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裁切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裁切機,屬于管道裁剪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旨在提供一種自動裁切機,具有將需要裁切的管材壓緊,使管材在裁切時不會移動提高管材裁切質量的優點,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工作臺和切刀,工作臺上設有豎直的兩個導柱,導柱之間連接有支撐板,工作臺上設有與支撐板平行的走刀槽,支撐板背離工作臺的一端設有豎直的第一氣缸,另一端設有壓板,壓板包含連接部和壓緊部,連接部上端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壓緊部一端與連接部下端連接,另一端設有用于壓緊管材的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之間設有供切刀在走刀槽內移動的間隙。
【專利說明】
一種自動裁切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裁剪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裁切機。【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于擠塑出的塑料套管,在需要裁切的時候是通過人工進行裁切的,每裁切一定長度的套管都是需要進行人工測量后再對其進行裁切,目前使用人工修剪,裁切不齊, 外觀度不高,刀口不易控制,人員配置相對較高,大量浪費的人力。
[0003]申請號為CN201220186200.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裁切機,該自動裁切機用于熱縮管裁切使用,包括工作臺和切刀,在工作臺上開設有走刀槽,在該走刀槽的上方設有氣動定位裝置,在走刀槽的正下方設有橫向進給裝置;其中,自動定位裝置包括第一氣缸、 壓板和豎向導柱,豎向導柱為兩根,安裝在工作臺上,第一氣缸設立在豎向導柱的上方,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前端連接壓板;橫向進給裝置包括第二氣缸、刀模架和橫向導柱,刀模架套接在橫向導柱上,刀模架連接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刀模架的上端固定連接切刀,該切刀在走刀槽內橫向運動。該自動裁切機結構簡單,易于操作,但是在切刀切割熱縮管時由于壓板將熱縮管的一端壓緊,而切刀在另一側切割熱縮管,因此在切刀切割時,由于熱縮管只被壓板壓緊了一端而會使熱縮管產生移動,不利于剪切,從而影響剪切后熱縮管的質量。【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裁切機,具有將需要裁切的管材壓緊,使管材在裁切時不會移動提高管材裁切質量的優點。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自動裁切機, 包括工作臺和切刀,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豎直的兩個導柱,所述導柱之間連接有支撐板,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支撐板平行的走刀槽,所述支撐板背離工作臺的一端設有豎直的第一氣缸,另一端設有壓板,所述壓板包含連接部和壓緊部,所述連接部上端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壓緊部一端與連接部下端連接,另一端設有用于壓緊管材的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述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之間設有供切刀在走刀槽內移動的間隙。[〇〇〇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柱的設置便于支撐板的放置,從而支撐第一氣缸固定在支撐板上,壓板用于將所需剪切的管材壓緊,從而便于切刀切割,由于壓板中連接部與第一氣缸連接,而第一氣缸豎直的設置在支撐板上,因此第一氣缸驅動壓板上下移動,由于壓板中壓緊部的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的設置,增大了壓板與管材的接觸面積,使得壓板更好的將管材壓緊,增強了穩定性,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之間設置的間隙便于切刀在切割管材時的移動,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分別在管材需要切割的位置的兩端將管材壓緊,保證了管材在切割過程中不會產生移動,進而提高了切割后管材的質量。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部為匚形塊,所述匚形塊中部設有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在匚形塊的兩側設有鎖緊塊,所述鎖緊塊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螺紋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匚形塊的設置節了材料,節約了成本,通孔的設置便于將壓板中的連接部固定在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上,匚形塊兩側的鎖緊塊便于將連接部與第一氣缸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由于壓板將管材壓緊,長期使用過程中,會使得壓板變形,因此需要更換壓板,進而將鎖緊塊與第一氣缸的活塞桿螺紋連接設置,在需要更換壓板時,只需將鎖緊塊松動,將壓板從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上拆下即可更換。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在遠離連接部的一端分別向壓緊部外側水平延伸設有延伸板。[〇〇1〇]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延伸板的設置增加了壓板與管材的接觸面積,進而保證了管材在切割時的穩定性。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延伸板分別與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圓弧過渡。 [〇〇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減小延伸板與第一壓板以及第二壓板過渡位置對管材產生的應力,因此設置為圓弧過渡。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壓塊設置在導柱與第二壓塊之間,并且第一壓塊上的延伸板與導柱側面滑移連接。[〇〇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壓塊與導柱滑移連接,增加了壓板在上下移動時導向性,保證壓板垂直壓在管材上。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在走刀槽的一端設有保護罩。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護罩的設置避免自動裁切機工作時,切刀對人造成危害,消除了安全隱患。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與導柱之間設有加強筋,所述延伸板朝向走刀槽的一側涂覆有耐磨層。[〇〇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支撐板上端設有第一氣缸,因此為了加強支撐板與導柱的連接強度,在支撐板與導柱的連接位置設置加強筋,由于延伸板與管材墊直接接觸, 長期使用后易磨損,因此設置耐磨層,延長壓板的使用壽命。
[001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護罩一端與工作臺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向保護罩外側延伸的保護板。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護罩一端與工作臺固定連接,保證了保護罩的穩固性, 保護板的設置擴大了保護罩的保護范圍,進一步增加了自動裁切機的安全性,避免操作者誤與刀片接觸。
[002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切刀為圓盤形切刀,所述圓盤形切刀一端伸出走刀槽,所述圓盤形切刀軸向連接有電機,所述工作臺下方設有與走刀槽平行的導軌,所述導軌之間滑移連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朝向走刀槽的一端與電機連接,所述滑板側面連接有與導軌平行設置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工作臺上。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圓盤形切刀使切刀更快的將管材切斷,通過電機驅動切刀轉動,利于管材的切斷,由于電機固定在滑板上,而滑板一端與第二氣缸連接,因此第二氣缸將驅動滑板移動,進而驅動切刀在走刀槽內移動,導軌的設置便于滑板的移動。
[002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撐板上第一氣缸的設置便于帶動壓板的上下移動,從而將需要裁切的管材壓緊,避免管材在切割過程中由于切刀的影響而產生移動,壓板上連接部設置為匚形塊,且通過通孔與第一氣缸連接,并通過鎖緊塊螺紋鎖緊,因此在長期使用壓板后壓板產生磨損變形需要更換時,只需將鎖緊塊拆下即可更換。【附圖說明】
[0024]圖1是實施例1中體現壓板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實施例2中體現延伸板、保護罩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實施例2中體現壓板和導柱的連接關系示意圖;[〇〇27]圖4是圖3中A部的放大圖。
[0028]圖中,1、工作臺;11、導柱;111、加強筋;12、支撐板;121、第一氣缸;1211、鎖緊塊; 122、壓板;1221、連接部;12211、通孔;12212、匚形塊;1222、壓緊部;12221、第一壓塊; 12222、第二壓塊;1223、延伸板;12231、耐磨層;13、走刀槽;14、切刀;15、保護罩;151、保護板;16、導軌;161、滑板;162、第二氣缸;2、電機。【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實施例1: 一種自動裁切機,參照圖1,包括工作臺1和切刀14,工作臺1上設有豎直的兩個導柱11,導柱11之間連接有支撐板12,工作臺1上設有與支撐板12平行的走刀槽13, 走刀槽13的設置便于切刀14沿著走刀槽13將管材橫向切斷,支撐板12背離工作臺1的一端設有豎直的第一氣缸121,另一端設有壓板122,第一氣缸121驅動壓板122上下移動,壓板 122用于將所需剪切的管材壓緊,從而便于切刀14切割,壓板122包含連接部1221和壓緊部 1222,連接部1221上端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壓緊部1222—端與連接部1221下端連接,另一端設有用于壓緊管材的第一壓塊12221和第二壓塊12222,第一壓塊12221與第二壓塊12222將管材壓緊,增強了管材在切割時的穩定性,保證了切割后管材的質量,第一壓塊12221與第二壓塊12222之間設有供切刀14在走刀槽13內移動的間隙,利于切刀14在切割管材時的橫向移動,由于切刀14經常與管材接觸因此可在切刀14端面上涂一層耐磨漆。 [〇〇31]參照圖1和圖4,支撐板12與導柱11之間設有加強筋111,加強支撐板12與導柱11的連接強度,延伸板1223朝向走刀槽13的一側涂覆有耐磨層12231,避免了延伸板1223與管材墊直接接觸造成的磨損,延長壓板122的使用壽命。
[0032] 參照圖1和圖3,切刀14為圓盤形切刀14,圓盤形切刀14一端伸出走刀槽13,圓盤形切刀14軸向連接有電機2,通過電機2驅動切刀14轉動,利于管材的切斷,工作臺1下方設有與走刀槽13平行的導軌16,導軌16之間滑移連接有滑板161,滑板161朝向走刀槽13的一端與電機2連接,滑板161側面連接有與導軌16平行設置的第二氣缸162,第二氣缸162固定在工作臺1上,第二氣缸162將驅動滑板161移動,進而驅動切刀14在走刀槽13內移動。[〇〇33] 參照圖1,連接部1221為匚形塊12212,匚形塊12212的設置節了材料,節約了成本, 匚形塊12212中部設有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配合的通孔12211,便于將連接部1221與第一氣缸121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在匚形塊12212的兩側設有鎖緊塊 1211,鎖緊塊1211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螺紋連接,在需要更換壓板122時只需將鎖緊塊 1211拆下,操作簡單方便。[〇〇34]實施例2: —種自動裁切機,參照圖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壓塊12221 與第二壓塊12222在遠離連接部1221的一端分別向壓緊部1222外側水平延伸設有延伸板1223,增大了管材在切割時的穩定性,延伸板1223分別與第一壓塊12221與第二壓塊12222 圓弧過渡,減小延伸板1223與第一壓板122以及第二壓板122過渡位置對管材產生的應力。 工作臺1在走刀槽13的一端設有保護罩15,消除了切刀14露在外面的安全隱患,保護罩15— 端與工作臺1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向保護罩15外側延伸的保護板151,保護板151的設置擴大了保護罩15的保護范圍,進一步增加了自動裁切機的安全性。[〇〇35] 參照圖3,第一壓塊12221設置在導柱11與第二壓塊12222之間,并且第一壓塊 12221上的延伸板1223與導柱11側面滑移連接,增加了壓板122在上下移動時導向性,保證壓板122垂直壓在管材上。
[0036]具體工作過程為:包含實施例1和實施例2,在需要裁切管材時,第一氣缸121驅動壓板122向遠離走刀槽13的方向移動,使得管材進入走刀槽13內,然后通過第一氣缸121將壓板122壓下,進而將管材固定,此時電機2驅動切刀14旋轉,然后第二氣缸162驅動滑板161 在導軌16上移動,進而使得切刀14在走刀槽13內移動,將管材切斷,此后第一氣缸121驅動壓板122遠離管材,準備進行下一次切割。
[0037]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自動裁切機,包括工作臺(1)和切刀(14),所述工作臺(1)上設有豎直的兩個導 柱(11),所述導柱(11)之間連接有支撐板(12),其特征是:所述工作臺(1)上設有與支撐板(12)平行的走刀槽(13),所述支撐板(12)背離工作臺(1)的一端設有豎直的第一氣缸 (121),另一端設有壓板(122),所述壓板(122)包含連接部(1221)和壓緊部(1222),所述連 接部(1221)上端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壓緊部(1222)—端與連接部 (1221)下端連接,另一端設有用于壓緊管材的第一壓塊(12221)和第二壓塊(12222),所述 第一壓塊(12221)與第二壓塊(12222)之間設有供切刀(14)在走刀槽(13)內移動的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連接部(1221)為匚形塊 (12212),所述匚形塊(12212)中部設有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配合的通孔(12211),所 述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在匚形塊(12212)的兩側設有鎖緊塊(1211),所述鎖緊塊(1211) 與第一氣缸(121)的活塞桿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壓塊(12221)與第二壓 塊(12222)在遠離連接部(1221)的一端分別向壓緊部(1222)外側水平延伸設有延伸板 (1223)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延伸板(1223)分別與第一壓 塊(12221)與第二壓塊(12222)圓弧過渡。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壓塊(12221)設置在導 柱(H)與第二壓塊Q2222)之間,并且第一壓塊(12221)上的延伸板(1223)與導柱(11)側面滑移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支撐板(12)與導柱(11)之間 設有加強筋(111),所述延伸板(1223)朝向走刀槽(13)的一側涂覆有耐磨層(1223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工作臺(1)在走刀槽(13)的 一端設有保護罩(15)。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保護罩(15)—端與工作臺 (1)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向保護罩(15)外側延伸的保護板(151)。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裁切機,其特征是:所述切刀(14 )為圓盤形切刀 (14),所述圓盤形切刀(14)軸向通過電機(2)驅動,所述工作臺(1)下方設有與走刀槽(13) 平行的導軌(16),所述導軌(16)之間滑移連接有滑板(161),所述滑板(161)朝向走刀槽(13)的一端與電機(2)連接,所述滑板(161)側面連接有與導軌(16)平行設置的第二氣缸 (162),所述第二氣缸(162)固定在工作臺(1)上。
【文檔編號】B26D1/157GK205572546SQ201620399028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袁勇
【申請人】南京萬和消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