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菌防水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抗菌和防水功能的面料。
背景技術:
目前對面料功能的研究趨向于多元化發展,人每天都會穿著各種面料的衣服在不同環境中學習、工作、生活,不自覺間就會接觸到各種細菌,長期累積富集,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此外,在潮濕環境下更容易滋生細 菌,助長其生長,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具有防水又抗菌功能的布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抗菌防水布,既具有防水的功能,同時擁有良好的抗菌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所述底布層包括經紗和緯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粘貼層和防水層,所述粘貼層為中間層,所述底布層和防水層分別位于所述粘貼層的兩側,所述經紗和緯紗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所述防水層為聚四氟乙烯薄膜。前述的一種抗菌防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貼層為熱熔膠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粘貼層和防水層,底布層包括經紗和緯紗,經紗和緯紗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使得底布層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同時通過粘貼層將底布層和防水層連接起來,使該面料又具有防水的功能。
圖1為本發明的抗菌防水布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底布層;11 :經紗;12 :纟韋紗;2 :粘貼層;3 :防水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1、粘貼層2和防水層3,粘貼層2為中間層,粘貼層2為熱熔膠層,底布層I和防水層3分別位于粘貼層2的兩側,通過粘貼層2連接起來,底布層I包括經紗11和緯紗12,經紗11和緯紗12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經紗11和緯紗12中麻纖維通常所占比例為55%-70%,竹炭纖維所占比例為30%-45%,由于麻纖維和竹炭纖維均具有優良的抗菌抑菌功效,因此該面料具有較強的抗菌性,防水層3為聚四氟乙烯薄膜,設置在底布層I的一側,使該面料同時具有防水的功能。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粘貼層和防水層,底布層包括經紗和緯紗,經紗和緯紗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使得底布層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同時通過粘貼層將底布層和防水層連接起來,使該面料又具有防水的功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I ),所述底布層(I)包括經紗(11)和緯紗(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粘貼層(2)和防水層(3),所述粘貼層(2)為中間層,所述底布層(I)和防水層(3)分別位于所述粘貼層(2)的兩側,所述經紗(11)和緯紗(12)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所述防水層(3)為聚四氟乙烯薄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防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貼層(2)為熱熔膠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菌防水布,包括底布層、粘貼層和防水層,粘貼層為中間層,底布層和防水層分別位于粘貼層的兩側,底布層包括經紗和緯紗,經紗和緯紗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防水層為聚四氟乙烯薄膜。本發明提供的抗菌防水布,從上到下依次包括防水層、粘貼層和底布層,底布層包括經紗和緯紗,經紗和緯紗均由麻纖維和竹炭纖維混紡而成,使得底布層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同時通過粘貼層將底布層和防水層連接起來,使該面料又具有防水的功能。
文檔編號B32B27/30GK102991067SQ201210502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愛花 申請人:吳江市滿江紅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