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自控式準自動電動起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輕便機動工具,特別是一種機械自控式準自動電動起子。
電動起子或為半自動,或為全自動。半自動電動起子系以人為操控電機啟、閉。作業(yè)時,壓下起子頭并接通電機電源,使電機運轉帶動起子頭旋轉。當達到設定鎖緊扭力時,離合器打滑,必須以人為方式切斷電機電源,使電機停止。這種半自動電動起子不僅極易造成碳刷過度磨耗,導致電機燒毀,而且往往因無法控制不同螺釘所需的不同扭力值,而導致螺釘滑牙。全半自動電動起子,通常以電子電路控制電機啟、閉、制動,當達到設定鎖緊扭力值時,由電子電路切斷電機電源,并以反饋電壓使電機制動。然而因電子電路復雜,從而造成電動起子在使用過程中故障頻繁,難以提高工作效率。為此申請人在中國專利97244098.5公開了一種以機械自控方式自動切斷電機電源,并利用電機慣性停止以控制離合器的準自動電動起子。這種結構的準自動電機起子由于無制動結構,使電機在整個制動過程中,須藉離合器重復跳脫,方能使電機停止轉動,不僅不能準確地控制起子的扭力值,而且影響起子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能自動切斷電機電源、使電機能迅速制動,以提高起子使用壽命及準確確認鎖緊扭力的機械自控式準自動電動起子。
本實用新型包括起子結構、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及制動結構。起子結構及制動結構分別設于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的底、頂端。制動結構包括制動盤、彈性元件、滑座、固定板、電氣開關及推片。制動盤的一端為圓盤,其另一端為圓桿?;O有中心通孔。推片兩端呈夾角延設頂持端及作用端。制動盤以其圓盤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的撞針連接,并以其摩擦面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旋轉葉輪平面相對,制動盤圓桿藉助套裝其外周的彈性元件滑動安裝在滑座中心通孔內,固定板及電氣開關分別固定安裝在滑座兩側,推片樞裝在固定板上,并令其頂持端及作用端分別與制動盤圓桿端頭及電氣開關彈片相接觸。
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及分別設于其底、頂端的起子結構和制動結構。制動結構包括兩端分別為圓盤及圓桿的制動盤、彈性元件、滑座、固定板、電氣開關及推片。推片兩端呈夾角延設頂持端及作用端。制動盤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連接,其圓桿端藉助套裝其外周的彈性元件滑動安裝在滑座上,固定板及電氣開關安裝在滑座兩側,推片樞裝在固定板上,并令其頂持端及作用端分別與制動盤圓桿端頭及電氣開關彈片相接觸。當螺釘達到預定扭力值時,松開本實用新型,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中控制電氣開關的撞針下移,此時,作用在推片頂持端上外力消失,使推片以樞軸為中心反方轉動而復原,使其上作用端釋放電氣開關的彈片,切斷電機電源。與此同時,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撞針連接的制動盤在滑座內彈性元件彈力恢復力作用下隨撞針向下位移,并以制動盤圓盤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的旋轉葉輪接觸,使電機制動,進入閉鎖狀態(tài)。不僅結構簡單、體積小、能自動切斷電機電源、使電機能迅速制動,以提高起子使用壽命及準確確認鎖緊扭力,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狀態(tài)示意圖(下壓起子結構、啟動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電動起子作業(yè)初始時)。
圖5、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狀態(tài)示意圖(扭力達到設定值、離合器脫離時)。
圖6、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狀態(tài)示意圖(松開電動起子、切斷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電源并制動時)。
圖7、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狀態(tài)示意圖(起子結構離開螺絲、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準備復原至圖3所示的原始狀態(tài)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起子結構1、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2及制動結構5。起子結構具有起子座10,其兩端系分別具有套部及嵌合面11,套部周壁設有嵌設鋼珠13的徑向孔12,以當起子頭穿設于套部時,藉助鋼珠13定位。套部外周設有環(huán)槽14,套部裝設于軸套16內,并藉助嵌裝于環(huán)槽14內的C環(huán)15防止軸套16脫落。起子座10的嵌合面11設有凹部。
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2包含扭力筒20、齒輪筒30及電機40。扭力筒20具有兩套部,一端套部具有與扭力環(huán)21螺接的外螺紋,另一端套部具有與齒輪筒30螺接的內螺紋,并在該端套部內設置彈性元件22,藉助彈性元件22預設扭力值。在彈性元件22內依序穿設撞套23及連接軸24。連接軸24一端設有與起子座10嵌合面11的凹部相嵌合的凸部,近凸部外周設有環(huán)槽26。該端外周套設彈性元件28,并藉助C環(huán)27將彈性元件28定位在連接軸24上。藉助連接軸24的凸部與起子座10嵌合面11的凹部相互結合,由電機40經連接軸24驅動起子座10及起子頭轉動。連接軸24中段設有供兩鋼珠242置入的徑向通孔241。連接軸24的另一端為其內設有彈性元件25的套部。撞套23的一端內設有凹槽231,并以該端抵頂于下離合器32上,其另一端則抵緊彈性元件28。
齒輪套筒30為具有兩套部的筒體,其一端套部套設一內部具有內齒的內齒輪套筒31,其另一端則套設一下離合器32,且以具有鋼珠的平面軸承33抵頂,于其中穿設撞針34。撞針34一端設有環(huán)槽341,并藉助置于連接軸24徑向通孔241內的兩鋼珠242嵌入環(huán)槽341內時,使撞針34定位,撞針34的另一端穿設于抵頂在滾珠軸承36上的上離合器35上。內齒輪套筒31內部設有兩相重疊的齒盤311及齒輪312,并藉由齒盤311中央的主齒輪與電機40的電機軸結合。
電機40中央穿設撞針41,撞針41一端設有旋轉葉輪42,并穿過齒盤311后抵頂于撞針34末端,其另一端設有旋轉葉輪42,并與制動結構5連接。
制動結構5設置于電機40的頂端,它包括制動盤50、彈性元件501、滑座51、推片52、固定板53及電氣開關54。制動盤50的一端為圓盤,其中央具有與電機40內撞針41結合的凹槽,其另一端為圓桿。彈性元件501套設在圓桿外周?;?1設有中心通孔。推片52兩端呈夾角延設頂持端522及作用端523。制動盤50以其圓盤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2的撞針41連接,并以其摩擦面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2的旋轉葉輪42平面相對,制動盤50的圓桿藉助套裝其外周的彈性元件501滑動安裝在滑座51中心通孔內,固定板53及電氣開關54分別固定安裝在滑座51兩側,推片52以樞軸521樞裝在固定板53上,并令其頂持端522及作用端523分別與制動盤50圓桿端頭及電氣開關54彈片541相接觸。
動作時,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起初待機狀態(tài)。
如圖4所示,當壓下本實用新型時,電機40內撞針41向上位移,使制動盤50壓迫彈性元件501,并在滑座51內作向上直線運動。此時,制動盤50頂端的圓桿抵頂推片52的頂持端522,使推片52以樞軸521為中心轉動,促使其作用端523擠壓電氣開關54的彈片541,便接通電機40的電源,啟動電機40,與此同時連接軸24、鋼珠242、C環(huán)27、起子座10一起被向上擠壓(4mm),與上離合器35接觸。
如圖5所示,扭力值由彈性元件22設定,當達到設定值時,鋼珠242、下離合器32、撞套23、平面軸承33上升,并迫使鋼珠242準備進入撞套23的凹槽231內。同時彈性元件28亦推動撞針34,以使鋼珠242推入撞套23的凹槽231內。
如圖6所示,當松開本實用新型時,電機40內撞針41向下位移,滑座51內彈性元件501的彈性恢復力使制動盤50同步向下位移。此時,作用在推片52頂持端522上外力消失,使推片52以樞軸521為中心反方轉動而復原,使其上作用端523釋放電氣開關的彈片541,切斷電機40電源,并以制動盤50圓盤的摩擦面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2的旋轉葉輪42接觸,使電機40進入閉鎖狀態(tài)。當鋼珠242脫離撞針34的凹槽341而進入撞套23的凹槽231內時,迫使撞針34、41下降,此時,電機40由ON變OFF完成閉鎖。
如圖7所示,當起子頭脫離螺釘后,迫使彈性元件25往起子頭方向推動連接軸24、鋼珠242、C環(huán)27、起子座10下降(4mm),回復到原點,而撞針34不下降,使鋼珠242準備進入撞針34的凹槽341內。最后,藉由彈性元件28推動撞套23,并迫使鋼珠242進入撞針34的凹槽341內,使本實用新型恢復至原待機狀態(tài)。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自控式準自動電動起子,它包括起子結構及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起子結構設于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的底端,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于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頂端的制動結構;制動結構包括制動盤、彈性元件、滑座、固定板、電氣開關及推片;制動盤的一端為圓盤,其另一端為圓桿;滑座設有中心通孔;推片兩端呈夾角延設頂持端及作用端;制動盤以其圓盤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的撞針連接,并以其摩擦面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旋轉葉輪平面相對,制動盤圓桿藉助套裝其外周的彈性元件滑動安裝在滑座中心通孔內,固定板及電氣開關分別固定安裝在滑座兩側,推片樞裝在固定板上,并令其頂持端及作用端分別與制動盤圓桿端頭及電氣開關彈片相接觸。
專利摘要一種機械自控式準自動電動起子。為提供一種使用電機能迅速制動,以提高使用壽命的電動起子,提出本實用新型,它包括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及分別設于其底、頂端的起子結構和制動結構。制動結構包括制動盤、彈性元件、滑座、樞裝在固定板上的推片及安裝在滑座兩側的固定板及電氣開關。推片延設分別與制動盤圓桿及電氣開關接觸的頂持端及作用端。制動盤圓盤端與機械式控制驅動結構連接,其圓桿端藉助彈性元件滑動安裝在滑座上。
文檔編號B25B21/00GK2336925SQ9820751
公開日1999年9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7月21日
發(fā)明者廖謝源 申請人:名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