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為一體式塊狀結構,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上控制臂。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結構簡單、容易加工,且使用時易操作、維護方便,可以有效控制裝配角度,提高裝配質量,并且減少人力,為企業創造了效益。采用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既可以省下了人工手扶的人力成本,又可以保證擰緊后減震器的位置比人工手扶更良好的一致性,而且這種輔助工裝即插即拔、材料輕、使用非常便利。
【專利說明】
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領域中,轎車底盤后橋總成的裝配中通常會有一道工序,即擰緊減震器。
[0003]由于減震器擰緊時減震器會任意倒向一側,造成擰緊后減震器會靠住其他的連桿。然而,客戶的規定通常是要求減震器打緊后必須懸空,不得碰到其他零部件。因此擰緊時需要有操作工手扶住減震器。
[0004]圖1為現有技術中擰緊減震器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進行擰緊減震器時,操作人員手扶住減震器10,然后擰緊減震器擰緊螺栓30。減震器10僅有一個擰緊螺栓30,穿入擰緊螺栓30后如果沒有手扶,減震器10會左右轉動。擰緊后減震器10會靠住上控制臂20。
[0005]這種傳統方式既費時又費力,大大降低了裝配的效率,增加了裝配成本。
[0006]隨著精益生產的要求不斷提高,汽車行業在制造過程中既需要考慮加工的精度的提高,又要考慮成本的減少。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于設計一種專用的工裝,可以輔助減震器的擰緊。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擰緊減震器需要操作工手扶,費時又費力的缺陷,提供一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
[0008]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0009]—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點在于,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為一體式塊狀結構,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上控制臂。
[0010]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為一半圓形貫通孔,所述半圓形貫通孔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面上。
[0011]較佳地,所述半圓形貫通孔的形狀與減震器的支柱外形匹配。
[0012]較佳地,所述第二固定結構為一長方形槽,所述長方形槽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的底部。
[0013]較佳地,所述長方形槽的形狀與上控制臂的定位開檔形狀匹配。
[0014]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相互間隔分開。
[0015]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減震器和上控制臂之間的距離相匹配。
[0016]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設置斜面連接。
[0017]較佳地,所述斜面貼合所述上控制臂的凸面,用于限制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在所述上控制臂上的滑動。
[0018]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所在的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結構所在的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厚度。
[0019]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0020]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結構簡單、容易加工,且使用時易操作、維護方便,可以有效控制裝配角度,提高裝配質量,并且減少人力,為企業創造了效益。采用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既可以省下了人工手扶的人力成本,又可以保證擰緊后減震器的位置比人工手扶更良好的一致性,而且這種輔助工裝即插即拔、材料輕、使用非常便利。
【附圖說明】
[0021]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22]圖1為現有技術中擰緊減震器的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用于擰緊減震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26]現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現在將詳細參考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在所有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盡管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術語是從公知公用的術語中選擇的,但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所提及的一些術語可能是
【申請人】按他或她的判斷來選擇的,其詳細含義在本文的描述的相關部分中說明。此外,要求不僅僅通過所使用的實際術語,而是還要通過每個術語所蘊含的意義來理解本實用新型。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用于擰緊減震器的示意圖。
[0028]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其優選為一體式塊狀結構,且優選尼龍材料制作而成。在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一偵打10設有第一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減震器10。在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另一側120設有第二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上控制臂20。
[0029]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設置為一半圓形貫通孔130,將半圓形貫通孔130設置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一側面110上。此處半圓形貫通孔130的形狀選擇與減震器10的支柱外形匹配。半圓形貫通孔130主要用于包羅減震器10的支柱,且半圓形貫通孔130的尺寸根據減震器10的支柱的直徑定制。
[0030]同理優選地,所述第二固定結構設置為一長方形槽140,將長方形槽140設置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另一側120的底部。此處長方形槽140的形狀與上控制臂20的定位開檔形狀匹配。長方形槽140主要用于夾持在后橋上的上控制臂20,用于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定位。
[0031]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即半圓形貫通孔130)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即長方形槽140)之間相互間隔分開,并且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的間隔距離L與減震器10和上控制臂20之間的距離相匹配。此處的間隔距離L可以根據產品的定位需求設置其大小,如需要減震器10距離上控制臂20較遠,則可以增加這段距離;反之,可以縮短這段距離。
[0032]特別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即半圓形貫通孔130)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即長方形槽140)之間設置斜面150連接。這里的斜面150貼合上控制臂20的凸面,用于限制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在上控制臂20上的滑動。
[003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即半圓形貫通孔130)所在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一側厚度Dl小于所述第二固定結構(即長方形槽140)所在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100的另一側厚度D2。
[003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結構簡單、容易加工,且使用時易操作、維護方便,可以有效控制裝配角度,提高裝配質量,并且減少人力,為企業創造了效益。采用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既可以省下了人工手扶的人力成本,又可以保證擰緊后減震器的位置比人工手扶更良好的一致性,而且這種輔助工裝即插即拔、材料輕、使用非常便利。
[0035]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為一體式塊狀結構,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結構,用于固定轎車底盤后橋總成中的上控制臂。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結構為一半圓形貫通孔,所述半圓形貫通孔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面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圓形貫通孔的形狀與減震器的支柱外形匹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結構為一長方形槽,所述長方形槽為敞開式,且開設在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的底部。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方形槽的形狀與上控制臂的定位開檔形狀匹配。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相互間隔分開。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減震器和上控制臂之間的距離相匹配。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之間設置斜面連接。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貼合所述上控制臂的凸面,用于限制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在所述上控制臂上的滑動。10.如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結構所在的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一側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結構所在的所述減震器輔助擰緊工裝的另一側厚度。
【文檔編號】B25B27/14GK205600564SQ201620116944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2月5日
【發明人】丁昱璐
【申請人】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