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粘接劑紙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為書籍的特定頁面的記號或者作為備忘錄而使用的帶粘接劑紙片。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將多張在背面設有粘接層的紙片重合起來成為層疊體的便箋。在這樣的便箋中,為了將各紙片一張一張剝落,即為了提高粘接層的從紙片表面剝離的剝離性,一般其表面會涂布剝離劑等而施加表面處理。但是,即使施加這樣的加工,剝離的紙片在粘接層的部分上會有較大的彎曲。該紙片的彎曲現象的起因是在將紙片剝離時紙片因施加在紙片上的力而彎曲,該彎曲狀態被粘接層所保持。
為了消除這樣的不良情況,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發明中,構成為將粘接層在紙片的橫向方向上分割、交替地配置粘接層和紙片表面的露出部。在這樣的發明中為了在粘貼在例如書籍的頁面上時即使用時不會被容易地剝離,粘接層在縱方向上較長。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平3-27816號公報 但是,如果是這樣構成的發明,則粘接層在橫方向上只是不連續地存在,所以在使用時與以往的發明相比較橫方向的粘接力有所下降。因此,在使用中,便箋從粘貼的部位剝離的可能性升高。
另外,雖然粘接層在橫方向上不連續,但粘接層在剝離方向上延伸,所以同樣會有彎曲的情況。即,雖然粘接層的面積減少粘接力也下降,但剝離方向的粘接力在粘接層延伸的方向上大致相同,所以在設置有粘接層的紙片的端部區域,各粘接層以保持紙片的彎曲的方式作用。因此,由于這樣的彎曲和粘接力的降低,使用時的不良沒有得到多少改善。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鑒于這樣的不良情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粘接層相對應的區域在使用時不會彎曲、能夠維持規定的粘接力的帶粘接劑紙片。
即,本發明的帶粘接劑紙片,在具有周緣部的一個面上,具有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部、和質地露出的非粘接部,其特征在于粘接部包括以設定的形狀施加了粘接劑并相互分離地配置的多個單位粘接區域;非粘接部,在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并且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根據這樣的構成,例如在能夠剝離地層疊多張紙片、將其中的一張從非粘接部側掀起從而從所層疊的多張紙片剝離時,對于粘接部,構成粘接部的單位粘接區域分別被網狀的非粘接部所包圍,所以能夠通過粘接劑保持紙片上產生的應力的部分(單位粘接區域)和不能保持的部分(非粘接部)相鄰。即,粘接劑上產生的應力在剝離的方向上不連續而是被分割。其結果,粘接部不能保持紙片的彎曲,被剝離的紙片不會彎曲而是維持大致平坦的形態。因此,在剝離后的紙片的使用狀態中,能夠抑制從形成在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非粘接部側翹起。
為了容易地對粘接部中的單位粘接區域的合計面積與非粘接區域的面積的比例進行調整,單位粘接區域優選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進而,為了避免粘接部與沿周緣部的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非粘接部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從而避免伴隨著所述剝離作業在該邊界部位上產生直線狀的折痕(翹痕)、發生彎曲,也可以設為所述非粘接部包括在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的第一非粘接區域,和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所述多個單位粘接區域中的、配置在與所述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與配置在至少從所述周緣部離開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為相同形狀。如果是這樣的構成,在將處于層疊狀態的帶粘接劑紙片中配置在最外部(例如最上部)的帶粘接劑紙片從其它的帶粘接劑紙片剝離并粘貼在書籍的特定頁面等上來使用時,能夠防止產生由折痕引起的翹起(紙片的翹曲、彎曲),從而難以剝離,實用性優異。
另外,關于“配置在與所述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與配置在至少從所述周緣部離開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為相同形狀”的限定,是為了明確配置在與所述邊界部位不同的部位并且是與周緣部相連接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有時候會沿著該周緣部缺少一部分(例如本來為圓形而變為半圓形),這樣的部分殘缺的單位粘接區域不屬于相同形狀。另外,配置在沿著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周緣部為四邊時,為四邊中的任意一邊)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上的單位粘接區域中的、配置在與周緣部(例如與所述一邊相交的另一邊)相連接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沿著該周緣部被切去一部分是沒有關系的。
另外,作為起到與該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的方案,可以列舉這樣的方案所述非粘接部包括在所述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的第一非粘接區域,和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由所述多個單位粘接區域中、配置在與所述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構成的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沒有被切斷成與掀起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線狀。
在這里,所謂“掀起方向”,是將層疊起來的多張帶粘接劑紙片中、最外部的帶粘接劑紙片從其它的帶粘接劑紙片剝離時的掀起方向。即使將靠近第二非粘接區域的單位粘接區域的集合體即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切斷,只要其切斷線為曲線狀、波紋狀或V字狀,就能夠避免粘接部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難以伴隨著所述剝離作業(掀起作業)在該邊界部位上產生直線狀的折痕(翹痕),能夠抑制紙片的彎曲,能夠相對于規定的頁面維持良好的粘貼狀態。
另外,本發明的帶粘接劑紙片,在具有周緣部的一個面上,具有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部、和質地露出的非粘接部,其特征在于非粘接部,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包括以設定的形狀露出質地并相互分離地配置的多個單位非粘接區域;粘接部,在單位非粘接區域間形成為網狀。
在這樣的構成中,單位非粘接區域優選為圓形、多邊形。
作為所述的單位粘接區域以及單位非粘接區域的多邊形,優選為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或Y字形。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粘接劑,包括可剝離地粘貼帶粘接劑紙片的粘接劑。
本發明為上面所說明的構成,在例如從層疊起來的物品中將一張剝離時,能夠防止被剝離的那一張彎曲。因此,在粘貼使用時不會產生翹起,能夠抑制剝離現象。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3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變形例1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4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變形例2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5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變形例3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變形例3-1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7是表示該實施例1的變形例3的單位粘接區域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一個變形例的與圖10相當的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另一變形例的與圖10相當的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紙片的背面的俯視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一個變形例的與圖13相當的圖。
圖15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1、3、4以及5中通用的一個變形例的與圖10相當的圖。
圖16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1、3、4以及5中通用的一個變形例的與圖2相當的圖。
符號說明 1便箋 2帶粘接劑紙片 3背面 4粘接部 5非粘接部 7第一端部 8第一非粘接區域 8a第二非粘接區域 9單位粘接區域 10第二端部 21粘接區域 22單位非粘接區域 30周緣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例1~3。
[實施例1] 該實施例1的便箋1,如圖1所示,是層疊多張呈大致正方形的帶粘接劑紙片(下面簡稱紙片)2而形成的。將紙片2層疊起來作為便箋1,但在使用時各紙片2本身作為便箋。并且各紙片2,在作為其一個面的背面3上設有粘接部4和非粘接部5,同時作為另一個面的表面6為了使層疊起來的紙片2容易剝離,施加了涂層。涂層處理本身可以應用在該領域廣泛所知的處理。另外,不用言明,紙片的形狀不僅限于正方形。
粘接部4被設置在背面3的周緣部30的一邊(下面,將這一邊稱作“第一端部7”)側。在該實施例1中,粘接部4,如圖2所示,包括多個施加了粘接劑的、將形狀形成為圓形的單位粘接區域9。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圓形狀的各單位粘接區域9的直徑設定為4.5mm。各單位粘接區域9,在粘接部4,被配置成在紙片2的橫方向和縱方向上以規定間隔互相分離。其結果,在這些單位粘接區域9之間,形成網狀的第一非粘接區域8。
另一方面,非粘接部5包括所述第一非粘接區域8,和被設置在背面3的周緣部30中與第一端部7相對的第二端部10側、并且作為掀起部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網狀連續的第一非粘接區域8與第二非粘接區域8a相連。非粘接部5與粘接部4相比其面積較小。形成在周緣部30上的非粘接部5(具體地說是第二非粘接區域8a),優選設為盡可能窄的寬度,設定為具有能夠容易地選擇所層疊的紙片2內的一張的寬度。這是為了使粘接部4占背面3的大半的面積,在使用時大致背面3整體粘貼在紙片2所粘貼的書籍的頁面、文件或文件夾的封皮等上,從而紙片2不會部分翹起。具體地說,例如形成在周緣部30上的非粘接部5(第二非粘接區域8a)形成為,從第二端部10側向第一端部7側,紙片2的質地露出與單位粘接區域9的1.5行~2行相當的面積。
在這樣的構成中,在紙片2的背面3上,將粘接部4的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的合計面積相對于第一非粘接區域8的面積設定為例如1~2倍,形成粘接部4和非粘接部5。單位粘接區域9的合計面積與第一非粘接區域8的面積的比例,在所設定的規定面積的粘接部4中,通過調整單位粘接區域9的大小、變更其密度(個數)或同時調整這雙方來進行調整。該面積比例的調整會影響使用時的粘接力,所以調整為容易從紙片2的表面6剝離、并且難以從沒有施加涂層的紙等的表面剝離的粘接力。另外,各單位粘接區域9的直徑優選設為4.5mm±1.5mm的范圍內。
然后,將多片這樣的構成的紙片2,以使粘接部4朝向相同方向、例如下側的狀態層疊從而形成便簽1。即,紙片2,在位于下面的紙片2的施加了涂層的表面6上以使各自的第一端部7齊整的狀態重合粘接部4,這樣進行層疊。因此,各紙片2,以粘接部4和表面6互相接觸的方式層疊,所以能夠以比粘接部4在紙等的沒有施加涂層處理的無涂層表面上的粘接力小的外力單獨地剝離。
在使用時,在將手指放在非粘接部5(具體地說是作為掀起部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上從而將紙片2剝離的情況下,當在紙片2上施加用于剝離的外力時,與該外力相對應,在紙片2上產生應力。但是,由于形成粘接部4的單位粘接區域9被呈網狀的沒有涂布粘接劑的第一非粘接區域8即非粘接部5所包圍,所以在將紙片2剝離的方向上應力不連續,因此紙片2難以彎曲(卷曲)。而且,對于粘接劑,也通過第一非粘接區域8將單位粘接區域9彼此分開,所以粘接劑不會加強紙片2的彎曲。因此,即使在占紙片2的背面3的大部分的粘接部4上施加粘接劑,也不會由于粘接劑的粘接力而使紙片2彎曲。因此,在使用時,能夠不從紙、封面等翹起地粘貼紙片2,能夠防止剝離。
另外,單位粘接區域9不僅限于上述那樣的圓形。單位粘接區域9也可以是例如橢圓形、圖3所示的多邊形即正六邊形的(變形例1)、圖4所示的正五邊形(變形例2)以及圖5所示的Y字形(變形例3)。在單位粘接區域9為正五邊形的類型中,除了圖4所示的使在紙片2的橫方向上相鄰的單位粘接區域9旋轉36度進行配置的變形例2以外,也可以構成為使所有的單位粘接區域9朝向相同方向進行配置。
在變形例3的單位粘接區域9為Y字形的類型中,可以列舉變形例3和變形例3-1(圖6所示)。所述變形例3的構成為使所有單位粘接區域9朝向相同方向進行配置。所述變形例3-1的構成為在第二端部10方向交替配置兩組一組朝向第二端部10地配置在與第一端部7平行的直線上,另一組朝向第一端部7地配置在與第一端部7平行的直線上。這些Y字形的單位粘接區域9,具體如圖7所示,形成為在正三角形的中心部11的每個邊上連結大致正方形的腕部12、并在腕部12的前端連結梯形的前端部13的形狀。
對于上面所說明的各變形例1~3,也如實施例1所說明那樣,通過改變各單位粘接區域9的大小、密度,來調整粘接部4的粘接力。
[實施例2] 該實施例2的便箋1的構成為,將所述實施例1中的構成粘接部4的單位粘接區域9和網狀的第一非粘接區域8,保持其形狀但將其功能進行替換。另外,除了在該實施例2中使用的紙片2的粘接部4的構成以外,與所述實施例1相同,標以相同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具體地說,如圖8所示,在構成便箋1的紙片2的背面3上,形成有呈網狀、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區域21,和設置在由粘接區域21圍成的網眼內、質地露出的多個單位非粘接區域22。即,與實施例1中的單位粘接區域9相對應的區域成為單位非粘接區域22,與第一非粘接區域8相對應的區域成為粘接區域21。另外,與該粘接部4相鄰,在構成周緣部30的第二端部10側形成有作為掀起部起作用的帶狀的非粘接部5(第二非粘接區域8a)。
在該實施例2的情況下也一樣,通過調整粘接區域21的面積與單位非粘接區域22的合計面積的比例,來調整粘接部4的粘接力。在該實施例2中,通過改變單位非粘接區域22的大小或密度或改變雙方,來使網狀的粘接區域21的面積增減。
通過這樣的構成,也起到與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實施例2中,也可以與實施例1同樣地構筑變形例。
[實施例3] 在該實施例3中,如圖9所示,在所述的實施例1的變形例1中的單位粘接區域9內,形成了紙片2的質地露出的域內非粘接區域23。具體地說,在實施例1的變形例1中,同心地在單位粘接區域9內形成與單位粘接區域9相似的、比單位粘接區域9的六邊形小的六邊形的域內非粘接區域23。換言之,該實施例3的構成為,以規定間隔配置環狀的單位粘接區域9。由于是降低單位粘接區域9的粘接力的,所以域內非粘接區域23的大小例如優選為單位粘接區域9的1/4左右。
根據這樣的構成,單位粘接區域9比實施例1的變形例1更分散。其結果,在剝離紙片2時產生的應力被分割得更細小,紙片2不會彎曲。因此,對于該實施例3,也起到與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
另外,該實施例3的構成能夠應用于所述的實施例1以及各變形例2、3。
[實施例4] 在該實施例4中,如圖10所示,與所述的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3相比,不同點是為了避免沿著周緣部3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非粘接部5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與粘接部4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配置在粘接部4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與配置在從周緣部30離開一段距離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為相同形狀。
即,在各單位粘接區域9為圓形時,配置在粘接部4與非粘接部5的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也為完整的圓形。另外,配置在粘接部4與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中,配置在與周緣部30中的第二端部10以外的部分相連接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也可以沿著周緣部30被部分切除。即,只要避免由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構成的粘接部4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即可。
由于是這樣的形態,所以與圖2所示的形態相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與粘接部4的邊界部位不呈直線狀,其結果,在進行將處于層疊狀態的紙片2從其他的紙片2剝離的作業時,在該邊界部位難以形成直線狀的折痕(翹痕),在將該剝離后紙片2粘貼在書籍的特定頁面等上來使用時,能夠防止產生由折痕引起的翹起,不會意想不到地掉落,實用性優異。當然,與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3同樣,采用了“由互相分散的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形成粘接部4”的構成,所以在剝離紙片2時產生的應力被分割得非常細小,紙片2不會彎曲,對于該實施例4,也起到與實施例1等相同的效果。
另外,該實施例4的構成能夠應用于所述的實施例1的變形例1~3以及實施例3。
例如,在單位粘接區域9如圖6以及圖11所示為多邊形(在圖6中為Y字形,在圖11中為正六邊形)時,通過將所述配置在粘接部4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的各單位粘接區域9配置成,這些各單位粘接區域的角、即不是邊的部分朝向形成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周緣部(在圖示的例子中為第二端部10),避免了邊界部位呈直線狀,起到上述的效果。
在實施例4中也一樣,能夠通過調整各單位粘接區域9的大小、變更其密度(個數)或同時調整雙方,來調整紙片2的粘接力。
特別是,如圖12所示,也可以設為使配置在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的密度比配置在其他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的密度低的形態,所述邊界部位是粘接部4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非粘接部5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根據這樣的形態,能夠更可靠地避免粘接部4與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能夠更有效達到上述的效果。
[實施例5] 在該實施例5中,如圖13以及圖14所示,其特征在于由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中、配置在粘接部4與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非粘接部5的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9構成的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沒有被切斷成與掀起方向(圖13以及圖14所示的箭頭A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線狀。圖13是通過曲線狀(部分圓弧狀)的假想切斷線L切割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的形態,圖14是通過波紋狀的假想切斷線L切割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的形態。在這里,所謂“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是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中靠近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單位粘接區域9的集合,換言之是靠近(沿著)假想切斷線L的單位粘接區域9的集合。
對于該形態,也起到與實施例4所示的形態大致相同的效果,即避免粘接部4與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邊界部位呈直線狀,在為了將位于最外部(最上部)的紙片2從其他的紙片2剝離而掀起時,在該邊界部位難以形成與掀起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線狀的折痕(翹痕),在將該掀起后的紙片2粘貼在書籍的特定頁面等上來使用時,能夠防止產生由折痕引起的翹起,不會意想不到地掉落,實用性優異。
另外,該實施例5的構成也能夠應用于所述的實施例1的變形例1~3以及實施例3。
另外,在實施例5中,對于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只要不是切斷成與掀起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線狀即可,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除了曲線狀、波紋狀,也可以通過V字形狀或鋸齒狀的假想切斷線切割。
另外,在實施例5中也一樣,能夠通過調整各單位粘接區域9的大小、變更其密度(個數)或同時調整雙方,來調整紙片2的粘接力。
進而,在上述各實施例中,如圖15所示,也可以在周緣部30中、與形成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非粘接部5(具體地說是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形成在整個面上涂布粘接劑的帶狀的粘接區域9a。帶狀的粘接區域9a優選形成在與形成有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部位(在圖示例子中是第二端部10)相對的部位(在圖示例子中是第一端部7)。另外,帶狀的粘接區域9a的面積當然可以根據使用方便性、用途等適當進行變更。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說明了將周緣部30的非粘接部5(第二非粘接區域8a)形成在第二端部10側的形態,但如圖16所示,也可以以包圍配置有單位粘接區域9的區域、即粘接部4的方式,沿著紙片2的所有的邊形成。即,形成在周緣部30上的非粘接部5(第二非粘接區域8a),如各實施例所示,形成在周緣部30的至少一部分上即可,但通過采用這樣的構成,能夠從各方向進行剝離。因此,沒有限制掀起紙片2的場所,使用者掀起紙片2的哪個周緣部30都能將紙片2剝離,所以能夠提高將紙片2剝離時的便利性。另外,在圖16中,圖示了沿著紙片2的四個邊帶狀地形成非粘接部5(第二非粘接區域8a)的形態,但也可以是沿著三個邊或兩個邊形成的形態。
另外,本發明的紙片2除了上述的便箋1,也可以應用于從硬板紙等上剝離進行使用的例如標簽、目錄用紙等。
除此之外,各部分的具體的構成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帶粘接劑紙片,在具有周緣部的一個面上,具有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部、和質地露出的非粘接部,其中
粘接部包括以設定的形狀施加了粘接劑并相互分離地配置的多個單位粘接區域;
非粘接部,在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并且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單位粘接區域為圓形或橢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單位粘接區域為多邊形。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
所述非粘接部包括在所述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的第一非粘接區域,和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
所述多個單位粘接區域中的、配置在與所述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與配置在至少從所述周緣部離開的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為相同形狀。
5.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
所述非粘接部包括在所述單位粘接區域間呈網狀形成的第一非粘接區域,和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作為掀起部而起作用的第二非粘接區域;
由所述多個單位粘接區域中的、配置在與所述第二非粘接區域的邊界部位的單位粘接區域構成的邊界部位單位粘接區域組,沒有被切斷成與掀起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線狀。
6.一種帶粘接劑紙片,在具有周緣部的一個面上,具有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部、和質地露出的非粘接部,其中
非粘接部,沿著所述周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并且包括以設定的形狀露出質地并相互分離地配置的多個單位非粘接區域;
粘接部,在單位非粘接區域間形成為網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單位非粘接區域為圓形或橢圓。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單位非粘接區域為多邊形。
9.如權利要求3或8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多邊形為正五邊形。
10.如權利要求3或8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多邊形為正六邊形。
11.如權利要求3或8所述的帶粘接劑紙片,其中所述多邊形為Y字形的多邊形。
全文摘要
例如,提供一種便箋,其能夠使在構成便箋的帶粘接劑紙片中的與粘接層相對應的區域在使用時不會彎曲、維持規定的粘接力。一種帶粘接劑紙片(2),在具有周緣部(30)的一個面(3)上,具有施加有粘接劑的粘接部(4)、和質地露出的非粘接部(5),其中粘接部(4)包括以設定的形狀施加了粘接劑并相互分離地配置的多個單位粘接區域(9);非粘接部(5),在單位粘接區域(9)間形成為網狀,并且沿著所述周緣部(3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文檔編號D21H27/00GK101182695SQ20071018519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3日
發明者得津元, 笠原宏之 申請人:國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