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制片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進的制片機,尤其是用于氯化鈣生產中制片機。包括轉鼓和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裝置包括刀架、支撐板及若干并排布置的切刀托板和切刀;支撐板固定在刀架上,每個切刀固定在切刀托板上通過一端的鉸鏈和另一端的拉緊彈簧置于支撐板上。本實用新型改進的制片機,把原來的整體切刀改為若干塊切刀,每個切刀都可以通過鉸鏈和拉緊彈簧作用,實現自動適應運作,分散了整個剛性切刀的受力,解決了整個刀架受力大、易拉壞問題。克服了原制片機切刀受力不均且鈣片易切碎的問題,鈣片由原來的100-300mm2降至30-60mm2,制得的鈣片易干燥,干燥溫度同比降低10℃左右,節能效果明顯。
【專利說明】 一種改進的制片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制片機的改進,尤其是用于氯化鈣生產中制片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氯化鈣生產過程中采用的制片機如附圖1所示,通常是一塊整體的切刀固定在刀架上,整塊切刀與轉鼓之間間隙3 mm左右。制片機在工作運行時,由于轉鼓上沾鈣不均且厚度大,制片機切片時,由于是一個整體剛性切片,刀架受力大,往往整個刀架經常被拉壞,平均每周都需檢修一次,生產極不穩定;整體切片生產出的鈣片很不均勻,一般約為100-300mm2 ,厚度在3_5mm,不利于后序加工生產,同時加大干燥能耗,對蒸汽品質要求偏高,干燥溫度要求在185-195度之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改進的制片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改進的制片機,包括轉鼓和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裝置包括刀架、支撐板及若干并排布置的切刀托板和切刀;支撐板固定在刀架上,每個切刀固定在切刀托板上通過一端的鉸鏈和另一端的拉緊彈簧置于支撐板上。
[0005]一般地,本實用新型包括14個切刀托架和切刀。
[0006]本實用新型改進的制片機,把原來的整體切刀改為若干塊切刀,每個切刀都可以通過鉸鏈和拉緊彈簧作用,實現自動適應運作,分散了整個剛性切刀的受力,解決了整個刀架受力大、易拉壞問題。同時縮小了切刀與轉鼓之間間隙,由原來的切線之間3mm左右距離縮小為0.2 mm左右,可以有效控制鈣片厚度,從原來3-5 mm左右鈣片降至為1-2 mm左右。
[0007]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原制片機切刀受力不均且鈣片易切碎的問題,鈣片由原來的100-300mm2降至30-60 mm2,制得的鈣片易干燥,干燥溫度同比降低10°C左右,節能效果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現有制片機切刀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制片機切刀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左視圖。
[0009]圖中,1-刀架;2_支撐板;3_切刀托板;4_切刀;5_拉緊彈簧;6_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描述。
[0011]現有制片機的切刀裝置如附圖1所示,一塊整體的切刀4通過切刀托板3和支撐板2固定在刀架I上。
[0012]實施例:本實施例改進的制片機,包括轉鼓和切刀裝置,其主要是對切刀裝置的改進,切刀裝置如附圖2和3所示,包括刀架1、支撐板3及若干并排布置的切刀托板3和切刀4 ;支撐板2固定在刀架I上,每個切刀4固定在切刀托板3上通過一端的鉸鏈6和另一端的拉緊彈簧5置于支撐板2上。
[0013]實施例中,包括14個切刀托架和切刀。
[0014]本實施例改進的制片機,把原來的整體切刀改為若干塊并排的切刀,每個切刀都可以通過鉸鏈和拉緊彈簧作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分散了整個剛性切刀的受力,解決了整個刀架受力大,易拉壞問題。同時縮小了切刀與轉鼓之間間隙,由原來的切線之間3mm左右距離縮小為0.2 mm左右,可以有效控制鈣片厚度,從原來3-5 mm左右鈣片降至為1-2 mm左右。
[0015]實施例改進后的制片機由原設計的3噸/小時提高到4-4.5噸/小時。改造后制片機增產1.2噸;鈣片降至為1-2 mm,非常有利于干燥,干燥流化床進汽由原來的l85°C降至175°C,噸鈣節約汽耗0.2噸/噸鈣,按2萬噸/年產量計算,蒸汽現行價格100元/噸計算,每年可節約金額為20000x0.2x100=40萬元;刀片由原來2個星期更換檢修一次,現在為6個月更換一次,年節省備件及材料費用共2.4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制片機,包括轉鼓和切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裝置包括刀架、支撐板及若干并排布置的切刀托板和切刀;支撐板固定在刀架上,每個切刀固定在切刀托板上通過一端的鉸鏈和另一端的拉緊彈簧置于支撐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機,其特征是包括14個切刀托架和切刀。
【文檔編號】B26D1/11GK203471826SQ201320552526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劉建軍, 黃建華, 張冬, 潘丁文, 嚴德生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連云港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