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棒材矯直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全自動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棒材自動壓力矯直機組中,送料機構用于完成棒材的輸送并配合主機完成棒材彎度掃描及矯直過程,實現自動化。為滿足工藝要求、保證矯直精度,送料機構由支撐部分和夾緊部分構成,且具有如下功能1、支撐部分和夾緊部分能實現棒材輸送方向及矯直方向的行走;2、支撐部分能夠承接來料棒材并將其升起至棒材夾緊中心;3、夾緊部分能夠夾緊棒材并使其旋轉且夾緊中心相對矯直中心保持不變;4、支撐部分和夾緊部分具有矯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隨動,確保在檢測或矯直過程中設備本身不受損壞。目前,現有壓力矯直機的送料方式不能滿足上述功能要求,且存在工作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該送料機構能夠完成棒材的輸送并配合主機完成棒材彎度掃描及矯直過程,實現自動化,從而保證了矯直精度,滿足了生產需要。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設置的兩導軌,支撐在兩導軌上的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所述兩導軌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所述支撐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相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夾緊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所述支撐小車包括第一支座,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傳動軸、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一傳動軸的第一減速電機,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驅動第二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一驅動結構,安裝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一傳動軸的兩端;所述夾緊小車包括第三支座,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傳動軸,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二傳動軸的第二減速電機,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驅動第四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二驅動結構,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撐移動裝置和安裝在支撐移動裝置上端的夾緊旋轉裝置;所述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二傳動軸的兩端;所述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包括由底板和兩平行的側板構成的第一架體,兩側板的上端設有形狀一致的內凹面,在兩側板之間位于四個邊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軸、第二軸、第三軸和第四軸,在四個軸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和第四鏈輪,其中第一軸、第二軸和第三軸固裝在兩側板上,第四軸滑動安裝在兩側板上,在兩側板上設有與第四軸的兩端形成滑動配合的長孔;四個鏈輪上纏繞有支撐鏈條;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使第四鏈輪壓緊在支撐鏈條上的彈性推頂結構;所述夾緊旋轉裝置由第三減速電機、支撐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及由第三減速電機驅動的同步卡鉗夾緊機構構成;所述同步卡鉗夾緊機構,由第二架體、通過直線導軌副滑動安裝在第二架體上的上卡鉗和下卡鉗、設在第二架體兩側連接上卡鉗和下卡鉗的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安裝在第二架體內的由第一傳動輪、第二傳動輪和連接兩傳動輪的傳動鏈構成的傳動結構,連接上卡鉗與傳動鏈一邊的第一連接板及連接下卡鉗與傳動鏈另一邊的第二連接板構成。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彈性推頂結構由氮氣彈簧、連接氮氣彈簧推桿端和第四軸的連接塊構成,所述氮氣彈簧的缸筒端通過第五軸與兩側板連接。所述連接塊由第一分連接塊和第二分連接塊構成,所述第一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四軸上,所述第二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六軸上,所述第六軸的兩端滑動安裝在兩側板的長孔內;所述第二分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氮氣彈簧的推桿端及第一分連接塊的端部形成插裝配
口 ο所述傳動鏈由第一傳動鏈段和第二傳動鏈段連接構成,所述第一傳動鏈段與第二傳動鏈段的兩端均通過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和連接兩接頭的連桿構成,兩個第二接頭均從架體的端面伸出,且分別與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一驅動結構由第四減速電機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一滾珠絲杠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的絲杠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軸套通過第三連接板與第二支座固連;所述第二驅動結構由第五減速電機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二滾珠絲杠構成,所述第二滾珠絲杠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滾珠絲杠的軸套通過第四連接板與第四支座固連。所述導向升降裝置進一步包括支撐板、設在支撐板下方與其固連的四個導向柱,與支撐板下端面連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機,驅動第一螺旋升降機的第六減速電機,安裝在支撐板上端面對角位置的兩個第一緩沖器、兩個第一復位氣缸及垂直安裝在支撐板上的第一鎖緊氣缸;所述第一架體的底板與所述支撐板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與第一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第一插裝孔,所述第一支架的側板上與每個第一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A、與每個第一復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B0所述支撐移動裝置進一步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與第四支座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副支架與第四支座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裝有第七減速電機、由其驅動的第二螺旋升降機,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該輸出軸與副支架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對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兩個第二緩沖器和兩個第二復位氣缸,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裝第二鎖緊氣缸;安裝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與主支架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軸支架上設有與第二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裝孔,所述軸支架上與每個第二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A、與每個第二復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B。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1、通過安裝在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各自下端的兩齒輪與兩側齒條的嚙合運動,實現了棒材在輸送方向的行走;通過第一驅動結構帶動支撐小車上的第二支座移動及第二驅動結構帶動夾緊小車上的第四支座移動,實現了棒材在矯直方向的行走;2、支撐小車上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承接來料棒材,導向升降裝置將棒材升起至夾緊中心;3、夾緊小車上的同步卡鉗夾緊機構夾緊棒材并使其旋轉且夾緊中心相對矯直中心保持不變;4、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上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具有矯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隨動,確保在檢測或矯直過程中設備本身不受損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支撐小車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右視圖圖4是夾緊小車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右視圖;圖6是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左視圖;圖8是圖7的A-A剖視展開圖;圖9是圖6的B-B剖視圖;圖10是夾緊旋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同步卡鉗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的俯視圖;圖13是圖11的右視圖;圖14是導向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4的俯視圖;圖16是圖14的左視圖;圖17是支撐移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8是圖17的C-C剖視圖;圖19是圖17的右視局部剖視圖。圖中1、左導軌;2、右導軌;3、第一齒條;4、第二齒條;5、第一齒輪;6、第二齒輪;
7、第三齒輪;8、第四齒輪;9、第一支座;10、第一傳動軸;11、第一減速電機;12、第二支座;13、第三支座;14、第二傳動軸;15、第二減速電機;16、第四支座;17、第一架體;17_1、底板;17-2、側板;17-2-1、內凹面;17-2-2、長孔;18、第一軸;19、第二軸;20、第三軸;21、第四軸;22、第一鏈輪;23、第二鏈輪;24、第三鏈輪;25、第四鏈輪;26、支撐鏈條;27、第三減速電機;28、軸支架;29、第二架體;30、上卡鉗;31、下卡鉗;32、第一液壓缸;33、第二液壓缸;34、第一傳動輪;35、第二傳動輪;36、傳動鏈;36-1、第一傳動鏈段;36_2、第二傳動鏈段;36-3、第一接頭A ;36-4、第二接頭A ;36_5、第一接頭B ;36_6、第二接頭B ;36_7、連桿A ;36-8、連桿B ;37、第一連接板;38、第二連接板;39、氮氣彈簧;40、連接塊;40_1、第一分連接塊;40-2、第二分連接塊;41、第五軸;42、第六軸;43、第四減速電機;44、第一滾珠絲杠;44-1、絲杠;44-2、軸套;45、第三連接板;46、第五減速電機;47、第二滾珠絲杠;47_1、絲杠;47-2、軸套;48、第四連接板;49、支撐板;50、導向柱;51、第一螺旋升降機;52、第六減速電機;53、第一緩沖器;54、第一復位氣缸;55、第一鎖緊氣缸;56、第一推板A ;57、第一推板B、58、主支架;59、副支架;60、第七減速電機;61、第二螺旋升降機;62、第二緩沖器;63、第二復位氣缸;64、第二鎖緊氣缸;65、第二推板A ;66、第二推板B ;67、棒材。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19,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包括左右平行設置的兩導軌,即左導軌I和右導軌2,支撐在兩導軌上的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所述兩導軌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齒條3和第二齒條4,所述支撐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相嚙合的第一齒輪5和第二齒輪6,所述夾緊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三齒輪7和第四齒輪8。所述支撐小車包括第一支座9,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傳動軸10、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一傳動軸的第一減速電機11,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12,驅動第二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一驅動結構,安裝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一傳動軸的兩端。具體的,當第一減速電機運轉時,帶動第一傳動軸轉動,第一傳動軸兩端的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分別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嚙合,使整個支撐小車實現棒材輸送方向的行走。所述夾緊小車包括第三支座13,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傳動軸14,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二傳動軸的第二減速電機15,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16,驅動第四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二驅動結構,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撐移動裝置和安裝在支撐移動裝置上端的夾緊旋轉裝置。所述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二傳動軸的兩端。具體的,當第二減速電機運轉時,帶動第二傳動軸轉動,第二傳動軸兩端的第三齒輪與第四齒輪分別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嚙合,使整個夾緊小車實現棒材輸送方向的行走。所述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包括由底板17-1和兩平行的側板17-2構成的第一架體17,兩側板的上端設有形狀一致的內凹面17-2-1,在兩側板之間位于四個邊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軸18、第二軸19、第三軸20和第四軸21,在四個軸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鏈輪22、第二鏈輪23、第三鏈輪24和第四鏈輪25,其中第一軸、第二軸和第三軸固裝在兩側板上,第四軸滑動安裝在兩側板上,在兩側板上設有與第四軸的兩端形成滑動配合的長孔17-2-2。四個鏈輪上纏繞有支撐鏈條26。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使第四鏈輪壓緊在支撐鏈條上的彈性推頂結構。所述夾緊旋轉裝置由第三減速電機27、支撐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28及由第三減速電機驅動的同步卡鉗夾緊機構構成。所述同步卡鉗夾緊機構由第二架體29、通過直線導軌副滑動安裝在第二架體上的上卡鉗30和下卡鉗31、設在第二架體兩側連接上卡鉗和下卡鉗的第一液壓缸32和第二液壓缸33,安裝在第二架體內的由第一傳動輪34、第二傳動輪35和連接兩傳動輪的傳動鏈36構成的傳動結構,連接上卡鉗與傳動鏈一邊的第一連接板37及連接下卡鉗與傳動鏈另一邊的第二連接板38構成。具體的,第二架體可采用帶一側底面的矩形框架結構,在架體的底面上分別固裝支撐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的支撐軸,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可沿對應支撐軸轉動。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推頂結構進一步由氮氣彈簧39、連接氮氣彈簧推桿端和第四軸的連接塊40構成,所述氮氣彈簧的缸筒端通過第五軸41與兩側板連接。具體的,當棒材使支撐鏈條所受拉力超過彈性推頂結構中氮氣彈簧的設定壓力時,拉力通過第四輪、連接塊使氮氣彈簧壓縮并帶動第四鏈輪內移,從而放松支撐鏈條,減小支撐鏈條所受的拉力;反之,彈性推頂結構中的氮氣彈簧保持原狀,使第四鏈輪壓緊在支撐鏈條上。從結構穩定的角度考慮,所述連接塊進一步由第一分連接塊40-1和第二分連接塊40-2構成。所述第一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四軸上,所述第二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六軸42上,所述第六軸的兩端滑動安裝在兩側板的長孔內。所述第二分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氮氣彈簧的推桿端及第一分連接塊的端部形成插裝配合。具體的,第二分連接塊與第一分連接塊相接觸的端面之間設有相配合的止口結構,第二分連接塊與氮氣彈簧的推桿端相接觸的一端上設有使推桿端插入的凹槽結構。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傳動鏈進一步米用如下技術方案傳動鏈由第一傳動鏈段36-1和第二傳動鏈段36-2連接構成,所述第一傳動鏈段與第二傳動鏈段的兩端均通過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和連接兩接頭的連桿構成,兩個第二接頭均從架體的端面伸出,且分別與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連接。具體的,第一傳動鏈段的兩端分別固連第一接頭A36-3和第二接頭A36-4,第二傳動鏈段的兩端分別固連第一接頭B36-5和第二接頭B36-6,第一接頭A與第二接頭B通過連桿A36-7連接,第一接頭B與第二接頭A通過連桿B36-8連接。本同步卡鉗夾緊機構的工作原理為當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的無桿腔進油時,兩液壓缸同步推出,帶動上、下卡鉗同時張開。而當第一液壓缸及第二液壓缸的有桿腔進油時,兩液壓缸同步收回,帶動上、下卡鉗同時閉合。卡鉗同步張開時,同步鏈做逆時針轉動,卡鉗同步閉合時,同步鏈做順時針轉動。由于同步鏈條及連接板的作用,保證了兩卡鉗相對矯直中心的開、合距離相等,從而保證夾緊中心相對矯直中心保持不變。上、下卡鉗同時連接兩個液壓缸,使其受力均勻,從而保證上、下卡鉗運行平穩。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驅動結構進一步由第四減速電機43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一滾珠絲杠44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絲杠44-1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軸套44-2通過第三連接板45與第二支座固連。所述第二驅動結構進一步由第五減速電機46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二滾珠絲杠47構成,所述第二滾珠絲杠的絲杠47-1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滾珠絲杠的軸套47-2通過第四連接板48與第四支座固連。具體的,當第四減速電機和第五減速電機運轉時,分別帶動第一滾珠絲杠的絲缸和第二滾珠絲杠的絲杠轉動,兩絲杠帶動相配合的軸套沿絲杠移動,進而通過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分別帶動第二支座和第四支座移動,使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分別實現棒材矯直方向的行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導向升降裝置進一步包括支撐板49、設在支撐板下方與其固連的四個導向柱50,與支撐板下端面連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機51,驅動第一螺旋升降機的第六減速電機52,安裝在支撐板上端面對角位置的兩個第一緩沖器53、兩個第一復位氣缸54及垂直安裝在支撐板上的第一鎖緊氣缸55。所述第一架體的底板與所述支撐板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與第一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第一插裝孔,所述第一支架的側板上與每個第一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A56、與每個第一復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B57。上述導向升降裝置的作用是用于將棒材升起至矯直中心并實現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的自動復位。第一鎖緊氣缸鎖緊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當進行棒材矯直時,第一鎖緊氣缸打開,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在矯直力的作用下,沿與矯直力相反的方向隨動,此時兩個第一推板A分別撞擊兩個第一緩沖器,起到緩沖及限位的作用。當矯直過程結束后,兩個第一復位氣缸分別通過兩個第一推板B將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推回至原位,第一鎖緊氣缸重新將其鎖緊。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移動裝置進一步包括主支架58和副支架59,所述主支架與第四支座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副支架與第四支座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裝有第七減速電機60、由其驅動的第二螺旋升降機61,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該輸出軸與副支架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對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兩個第二緩沖器62和兩個第二復位氣缸63,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裝第二鎖緊氣缸64。安裝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與主支架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軸支架上設有與第二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裝孔,所述軸支架上與每個第二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A65、與每個第二復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B66。上述支撐移動裝置的作用是用于支撐夾緊旋狀裝置并實現其沿矯直力相反方向的隨動及自動復位。當進行棒材67矯直時,第二鎖緊氣缸打開,夾緊旋轉裝置在矯直力的作用下,沿與矯直力相反的方向隨動,此時兩個第二推板A分別撞擊對應的第二緩沖器,起到緩沖及限位的作用。當矯直過程結束后,第二復位氣缸通過第二推板B將夾緊旋轉裝置推回至原位,第二鎖緊氣缸重新將其鎖緊。
權利要求1.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設置的兩導軌,支撐在兩導軌上的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所述兩導軌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所述支撐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相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夾緊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 所述支撐小車包括第一支座,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傳動軸、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一 傳動軸的第一減速電機,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驅動第二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一驅動結構,安裝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一傳動軸的兩端; 所述夾緊小車包括第三支座,通過軸承座安裝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傳動軸,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驅動第二傳動軸的第二減速電機,通過直線導軌副安裝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驅動第四支座沿導軌移動的第二驅動結構,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導向升降裝置及安裝在導向升降裝置上端的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安裝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撐移動裝置和安裝在支撐移動裝置上端的夾緊旋轉裝置;所述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安裝在第二傳動軸的兩端。
所述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包括由底板和兩平行的側板構成的第一架體,兩側板的上端設有形狀一致的內凹面,在兩側板之間位于四個邊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軸、第二軸、第三軸和第四軸,在四個軸上分別安裝有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和第四鏈輪,其中第一軸、第二軸和第三軸固裝在兩側板上,第四軸滑動安裝在兩側板上,在兩側板上設有與第四軸的兩端形成滑動配合的長孔;四個鏈輪上纏繞有支撐鏈條;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使第四鏈輪壓緊在支撐鏈條上的彈性推頂結構; 所述夾緊旋轉裝置由第三減速電機、支撐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及由第三減速電機驅動的同步卡鉗夾緊機構構成;所述同步卡鉗夾緊機構,由第二架體、通過直線導軌副滑動安裝在第二架體上的上卡鉗和下卡鉗、設在第二架體兩側連接上卡鉗和下卡鉗的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安裝在第二架體內的由第一傳動輪、第二傳動輪和連接兩傳動輪的傳動鏈構成的傳動結構,連接上卡鉗與傳動鏈一邊的第一連接板及連接下卡鉗與傳動鏈另一邊的第二連接板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推頂結構由氮氣彈簧、連接氮氣彈簧推桿端和第四軸的連接塊構成,所述氮氣彈簧的缸筒端通過第五軸與兩側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由第一分連接塊和第二分連接塊構成,所述第一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四軸上,所述第二分連接塊支撐在第六軸上,所述第六軸的兩端滑動安裝在兩側板的長孔內;所述第二分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氮氣彈簧的推桿端及第一分連接塊的端部形成插裝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鏈由第一傳動鏈段和第二傳動鏈段連接構成,所述第一傳動鏈段與第二傳動鏈段的兩端均通過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和連接兩接頭的連桿構成,兩個第二接頭均從架體的端面伸出,且分別與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結構由第四減速電機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一滾珠絲杠構成,所述第一滾珠絲的絲杠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滾珠絲杠的軸套通過第三連接板與第二支座固連;所述第二驅動結構由第五減速電機及由該減速電機驅動的第二滾珠絲杠構成,所述第二滾珠絲杠通過兩端的軸支座支撐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滾珠絲杠的軸套通過第四連接板與第四支座固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升降裝置包括支撐板、設在支撐板下方與其固連的四個導向柱,與支撐板下端面連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機,驅動第一螺旋升降機的第六減速電機,安裝在支撐板上端面對角位置的兩個第一緩沖器、兩個第一復位氣缸及垂直安裝在支撐板上的第一鎖緊氣缸;所述第一架體的底板與所述支撐板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與第一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插裝孔,所述第一支架的側板上與每個第一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A、與每個第一復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一推板B。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移動裝置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與第四支座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副支架與第四支座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裝有第七減速電機、由其驅動的第二螺旋升降機,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機的輸出軸水平設置,該輸出軸與副支架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對角的位置分別安裝有兩個第二緩沖器和兩個第二復位氣缸,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裝第二鎖緊氣缸;安裝第三減速電機的軸支架與主支架通過直線導軌副連接,所述軸支架上設有與第二鎖緊氣缸的推桿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裝孔,所述軸支架上與每個第二緩沖器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A、與每個第二復 位氣缸對正的位置均安裝有一個第二推板B。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臥式壓力矯直機送料機構,其特點是包括兩導軌、分別安裝在兩導軌上的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支撐小車和夾緊小車;支撐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兩齒條相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夾緊小車的下端兩側分別設有與兩齒條相嚙合的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支撐小車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導向升降裝置及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夾緊小車包括第三支座、第四支座、導向升降裝置和緩沖隨動鏈條支撐裝置,支撐移動裝置和夾緊旋轉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滿足了棒材在輸送方向和矯直方向的行走,保證了棒材的夾緊中心相對矯直中心保持不變,另外,具有矯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隨動,確保在檢測或矯直過程中設備本身不受損壞,從而保證了矯直精度,滿足了生產需要。
文檔編號B25B11/00GK202910210SQ2012205555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王立芳, 王鳳臣, 孫海濱 申請人:天津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