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屬于紡織機械領域,包括支撐底座和紡織羅拉托盤;支撐底座包括至少兩個支撐件,兩個支撐件并排設置,紡織羅拉托盤包括至少兩個卡位件,兩個卡位件并排設置,每個卡位件的底部卡接于兩個支撐件的頂部;兩個卡位件的頂部均設置有紡織羅拉卡位,其中一個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一卡位,另一個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二卡位,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內;兩個支撐件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兩個卡位件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本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便于放置和搬運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紡織羅拉指的是紡織機械中起喂給、牽伸、輸出等作用的圓柱形回轉零件,有輥和軸的含義,廣泛用于牽伸、梳理、輸送等機構。紡織羅拉呈圓柱形,紡織羅拉直接擺放時易發生滾動且容易發生相互碰撞,現有技術中尚沒有專門用于擺放紡織羅拉的擺放裝置,給實際的使用和擺放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以改善上述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包括支撐底座和紡織羅拉托盤;支撐底座包括至少兩個支撐件,兩個支撐件并排設置,紡織羅拉托盤包括至少兩個卡位件,兩個卡位件并排設置,每個卡位件的底部卡接于兩個支撐件的頂部;兩個卡位件的頂部均設置有多個紡織羅拉卡位,其中一個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一卡位,另一個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二卡位,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內;兩個支撐件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兩個卡位件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
[0006]支撐底座用于支撐和安裝紡織羅拉托盤。兩個支撐件并排設置指的是兩個結構相同的支撐件中各部件結構朝向相同且相互對應擺放,支撐件的結構和形狀不受限制,可以是支撐桿、支撐板或者其他結構。兩個卡位件并排設置也是指兩個結構相同的卡位件的各部件結構朝向相同且相互對應擺放。兩個支撐件和兩個卡位件之間呈矩形分布。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兩個卡位件的上方。
[0007]需要說明的是:支撐件可以設置多個,多個支撐件之間仍然是并排設置。卡位件也可以設置多個,多個卡位件之間也是并排設置,同時當支撐件設置多個時,每個卡位件的底部與多個支撐件的頂部同時實現卡接連接。紡織羅拉卡位的形狀可以根據紡織羅拉的形狀設計,只要能夠卡住紡織羅拉即可。
[0008]兩個支撐件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兩個卡位件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同時支撐件與卡位件之間卡接連接,結構簡單牢固。實際使用時,將多個紡織羅拉放置于紡織羅拉卡位內即可,位置固定不易滾動。
[0009]進一步地,支撐件為第一矩形框,第一連接件為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第一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支撐件。
[0010]根據第一矩形框相對的兩個棱邊與另外兩個相對的棱邊長度的差異,將第一矩形框的較長的棱邊所在的方向為長度方向,相對較短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則為寬度方向,兩根第一連接桿并排設置且與第一矩形框的寬度方向平行,第一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一矩形框且與第一矩形框固定連接,即實現兩個第一矩形框和連根第一連接桿之間呈矩形分布。支撐件設置為第一矩形框,能夠減輕整個放置裝置的重量,使用更加方便。本支撐底座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簡便快捷。
[0011]進一步地,每個第一矩形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起吊孔。
[0012]根據上述的說明知道第一矩形框有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第一矩形框的兩端通常指的是在第一矩形框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在第一矩形框的兩端均有一塊寬度方向的板和長度方向相對設置的板,起吊孔可以設置于其中任意一塊板上,起吊孔是起吊放置有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的連接部位,比如吊車起吊,因此起吊孔的設置位置只要保證起吊時,裝有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能夠保持平衡即可。
[0013]進一步地,每個卡位件包括底板和設置于底板的頂部的第二矩形框,第二連接件為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第二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卡位件。
[0014]根據第二矩形框相對的兩個棱邊與另外兩個相對的棱邊長度的差異,將第二矩形框的較長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定義為長度方向,相對較短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則為寬度方向,兩根第二連接桿并排設置且與第二矩形框的寬度方向平行,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二矩形框且與第二矩形框固定連接,即實現兩個第二矩形框和連根第二連接桿之間呈矩形分布。支撐件設置為第二矩形框,能夠減輕整個放置裝置的重量,使用更加方便。底板則卡接于支撐件的頂部。
[0015]進一步地,紡織羅拉卡位為設置于第二矩形框的頂部的弧形缺口。
[0016]由于卡位件為第二矩形框,因此在第二矩形框的頂部設置的紡織羅拉卡位則需在側壁頂部設置缺口以卡接紡織羅拉,由于紡織羅拉呈圓柱體,因此設置于側壁頂部的缺口為弧形缺口,弧形缺口指的是縱向截面為圓弧。
[0017]進一步地,每個卡位件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凸塊。
[0018]支撐件和卡位件均為矩形框,為了便于搬運或者抬高,在卡位件的底部設置凸塊,使凸塊作為搬運者的施力點,施力更加方便。
[0019]進一步地,卡位件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卡位凹槽,支撐件的頂部卡接于第一卡位凹槽內。
[0020]支撐件的頂部直接卡接于第一卡位凹槽內,加工方便,安裝和拆卸快捷。
[0021]進一步地,支撐件的頂部滑動設置有縱向截面為“U”字形的限位框,限位框穿設有螺栓,螺栓的端部抵住支撐件,第一卡位凹槽卡接于限位框內。
[0022]限位框能夠沿著支撐件的頂部滑動,當螺栓端部抵住支撐件時,限位框固定于支撐件,卡位件的底部的第一卡位凹槽卡接于限位框內,第一卡位凹槽限制卡位件沿自身長度方向移動,限位框限制卡位件沿支撐件的長度方向移動,從而實現卡位件位置的固定,通過調節螺栓,實現限位框的移動,進而實現卡位件之間位置的移動。
[0023]進一步地,支撐件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卡位凹槽,第一卡位凹槽卡接于第二卡位凹槽內。
[0024]第一卡位凹槽用于限制卡位件沿著自身的長度方向移動,第二卡位凹槽用于限制卡位件沿著支撐件的長度方向移動,卡位件四個方向的移動都被限制,進而實現卡位件的位置固定。
[0025]進一步地,第二連接件為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段,每個螺紋段穿過其中一個卡位件且套設有兩個調位螺栓,兩個調位螺栓位于卡位件的兩側。
[0026]第二連接桿兩端的螺紋段分別為第一螺紋段和第二螺紋段,第一螺紋段和第二螺紋段的外側分別套設有兩個調位螺栓,第一螺紋段和第二螺紋段分別穿過卡位件,兩個調位螺栓分別位于卡位件的兩側,卡位件可以在第一螺紋段或者第二螺紋段上移動,通過兩個調位螺栓位置的調節,進而限定兩個卡位件之間的距離。
[002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便于放置和搬運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2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的第三種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
[0033]支撐底座101;紡織羅拉托盤102;支撐件103;卡位件104;紡織羅拉卡位105;第一連接件106;第二連接件107;起吊孔108;凸塊109;第一卡位凹槽200;第二卡位凹槽201;調位螺栓203;螺紋段204。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35]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6]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9]【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3。
[004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包括支撐底座101和紡織羅拉托盤102;支撐底座101包括至少兩個支撐件103,兩個支撐件103并排設置,紡織羅拉托盤102包括至少兩個卡位件104,兩個卡位件104并排設置,每個卡位件104的底部卡接于兩個支撐件103的頂部;兩個卡位件104的頂部均設置有多個紡織羅拉卡位105,其中一個卡位件104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105為第一卡位,另一個卡位件104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105為第二卡位,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內;兩個支撐件103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106連接,兩個卡位件104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107連接。
[0041]支撐底座101用于支撐和安裝紡織羅拉托盤102。兩個支撐件103并排設置指的是兩個結構相同的支撐件103中各部件結構朝向相同且相互對應擺放,支撐件103的結構和形狀不受限制,可以是支撐桿、支撐板或者其他結構。兩個卡位件104并排設置也是指兩個結構相同的卡位件104的各部件結構朝向相同且相互對應擺放。兩個支撐件103和兩個卡位件104之間呈矩形分布。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兩個卡位件104的上方。
[0042]需要說明的是:支撐件103可以設置多個,多個支撐件103之間仍然是并排設置。卡位件104也可以設置多個,多個卡位件104之間也是并排設置,同時當支撐件103設置多個時,每個卡位件104的底部與多個支撐件103的頂部同時實現卡接連接。紡織羅拉卡位105的形狀可以根據紡織羅拉的形狀設計,只要能夠卡住紡織羅拉即可。
[0043]兩個支撐件103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106連接,兩個卡位件104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107連接,同時支撐件103與卡位件104之間卡接連接,結構簡單牢固。實際使用時,將多個紡織羅拉放置于紡織羅拉卡位105內即可,位置固定不易滾動。
[0044]下面對支撐件103作進一步的改進,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支撐件103為第一矩形框,第一連接件106為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第一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支撐件103。
[0045]根據第一矩形框相對的兩個棱邊與另外兩個相對的棱邊長度的差異,將第一矩形框的較長的棱邊所在的方向為長度方向,相對較短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則為寬度方向,兩根第一連接桿并排設置且與第一矩形框的寬度方向平行,第一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一矩形框且與第一矩形框固定連接,即實現兩個第一矩形框和連根第一連接桿之間呈矩形分布。支撐件103設置為第一矩形框,能夠減輕整個放置裝置的重量,使用更加方便。本支撐底座101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簡便快捷。
[0046]在上述改進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地改進,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每個第一矩形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起吊孔108。
[0047]根據上述的說明知道第一矩形框有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第一矩形框的兩端通常指的是在第一矩形框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在第一矩形框的兩端均有一塊寬度方向的板和長度方向相對設置的板,起吊孔108可以設置于其中任意一塊板上,起吊孔108是起吊放置有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的連接部位,比如吊車起吊,因此起吊孔108的設置位置只要保證起吊時,裝有紡織羅拉的放置裝置能夠保持平衡即可。
[0048]下面對卡位件104的結構作進一步的改進,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每個卡位件104包括底板和設置于底板的頂部的第二矩形框,第二連接件107為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第二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卡位件104。
[0049]根據第二矩形框相對的兩個棱邊與另外兩個相對的棱邊長度的差異,將第二矩形框的較長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定義為長度方向,相對較短的棱邊所在的方向則為寬度方向,兩根第二連接桿并排設置且與第二矩形框的寬度方向平行,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二矩形框且與第二矩形框固定連接,即實現兩個第二矩形框和連根第二連接桿之間呈矩形分布。支撐件103設置為第二矩形框,能夠減輕整個放置裝置的重量,使用更加方便。底板則卡接于支撐件103的頂部。
[0050]在上述改進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紡織羅拉卡位105為設置于第二矩形框的頂部的弧形缺口。由于卡位件104為第二矩形框,因此在第二矩形框的頂部設置的紡織羅拉卡位105則需在側壁頂部設置缺口以卡接紡織羅拉,由于紡織羅拉呈圓柱體,因此設置于側壁頂部的缺口為弧形缺口,弧形缺口指的是縱向截面為圓弧。
[0051]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方案,每個卡位件104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凸塊109。支撐件103和卡位件104均為矩形框,為了便于搬運或者抬高,在卡位件104的底部設置凸塊109,使凸塊109作為搬運者的施力點,施力更加方便。
[0052]支撐件103和卡位件104之間的卡接方式優選但不限于下述的四種方式。
[0053]第一種方式,卡位件104的底部設置有第—位凹槽200,支撐件103的頂部卡接于第一卡位凹槽200內。支撐件103的頂部直接卡接于第一卡位凹槽200內,加工方便,安裝和拆卸快捷。
[0054]第二種方式,支撐件103的頂部滑動設置有縱向截面為“U”字形的限位框,限位框穿設有螺栓,螺栓的端部抵住支撐件103,第—N立凹槽200卡接于限位框內。
[0055]限位框能夠沿著支撐件103的頂部滑動,當螺栓端部抵住支撐件103時,限位框固定于支撐件103,卡位件104的底部的第--位凹槽200卡接于限位框內,第--N立凹槽200
限制卡位件104沿自身長度方向移動,限位框限制卡位件104沿支撐件103的長度方向移動,從而實現卡位件104位置的固定,通過調節螺栓,實現限位框的移動,進而實現卡位件104之間位置的移動。
[0056]第三種方式,如圖2所示,支撐件103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卡位凹槽201,第一卡位凹槽200卡接于第二卡位凹槽201內。第一卡位凹槽200用于限制卡位件104沿著自身的長度方向移動,第二卡位凹槽201用于限制卡位件104沿著支撐件103的長度方向移動,卡位件104四個方向的移動都被限制,進而實現卡位件104的位置固定。
[0057]第四種方式,如圖3所示,第二連接件107為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段204,每個螺紋段204穿過其中一個卡位件104且套設有兩個調位螺栓203,兩個調位螺栓203位于卡位件104的兩側。
[0058]第二連接桿兩端的螺紋段204分別為第一螺紋段204和第二螺紋段204,第一螺紋段204和第二螺紋段204的外側分別套設有兩個調位螺栓203,第一螺紋段204和第二螺紋段204分別穿過卡位件104,兩個調位螺栓203分別位于卡位件104的兩側,卡位件104可以在第一螺紋段204或者第二螺紋段204上移動,通過兩個調位螺栓203位置的調節,進而限定兩個卡位件104之間的距離。
[0059]以上四種卡接方式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實施改進,也可以選擇其中兩種或者多種卡接方式進行組合改進,只要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正確推導出切實可行即可。
[006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底座和紡織羅拉托盤;所述支撐底座包括至少兩個支撐件,兩個所述支撐件并排設置,所述紡織羅拉托盤包括至少兩個卡位件,兩個所述卡位件并排設置,每個所述卡位件的底部卡接于兩個所述支撐件的頂部;兩個所述卡位件的頂部均設置有多個紡織羅拉卡位,其中一個所述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一卡位,另一個所述卡位件的頂部的紡織羅拉卡位為第二卡位,紡織羅拉的兩端分別卡接于所述第—N立和第二卡位內; 兩個所述支撐件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兩個所述卡位件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為第一矩形框,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所述第一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所述支撐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起吊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卡位件包括底板和設置于所述底板的頂部的第二矩形框,所述第二連接件為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設置至少兩根,兩根所述第二連接桿并排設置且穿設于兩個所述卡位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織羅拉卡位為設置于所述第二矩形框的頂部的弧形缺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卡位件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凸塊。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卡位凹槽,所述支撐件的頂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位凹槽內。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的頂部滑動設置有縱向截面為“U”字形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穿設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抵住所述支撐件,所述第一卡位凹槽卡接于所述限位框內。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卡位凹槽,所述第—N立凹槽卡接于所述第二卡位凹槽內。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紡織羅拉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為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段,每個所述螺紋段穿過其中一個所述卡位件且套設有兩個調位螺栓,兩個所述調位螺栓位于所述卡位件的兩側。
【文檔編號】B25H3/00GK205438493SQ20162016156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日
【發明人】潘濤
【申請人】東臺市潤生紡機專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