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及具有該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及具有該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車輛,屬于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部分車輛尾門鉸鏈結構采用安裝螺栓與鉸鏈固定頁通過鉚接工藝連接為一體,直接用于尾門與車身的安裝。
[0003]現有技術的鉸鏈與車身安裝后,鉚接部位位于駕駛室外,螺桿部分通過鉸鏈固定頁上的鉚接孔伸入到頂蓋內。然而,由于安裝螺栓與鉸鏈固定頁均為金屬件,在鉚接時兩者結合面難免存在間隙,當下雨天或對車輛進行清洗時,水滴通過該間隙進入安裝螺栓的螺紋部位,最終沿著螺紋滴入駕駛室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中安裝螺栓與鉸鏈固定頁鉚接結合面之間存在間隙,導致水滴從該間隙沿著螺紋進入駕駛室內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防止水滴從該間隙進入駕駛室內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
[0005]進一步提供一種具有該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車輛。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包括鉸鏈固定頁和與所述鉸鏈固定頁通過鉚接工藝連為一體的安裝螺栓,所述安裝螺栓的螺桿穿過所述鉸鏈固定頁上成型的鉚接孔,所述鉸鏈固定頁的鉚接部位處成型有環繞所述螺桿的凹槽,所述凹槽內注入能夠滲入所述螺桿的相鄰螺紋間隙的密封膠。
[0008]所述密封膠為耐高溫橡膠。
[0009]所述凹槽為沿著所述鉚接孔的周緣開設形成的。
[0010]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桿延伸方向的深度為l_2mm。
[0011]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桿延伸方向的深度為1_。
[0012]所述凹槽為圓形凹槽,且其直徑應大于所述螺桿直徑的范圍為2_6mm。
[0013]所述凹槽的直徑應大于所述螺桿直徑4mm。
[0014]所述螺桿穿過所述鉚接孔伸入到車輛頂蓋內。
[0015]一種車輛,包括上述車輛尾門鉸鏈結構。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17]1.本實用新型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通過在所述鉸鏈固定頁的鉚接部位處成型環繞安裝螺栓的螺桿的凹槽,并在凹槽內注入密封膠,使得密封膠在注入凹槽后能夠充滿鉸接固定頁的鉚接孔與安裝螺栓螺桿之間的間隙(包括螺桿上若干個相鄰螺紋之間的間隙)內,從而防止水滴從該間隙沿著螺紋進入到駕駛室內。
[0018]2.本實用新型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凹槽沿螺桿延伸方向的深度為l_2mm,該參數的設置綜合考慮了鉸接固定頁和安裝螺栓鉚接處的密封性能和鉸接固定頁的強度性能,通過凹槽l_2mm深度的設置,既能夠保證鉚接連接處的密封效果,又能夠保證對鉸接固定頁的強度要求。
[0019]3.本實用新型的車輛尾門鉸接結構,其凹槽為圓形凹槽,其直徑大于螺桿直徑
2-6mm,該參數的設置綜合考慮了鉸接固定頁和安裝螺栓鉚接處的密封性能和鉸接固定頁的強度性能,通過凹槽直徑大于螺桿直徑2-6mm的設置,既能夠保證鉚接連接處的密封效果,又能夠保證對鉸接固定頁的強度要求。
【附圖說明】
[0020]為了使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剖面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未注膠)的剖面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鉸鏈固定頁的立體結構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未注膠)的立體結構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立體結構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1-鉸鏈固定頁,11-鉚接孔,12-凹槽,2-安裝螺栓,21-螺桿,3_密封膠。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9]實施例1
[0030]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如圖1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尾門鉸接結構,包括鉸接固定頁和與鉸接固定頁通過鉚接工藝連為一體的安裝螺栓2。其中,
[0031]如圖3所示,鉸接固定頁上成型有鉚接孔11,如圖2所示,所述安裝螺栓2從所述鉚接孔11中穿入,所述安裝螺栓2的螺栓帽固定鉚接在鉸鏈固定頁I的鉚接孔11處的平面上,所述安裝螺栓2的螺桿21通過鉚接孔11伸入到頂蓋內(即駕駛室內)。由于所述鉸接固定頁和所述安裝螺栓2均為金屬件,因此兩者鉚接處的結合面之間難免存在間隙,在下雨天或對車輛進行清洗時,水滴會通過該間隙進入螺桿21的螺紋部位,最終沿著螺紋滴入駕駛室內。
[0032]為此,本實施例的車輛尾門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在所述鉸鏈固定頁I鉚接部位(位于車輛頂蓋外且靠近所述車輛頂蓋)處成型有環繞所述螺桿21的凹槽12,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凹槽12內注入能夠滲入所述螺桿21的相鄰螺紋間隙的密封膠3。通過在所述鉸鏈固定頁I的鉚接部位處成型環繞安裝螺栓2的螺桿21的凹槽12,并在凹槽12內注入密封膠3,使得密封膠3在注入凹槽12后能夠充滿鉸接固定頁的鉚接孔11與安裝螺栓2螺桿21之間的間隙(包括螺桿21上若干個相鄰螺紋之間的間隙)內,從而防止水滴從該間隙沿著螺紋進入到駕駛室內。
[0033]裝配時,如圖3所示,先備好鉸接固定頁I和安裝螺栓2,然后如圖4所示,將安裝螺栓2與鉸接固定頁I通過鉚接工藝連為一體,最后在連為一體后的車輛尾門鉸接結構的凹槽內注滿密封膠3,密封膠3凝固后填滿鉸接固定頁的鉚接孔與安裝螺栓的螺桿之間的間隙。
[0034]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膠3為耐高溫橡膠。其原因在于鉸鏈裝配于車身后會經過涂裝噴漆、高溫烘烤工序。
[0035]進一步地,所述凹槽12沿著所述鉚接孔11的周緣開設形成,如圖2和圖3所示。
[003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2沿所述螺桿21延伸方向的深度為l_2mm。考慮到成型凹槽12的深度越深對鉸接固定頁的強度越不利,太淺的話不能很好地保證密封效果,因此本實施例對凹槽12深度的設置綜合考慮了鉸接固定頁和安裝螺栓2鉚接處的密封性能和鉸接固定頁的強度性能,通過凹槽12的l_2mm深度的設置,既能夠保證鉚接連接處的密封效果,又能夠保證對鉸接固定頁的強度要求,優選為1mm。
[003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2優選為環繞所述螺桿21的圓形凹槽,所述凹槽12的直徑大小的設置也存在以上問題。如果凹槽12的直徑成型的越大,對鉸接固定頁的強度越不利。如果凹槽12的直徑越小,凹槽與螺桿之間的間距就越小,不利于注膠。因此,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后,本實施例的所述凹槽12的直徑大于所述螺桿21直徑的范圍為2-6mm,優選為 4mm。
[0038]實施例2
[0039]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實施例1中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本實施例的車輛優選為汽車,但不限于汽車。
[0040]本實施例的車輛通過采用實施例1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在保證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解決漏水的缺陷。鉸鏈固定頁I在鉚接部位處成型有凹槽12,待與安裝螺栓2鉚接后,在凹槽內注入耐高溫橡膠,橡膠會填滿此處螺紋,從而阻斷從間隙進入的水滴由螺紋進入駕駛室。
[0041]顯然,上述實施例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包括鉸鏈固定頁(I)和與所述鉸鏈固定頁(I)通過鉚接工藝連為一體的安裝螺栓(2),所述安裝螺栓(2)的螺桿(21)穿過所述鉸鏈固定頁(I)上成型的鉚接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固定頁(I)的鉚接部位處成型有環繞所述螺桿(21)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內注入能夠滲入所述螺桿(21)的相鄰螺紋間隙的密封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膠(3)為耐高溫橡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為沿著所述鉚接孔(11)的周緣開設形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沿所述螺桿(21)延伸方向的深度為l_2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沿所述螺桿(21)延伸方向的深度為1_。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為圓形凹槽,且其直徑應大于所述螺桿(21)直徑的范圍為2-6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直徑應大于所述螺桿(21)直徑4_。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21)穿過所述鉚接孔(11)伸入到車輛頂蓋內。
9.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尾門鉸鏈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及具有該車輛尾門鉸鏈結構的車輛,車輛尾門鉸鏈結構包括鉸鏈固定頁(1)和與所述鉸鏈固定頁(1)通過鉚接工藝連為一體的安裝螺栓(2),所述安裝螺栓(2)的螺桿(21)穿過所述鉸鏈固定頁(1)上成型的鉚接孔(11),所述鉸鏈固定頁(1)的鉚接部位處成型有環繞所述螺桿(21)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內注入能夠滲入所述螺桿(21)的相鄰螺紋間隙的密封膠(3)。密封膠在注入凹槽后能夠充滿鉸接固定頁的鉚接孔與安裝螺栓螺桿之間的間隙(包括螺桿上若干個相鄰螺紋之間的間隙)內,從而防止水滴從該間隙沿著螺紋進入到駕駛室內。
【IPC分類】E05D5-02
【公開號】CN204457216
【申請號】CN201420813964
【發明人】劉偉, 冀紅彥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