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包括拉筋、絲杠、絲母,所述拉筋前端中心焊接用來緊貼住被扒物件內端面的圓形鋼板,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并穿過配合在一起的絲母與絲杠,其中絲杠的前端頂住被扒物件的中心軸外端面,絲杠后端安裝敲擊頭,絲杠與敲擊頭為兩體結構。所述圓形鋼板設計有用來快速卡扣在被扒物件中心軸上的U形槽。所述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內壁焊接快換機構外套,所述快換機構外套內孔為階梯孔,外圓壁直徑兩端大,中間小,在靠外端設計有三個軸向矩形槽,靠內端有防轉塊。本實用新型設計為整體框架結構,設計有雙動力快換機構。使用時安裝方便,強度大,根據需要可實現螺旋式、液壓式雙動力快換。
【專利說明】
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皮帶輪及聯軸器等軸上過盈配合盤型零件拆卸的專用工具,具體地說是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扒輪器有三爪、二爪的,有螺旋式、液壓式,此類扒輪器拉爪與皮帶輪為局部接觸,拉爪為活動的,安裝不方便且容易拉壞皮帶輪邊沿。尤其是油田用的都是大型電機,皮帶輪連接強度大,不易拆卸。市面上扒輪器強度低,易損壞。為此,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強度高扒輪器,變得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設計為整體框架結構,設計有雙動力快換機構。使用時安裝方便,強度大,根據需要可實現螺旋式、液壓式雙動力快換。
[0004]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包括拉筋、絲杠、絲母,所述拉筋前端中心焊接用來緊貼住被扒物件內端面的圓形鋼板,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并穿過配合在一起的絲母與絲杠,其中絲杠的前端頂住被扒物件的中心軸外端面,絲杠后端安裝敲擊頭,絲杠與敲擊頭為兩體結構。
[0005]所述圓形鋼板設計有用來快速卡扣在被扒物件中心軸上的U形槽。
[0006]所述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內壁焊接快換機構外套,所述絲母外壁后段設置止進肩臺并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內壁卡臺上,絲母外壁前段開設凹槽并插入U型擋板,該擋板為止退擋板,擋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前端面。
[0007]所述快換機構外套內孔為階梯孔,外圓壁直徑兩端大,中間小,在靠外端設計有三個軸向矩形槽用來連接驅動機構,靠內端有防轉塊。
[0008]所述拉筋由三根等角度分布的單拉筋構成,每個單拉筋橫截面為T形,整體為L形結構。
[0009]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大型電機皮帶輪拆卸,有效保護皮帶輪,防止皮帶輪損壞。利用圓形鋼板與皮帶輪形成面接觸,拉力均勻分布在皮帶輪上,保護皮帶輪周邊不被拉壞。整體框架結構安裝方便,容易對中心,整體受力均勻,強度高。快換機構可根據需要實現螺旋式、液壓式雙動力快換。敲擊頭與絲杠分體,更換簡單,降低使用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強度大,重量輕,安裝方便、易于加工、制造。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中A向視圖。
[0013]圖中:1-圓形鋼板;2-皮帶輪;3-拉筋;4-擋板;5-絲母;6_絲杠;7_液壓缸;8_液壓栗;9-敲擊頭;10-快換機構外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0015]根據圖1,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包括拉筋3、絲杠6、絲母5,所述拉筋前端中心焊接用來緊貼住被扒物件比如皮帶輪2內端面的圓形鋼板I,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并穿過配合在一起的絲母與絲杠,其中絲杠的前端頂住被扒物件的中心軸外端面,絲杠后端安裝敲擊頭9,絲杠與敲擊頭為兩體結構。所述圓形鋼板I設計有用來快速卡扣在被扒物件中心軸上的U形槽。所述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內壁焊接快換機構外套10,所述絲母外壁后段設置止進肩臺并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內壁卡臺上,絲母外壁前段開設凹槽并插入U型擋板4,該擋板為止退擋板,擋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前端面。所述快換機構外套內孔為階梯孔,外圓壁直徑兩端大,中間小,在靠外端設計有三個軸向矩形槽與拉筋相配合焊接,靠內端有防轉塊。所述拉筋由三根等角度分布的單拉筋構成,每個單拉筋橫截面為T形,整體為L形結構。
[0016]圓形鋼板I設計有U形槽。拉筋3橫截面為T形,整體為L形結構。擋板4為U形鋼板。絲母5外圓設計扁方槽,用于插U型擋板4,防止絲母轉動。絲杠6與敲擊頭9為兩體結構。快換機構外套10內孔為階梯孔,外圓兩端大,中間小,在靠外端設計有三個軸向矩形槽與拉筋連接焊接。
[0017]快裝接頭直接插入中心孔套內頂住前面的被扒物件的中心軸外端面,所述快裝接頭外壁也開設凹槽并插入U型擋板,該插板為止退U型擋板,擋卡在中心孔套的前端面。
[0018]所述絲杠與絲母作為驅動機構能夠被替換成液壓缸驅動機構。液壓缸驅動機構包括相連接的液壓栗8和液壓缸7。
[0019]圓形鋼板1、拉筋3與快換機構外套10焊接在一起,絲母5、絲杠6與敲擊頭9組裝在一起。現場使用時,手提拉筋3將圓形鋼板I插入電機皮帶輪內側,將絲杠組件或液壓缸前端快裝接頭插入快換機構外套10,調整絲杠組件或液壓缸前端快裝接頭的凹槽與快換機構防外套10防轉塊對齊,插入擋板4即可使用。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倶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
【主權項】
1.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筋、絲杠、絲母,所述拉筋前端中心焊接用來緊貼住被扒物件內端面的圓形鋼板,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并穿過配合在一起的絲母與絲杠,其中絲杠的前端頂住被扒物件的中心軸外端面,絲杠后端安裝敲擊頭,絲杠與敲擊頭為兩體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鋼板設計有用來快速卡扣在被扒物件中心軸上的U形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后端中心開孔內壁焊接快換機構外套,所述絲母外壁后段設置止進肩臺并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內壁卡臺上,絲母外壁前段開設凹槽并插入U型擋板,該擋板為止退擋板,擋卡在快換機構外套的前端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換機構外套內孔為階梯孔,外圓壁直徑兩端大,中間小,在靠外端設計有三個軸向矩形槽用來連接拉筋,靠內端有防轉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觸雙動力扒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由三根等角度分布的單拉筋構成,每個單拉筋橫截面為T形,整體為L形結構。
【文檔編號】B25B27/02GK205497332SQ201620096805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發明人】王吉坡, 宋炳政, 劉錫勝, 王洪, 宋文升, 張志遠, 王兆元, 王培琦, 張立勇, 伍泳川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勝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