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部和用于驅動所述手部運動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傳動機構運動的控制模塊,其特征是,所述手部包括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所述傳動機構、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依次連接,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和下指節上半部分之間設有連動部件來實現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向內彎折,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彎折由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外側設置一層電磁結構,該電磁結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由控制模塊控制其通斷。優點:本發明機械手手指部位設立了電磁結構,通過夾持和電磁吸附,在搬運較重的鐵制物品時,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輸物品。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機械手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機械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機械手在如今社會中是一種很常見的工具,它不僅用在工業生產中,在醫療、教育等方面也能見到它的身影。常見的機械手往往只能單一的進行夾持或者吸附進行物品的搬運,在搬運較重的鐵制物品時可能由于過重而導致物品掉落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機械手,能夠通過在機械手指上設置電磁結構,方便轉運和而且夾持和電磁吸附同時進行,更加安全穩定的搬運鐵制物品。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部和用于驅動所述手部運動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傳動機構運動的控制模塊,其特征是,所述手部包括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所述傳動機構、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依次連接,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和下指節上半部分之間設有連動部件來實現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向內彎折,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彎折由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外側設置一層電磁結構,該電磁結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由控制模塊控制其通斷。
[0005]進一步的,所述連動部件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彎折角度小于45度。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至少有三對。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下指節的下半部分的末端呈鏟形。
[0009]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機械手手指部位設立了電磁結構,通過夾持和電磁吸附,在搬運較重的鐵制物品時,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輸物品。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的I是控制模塊,2是傳動機構,3是手掌,4是上指節,5是下指節上半部分,6是下指節下半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部和用于驅動所述手部運動的傳動機構2、用于控制所述傳動機構2運動的控制模塊I,其特征是,所述手部包括手掌3、上指節4和下指節,所述傳動機構2、手掌3、上指節4和下指節依次連接,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6和下指節上半部分5之間設有連動部件來實現下指節下半部分6的向內彎折,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6的彎折由所述控制模塊I控制;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外側設置一層電磁結構,該電磁結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I,由控制模塊I控制其通斷。
[0014]本實施例中,所述連動部件與所述傳動機構2連接。
[0015]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6的彎折角度小于45度。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有三對。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6的末端呈鏟形。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部和用于驅動所述手部運動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傳動機構運動的控制模塊,其特征是,所述手部包括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所述傳動機構、手掌、上指節和下指節依次連接,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和下指節上半部分之間設有連動部件來實現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向內彎折,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彎折由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外側設置一層電磁結構,該電磁結構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由控制模塊控制其通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是,所述連動部件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是,所述下指節下半部分的彎折角度小于45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是,所述上指節和下指節至少有三對。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其特征是,所述下指節的下半部分的末端呈鏟形。
【文檔編號】B25J15/06GK106041984SQ201610602464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8日 公開號201610602464.9, CN 106041984 A, CN 106041984A, CN 201610602464, CN-A-106041984, CN106041984 A, CN106041984A, CN201610602464, CN201610602464.9
【發明人】汪金旺
【申請人】蘇州高通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