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變電所、發電廠、大型工礦企業所用的大型油浸變壓器以及大型油浸互感 器,其注氮滅火裝置存在著以下不足1、部分廠家高壓氮氣瓶的氮氣釋放閥為普通手動閥, 滅火裝置運行時氮氣釋放閥始終是打開的,這樣會造成減壓閥、注氮閥及與之相連的高壓 軟管始終處于高壓狀態,在長時間運行中很容易產生泄漏、爆管等安全隱患,對變壓器的安 全運行造成極大的危害。2、部分廠家采用電爆開啟氮氣釋放閥,該閥容易因雷電、靜電等原 因引起自爆開啟,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3、注氮管路安裝呼吸閥,又叫低泄高密閥,用于排 放掉微量泄露的氮氣,如果,短時間內氮氣泄漏量增大,呼吸閥將關閉,失去保護作用;同時 呼吸閥主要依靠彈簧開啟、密封圈密封,在長時間運行中很容易失效,失去保護作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它可解決現有技術
存在的問題,可確保長時間使用注氮管不漏氣或爆管,安全性高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包括
殼體,殼體內安裝排油管,排油管上安裝排油閥,排油閥上安裝排油閥電磁鐵、閥開行程開
關和閥關行程開關;殼體內安裝高壓氮氣瓶,高壓氮氣瓶上安裝氮氣釋放閥,氮氣釋放閥上
安裝減壓閥,減壓閥通過管路與三通注氮閥的進氣口連接,三通注氮閥的出氣口與注氮管
連接,三通注氮閥的排氣口與大氣相通,注氮管的一端伸出殼體外;閥開行程開關、閥關行
程開關、排油閥電磁鐵和三通注氮閥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 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注氮管上安裝
流量調節閥。排油管上安裝檢修閥。排油管上安裝漏油監視窗。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控 制裝置同時接收到火災探測器和重瓦斯雙重報警信號后,會驅動排油閥打開,將變壓器本 體內上層高溫、易燃燒的油迅速排除,釋放壓力,降低油位防止燃油溢出。排油閥開啟并延 時一段時間后,控制裝置驅動三通注氮閥、氮氣釋放閥先后開啟,氮氣瓶內的高壓氮氣經過 減壓裝置減壓后注入變壓器本體內,攪動、翻滾變壓器本體內的油,將變壓器底部溫度較低 的油與上層溫度較高的油進行混合,從而降低變壓器油的溫度至閃點以下,同時氮氣覆蓋 油面,降低氧氣濃度,使油面的明火在短時間內迅速熄滅。之后氮氣被連續注入變壓器油 箱,使變壓器充分冷卻,防止復燃。綜上所述,它通過自動化控制,可及時發現變壓器火情, 并通過排油、充氣和降溫方面同步滅火,可達到最佳的滅火效果。它還可克服本實用新型還 具有結構簡潔緊湊、使用簡便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l高壓氮氣瓶3流量調節閥 4氮氣釋放閥 5減壓閥 6三通注氮 閥7注氮管8排油管9檢修閥IO閥開行程開關ll閥關行程開關12排油閥13 可編程控制器14重錘開閥機構 16殼體17漏油監視窗18排油閥電磁鐵19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包括殼體16,殼體16內安裝排油管 8,排油管8的一端伸出殼體16夕卜,排油管8上安裝排油閥12,排油閥12上安裝排油閥電 磁鐵18、閥開行程開關10和閥關行程開關ll,排油閥電磁鐵18是控制排油閥12打開或關 閉的裝置,排油閥電磁鐵18可以是現有的電磁鐵或電磁開關,也可以是重錘開閥機構14, 排油閥電磁鐵18作為重錘開閥機構14中的一個動作部件,其作用是控制控制排油閥12開 關;殼體16內安裝高壓氮氣瓶1,高壓氮氣瓶1上安裝氮氣釋放閥4,氮氣釋放閥4上安裝 減壓閥5,減壓閥5通過管路與三通注氮閥6的進氣口連接,三通注氮閥6的出氣口與注氮 管7連接,即三通注氮閥6安裝于注氮管7上,注氮管7的一端伸出殼體16夕卜,三通注氮閥 6的排氣口與大氣相通;閥開行程開關10、閥關行程開關11、排油閥電磁鐵18和三通注氮 閥6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13連接。可編程控制器1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 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控制裝置。可編程控制器13還可以是單片機或工控機等現有的控制 設備。氮氣釋放閥4可以是現有的各類釋放閥,可以是自密性氮氣釋放閥。自密性氮氣釋 放閥結構簡單、密封可靠、開啟容易,能有效排除泄露氮氣防止其進入變壓器,防止變壓器 排油注氮滅火裝置誤動作的變壓器滅火裝置,該裝置提高了排油閥與注氮閥開啟的可靠性 與準確性。自密性氮氣釋放閥可使瓶內氮氣壓力越高密封性越好,幾無泄漏的可能。當無 火災時,氮氣釋放閥4是關閉狀態,使注氮管7處于常壓狀態,保證了注氮管7的安全,可防 止減壓閥5、三通注氮閥6及與之相連的高壓軟管始終處于高壓狀態,在長時間運行中產生 泄漏、爆管等安全隱患。 所述的三通注氮閥6可以是現有的電動式三通球閥,在變壓器正常運行中三通注 氮閥6的出氣口關閉,即向變壓器注氮的方向是的關閉狀態,而排氣口開通,即三通注氮閥 6與大氣相通,此時能將管路中的泄漏氮氣直接排入大氣中,使注氮管7處于常壓狀態。同 時三通注氮閥6與排油閥12電路連鎖,即三通注氮閥6與排油閥電磁鐵18連鎖,當可編程 控制器13檢測到排油閥12關閉時,可編程控制器13控制三通注氮閥6處于排氣狀態,進 入三通注氮閥6的氮氣由其排氣口排入大氣,可確保當氮氣釋放閥4誤動開啟,高壓氮氣也 不會進入變壓器體內,可防止由于誤動作使氮氣注入變壓器的重大事故;當變壓器發生火 災時,可編程控制器13檢測到排油閥12開啟,此時,三通注氮閥6在可編程控制器13控制 下處于注氮狀態,即三通注氮閥6的排氣口關閉,出氣口打開,使氮氣經三通注氮閥6的出 氣口順利進入變壓器體內進行滅火。三通注氮閥6具有信號反饋功能,能將注氮閥的狀態 反饋給可編程控制器13,以便可編程控制器13對三通注氮閥6作進一步的控制。可編程控制器13實時對排油閥12、氮氣釋放閥4、三通注氮閥6的運行狀態進行 使用時,安裝于變壓器上的火災探測器和重瓦斯雙重報警信號分別向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可編程控制器13發出信號,可編程控制器13通過排油閥電磁鐵18驅動排 油閥12打開,變壓器本體內上層高溫、易燃燒的油會由排油管8迅速排除,釋放壓力,降低 油位防止燃油溢出。排油閥12開啟并延時一段時間后,可編程控制器13驅動三通注氮閥 6和氮氣釋放閥4先后開啟,高壓氮氣瓶1的高壓氮氣經氮氣釋放閥4釋放后,再經過減壓 閥5減壓后經注氮管7注入變壓器本體內,攪動、翻滾變壓器本體內的油,將變壓器底部溫 度較低的油與上層溫度較高的油進行混合,從而降低變壓器油的溫度至閃點以下,同時氮 氣覆蓋油面,降低氧氣濃度,使油面的明火在短時間內迅速熄滅。之后氮氣被連續注入變壓 器油箱,使變壓器充分冷卻,防止復燃。綜上所述,它通過自動化控制,可及時發現變壓器火 情,并通過排油、充氣和降溫方面同步滅火。閥開行程開關10和閥關行程開關11可檢測到 排油閥12的開閉狀態,并將信息反饋給可編程控制器13,以便可編程控制器13對排油閥 12進行準確地控制。 所述的排油閥12、氮氣釋放閥4、三通式注氮閥6都具有手動操作桿,在緊急情況
下可以手動操作排油、注氮,進行滅火,增強了裝置的可靠性。 為便于調節流氮的流量,在注氮管7上安裝流量調節閥3。 為便于對排油管8進行定期的檢修,以便確保排油管8上安裝檢修閥9。 排油管8上可安裝漏油監視窗17,以對排油管8進行有效地漏監控。 注氮管路主要由高壓氮氣瓶1、減壓閥5、氮氣釋放閥4、三通注氮閥6、和注氮管7構成。 排油管路可主要包括電磁鐵18、重錘開閥機構14、排油閥12、檢修閥9、漏油監視 窗17和排油管8構成。 本實用新型還可包括控流閥,控流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13連接,受可編程 控制器13的操控。所述控流閥安裝于變壓器油枕下部。當發生變壓器起火時,控流閥可截 止油枕內的油流入變壓器,從而防止"火上澆油"的現象發生。 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6),殼體(16)內安裝排油管(8),排油管(8)上安裝排油閥(12),排油閥(12)上安裝排油閥電磁鐵(18)、閥開行程開關(10)和閥關行程開關(11);殼體(16)內安裝高壓氮氣瓶(1),高壓氮氣瓶(1)上安裝氮氣釋放閥(4),氮氣釋放閥(4)上安裝減壓閥(5),減壓閥(5)通過管路與三通注氮閥(6)的進氣口連接,三通注氮閥(6)的出氣口與注氮管(7)連接,三通注氮閥(6)的排氣口與大氣相通,注氮管(7)的一端伸出殼體(16)外;閥開行程開關(10)、閥關行程開關(11)、排油閥電磁鐵(18)和三通注氮閥(6)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13)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注氮管(7)上安裝 流量調節閥(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排油管(8)上安裝 檢修閥(9)。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排油管(8)上安裝 漏油監視窗(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壓器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排油管,排油管上安裝排油閥,排油閥上安裝排油閥電磁鐵、閥開行程開關和閥關行程開關;殼體內安裝高壓氮氣瓶,高壓氮氣瓶上安裝氮氣釋放閥,氮氣釋放閥上安裝減壓閥,減壓閥通過管路與三通注氮閥的進氣口連接,三通注氮閥的出氣口與注氮管連接,三通注氮閥的排氣口與大氣相通,注氮管的一端伸出殼體外;閥開行程開關、閥關行程開關、排油閥電磁鐵和三通注氮閥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連接。它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可確保長時間使用注氮管不漏氣或爆管,安全性高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A62C3/16GK201529336SQ20092028171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劉延生, 劉文剛 申請人:山東華祥電氣有限公司;劉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