割去除多余的薄膜。
[0033]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組成部件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其不同在于,該承載平臺3相對第二容置腔132可移動,通過第四驅動裝置124驅動其上升或下降,從而使得覆膜過程中,工件4得以上升,帶動薄膜5上升到第一拉伸位置,從而驅動工件4與薄膜5相接觸;再通過供氣裝置9對第一容置腔131進行加壓,從而使得薄膜5完全貼覆在工件4上。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平臺3下端設有限位板310,且第二殼體內壁向第二容置腔132內延伸形成與該限位板310相配合的限位凸緣,以在第四驅動裝置124驅動承載平臺3上升時對承載平臺3進行限位,從而限制了薄膜5的第一拉伸位置。
[0034]其工作過程如下:
[0035]開始工作時,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加熱裝置6進入第一容置腔131,通過加熱裝置6對薄膜5進行加熱軟化。待加熱充分后,再由第三驅動裝置123驅動加熱裝置6退出第一容置腔131,并驅動壓板7進入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之間。此時,第二驅動裝置122驅動第二殼體2上移,使之與壓板7共同壓緊薄膜5,第一驅動裝置121驅動第一殼體I下移,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扣合,使得第一殼體和壓板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一容置腔131,第二殼體和壓板之間形成密閉的第二容置腔132。打開第一閥門111和第二閥門112,啟動抽真空裝置8,同時對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進行抽真空,以防止覆膜過程中產生氣泡;抽真空完成后停止抽真空裝置8的工作。
[0036]此時,第四驅動裝置124驅動承載平臺3向上移動,驅動エ件4上升并與薄膜5接觸,此時承載平臺3繼續上升至由限位凸緣限定的第一位置,帶動薄膜5上升到第一拉伸位置。
[0037]然后打開第一閥門111,關閉第二閥門112,啟動供氣裝置9,井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氣體,此時,薄膜5在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內的氣壓差和粘接劑的作用下包覆在エ件上。待覆膜完成后,重新打開第二閥門112,此時供氣裝置9繼續向第一容置腔131內注入氣體,井向第二容置腔132內注入氣體,以使得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平衡,且便于エ件4與承載平臺3的脫離。進而,第一驅動裝置121驅動第一殼體I上移,而第二驅動裝置122驅動第二殼體2下移,使得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分開,此時供氣裝置9繼續向開敞的第一容置腔131和第二容置腔132內注入氣體,推動覆膜完成后的エ件4從承載平臺3中脫離,隨后エ件4通過激光切割去除多余的薄膜。
[0038]圖3是圖1中的表面覆膜設備的立體結構圖,圖4是圖3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參見圖3-4,具體來說,第一殼體I包括第一模板110和第一分流板120和第二分流板130。其中,第一模板110用于固定第一殼體I,第一分流板120與第二分流板130共同組成該第ー殼體I的氣體分流板,用于將供氣裝置9注入的氣體沿著分流板的四周分別引入第一容置腔131內。第二殼體2包括第二模板210、托板220和脫料板230,型芯240設置在第二容置空腔中。其中,第二模板210用于固定第二殼體2,托板220用于支撐第二殼體2,脫料板230用于將エ件4從承載平臺3中頂出。其中,承載平臺3固定在型芯240上,且與第二殼體2的內壁之間設有間隙,用于氣體流通。本實施例中,其工作方式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此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中脫模過程中,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通過第一驅動裝置121和第二驅動裝置122分別上移和下移后,脫料板230上移,使得エ件4通過脫料板230從承載平臺3中頂出,方便エ件4的脫模。
[0039]如圖5所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表面覆膜設備對エ件表面進行裝飾,其中該エ件可以是3C電子產品的金屬件,其裝飾效果多祥化。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面覆膜設備,用于將薄膜附著到工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膜設備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第一殼體、具有第二容置腔的第二殼體、承載平臺、抽真空裝置、加熱裝置、以及供氣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扣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容置腔與所述第二容置腔相互對準,且所述第二殼體還用于將所述薄膜繃緊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開口上;所述承載平臺設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內,用于承載所述工件;所述抽真空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連通,用于將所述薄膜與所述第一殼體內壁及所述薄膜與所述第二殼體內壁之間抽成真空;所述加熱裝置容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內,用于加熱軟化所述薄膜;所述供氣裝置與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連通,用于向所述第一容置腔內注入氣體,從而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容置腔與所述第二容置腔內的氣壓差的作用下包覆到所述工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殼體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殼體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以及用于驅動所述加熱裝置進入和退出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第三驅動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平臺上部的寬度大于下部的寬度,并用于將所述工件扣放在所述承載平臺上且與所述承載平臺的上端四周全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殼體上設有多個用于將所述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開口上的定位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輸氣管,所述輸氣管包括第一管體、第二管體以及第三管體;其中所述第一管體將所述供氣裝置和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連接,所述第二管體將所述抽真空裝置與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連接,所述第三管體將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三管體連接處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第二管體與所述第三管體連接處設有第二閥門;其中,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為三通閥,所述第一閥門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一管體,以及將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三管體 相互連通及隔斷;所述第二閥門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第二管體,以及將所述第二管體和所述第三管體相互連通及隔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所述薄膜上方,用于在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二殼體上移時,與所述第二殼體共同壓緊所述薄膜;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還用于驅動所述壓板進入或退出所述表面覆膜設備。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膜設備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承載平臺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內升降的第四驅動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平臺下端設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殼體內壁向所述第二容置腔延伸形成與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凸緣,用于在所述第四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承載平臺上升時對所述承載平臺進行限位。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模板和用于將氣體分別引入第一容置腔內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殼體的第二模板、用于支撐所述第二殼體的托板、用于固定承載平臺的型芯以及用于將工件從所述承載平臺中頂出的脫料板。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覆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上涂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以及壓板之`間的縫隙密封的密封膠。
【文檔編號】B32B37/10GK203381301SQ201320467071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日
【發明者】劉永福, 汪智勇, 尹高喜 申請人:群達塑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