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生產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
【背景技術】
[0002]密封圈作為一種密封件,在機械裝置中廣泛使用。但現有的密封圈組裝通常是操作者手工組裝,組裝效率低,而且,組裝的質量完全由操作者的組裝經驗決定。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與壓制機器配合用于壓制密封圈的支撐圈密封圈壓模。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分別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圈壓入機構和彈性復位機構,上模底面設有圓柱形凸起,所述的彈性復位機構包括套筒狀固定套筒和移動套筒,以及連接固定套筒和移動套筒的彈簧,所述固定套筒、移動套筒和彈簧均套在所述凸起外側,且固定套筒與上模底面相抵,所述的密封圈壓入機構包括固定在凸起端部的密封圈壓制塊,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上設有導向塊和密封圈承載槽,所述的移動套筒靠近彈簧的內側面上設有凸沿,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外側面凸出凸起外側面并形成與凸沿配合的擋肩,所述的凸沿通過彈簧抵在所述的擋肩上,所述的下模用于固定閥座,所述的密封圈承載槽上用于承載密封圈,且當所述的上模朝向下模移動時,所述的導向塊配合伸入閥座內部,同時移動套筒端面能與閥座一側相抵,并通過壓縮所述的彈簧使導向塊繼續伸入閥座內部,且密封圈承載槽上的密封圈能配合嵌入閥座的密封槽內。
[0005]使用時,將下模內固定入閥座,密封圈承載槽上裝載密封圈,之后通過壓制機器使上模座帶動上模朝向下模移動,導向塊會首先配合伸入閥座內部,同時移動套筒端面能與閥座一側相抵,之后繼續壓制,通過壓縮彈簧使導向塊繼續伸入閥座內部,之后密封圈承載槽上的密封圈配合嵌入閥座的密封槽內,之后將上模上移并進行下一次壓制。
[0006]在上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中,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一端設有定位凸塊,所述的凸起端部設有與凸塊配合的定位凹槽,且凸塊嵌在所述的凹槽內。
[0007]通過凸塊和凹槽配合使得密封圈壓制塊定位十分精確。
[0008]在上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中,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通過螺栓固定在凸起上。
[0009]因此便于更換密封圈壓制塊以適應不同密封圈和閥座要求。
[0010]在上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中,所述的下模上設有用于承載閥座的托槽。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0012]使用時,將下模內固定入閥座,密封圈承載槽上裝載密封圈,之后通過壓制機器使上模座帶動上模朝向下模移動,導向塊會首先配合伸入閥座內部,同時移動套筒端面能與閥座一側相抵,之后繼續壓制,通過壓縮彈簧使導向塊繼續伸入閥座內部,之后密封圈承載槽上的密封圈配合嵌入閥座的密封槽內,之后將上模上移并進行下一次壓制。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壓模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上模;11、凸起;12、凹槽;
[0015]2、下模;21、托槽;
[0016]3、固定套筒;31、移動套筒;32、凸沿;33、彈簧;
[0017]4、密封圈壓制塊;41、導向塊;42、密封圈承載槽;43、擋肩;44、凸塊;
[0018]5、閥座;51、密封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包括上模座、上模1、下模2和下模座,上模I和下模2分別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還包括密封圈壓入機構和彈性復位機構,上模I底面設有圓柱形凸起11,彈性復位機構包括套筒狀固定套筒3和移動套筒31,以及連接固定套筒3和移動套筒31的彈簧33,固定套筒3、移動套筒31和彈簧33均套在凸起11外側,且固定套筒3與上模I底面相抵,密封圈壓入機構包括固定在凸起11端部的密封圈壓制塊4,密封圈壓制塊4上設有導向塊41和密封圈承載槽42,移動套筒31靠近彈簧33的內側面上設有凸沿32,密封圈壓制塊4外側面凸出凸起11外側面并形成與凸沿32配合的擋肩43,凸沿32通過彈簧33抵在擋肩43上,下模2用于固定閥座5,密封圈承載槽42上用于承載密封圈,且當上模I朝向下模2移動時,導向塊41配合伸入閥座5內部,同時移動套筒31端面能與閥座5 —側相抵,并通過壓縮彈簧33使導向塊41繼續伸入閥座5內部,且密封圈承載槽42上的密封圈能配合嵌入閥座5的密封槽51內。
[0021]進一步的,密封圈壓制塊4 一端設有定位凸塊44,凸起11端部設有與凸塊44配合的定位凹槽12,且凸塊44嵌在凹槽12內。密封圈壓制塊4通過螺栓固定在凸起11上。下模2上設有用于承載閥座5的托槽21。
[0022]使用時,將下模2內固定入閥座5,密封圈承載槽42上裝載密封圈,之后通過壓制機器使上模座帶動上模I朝向下模2移動,導向塊41會首先配合伸入閥座5內部,同時移動套筒31端面能與閥座5 —側相抵,之后繼續壓制,通過壓縮彈簧33使導向塊41繼續伸入閥座5內部,之后密封圈承載槽42上的密封圈配合嵌入閥座5的密封槽51內,之后將上模I上移并進行下一次壓制。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4]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上模1、凸起11、凹槽12、下模2、托槽21、固定套筒3、移動套筒31、凸沿32、彈簧33、密封圈壓制塊4、導向塊41、密封圈承載槽42、擋肩43、凸塊44、閥座5、密封槽51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包括上模座、上模(1)、下模(2)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I)和下模(2)分別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圈壓入機構和彈性復位機構,上模(I)底面設有圓柱形凸起(11),所述的彈性復位機構包括套筒狀固定套筒(3)和移動套筒(31),以及連接固定套筒(3)和移動套筒(31)的彈簧(33),所述固定套筒(3)、移動套筒(31)和彈簧(33)均套在所述凸起(11)外側,且固定套筒(3)與上模(I)底面相抵,所述的密封圈壓入機構包括固定在凸起(11)端部的密封圈壓制塊(4),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4)上設有導向塊(41)和密封圈承載槽(42),所述的移動套筒(31)靠近彈簧(33)的內側面上設有凸沿(32),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4)外側面凸出凸起(11)外側面并形成與凸沿(32)配合的擋肩(43),所述的凸沿(32)通過彈簧(33)抵在所述的擋肩(43)上,所述的下模(2)用于固定閥座(5),所述的密封圈承載槽(42)上用于承載密封圈,且當所述的上模⑴朝向下模⑵移動時,所述的導向塊(41)配合伸入閥座(5)內部,同時移動套筒(31)端面能與閥座(5) —側相抵,并通過壓縮所述的彈簧(33)使導向塊(41)繼續伸入閥座(5)內部,且密封圈承載槽(42)上的密封圈能配合嵌入閥座(5)的密封槽(51)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4)一端設有定位凸塊(44),所述的凸起(11)端部設有與凸塊(44)配合的定位凹槽(12),且凸塊(44)嵌在所述的凹槽(12)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壓制塊(4)通過螺栓固定在凸起(11)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2)上設有用于承載閥座(5)的托槽(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屬于閥門生產工具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密封圈手工壓制質量差效率低的問題。本支撐圈密封圈壓模,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的上模和下模,還包括密封圈壓入機構和彈性復位機構,上模底面設有凸起,彈性復位機構包括固定套筒和移動套筒,以及連接固定套筒和移動套筒的彈簧,固定套筒、移動套筒和彈簧均套在凸起外側,密封圈壓入機構包括固定在凸起端部的密封圈壓制塊,密封圈壓制塊上設有導向塊和密封圈承載槽,移動套筒靠近彈簧的內側面上設有凸沿,密封圈壓制塊外側面凸出凸起外側面并形成與凸沿配合的擋肩,凸沿通過彈簧抵在擋肩上。本壓模能與壓制機器配合對密封圈進行壓制,因此精度和效率較高。
【IPC分類】B25B27/00
【公開號】CN204621945
【申請號】CN201520322020
【發明人】高長友, 周祥, 王恒偉, 查文煒
【申請人】阜寧縣中洲閥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