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底座,底座一側連接用于穿套聚四氟乙烯管的定位軸一端;定位軸的中心軸線沿水平方向設置;定位軸的另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的端面為豎直面;自由端處的工作臺上設有卡合機構,卡合機構包括上卡件、下卡件和鎖定機構,下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下方,上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上方,且上、下卡件可開合,通過鎖定機構鎖定形成可圈套定位軸的自由端的環形密封結構,且環形密封結構的內表面與聚四氟乙烯管的外表面相適配,其右側端面與自由端的端面相平;卡合機構的右側設有切刀,切刀的左側面貼合卡合機構的右側端面,刀背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工作臺上的刀座。
【專利說明】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聚四氟乙烯管在腐蝕性流體輸送管路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這類應用中,聚四氟乙烯管需要先裁切成定長,再與金屬管套裝。不過現有的聚四氟乙烯管在人力切割過程中,需要先將聚四氟乙烯管外壁卡合,并根據裁切長度定位,然后用手一邊按住聚四氟乙烯管、另一邊進行切割,生產效率低,大大浪費了人力。另外,在裁切時,聚四氟乙烯軟管因切刀施加的向下作用力會發生變形,導致切口不平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省人力、且可以改善切口平整性的聚四氟乙烯管切割裝置。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底座,底座的一側連接有用于穿套聚四氟乙烯管的定位軸的一端,為固定端;定位軸的中心軸線沿水平方向設置,定位軸的長度與聚四氟乙烯管的裁切長度相等;定位軸的另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的端面為豎直面;自由端處的工作臺上設有卡合機構,卡合機構包括上卡件、下卡件和鎖定機構,下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下方,上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上方,且上、下卡件可開合,通過鎖定機構鎖定形成可圈套定位軸的自由端的環形密封結構,且環形密封結構的內表面與聚四氟乙烯管的外表面相適配,環形密封結構的右側端面與所述自由端的端面相平;卡合機構的右側設有切刀,切刀的左側面貼合卡合機構的右側端面,切刀的刀峰朝下設置,刀背的一端設有手柄,刀背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刀座,刀座固定在工作臺上。
[0005]使用時,定位軸使聚四氟乙烯管的內壁受限,底座使聚四氟乙烯管的長度方向受限,卡合機構使聚四氟乙烯管的外壁受限,裁切時,操作工人無需再用手按壓聚四氟乙烯管,更為節省人力;由于定位軸和卡合機構分別使聚四氟乙烯管的內、外壁受限,以更大的接觸面積支撐聚四氟乙烯管,避免了切割時聚四氟乙烯管變形導致切口不平整。
[0006]為了簡化結構,優選地,所述上、下卡件一端鉸接,另一端開合;所述上、下卡件開合的一端各向外伸出設有凸起,分別為上、下凸起,且上凸起的下表面與下凸起的上表面相貼合,形成圓柱形外輪廓,且貼合的上、下凸起外側表面設有螺紋;所述鎖定機構為與所述螺紋配合的螺母。
[0007]為了不損傷聚四方乙烯管外壁,優選地,所述上、下卡件的內表面還設有彈性墊片。
[0008]為了提高該切割裝置的靈活性,優選地,所述定位軸與所述底座為可拆卸連接;所述底座在所述工作臺上的位置可調。這樣,在需要改變裁切長度時,只需更換對應長度的定位軸,并調整底座在工作臺上的位置,使卡合機構的右側端面、定位軸自由端的端面相平,并貼合切刀的左側面,這樣,該切割裝置即可適應不同長度批次的聚四氟乙烯管的裁切要求。
[0009]定位軸在穿套聚四氟乙烯管的過程中經常受到沿軸向的作用力。為了提高定位軸的定位牢固性,優選地,所述定位軸與所述底座為螺紋連接。這樣定位軸受到的軸向作用力不會影響其與底座的連接牢固性,進而保證的定位軸的自由端端面保持良好的豎直狀態,從而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管切口的平整性。
[0010]所述底座與所述工作臺的連接方式可以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底座底部滑動配合的滑軌,滑軌的與底座相對的一側設有固定座;固定座和底座上設有對應的通孔,緊固螺栓穿過固定座、底座與螺母配合。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該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省人力、切口平整,且還具有靈活性好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4]圖3是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5]圖中:1、工作臺;2、定位軸;3、卡合機構;4、切刀;5、刀座;6、固定座;7、滑軌;8、底座;9、緊固螺栓;10、螺母;21、固定端;22、自由端;31、上卡件;32、下卡件;33、鎖定機構;41、刀鋒;42、刀背;43、手柄;310、上凸起;320、下凸起;311及321、彈性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7]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如圖1至圖3所示,其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I上設有底座8,底座8的一側連接有用于穿套聚四氟乙烯管的定位軸2的一端,為固定端21 ;定位軸2的中心軸線沿水平方向設置,定位軸2的長度與聚四氟乙烯管的裁切長度相等;定位軸2的另一端為自由端22,自由端22的端面為豎直面;自由端22處的工作臺I上設有卡合機構3,卡合機構3包括上卡件31、下卡件32和鎖定機構33,下卡件32位于定位軸2的下方,上卡件31位于定位軸2的上方,且上、下卡件31、32可開合,通過鎖定機構33鎖定形成可圈套定位軸2的自由端33的環形密封結構,且環形密封結構的內表面與聚四氟乙烯管的外表面相適配,環形密封結構的右側端面與自由端22的端面相平;卡合機構3的右側設有切刀4,切刀4的左側面貼合卡合機構3的右側端面,切刀4的刀峰41朝下設置,刀背42的一端設有手柄43,刀背43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刀座5,刀座5固定在工作臺I上。
[0018]上、下卡件31、32與鎖定機構33的具體結構可以是,上、下卡件31、32 —端鉸接,另一端開合;上、下卡件31、32開合的一端各向外伸出設有凸起,分別為上、下凸起310、320,且上凸起310的下表面與下凸起320的上表面相貼合,形成圓柱形外輪廓,且貼合的上、下凸起310、320外側表面設有螺紋;鎖定機構33為與該螺紋配合的螺母。
[0019]為了不損傷聚四方乙烯管外壁,上、下卡件31、32的內表面還設有彈性墊片311、321。
[0020]為了提高該切割裝置的靈活性,定位軸2與底座8最好為可拆卸連接;且底座8在工作臺I上的位置可調。這樣,在需要改變裁切長度時,只需更換對應長度的定位軸2,并調整底座8在工作臺I上的位置,使卡合機構3的右側端面、定位軸2的自由端22的端面相平,并貼合切刀4的左側面,這樣,該切割裝置即可適應不同長度批次的聚四氟乙烯管的裁切要求。定位軸2與底座8最好是螺紋連接,這樣定位軸2受到的軸向作用力不會影響其與底座8的連接牢固性,進而保證的定位軸2的自由端22端面可以保持良好的豎直狀態,進而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管切口的平整性。
[0021]如圖1和圖3所示,底座8在工作臺I上的位置可調方式可以是,工作臺I上設有與底座8底部滑動配合的滑軌7,滑軌7的與底座8相對的一側設有固定座6 ;固定座6和底座8上設有對應的通孔,緊固螺栓9穿過固定座6、底座8與螺母10配合,從而實現了底座8在滑軌7上自由可調。
[002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底座,底座的一側連接有用于穿套聚四氟乙烯管的定位軸的一端,為固定端;定位軸的中心軸線沿水平方向設置,定位軸的長度與聚四氟乙烯管的裁切長度相等;定位軸的另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的端面為豎直面;自由端處的工作臺上設有卡合機構,卡合機構包括上卡件、下卡件和鎖定機構,下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下方,上卡件位于定位軸的上方,且上、下卡件可開合,通過鎖定機構鎖定形成可圈套定位軸的自由端的環形密封結構,且環形密封結構的內表面與聚四氟乙烯管的外表面相適配,環形密封結構的右側端面與所述自由端的端面相平;卡合機構的右側設有切刀,切刀的左側面貼合卡合機構的右側端面,切刀的刀峰朝下設置,刀背的一端設有手柄,刀背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刀座,刀座固定在工作臺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卡件一端鉸接,另一端開合;所述上、下卡件開合的一端各向外伸出設有凸起,分別為上、下凸起,且上凸起的下表面與下凸起的上表面相貼合,形成圓柱形外輪廓,且貼合的上、下凸起外側表面設有螺紋;所述鎖定機構為與所述螺紋配合的螺母。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卡件的內表面還設有彈性墊片。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軸與所述底座為可拆卸連接;所述底座在所述工作臺上的位置可調。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軸與所述底座為螺紋連接。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的聚四氟乙烯管人工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與所述工作臺的連接方式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底座底部滑動配合的滑軌,滑軌的與底座相對的一側設有固定座;固定座和底座上設有對應的通孔,緊固螺栓穿過固定座、底座與螺母配合。
【文檔編號】B26D7/01GK203936949SQ201420256752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明者】符建明, 顧玉良, 符振華 申請人:江陰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