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吸收體以及使用該吸收體的吸收體產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來吸收人體排出液并固定于其中的吸收體,進而言之,涉及吸收時容易形成適合人體的三維形狀的易立體化吸收體。此外,本發明還涉及將此類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作為吸收要素的吸收體產品。
背景技術:
由透液性頂層和不透液性底層以及夾在上述兩層間的吸收體構成的吸收體產品具有多種用途,例如一直被廣泛使用于尿墊、尿失禁產品、紙尿褲等方面。近年來為了消除由吸收體的厚度引起的發硬以及悶熱的感覺,出現了通過減少其厚度實現薄型化的趨勢。
然而,使用薄型吸收體產品雖然容易活動,但由于容易出現與身體的排泄部位密合性不足,體液一經排出會沿體表流動,存在很容易給使用者帶來不舒服的問題。此外,長時間連續使用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泄漏。
為了解決該問題,有人提議在形成核心層的吸收體的中央部位增加另外準備的蓬松吸收層,以改善其密合性。例如特開2000-51269號公報中就公開了一種通過在紙漿層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層疊細條狀聚合物層,提高了其適合性的吸收體產品。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中,由于在構成吸收體主體的吸收層中依然包含著大比例的體積很大的棉狀紙漿,因而無法消除吸收體的厚實性。此外,由于對已吸收的液體的保持能力不足,因而頂層上仍留有發粘的感覺,給使用者帶來不舒服的情況相當多。
此外,由于為使中央部位形成立體形狀,不得不新添層狀吸收體,存在著除提高了材料成本之外,也涉及設備成本提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必新增加層狀吸收體,采用簡便方法即可在中央部位形成多層結構部分,使用之前薄而緊密,吸收體液后,通過自發隆起,可進一步增加與身體排泄部位的密合性的吸收體,以及使用該吸收體制成的吸收性產品。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由在層狀基礎材料的長度方向上交替形成彼此平行的條形高吸收成分的存在部位和其非存在部位的層狀吸收體構成,由于沿上述層狀吸收體的上述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內的折疊線折疊上述層狀基礎材料,因而至少有一條上述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多層重疊后形成的多層結構部分,這樣一來,上述高吸收成分處于干燥狀態時,上述多層結構部分的表面與其它部分的表面大體上是平坦的,但隨著吸液,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就會高高隆起而超出其它部分。
本發明的優選方式如下所示。
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存在于層狀吸收體的整個長度方向上。
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具有層狀吸收體全長的1/2左右或其以下的長度,而且僅存在于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位。
在位于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寬度方向上的兩側部位的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上形成朝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開口,這樣一來,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就可不受來自其它部分的寬度方向約束力影響而吸液隆起。
在上述多層結構部分的中央部位,設置了朝垂直于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彼此相隔的兩條開口,形成中央區域,這樣一來,上述多層結構部分的中央區域就可不受來自其它部分的長度方向約束力的影響,很容易吸液隆起。
通過將位于層狀吸收體的中央部分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兩側的兩個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朝上折疊,使各折疊部位彼此相向,即可在層狀吸收體的中央部分形成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三層重疊的多層結構部分。
上述彼此相向,朝上折疊的折疊部位之間保持著5mm以上的間隔,上述多層結構部分在吸液時呈兩個嶺狀隆起。
在上述層狀吸收體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的上述多層結構部分的兩側,具有隔適當間隔折疊層狀吸收體后形成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在上述中央部位多層結構部分和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之間形成了構成液體通道的溝槽部。
此外,還配置了沿上述側面多層結構部分的兩邊緣部延伸的帶狀捕捉層。
在上述中央部多層結構部分和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多層結構部分的下面,還配置了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帶狀捕捉層。
在層狀吸收體上形成的上述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由含50%以上的高吸液性樹脂的高吸收性層構成,而上述高吸收性成分非存在部位只由上述層狀基礎材料構成。
層狀吸收體的高吸收成分分成存在部位與其非存在部位呈連續交替的細條形分布。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將因上述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作為吸收要素的吸收體產品。
圖1是第1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寬度方向上的剖視圖。
圖2A、2B分別是構成圖1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層狀吸收體的俯視圖及剖視圖。
圖3A、3B是表示例示的多層結構部分的未吸液狀態及吸液狀態的剖面模式圖。
圖4A、4B是表示例示的多層結構部分的未吸液狀態及吸液狀態的剖面模式圖。
圖5A、5B是表示例示的多層結構部分的未吸液狀態及吸液狀態的剖面模式圖。
圖6A、6B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未吸水狀態以及吸水狀態的剖面模式圖。
圖7是第3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剖面模式圖。
圖8是第4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剖面模式圖。
圖9是第5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剖面模式圖。
圖10A、10B是第6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透視圖。
圖11A、11B是第7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透視圖。
圖12是第8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剖視圖。
圖13是第9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俯視圖及剖視圖。
圖14A、14B、14C是第10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俯視圖及剖視圖。
圖15A、15B、15C、15D是第11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俯視圖及剖視圖。
圖16A、16 B、16C是第12實施方式中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的俯視圖及剖視圖。
圖17是表示用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構成的吸收體產品的透視圖。
圖18是沿圖17F-F’線的剖視圖。
圖19是表示用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構成的其它吸收體產品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圖1是用來說明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基本構成,是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線切斷時的剖視圖。圖中的層狀吸收體1是在無紡布之類具有透液性能的層狀基礎材料11的表面上交替形成了條狀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和非存在部位13,在其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通過折疊層狀吸收體1形成的多層結構部分20朝層狀吸收體1的長度方向延伸而形成。
而在圖1之中,作為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雖然只舉了從設置層狀吸收體1的高吸收成分條12一側的表面向上隆起,形成多層結構部分20的例子,但也可將高吸收成分設置在層狀基礎材料11的下側,形成從其表面一側隆起的多層結構部分20。此外,層狀吸收體1也可以在層狀基礎材料之間按一定間隔平行配置條形高吸收成分,采用熱封等接合各高吸收成分條而形成。
圖2A及圖2B示出用于構成圖1所示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層狀吸收體1的局部俯視圖及剖視圖。該層狀吸收體1在無紡布、最好具有蓬松性與通氣性的無紡布構成的層狀基礎材料11的表面上,采用條形涂布技術,通過沿層狀基礎材料11的長度方向涂布彼此平行的條狀高吸收成分而形成,交替配置以適當間隔配置的,由復數條高吸收成分帶構成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不存在高吸收成分的部位、即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13。
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是構成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吸收主體的部分。而非存在部位13,具有作為擴散/捕捉(acquisition)區域的功能,優選層狀吸收體1在吸收液體之前與吸收之后均具有空氣可自由通過的通氣結構。
設置在層狀吸收體1上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最好由高吸收成分和微纖維形纖維素構成。更為具體而言,把高吸收成分和微纖維形纖維素分散到丙二醇及甲醇之類的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溶劑中之后形成涂布液。把該涂布液條形涂布到由聚乙烯系、聚丙烯系、聚酯系以及其它熱可塑性樹脂或人造絲、棉布等構成的,使用無紡布通常使用的纖維材料形成的無紡布上之后形成。
微纖維形纖維素是指將木材紙漿高分割化開纖后得到的,平均纖維長度為0.1%以下的極細微纖維。由于層狀吸收體可通過將高吸收成分涂布到無紡布上獲得,因而可涂布為任意寬度的長條。涂布類型可選擇全面涂布與條形涂布組合、單純條形涂布等。
理想的層狀吸收體的形態,最好具有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和非存在部位相互連接的連續相。特別是,若以非存在部位僅是層狀基礎材料的情況為例,由于非存在部位與存在部位相比極其柔軟,因而很容易折疊,采用這種辦法可使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之間折疊后彼此接觸。
正如上述,即使在非存在部位折疊,使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彼此重疊,但由于層狀基礎材料本身極薄,因此對該重疊部分的厚度影響很小,此外,即使在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由于把高吸收成分作為主成分,因而極其薄,與現在的紙漿/高吸收成分混合類相比,只有其1/2到1/5左右,即使像上述那樣重疊,由此而產生的突起也并不太明顯,就其整體而言,可形成既薄而又緊密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因配置在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長度方向上的吸收體全長上,因而可用位于非存在部位內的折疊線折疊,在長度方向上形成連續的多層結構。此外,在進行工業化生產的情況下,利用導板等簡易裝置,很容易就可連續折疊。
在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之中,即使在層狀吸收體上配置復數條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也不一定將其全部折疊。高吸收體成分存在部位能以任意寬度配置任意條數。在多層結構部分之內,其最上層既可只由高吸收成分構成,也可混合非存在部位。
此外,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既可將單層的層狀吸收體折疊后構成,也可將復數張層狀吸收體重疊使用。當組合使用兩層以上的層狀吸收體的情況下,既可以重疊后折疊,也可以將層狀吸收體折疊后在下層重疊。
回頭再看圖1,多層結構部分20的形成可通過下述方法進行在層狀吸收體1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線兩側,在相距適當寬度W的位置上的兩個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13內,沿折疊線S1以及S2朝下折疊,在位于比兩條折疊線S1及S2還要偏外側位置上的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13、13內的折疊線S3及S4分別朝上折疊。
這樣折疊的結果,折疊線S3和折疊線S4隔著間隔g彼此相對,在多層結構部分20之中,層狀吸收體1在除間隔g的寬度之外的大部分位置上形成三層結構,其厚度是其它部分的三倍。
通過減少折疊線S3和S4之間的間隔g,三層結構可形成基本均勻的厚度,這種情況下,多層結構部分20吸收體液后膨脹,整體性均勻隆起,可提高對身體的密合性。
此外,當間隔g的寬度相距5mm以上時,即形成中央為1層,在其兩側為3層的結構。這種情況下,多層結構部分20與吸液后中央部位的隆起相比,其兩側的隆起程度更高,剖面形狀成為M形。這樣一來中央部位的凹槽即成為體液的通道,液體的擴散性變好。
圖3的模式圖示出此種在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具有多層結構部分20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吸水前的狀態3A和因吸液整體膨脹之后厚度增加的狀態3B。在3A和3B之中,尤其是中央部位的多層結構部分20的這一部分呈拱形隆起而立體化,與使用者的身體的排泄部位的溝狀部分密合。其結果,即使使用者參加運動等,也不必擔心其偏離規定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它的吸收功能。
在本發明之中,可多次進行上述折疊,在中央部位形成任意層,折疊的層數越多,越容易在吸液后膨化隆起,自動實現立體化狀態。在本說明書中將此種具有中央部位可自動隆起后實現立體化狀態的結構的吸收體稱之為“易立體化吸收體”。
此種自動形成立體化的功能,可通過對其隆起方向的限定變得更為明顯,而且還可以控制其程度。
圖3~圖5例示出使用沿無伸縮性的層狀基礎材料的長度方向交替形成相互平行的條狀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和其非存在部位的層狀吸收體1,改變其折疊線的位置及間隔等形成不同形狀的多層結構部分20的模式。在上述各圖之中,A表示未吸收狀態,B表示吸收液體后因整體膨脹增加了其厚度的狀態。
圖6示出采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易立體化吸收體。該易立體化吸收體具有下述結構使用SB、SMS之類的無紡布材料,OE、PP等膜或其層疊體等非伸縮性層狀材料30,在其上重疊形成了多層結構部分20的層狀吸收體1,在多層結構部分20的兩側,用熱熔件31固定在非伸縮性層狀材料30之上。
這種情況下,由于用熱熔件固定,多層結構部分20寬度方向上的層狀吸收體1的伸長受到限制,因而多層結構部分20的膨化方向只能朝上,能在極短時間內實現穩定的立體化。
此外,在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之中,除設置在層狀吸收體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的多層結構部分之外,還可在其兩側設置側面多層結構部分。
圖7示出此種構成的一例。在構成該例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層狀吸收體1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將配置了高吸收成分的面朝下,形成與圖1所示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相同的朝上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20的同時,在其兩側,將層狀吸收體1的側邊區的一部分朝與中央多層結構部分20相反方向一側(易立體化吸收體的使用狀態下的背面側)折疊即可形成雙層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40。
圖8例示出在與形成多層結構部分20的同一表面上,通過折疊層狀吸收體1形成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50。在該例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之中,在中央多層結構部分20和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50之間形成開口于表面一側的溝槽51。該溝槽51可使多層結構部分20未能吸收的液體流入溝槽51之中,并被該溝槽51內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迅速吸收與固定。
圖9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50雖與圖7中的例子相同,但中央多層結構部分20通過在層狀吸收體1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朝其背面一側折疊而形成,這樣一來即可在中央多層結構部分20的中央部位形成溝槽52。該溝槽52在把液體提供給易立體化吸收體時,先把該液體暫時儲存在溝槽52之內,隨著時間的經過,被該溝槽52包圍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吸收與固定。此外,側面多層結構部分50朝上隆起,能起到邊緣部位的防漏壁的作用。
在此說明的各種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的構成均具有通過折疊層狀吸收體在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的多層結構部分,但也可以形成在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上以條狀延伸的多個多層結構部分,在構成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吸收主體的區域,即在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多層結構部分。下面即示出幾種設置了此種多層結構部分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圖10A示出形成與朝長度方向延伸的折疊線相互平行的復數條(該例中為4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圖10B示出使位于其中央部位,彼此相鄰的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僅在層狀吸收體1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彼此靠攏,結合后形成多層結構部分60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作為使相鄰的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彼此靠攏后結合的手段,在該實施方式中,正如圖10A所示,本應在朝長度方向彼此平行延伸而形成的復數條(該例中為4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上形成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寬度方向兩側的高吸收成分的非存在部位內的位置上形成切割開口61,正如圖10B所示,使位于兩條該切割開口61之間部位上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彼此接觸,采用熱熔合件等使之在結合面62結合,這樣一來即形成中央多層結構部分60。
或者如圖11所示,本應在朝長度方向彼此平行延伸而形成的復數條(該例中為4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上形成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的長度方向的中央位部分的位置上形成垂直于長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彼此相隔的兩條平行的切割開口71、71,在該切割開口71、71,使從另一部分切割下來的部位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彼此接觸,用熱熔合件等在結合線72結合,這樣也可形成中央多層結構部分70。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切割開口的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之中,由于該多層結構部分不再受與之相鄰部位的約束,因而具有吸收液體時更容易隆起的優點。此外,由于通過設定切割開口,排出液可經過此處物理性透過及移動到下層,因而可在配置在易立體化吸收體的背面的不透液性背面層之間使液體很好地擴散,使易立體化吸收體正反兩面的吸收成為可能。
具有以上所述的結構的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與沿層狀基礎材料的長度方向交替形成彼此相互平行的條狀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和其非存在部位的平坦的層狀吸收體相比,由于中央部位存在多層結構部分,因而具有更好的吸液性與固定性能,但為了對應更大量的液體在短時間內集中提供的條件,可追加具有暫時保持液體的所謂捕捉功能的層。
圖12示出在與圖1所示相同的,具有多層結構部分20的易立體化吸收體之中,設置了沿該多層結構部分20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配置的捕捉層73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該捕捉層73,正如圖13所示,也可配置在折疊成Ω字形的多層結構部分20的空間部位內。
圖14~圖16例示出可適用于本發明的其它折疊結構。正如圖14A所示,在設置了復數條相互平行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上位于中央的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外側的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的層狀基礎材料11上形成切割開口81,在該兩條切割開口81之間的部分上正如圖14及14C所示,使用粘接劑82等使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下面部分彼此結合,這樣一來,易立體化吸收體1即可在其中央部位形成從其它部分隆起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80。
在圖15所示的例中,使設置了復數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的長度方向中央部位形成隔著適當距離的兩條切割開口91與91,使之延伸跨越位于適當位置的相鄰的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1及12-2的同時,在位于該切割開口間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1的內側(12-1與12-2之間)的高吸收成分的非存在部位內,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折疊線92朝上折疊,沿位于相反一側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2的外側的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內的折疊線93朝下折疊,正如圖15C所示,把該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1重疊到與之相鄰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2上,形成整體為三層重合的層疊結構,此外,正如圖15D所示,通過使已形成兩層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1及12-2在兩個切割開口91與91之間的部分直立,形成從其它部分隆起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90。
此外,在圖16所示的例中,在設置了復數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的層狀吸收體1上,將相鄰的復數條(該例中為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在相距適當距離的部分朝長度方向割開,通過設定從一側的切割開口的一端到達另一側的切割開口一端朝長度方向延伸的切割開口構成的コ字形切割開口101a,形成折翼102a。與此相同,在距該折翼102a適當距離的寬度方向的位置上形成對稱形的第2切割開口101b。這兩個折翼102a和102b,正如圖16B所示,通過朝內側折疊與位于其間的部分重疊,這樣一來,正如圖16C所示,在層狀吸收體1的中央部位上,形成兩條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12重疊三層的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00。
此種構成的層狀吸收體1可在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00吸收了液體時高高隆起,此外,形成與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00相鄰的折翼102a及102b的部分形成了開口部分,排出的體液可通過該開口部分物理性地滲透移動到下層部分,在下層部分很容易就可進行排出體液的儲存,擴散與吸收。
具有上述各種方式的多層結構部分的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可作為普通的層狀吸收體組合進多種吸收體產品之中,發揮如上所述的出色的吸收性能。
圖17及圖18示出使用形成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20的易立體化吸收體121構成的吸收體產品122的一例。在圖17及圖18之中,標號123為頂層,124為底層,125為彈性材料,126為棉紙。具有此種構成的吸收體產品122,通過供給體液,靠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20的很大的吸收容量可有效吸收的同時,由于該中央多層結構部分120隆起,與人體表面的凸凹部分緊密貼合,因而可起到很好的防漏作用。
此外,圖19示出用同一種易立體化吸收體131構成的另一種方式的吸收體產品132。
正如以上所述,本發明的吸收體產品由透液性的頂層和不透液性的底層以及配置在上述兩層之間的吸收、保持體液的吸收體主體構成,寬度方向中央部位形成折疊結構。上述折疊結構既可通過將吸收體主體折疊后貼合頂層、底層而成,也可與之相反,將吸收體主體與底層貼合后折疊而成。
工業實用性正如以上所述,由于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在其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具有至少重疊了兩層構成易立體化吸收體的層狀吸收體的多層結構部分,因而在吸收了供給的液體時,該多層結構部分在迅速吸收液體的同時,與其它部分相比,該部分可高高隆起,自發性形成立體,與穿用者的身體貼合,有效防止液體外漏。因此,本發明的易立體化吸收體適合制作吸收及固定人體排出液的吸收體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由在層狀基礎材料的長度方向上,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與其非存在部位交替形成彼此平行的條形層狀吸收體構成,沿所述層狀吸收體的所述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內的折疊線,折疊所述層狀基礎材料,將所述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多層重疊后形成至少一條帶狀多層結構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存在于所述層狀吸收體的整個長度方向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具有所述層狀吸收體全長的1/2左右及其以下的長度,而且只存在于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寬度方向兩側位置上的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上形成朝所述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開口,由此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可不受來自其它部分的寬度方向的約束力影響而吸液隆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層結構部分的中央部位設置朝與層狀吸收體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彼此相隔的兩個開口形成中央區域,由此所述多層結構部分的中央區域可不受來自其它部分的長度方向的約束力影響,容易吸液隆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通過隔著位于所述層狀吸收體的中央部分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朝上折疊位于其兩側的兩個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使各折疊部位彼此對應,在所述層狀吸收體的中央部位形成重疊了三層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的多層結構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彼此對應朝上折疊的折疊部分之間保持5mm以上的間隔,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吸液時,形成兩個嶺狀隆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層狀吸收體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的所述多層結構部分兩側,具有相隔適當間隔,折疊所述層狀吸收體后形成的側面多層結構部分,在所述中央多層結構部分和兩側多層結構部分之間形成構成液體通道的溝槽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沿所述側面多層結構部分的兩個邊緣部分延伸的帶狀的捕捉層。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多層結構部分和各多層結構部分中的至少一側多層結構部分的下面,還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帶狀捕捉層。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層狀吸收體上形成的所述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由含50%以上的高吸水性樹脂的高吸收性層構成,而所述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則只由所述層狀基礎材料構成。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層狀吸收體的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與其非存在部位呈彼此連續交替的細條形分布。
13.一種吸收體產品,其特征在于作為吸收要素具有權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體化的易立體化吸收體,由在層狀基礎材料的長度方向上,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與其非存在部位交替形成彼此平行的帶狀層狀吸收體構成,沿所述層狀吸收體的所述高吸收成分非存在部位內的折疊線,折疊所述層狀基礎材料,將所述高吸收成分存在部位多層重疊后形成至少一條帶狀多層結構部分。
文檔編號B32B5/00GK1551752SQ02817478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7日
發明者鈴木磨, 杉山勝彥, 武末聰美, 森和代, 彥, 美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本吸收體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