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薄防眩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眩光涂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薄防眩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顯示屏幕上起防眩目功能的保護膜大部份厚度在230-240Mm,透光率為86_90%,霧度為10%以上,且表面硬度低于2H。由于保護膜過厚,應用于顯示屏幕上會影響觸摸屏的靈敏度,另外其透光率低和霧度高會降低顯示屏幕的亮度以及清晰度。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保證起到防眩目作用的前提下,減少防眩膜的厚度,提高其透光率和靈敏度,降低其霧度的新型超薄防眩膜。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超薄防眩膜,包括:使用層,保護層和剝離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層為50Mm厚的PET膜層,所述保護層、剝離層為25Mm和/或50Mm厚的PET膜層;前述使用層和保護層之間設有防眩涂層,所述防眩涂層的厚度為前述使用層和剝離層之間設有硅膠粘結層,所述硅膠粘結層的厚度為20Mffl_25Mm。前述防眩涂層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粗化結構。前述防眩涂層為無溶劑高硬度紫外線固化樹脂形成的抗反射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超薄防眩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整個防眩膜的厚度不超過150Mm,通過實驗測試:其透光率達到91%_94%,霧度低于5%,表面硬度超過3H (日本三菱專用鉛筆測試),耐刮花性能優異。二、由于使用無溶劑高硬度紫外線固化樹脂,使得防眩膜的生產制造過程中無污染,對環境友好。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超薄防眩膜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使用層 2、保護層 3、剝離層 4、防眩涂層 5、硅膠粘結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一種超薄防眩膜,包括:使用層1,保護層2和剝離層3 ;所述使用層I為50Mm厚的PET膜層,所述保護層2、剝離層3為25Mm和/或50Mm厚的PET膜層。其中,所述使用層I和保護層2之間設有防眩涂層4,所述防眩涂層4的厚度為;所述使用層I和剝離層3之間設有硅膠粘結層5,所述硅膠粘結層5的厚度為20Mffl-25Mffl ;所述保護層2的厚度為25ΜΠ1,所述剝離層3的厚度為50Mm。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50Mm,所述剝離層的厚度為25Mm ;或所述保護層、剝離層的厚度都為25Mm或50Mm ;不限于本實施例。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防眩涂層4為無溶劑高硬度紫外線固化樹脂形成的抗反射層,該防眩涂層4的厚度優選為3Mm,在防眩涂層4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粗化結構;所述硅膠粘結層5的厚度優選為20Mm。具體地,本實施提供的超薄防眩膜制備方法為:采用無溶劑高硬度紫外線固化樹月旨,通過輥壓涂布方式在50Mm后的使用層上涂布一層3Mm的防眩涂層,所述輥輪上的細微凹凸結構在PET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微結構的涂布,紫外線固化后其同時具有了高硬度耐刮花和防眩目性能,表面硬度可達3H,霧度低于5%。防眩涂層制備完成后,在使用層背面通過刮刀涂布方法涂布一層硅膠,經高溫烘箱加硫固化后,形成一層20Mm的硅膠粘結層,并覆上50Mffl厚的剝離層,起到保護硅膠粘貼層的作用。最后使用具有硅膠粘貼層的25ΜΠ1厚的透明PET膜或靜電膜覆在防眩涂層上,形成保護層。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并不能以此來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進行限制。但凡依照本實用新型之實質,所做的簡單改進和修飾都落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防眩膜,包括:使用層(1),保護層(2)和剝離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層(I)為50Mm厚的PET膜層,所述保護層(2 )、剝離層(3 )為25Mm和/或50Mm厚的PET膜層;所述使用層(I)和保護層(2)之間設有防眩涂層(4),所述防眩涂層(4)的厚度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層(I)和剝離層(3)之間設有硅膠粘結層(5),所述硅膠粘結層(5)的厚度為20Mm -2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涂層(4)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粗化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涂層(4)為無溶劑高硬度紫外線固化樹脂形成的抗反射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防眩光涂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薄防眩膜,包括使用層,保護層和剝離層,所述使用層為50μm厚的PET膜層,所述保護層、剝離層為25μm和/或50μm厚的PET膜層;所述使用層和保護層之間設有防眩涂層,所述防眩涂層的厚度為3μm-5μm;所述使用層和剝離層之間設有硅膠粘結層,所述硅膠粘結層的厚度為20μm-25μm。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超薄防眩膜,其總厚度不超過150μm,與傳統的防眩膜相比,具有透光率和靈敏度高的優勢。
文檔編號B32B7/02GK203020720SQ2012205818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7日
發明者陳克勇, 朱文峰, 沈維國, 楊忠芝, 林凱 申請人:東莞市納利光學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