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全塑復合片材,具體涉及一種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該片材可用于沖壓成型用于食品包裝,也適用于藥品包裝和化妝品包裝等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用在沖壓成型包裝上的片材材料主要是單純的聚氯乙烯片材(PVC)、 聚苯乙烯(PS)、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這些片材占據了絕大部分沖壓成型的包裝市場和大部分藥品泡罩包裝的市場。但這些材料的片材有一個共同的不足是阻隔性不佳,包裝的產品保質期均較短。在食品藥品包裝領域目前應用較廣泛的阻隔材料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或尼龍(PA) 做阻隔材料的包裝。其中可進行蒸煮的非常少見,但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成型包裝要求能進行蒸煮。可蒸煮一般是指在120°C或135°C條件下進行蒸煮滅菌。在常用的片材材料中以聚對二甲酸乙二酯(PET)片和聚丙烯(PP)片的可蒸煮性較好,這兩種材料均能耐受120°C 的蒸煮和135°C的高溫蒸煮。以聚丙烯為例,聚丙烯其實是一種乙烯基的聚合物質,其材料是一種結晶性材料。聚丙烯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強度、耐氣候變化性以及優良的幾何穩定性。它對氧化劑、還原劑和強酸都有很強的抵抗力。但聚丙烯對氧氣和水蒸氣的阻隔性較差,單純的使用聚丙烯作為產品外包裝很難用于有阻隔需求的產品包裝。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沖壓成型包裝片材材料的結構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高阻隔性能的復合成型沖壓成型包裝片材材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包括外膜層、粘結層和內膜層,外膜層與內膜層通過粘結層粘接在一起,所述外膜層為聚對二甲酸乙二酯片或聚丙烯塑料片,內膜層為含有阻隔層的多層共擠薄膜,阻隔層為聚酰胺阻隔層或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塑料片材。其中所述的粘結層為脂肪族粘合劑。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脂肪族粘合劑為雙組份聚氨酯。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200微米 6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50微米 250微米。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300微米 5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80微米 200微米。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內膜層至少由三層構成,其中中間至少一層為阻隔層。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內膜層至少為5層,所述5層分別為聚丙烯層、 粘結層、聚酰胺層、粘結層、聚丙烯層。[0012]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內膜層為七層至九層,所述七層至九層內膜層分別為聚乙烯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粘結層、尼龍阻隔層、粘結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 聚乙烯層構成,或為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粘結層、尼龍阻隔層、粘結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構成,或為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粘結層、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粘結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構成。在本實用新型中,高阻隔片材的阻隔性能可以通過改變阻隔材料的種類和厚度進行調整。聚偏二氯乙烯阻隔性能最佳,其次為聚乙烯-乙烯醇,再次為尼龍做阻隔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將阻隔性能優異的多層共擠膜應用于單純的塑料片材,其阻隔性能明顯好于單純的塑料,而且與相同厚度的片材對比,這種可蒸煮的復合結構片材的柔軟性也具明顯優勢,因此可以實現多功能化、節約化、環保化和成本優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含高阻隔層的樹脂片材的結構示意圖;圖2-1、2-2、2-3、2-4、2_5分別是圖1中內膜層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膜層;2、粘結層;3、內膜層;31、聚偏二氯乙烯層;32、聚乙烯層;33、尼
龍層;34、聚丙烯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內含高阻隔層的樹脂片材,該片材包括外膜層1、 粘結層2和內膜層3,外膜層1與內膜層3通過粘結層2粘接在一起,所述外膜層1為聚對二甲酸乙二酯(PET)片材或聚丙烯(PP)片,內膜層為含有阻隔性能材料的多層共擠薄膜, 阻隔材料為聚酰胺(PA)阻隔層或聚偏二氯乙烯(PVDC)阻隔層的多層共擠膜。本實用新型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的粘結層可用脂肪族粘合劑,在脂肪族粘合劑中,以具有蒸煮性能的雙組分的聚氨酯粘合劑為較佳的選擇方案。本實用新型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 200微米 6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50微米 250微米。較佳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300微米 5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80微米 200微米。如圖2-1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的內膜層至少由五層構成, 中間至少一層為尼龍阻隔層33或聚偏二氯乙烯31的共聚層。例如,所述的塑料共擠膜為五層,所述五層塑料共擠膜分別為聚丙烯層34、粘結層2、尼龍阻隔層31、粘結層2、聚丙烯層34。如圖2-2、2_3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所述的塑料共擠膜還可以是七層,所述七層塑料共擠膜分別由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粘結層2為雙組分的聚氨酯粘合劑、尼龍阻隔層33、粘結層2為雙組分的聚氨酯粘合劑、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構成,或由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粘結層2為雙組分的聚氨酯粘合劑、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31、粘結層2為雙組分的聚氨酯粘合劑、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構成。實施例1如圖2-4所示,成型外膜層1為300μπι的聚對二甲酸乙二酯(PET)片材,5層的內膜層3為共擠薄膜為100 μ m的聚乙烯層32/粘結層2/聚偏二氯乙烯層31/粘結層2/聚乙烯層32結構,經過粘接層2為耐蒸煮的雙組份聚氨酯膠黏劑復合而成,配以尼龍的共擠薄膜作蓋膜。用途成型后包裝120攝氏度條件下滅菌后常溫儲存,貨架期可達60天以上。由于聚偏二氯乙烯具有優異的阻隔性能,通過干式復合工藝將其與聚對二甲酸乙二酯制成復合型片材,提高了片材的阻隔性。在相同的厚度下,提升了片材的柔軟性,還可以同時實現多功能化、節約化、環保化和成本優化。內膜層中各層的厚度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通過干式復合制成的片材,經過熟化使粘結層交聯固化,而后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分切成不同的寬度規格。實施例2如圖2-5所示,成型外膜層1為為400 μ m的聚丙烯(PP)片材,內膜層3為9層共擠薄膜且為150 μ m的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粘結層2/尼龍層33/粘結層2/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聚丙烯層34結構,經過粘結層2為耐蒸煮的雙組份聚氨酯膠黏劑復合而成,配以聚偏二氯乙烯的共擠薄膜作蓋膜。用途成型后包裝135攝氏度條件下滅菌后常溫儲存,貨架期可達90天以上。由于尼龍具有較好的阻隔性能,通過干式復合工藝將其與聚對二甲酸乙二酯制成復合型片材,提高了片材的阻隔性。在相同的厚度下,提升了片材的柔軟性,還可以同時實現多功能化、節約化、環保化和成本優化。內膜層中各層的厚度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通過干式復合制成的片材,經過熟化使粘結層交聯固化,而后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分切成不同的寬度規格。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包括外膜層、粘結層和內膜層,外膜層與內膜層通過粘結層粘接在一起,所述外膜層為聚對二甲酸乙二酯片或聚丙烯塑料片,內膜層為含有阻隔層的多層共擠薄膜,阻隔層為聚酰胺阻隔層或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塑料片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層為脂肪族粘合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粘合劑為雙組份聚氨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200微米 6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50微米 250微米。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膜層厚度為300微米 500微米;所述的內膜層厚度為80微米 200微米。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層至少由三層構成,其中中間至少一層為阻隔層。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層至少為5層,所述5層分別為聚丙烯層、粘結層、聚酰胺層、粘結層、聚丙烯層。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層為七層至九層,所述七層至九層內膜層分別為聚乙烯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粘結層、 尼龍阻隔層、粘結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構成,或為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粘結層、尼龍阻隔層、粘結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構成,或為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粘結層、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粘結層、聚丙烯層、聚乙烯層、聚丙烯層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結構高阻隔樹脂成型片材,該片材包括外膜層、粘結層和內膜層,外膜層與內膜層通過粘結層粘接在一起,外膜層為聚對二甲酸乙二酯片或聚丙烯片,內膜層為含有阻隔性能材料的多層共擠薄膜,阻隔材料為聚酰胺阻隔層或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粘結層為雙組份聚氨酯粘合劑;塑料共擠膜至少由五層構成,其中中間至少一層為阻隔層,阻隔層材料可為聚酰胺阻隔層或聚偏二氯乙烯阻隔層。由于將阻隔性能優異的共擠薄膜應用與單純的塑料片材復合后,綜合了塑料片成型性好和共擠薄膜阻隔性優異的特點,而且與相同厚度的片材相比,這種復合結構的片材的柔軟性也具明顯優勢,因此可以實現多功能化、節約化、環保化和成本優化。
文檔編號B32B7/12GK202088593SQ2011201098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5日
發明者何斌, 楊偉 申請人:江陰升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