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紙漿造紙工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造紙原料絕大部分為廢紙漿、草漿、闊葉木漿等,這些原料的一個共同 特點是纖維短,其中廢紙漿的纖維最短,其次是草漿,闊葉木漿的纖維稍長,但人們為了加 大產量,速生林的生長周期越來越短,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制成的紙漿纖維變短,對于短 類纖維的打漿,中濃打漿由于可以保護纖維的長度,因此相對于低濃打漿,其打漿后的成漿 的物理指標要高,同時節省電耗。但是,中濃打漿需要較高的濃度,而濃度越高,纖維的扭結 越多,扭結系數隨濃度的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扭結系數也隨著纖維長度的增加而增加。 對高扭結的纖維打漿,其打漿能耗高,打漿度提升慢,有時打漿的效果甚至比低濃磨還差。 鑒于打漿是造紙工業的一個重要工段,素有“七分打漿,三分造紙”之稱,因此,如何降低纖 維的扭結,充分發揮中高濃打漿的優勢,對提高纖維的利用品質,提高紙的強度,有非常重 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 該裝置可適應不同漿種的要求,可有效降低纖維的扭結度,提供紙漿的打漿質量。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包括依次連接 的低濃磨漿機、增濃設備、中濃輸送設備、第一中濃磨漿機、第二中濃磨漿機和第三中濃磨 漿機,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一稀釋單元,第二中濃磨漿機與第三 中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二稀釋單元,第三中濃磨漿機的輸出端外接磨后漿池。上述裝置結構中,根據脫水濃縮形成的中濃紙漿濃度Ctl和第一中濃磨漿機內中濃 紙漿濃度C1的關系,所述中濃輸送設備可為2種結構形式,具體如下(1)當C1 = Ctl,所述中濃輸送設備為中濃輸送管,包括相連接的直管和斜管,直管 上方與增濃設備連接,斜管下方通過橫向管道與第一中濃磨漿機連接,直管為錐形料斗狀 結構,斜管為鼓狀結構,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25 35°。(2)當C1 < Ctl,所述中濃輸送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中濃輸送管、中濃立管、中濃泵 和漿管,漿管的輸出端與第一中濃磨漿機連接,且第一中濃磨漿機的輸入端設有第一中濃 流量計;其中,中濃輸送管包括相連接的直管和斜管,直管上方與增濃設備連接,斜管下方 與中濃立管連接,直管為錐形料斗狀結構,斜管為鼓狀結構,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之間 的夾角為25 35° ;中濃立管上設有兩個白水管道,位于上方的白水管道為第一白水管 道,第一白水管道上設有白水粗調閥門,位于下方的白水管道為第二白水管道,第二白水管 道上設有白水細調閥門,漿管上設有濃度計,濃度計與白水細調閥門連接,濃度計通過PID 調節的方式控制白水細調閥門的開度;漿管上設有用于緩沖中濃漿料流速的緩沖段,緩沖 段的管道長度為至少2m,緩沖段的管道直徑比非緩沖段的管道直徑大2 3倍。[0008]上述兩種結構的中濃輸送設備中,中濃輸送管內,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之間 的夾角最好為30°。當中濃輸送設備為第二種結構時,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30°可 有效避免紙漿垂直落在中濃立管底部的湍流器上而影響湍流器的使用壽命。在斜管的拐彎 處,設有白水粗調閥門的第一白水管道出水口與其連接,在裝置工作過程中,保持斜管內有 白水,可起到潤滑管道的作用,防止紙漿在此處堵塞,白水粗調閥門為手動調節閥,根據需 要人工控制其閥門開度,其原則是滿足中濃立管上部斜管拐彎處足夠潤滑,不會發生中、 高濃紙漿在此堵塞現象,同時,當此處紙漿濃度遠高于需要泵送的濃度時,此閥門也起到粗 調濃度的作用,大致使紙漿濃度高于泵送濃度或以上,以確保白水細調閥門有足夠的開 度以調節紙漿濃度;中濃立管下部設置帶有白水細調閥門的第二白水管道,白水細調閥門 為自動調節閥門,用于控制中濃立管下部的白水流量,從而控制中濃立管內漿料的濃度,同 時防止漿料在中濃立管底部堵塞。根據實際需要,第一稀釋單元和第二稀釋單元的結構也可為多種結構形式,具體 有(1)所述第一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一輸送 管,第一輸送管上設有第二中濃流量計和帶有第一白水調節閥的第三白水管道,第二中濃 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一白水調節閥的開度;所述第二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二中 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二輸送管,第二輸送管上設有第三中濃流量計和帶有 第二白水調節閥的第四白水管道,第三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二白水調節 閥的開度。(2)所述第一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一停留 塔,第一停留塔上設有第二中濃流量計和帶有第一白水調節閥的第三白水管道,第二中濃 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一白水調節閥的開度;所述第二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二中 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二停留塔,第二停留塔上設有第三中濃流量計和帶有 第二白水調節閥的第四白水管道,第三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二白水調節 閥的開度。通過上述裝置實現一種變濃度紙漿的打漿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濃度為3 4%的低濃紙漿送入低濃磨漿機進行低濃磨漿,低濃紙漿內的纖 維被切斷;(2)經低濃磨漿后,低濃紙漿送至增濃設備,增濃設備對低濃紙漿進行脫水濃縮, 形成中濃紙漿,此時中濃紙漿的濃度為Ctl ;(3)通過中濃輸送設備將中濃紙漿送至第一中濃磨漿機,此時中濃紙漿的濃度設 為C1, C1 SCtl,流量設為L1;(4)中濃紙漿經第一中濃磨漿機進行第一次中濃磨漿后,送至第一稀釋單元,加入 白水進行稀釋,第一稀釋單元內的加水量為L2,再送至第二中濃磨漿機,此時中濃紙漿的濃 度為C2 ;(5)中濃紙漿經第二中濃磨漿機進行第二次中濃磨漿后,送至第二稀釋單元,加入 白水進行稀釋,第二稀釋單元內的加水量為L3,再送至第三中濃磨漿機,此時中濃紙漿的濃 度為C3;[0019](6)中濃紙漿 經第三中濃磨漿機進行第三次中濃磨漿后,送至磨后漿池進行儲存 或后續處理。所述步驟(3)中,當C1 = Ctl,則中濃輸送設備直接將脫水濃縮形成的中濃紙漿送 至第一中濃磨漿機;當C1 < C0,則濃度為Ctl的中濃紙漿經過中濃輸送設備時,中濃輸送設備 對其加入白水進行稀釋,使其濃度達到Cp所述中濃紙漿經過第一中濃磨漿機、第二中濃磨漿機和第三中濃磨漿機的過程 中,其濃度變化為c2 = Cr2%, C3 = C2-2%。所述步驟(4)中,第一稀釋單元內的加水量L2具體為
權利要求1.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低濃磨漿機、增濃設備、中濃 輸送設備、第一中濃磨漿機、第二中濃磨漿機和第三中濃磨漿機,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 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一稀釋單元,第二中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二稀釋單 元,第三中濃磨漿機的輸出端外接磨后漿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濃輸送設備為中 濃輸送管,包括相連接的直管和斜管,直管上方與增濃設備連接,斜管下方通過橫向管道與 第一中濃磨漿機連接,直管為錐形料斗狀結構,斜管為鼓狀結構,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 之間的夾角為25 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濃輸送設備包括 依次連接的中濃輸送管、中濃立管、中濃泵和漿管,漿管的輸出端與第一中濃磨漿機連接, 且第一中濃磨漿機的輸入端設有第一中濃流量計;其中,中濃輸送管包括相連接的直管和 斜管,直管上方與增濃設備連接,斜管下方與中濃立管連接,直管為錐形料斗狀結構,斜管 為鼓狀結構,直管中心線與斜管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為25 35° ;中濃立管上設有兩個白水 管道,位于上方的白水管道為第一白水管道,第一白水管道上設有白水粗調閥門,位于下方 的白水管道為第二白水管道,第二白水管道上設有白水細調閥門,漿管上設有濃度計,濃度 計與白水細調閥門連接,濃度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白水細調閥門的開度;漿管上設 有用于緩沖中濃漿料流速的緩沖段,緩沖段的管道長度為至少an,緩沖段的管道直徑比非 緩沖段的管道直徑大2 3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釋單元為設 于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一輸送管,第一輸送管上設有第二中濃流量 計和帶有第一白水調節閥的第三白水管道,第二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一 白水調節閥的開度;所述第二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二中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 二輸送管,第二輸送管上設有第三中濃流量計和帶有第二白水調節閥的第四白水管道,第 三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二白水調節閥的開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釋單元為設 于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一停留塔,第一停留塔上設有第二中濃流量 計和帶有第一白水調節閥的第三白水管道,第二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一 白水調節閥的開度;所述第二稀釋單元為設于第二中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的第 二停留塔,第二停留塔上設有第三中濃流量計和帶有第二白水調節閥的第四白水管道,第 三中濃流量計通過PID調節的方式控制第二白水調節閥的開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濃度紙漿的打漿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低濃磨漿機、增濃設備、中濃輸送設備、第一中濃磨漿機、第二中濃磨漿機和第三中濃磨漿機,第一中濃磨漿機與第二中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一稀釋單元,第二中濃磨漿機與第三中濃磨漿機之間設有第二稀釋單元,第三中濃磨漿機的輸出端外接磨后漿池。本實用新型可充分發揮中低濃打漿的優勢,既解決了低濃打漿對纖維切斷過多的問題,又解決了中濃打漿不適應長纖維紙漿打漿的缺點,使造紙企業不會因紙漿原料變化而難以打漿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實現最優打漿。
文檔編號D21D1/02GK201850463SQ2010205799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6日
發明者劉煥彬, 朱小林, 李繼庚, 黃運賢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