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以及電動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裝于電鉆、沖擊鉆等電動工具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與安裝有該集塵裝置的電動工具。
背景技術:
在電鉆、沖擊鉆等電動工具安裝有收集并回收在進行打孔作業時從被加工材料產生的粉塵的集塵裝置。作為該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眾所周知有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集塵裝置。在此,將與供前端工具貫通的接合器連接的軟管連接于與電動工具結合的外殼,在外殼內以能夠裝卸的方式收納有分離器(集塵箱)。該分離器在通氣方向的上游側配置有第一開口部,在下游側配置有第二開口部,在內部設置有用于分隔第一、第二開口部之間的折疊型的過濾器,使從第一開口部流入的空氣繞過過濾器的端部,環繞過濾器而從過濾器的正面通過過濾器。由此,與空氣共同流入分離器的粉塵利用過濾器捕捉,并貯存在分離器內。
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第3448110號公報對于上述專利文獻I中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由于空氣與粉塵均從過濾器的正面與過濾器抵接,因此,如朝向頂棚進行打孔作業等那樣,當在電動工具與過濾器均朝向上方的狀態下使用時,粉塵殘留在過濾面,容易產生堵塞。由此,集塵效率降低,過濾器清掃、更換的頻率增高。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過濾器的堵塞、且能夠維持良好的集塵效率、壽命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以及電動工具。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是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該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的特征在于包含殼體,該殼體突出設置有吸入口、且能夠安裝于電動工具;集塵線路,該集塵線路形成于所述殼體,供從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通過;以及集塵箱,該集塵箱以能夠裝卸的方式與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結合部結合,且內設有過濾器,在該過濾器的上游側具備入口,在該過濾器的下游側具備出口,所述集塵箱成為所述集塵線路的一部分,將所述過濾器以使過濾面朝向所述集塵箱內突出的姿態設置于所述出口的所述集塵箱的內壁面且覆蓋所述出口的位置,并且在與所述過濾面鄰接的所述過濾器的側面和所述集塵箱的內表面之間形成空間,所述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設置有朝向所述空間引導從所述入口流入的空氣的引導單元。在技術方案I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所述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設置于入口與過濾器之間,并朝向空間引導所述空氣。在技術方案2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空間形成為呈連續狀地環繞過濾器的周圍的環繞空間,將分隔壁設置為封堵入口與所述過濾器之間的除從入口流入的空氣與環繞空間合流的合流部分以外的部分,從而防止環繞過濾器的空氣流向入口。在技術方案I或2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吹出口,該吹出口從入口突出、且朝向空間形成。在技術方案2或3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一對吹出口,該一對吹出口從入口突出、且朝向空間形成。在技術方案I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將引導單元設置于比過濾面靠近集塵箱的內壁面的位置。在技術方案I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7所 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空間設置有壁體,在該空間內流動的空氣通過與壁體碰撞而減少能量。在技術方案I的結構的基礎上,技術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與形成空間的所述側面正交的方向折疊過濾器。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4所記載的發明是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該電動工具安裝有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根據技術方案I以及14所記載的發明,由于從集塵箱入口流入的粉塵不直接面向過濾面,因此,即使以朝向上方的方式使用電動工具,也能夠抑制過濾器的堵塞,能夠維持良好的集塵效率、壽命。根據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的效果的基礎上,能夠利用分隔壁簡單地形成引導單元。根據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2的效果的基礎上,通過采用環繞空間,能夠得到充分的存儲粉塵的空間,能夠有效地防止粉塵朝向過濾面堆積。并且,能夠防止環繞過濾器的空氣與從入口流入的空氣的合流,能夠更加有效地抑制粉塵的飛舞。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或2的效果的基礎上,能夠利用吹出口順利地進行空氣在環繞空間中的環繞。根據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2或3的效果的基礎上,能夠抑制入口的空氣阻力,能夠朝向集塵箱內通入足夠的空氣量。根據技術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的效果的基礎上,通過設定吹出口的位置,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粉塵直接朝向過濾面流入。根據技術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的效果的基礎上,通過采用壁體,減少了使存儲在空間的粉塵飛舞的顧慮,更適合于防止過濾器的堵塞。根據技術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在技術方案I的效果的基礎上,沿著折線方向使空氣通過過濾面,能夠均勻地使用過濾面,延長壽命。
圖I是安裝有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的沖擊鉆的縱向剖視圖。圖2是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3是管道的說明圖,(A)示出立體圖,(B)示出側視圖,(C)示出主視圖。圖4是集塵箱以及管道的說明圖,(A)示出切除箱主體的一部分后的側視圖,(B)示出切除箱主體的一部分后的立體圖。圖5是切除箱主體的一部分后的集塵箱的立體圖(省略過濾器單元)。
圖6是變更例中的過濾器單元的說明圖,(A)示出立體圖,⑶示出俯視圖,(C)示出縱向剖視圖。圖7是變更例中的過濾器單元的說明圖,(A)示出立體圖,⑶示出俯視圖,(C)示出縱向剖視圖。圖8是變更例中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9是沿著圖8的A-A線剖開后的剖視圖。圖10是打開蓋體狀態下的集塵箱的立體圖。圖11是集塵箱的縱向剖視圖。圖12中,(A)是沿著圖11的B-B線剖開后的剖視圖,⑶是沿著C-C線剖開后的 首1J視圖。圖13是切除箱主體的一部分后的集塵箱的變更例的立體圖(省略過濾器單元)。附圖標記說明I :沖擊鉆;2 :外殼;3、33 :馬達;4、34 :輸出軸;6 :中間軸;10 :刀頭;11 :工具保持器;21 :電池組;22 :安裝部;23、35 :控制器;25 :連接器;30 :集塵裝置;31 :殼體;32 :嵌合凹部;36 :集塵風扇;38 :結合部;40 :連通孔;46 :噴嘴;47 :吸入口 ;49 :管道;50 :前端部;51 :吹出口 ;53、53A :集塵箱;54 :箱主體;55 :蓋體;56 :入口 ;57 :出口 ;58、58a :過濾器單元;59 :過濾面;65 :過濾器;66 :支承壁;67、67A、67B :空間;68 :壁體;70 :第一分隔壁;71 彎折部;72 :切口部;73 :第二分隔壁;74 :周圍空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I示出在電動工具、亦即沖擊鉆安裝有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以下簡稱作“集塵裝置”)的例子,圖2示出集塵裝置單體。首先,沖擊鉆I在通過組裝左右對半分割的外殼而形成的外殼2的前側(將圖I的左側設為前方)下部以使輸出軸4朝向上方的方式收納有馬達3,在該輸出軸4的上方經由錐齒輪5、5傳遞轉矩的中間軸6上,從前方配置有第一齒輪7、離合器8、軸套9。在中間軸6的上方,能夠在前端嵌裝刀頭10的工具保持器11被與中間軸6平行地軸支承,在松動插入該工具保持器11的后方的往復式缸體12的后端,連結有經由斜盤軸承(wash bearing)安裝于軸套9的外部的臂13。在往復式缸體(piston sylinder) 12的內部,隔著空氣室14而外裝有能夠前后移動的撞體15,能夠沖擊設置于該撞體15的前方的沖擊螺栓16。第一齒輪7與安裝于工具保持器11的第二齒輪17嚙合。另一方面,在外殼2的后側上部形成有具備開關19以及開關柄20的手柄18,在手柄18的下方,安裝有作為電源的電池組21。并且,外殼2的前側下部以前表面朝向斜前下方傾斜的方式向電池組21的前方突出,形成用于安裝集塵裝置30的安裝部22。在該安裝部22的內部,收納有馬達3的線圈、開關19、與電池組21電氣連接的控制器23,并且在安裝部22的下表面、且是左右方向的中央,沿著前后方向凹陷設置有前端朝向前方敞開的引導槽24。并且,在控制器23的前方上側設置有沿著左右方向并列設置有電源用和通信用的三個雌端子的連接器25。該連接器25形成為前側開口的方筒狀,利用形成于左右外表面的未圖示的凹部與突出設置于左右對半分割的外殼的內表面的未圖示的凸臺之間的嵌合,而被支承為能夠以凸臺為中心朝向上下方向旋轉。此外,在連接器25的上表面前端,朝向上方一體地形成有以凸臺作為中心的圓弧狀的板體、亦即閘門部26,另一方面,在安裝部22的下表面中央、且是在連接器25的下方,以能夠朝向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保持有按壓片27。另一方面,在位于安裝部22的前表面的連接器25的前方,開設有有四邊形狀的插入口 28。連接器25能夠在上側的連接位置和非連接位置進行旋轉,在上述連接位置,閘門部26退避到插入口 28的上方,使開口位于插入口 28的正后方,在上述非連接位置,閘門部26位于插入口 28的正后方,使開口退避到插入口 28的下方。然而,連接器25在未安裝集塵裝置30的狀態下,利用未圖示的扭轉彈簧對閘門部26朝向封堵插入口 28的非連接位置旋轉施力。在該非連接位置,按壓片27被朝向下方退避的連接器25按壓,貫通安裝部22,朝向引導槽24內突出。集塵裝置30具有通過組裝左右對半分割殼體而形成、且在側視視角中呈L字狀的殼體31,在右上部形成有與沖擊鉆I的安裝部22嵌合的嵌合凹部32。在殼體31的后方, 橫向收納有使輸出軸34朝向前方的馬達33,并且在該馬達33的后方設置有控制器35。并且,在輸出軸34固定安裝有集塵風扇36,該集塵風扇36被收納在被劃分形成于殼體31內且在側面具備未圖示的排氣口的吸氣室37內。38是在吸氣室37的前方形成于殼體31的集塵箱的結合部,呈現僅前方開口的凹狀,在形成結合部38的底的分隔壁部39形成有使結合部38在集塵箱36的同軸上與吸氣室37連通的連通孔40。并且,在殼體31的上部后表面,沿著左右方向隔開規定間隔并列設置有電源用和通信用的三個板狀的雄端子41、41,該雄端子41、41朝向后方突出。此外,在殼體31的后部上表面,沿著前后方向突出設置有與安裝部22的引導槽24嵌合的按壓軌道42。在該按壓軌道42的后端形成有隨著趨向后方而高度降低的傾斜面。在按壓軌道42的左右兩側,以安裝部22的下部能夠嵌合的間隔沿著前后方向立起設置有一對導軌43、43,在各個導軌43的上端,分別朝向內側突出設置有能夠與設置于安裝部22的側面的未圖示的結合槽嵌合的凸條44。另一方面,在結合部38的上方,沿著前后方向形成有引導通路45,該引導通路45的前端開口,后端彎曲成U字狀,繞向結合部38的后方,在該引導通路45的前端連結有L字狀的噴嘴46,使具有吸入口 47的前端朝向上方突出。在該噴嘴46以及引導通路45,跨過兩者而收納有柔性軟管48,在柔性軟管48的后端,連結有沿著引導通路45的后端形狀呈U字狀折返的筒狀的管道49。如圖3所示,該管道49形成為上側是圓筒,下側是橫向較長的方筒,下側的前端部50朝向左右呈V字狀分開,使成為引導單元的左右一對吹出口 51、51朝向斜前方開口。在安裝有管道49的狀態下,前端部50貫通分隔壁部39而朝向結合部38內突出。52是環繞設置在前端部50的后方部,且在安裝狀態下以與分隔壁部39的后表面抵接的方式對前端部50進行定位的凸緣。進而,在結合部38安裝有能夠裝卸的集塵箱53。如圖4、圖5所示,該集塵箱53具備長方體狀的箱主體54、和與該箱主體54的開口鉸鏈結合的蓋體55。在蓋體55的長度方向的一方側設置有橫向較長矩形狀的入口 56,在另一方側形成有圓形的出口 57,并且在覆蓋出口 57的位置,以使過濾面59從蓋體55的里面朝向箱主體54內突出的姿態設置有過濾器單元58。并且,在箱主體54的短邊方向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與設置于結合部38的下端的左右方向的支承軸60嵌合的槽61,在另一方的端面,形成有彈性卡止于結合部38的上側內表面的卡止突部62的卡止片63,當從前方使槽61與支承軸60嵌合,并以沿縱向立起的方式將集塵箱53壓入結合部38時,卡止片63卡止于卡止突部62,從而安裝于結合部38。在該安裝狀態下,管道49的前端部50與入口 56嵌合,向箱主體54內突出,出口 57與連通孔40對置。過濾器單元58形成為在與蓋體55嵌合的矩形狀的框體64安裝有紙制的過濾器65,該過濾器65在短邊方向被按照與框體64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折線折疊,在成為集塵箱53的內壁面的蓋體55的里面,立起設置有一對-字狀的支 承壁66、66,該支承壁66、66的根部側與框體64嵌合,且封堵過濾器65的長度方向的前后端。由此,過濾器單元58以露出過濾器65的左右方向的兩側面、和呈現折線平行的過濾面59的狀態保持于蓋體55。在保持該過濾器單元58的狀態下,在過濾器65的側面與箱主體54的內表面之間,沿著左右分別形成有長度方向的空間67、67,從管道49的前端部50的吹出口 51、51沿著左右分開流入的空氣能夠流入該空間。但是,在與空間67的入口抵接的上側的支承壁66和左右的箱主體54的內表面之間,分別形成有在支承壁66的約三分之一的高度封堵空間的壁體68、68。在如上構成的沖擊鉆I中,在安裝集塵裝置30時,在使殼體31的導軌43、43對準沖擊鉆I的安裝部22的下部而將安裝部22位于殼體31的后部之上的狀態下,以使嵌合凹部32相對于安裝部22從前方嵌合的方式使集塵裝置30朝向后方滑動。于是,集塵裝置30的按壓軌道42與安裝部22的引導槽24嵌合,導軌43的凸條44與結合槽嵌合,并分別朝后方滑動。此時,雖然按壓軌道42與按壓片27抵接,但由于利用傾斜面朝向上方頂起按壓片27,因此,連接器25移動到閘門部26朝向上方退避、且開口位于插入口 28的正后方的連接位置。之后,集塵裝置30的雄端子41從敞開的插入口 28進入到外殼2內,在安裝部22與嵌合凹部32嵌合的同時貫穿插入于雌端子而形成電連接(圖I)。進而,當對沖擊鉆I的開關柄20進行按壓操作,從而接通開關19時,馬達3進行驅動,使中間軸6旋轉。此時,從外殼2的外部對離合器8進行滑動操作,通過選擇僅與第一齒輪7卡合的前進位置、僅與軸套9卡合的后退位置、同時與第一齒輪7以及軸套9卡合的中間位置中的任意一項,由此,能夠選擇工具保持器11經由第二齒輪17而旋轉從而使刀頭10旋轉的電鉆模式、利用臂13的擺動使往復式缸體12往復移動從而利用連動的撞體15經由沖擊螺栓16來沖擊刀頭10的沖擊模式、以及同時進行工具保持器11的旋轉與沖擊螺栓16的沖擊的沖擊鉆模式。另一方面,控制器23因開關19接通而朝向集塵裝置30的控制器35供給電源。由此,控制器35通過使馬達33驅動而使集塵風扇36旋轉。由此,從噴嘴46的吸入口 47吸引外部氣體,通過柔性軟管48以及管道49而從前端部50的吹出口 51、51向集塵箱53內排出。在此,如圖4中虛線所示,從管道49的吹出口 51、51排出的空氣在暫時與壁體68、68碰撞而能量減少之后,繞過壁體68流入空間67、67。之后,繞向過濾器單元58的前方,從過濾面59穿過過濾器65。進而,上述空氣從出口 57經由連通孔40到達吸氣室37,從設置于吸氣室37的未圖示的排氣口朝向外部排出。因此,從被加工材料產生的粉塵被吸入到吸入口 47,經由噴嘴46以及柔性軟管48、管道49而進入集塵箱53內,被過濾器65捕捉后,貯存在箱主體54內。但是,在如對頂棚進行打孔作業那樣以朝向上方的方式使用沖擊鉆I的情況下,與空氣共同流入集塵箱53內的粉塵的一部分在達到朝向上方的過濾面59之前會貯存在過濾器65左右的空間67、67。另外,盡管粉塵如此貯存在兩側,但由于從管道49的吹出口51,51流入的空氣利用壁體68、68減少能量,因此,使得因流入的空氣而導致貯存的粉塵在箱體53內飛舞的情況減少。另一方面,當解除開關柄20的按壓而切斷開關19時,馬達3停止,刀頭10的旋轉等停止。但是,由于控制器23具備使朝向集塵裝置30的通電從切斷開關19開始延遲幾秒后停止的延遲功能,因此,在集塵裝置30中,在刀頭停止后的幾秒鐘集塵風扇36繼續旋轉。因此,殘留在噴嘴46、柔性軟管48等的粉塵也能夠可靠地朝向集塵箱53回收。 集塵裝置30的拆卸與安裝時相反,當使集塵裝置30從沖擊鉆I朝向前方滑動時,利用引導槽24對按壓軌道42的引導以及結合槽對凸條44的引導使集塵裝置30朝向前方滑動,隨之雄端子41從連接器25分離,并從插入口 28拔出。之后,由于解除了基于前進的按壓軌道42的對按壓片27的頂起之后的連接器25利用扭轉彈簧的作用力而朝向非連接位置復原,因此,閘門部26再次封堵插入口 28。如此,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中的集塵裝置30以及沖擊鉆1,將過濾器65以使過濾面59從蓋體55的里面朝向集塵箱53內突出的姿態設置于設置有出口 57的蓋體55的里面、且覆蓋出口 57的位置,并且,在與過濾面59鄰接的過濾器65的側面與箱主體54的內表面之間形成空間67,通過設置朝向空間67引導從入口 56流入的空氣的引導單元(吹出口51、51),由此,即使以朝向上方的方式使用沖擊鉆1,從入口 56流入的粉塵也不會直接面向過濾面59。由此,能夠抑制過濾器65的堵塞,能夠維持良好的集塵效率、壽命。特別是在此,由于將空間67分別設置于過濾器65的對置的兩側面與箱主體54的內表面之間,采用從入口 56突出、且朝向兩側面側的空間67、67分開形成的一對吹出口 51、51作為引導單元,因此,能夠得到充分的用于貯存粉塵的空間67。此外,由于在空間67、67與吹出口 51、51之間設置有通過使從入口 56流入的空氣碰撞而減少能量的壁體68、68,因此,使貯存在空間67的粉塵飛舞的可能性減少,更適合于防止過濾器65的堵塞。此外,由于在于形成空間67、67的側面正交的方向折疊過濾器65,因此,空氣沿著折線方向通過過濾面59,能夠均勻地使用過濾面59,延長壽命。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將吹出口形成于管道的前端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將具有吹出口的部分以與管道分體的方式而一體地設置于蓋體的入口。并且,雖然入口朝向蓋體的里面側配置,也可以不將入口設置于蓋體,而是設置于箱主體的內表面,將吹出口設置于該位置。吹出口也不一定限定于比過濾面靠近出口側的內壁面的情況,只要粉塵不因吹出口的朝向等而直接與過濾面碰撞,則吹出口也可以位于與過濾面相同的位置或在過濾面的突出方向靠前方的位置。此外,根據集塵線路的形態的不同,集塵箱自身的蓋體也可以位于上側、前側、側方。由此,與集塵箱內的通氣路的出口對應,過濾器的位置也可以變更為前側的內表面、下側的內表面、側面的內表面。在該情況下,根據過濾器的位置,只要將空間設置于該過濾器與集塵箱的內表面之間即可。空間也不限定于成對設置于過濾器的兩側的實施方式,也可以僅設置于過濾器的單側,壁體也當然可以省略高度、位置的變更。進而,雖然設置于集塵箱的通氣路的出口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為與連通孔對置的圓形的出口,但也可以設為與過濾器單元的框體嵌合的矩形狀。在該情況下,如圖6所示,也可以在框體64的端面環繞設置密封部64a,使密封部64a的前端與分隔壁部39抵接,實現框體64與分隔壁部39之間的密封。并且,如圖7所示的過濾器單元58a所示,也考慮在密封部64a的端面環繞設置槽69,作為雙重邊與分隔壁部39抵接。另一方面,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在使從入口向集塵箱內吹出的空氣分別流入過濾器的兩側空間之后繞向過濾器的前方,但也可以使上述空氣環繞過濾器的周圍之后繞向過濾器的前方。
圖8 圖12示出一例,在此處所示的集塵箱53A中,在蓋體55的里面、且在管道49的前端部50與支承壁66之間,以封堵前端部50與一方的空間67B之間的姿態立起設置有與支承壁66平行的第一分隔壁70。該第一分隔壁70在另一方的空間67A側成為以靠近支承壁66側的方式彎折的彎折部71,并與支承壁66連結。但是,在彎折部71的上端形成有切口部72。相對于此,在箱主體54的內表面,立起設置有在關閉蓋體55的狀態下前端靠近第一分隔壁72、且位于大致相同平面上的第二分隔壁73。該第二分隔壁73在空間67A側并不沿著第一分隔壁70的彎折部71彎折,而是保持平面狀地與箱主體54連結。利用該第一、第二分隔壁70、73分割前端部50與過濾器65之間,在集塵箱53內形成環繞空間,在該環繞空間中,存在前端部50的空間僅與空間67A連通,并直接繞過過濾器65到達空間67B,進一步通過支承壁66與第一分隔壁70之間,從切口部72再次與空間67A連通。但是,在環繞空間74的蓋體55側,空氣與彎折部71碰撞而被引導向箱主體54偵U。另外,除了集塵箱53A,集塵裝置30以及沖擊鉆I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由此,根據該集塵箱53A,如圖9中虛線所示,從管道49的吹出口 51、51排出的空氣被第一、第二分隔壁70、73阻擋引導向環繞空間74。S卩,上述空氣在暫時與壁體68碰撞而減少能量之后流入空間67A,進而繞過過濾器65流入空間67B,在再次與壁體68碰撞而減少能量之后到達支承壁66與第一分隔壁70之間。在此,雖然空氣的一部分與彎折部71碰撞,朝向箱主體54側改變方向,進而繞向過濾器65的前方,從過濾面59通過過濾器65,但另一部分再次從切口部72朝向環繞空間74流入而環繞過濾器65。進而,通過過濾器65的空氣從出口 57經由連通孔40而到達吸氣室37,朝向外部排出。如此,由于空氣沿環繞空間74環繞,因此,與空氣共同流入集塵箱53A內的粉塵在過濾器65的周圍儲存在左右的空間67A、67B、支承壁66與第一分隔壁70之間等。特別是,空間67B側的壁體68、彎折部71發揮減少空氣能量、并且使環繞過濾器65的粉塵停止而存儲在環繞空間74內的作用。由此,在該變更例中,由于從入口 56流入的粉塵不直接面向過濾面59,因此,即使以朝向上方的方式使用沖擊鉆1,也能夠抑制過濾器65的堵塞,能夠維持良好的集塵效率、壽命。并且,也減少了存儲在過濾器65的周圍的粉塵在箱主體54內飛舞的情況。
特別是,在此,將過濾器65的側面與集塵箱53A的內表面之間的空間形成為呈連續狀環繞過濾器65的周圍的環繞空間74,并采用含有設置于入口 56與過濾器65之間而朝向環繞空間74的環繞方向引導空氣的第一、第二分隔壁70、73的結構來作為引導單元,因此,能夠利用第一、第二分隔壁70、73簡單地形成引導單元,并且能夠得到充足的用于存儲粉塵的空間,能夠有效地防止粉塵朝向過濾面的堆積。并且,將第一、第二分隔壁70、73設置為除從入口 56流入的空氣與環繞空間74的合流部分以外封堵入口 56與過濾器65之間,從而防止環繞過濾器65的空氣流向入口 56,因此,能夠防止環繞的空氣與從入口 56流入的空氣的合流,能夠更加有效地抑制粉塵的飛
Illl*.
多半o此外,通過使引導單元包含從入口 56突出、且朝向環繞空間74形成的吹出口 51,能夠順利地進行環繞空間74中的空氣的環繞。特別是,由于吹出口 51是一對,因此能夠抑 制位于入口 56的空氣阻力,能夠朝向集塵箱53A內通入足夠的空氣量。另外,在該變更例中,雖然在管道49的前端部50設置有一對吹出口 51、51,但也可以省略距離空間67A較遠側的吹出口 51,僅設置距離空間67A較近的吹出口 51,朝向環繞空間74排出空氣。并且,也可以使彎折部71以及切口部72的位置與之前的變更例相反,以從空間67B側環繞的方式改變環繞方向。此外,只要分隔壁能夠將空氣引導至環繞空間,也可以省略彎折部或者切口部,或者省略任意一方的分隔壁,僅在蓋體或者箱主體中的任意一方設置分隔壁。但是,如上述實施方式所述,只要是利用鉸鏈對蓋體進行開閉的結構,如果如上述變更例所示那樣在蓋體和箱主體分別設置分隔壁,則能夠抑制分隔壁的突出量,避免蓋體開閉時的干涉。此外,分隔壁無需一定要將集塵箱內完全隔開,例如在上述變更例中,即使省略第二分隔壁而僅將第一分隔壁設置在蓋體上,也能夠進行空氣的環繞。進而,例如,如圖13所示,也可以省略分隔壁自身,而將前端部50的吹出口 51設置為僅朝向某一方的周方向(圖13中僅朝向空間67A側),由此使空氣環繞過濾器65的環繞空間74。在該情況下,也考慮設置使前端部朝向環繞空間74突出的噴嘴形狀等。相反,也可以不使管道以具有吹出口的前端部的方式突出,而僅利用設置在入口與過濾器之間的分隔壁引導空氣,使空氣環繞過濾器的周圍。此外,對于沖擊鉆的實施方式,除了改變馬達、電池組的配置之外,也可以不將連接器設置為旋轉,而是能夠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在連接位置與非連接位置之間滑動,能夠利用螺旋彈簧、板簧等施力單元對上述連接器朝向非連接位置施力等。朝向集塵裝置的電源供給也可以變更為使雄端子與雌端子之間的關系相反,或者代替端子的插入而設置使安裝部和嵌合凹部的結合部分相互抵接的端子部等。當然,不限定于沖擊鉆,只要能夠安裝集塵裝置,電鉆等其他電動工具也能夠應用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包含 殼體,該殼體突出設置有吸入口、且能夠安裝于電動工具; 集塵線路,該集塵線路形成于所述殼體,供從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通過;以及集塵箱,該集塵箱以能夠裝卸的方式與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結合部結合,且內設有過濾器,在該過濾器的上游側具備入口,在該過濾器的下游側具備出口,所述集塵箱成為所述集塵線路的一部分, 將所述過濾器以使過濾面朝向所述集塵箱內突出的姿態設置于設有所述出口的所述集塵箱的內壁面且覆蓋所述出口的位置,并且在與所述過濾面鄰接的所述過濾器的側面和所述集塵箱的內表面之間形成空間, 所述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設置有朝向所述空間引導從所述入口流入的空氣的引導單J Li o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設置于所述入口與所述過濾器之間,并朝向所述空間弓I導所述空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空間形成為呈連續狀地環繞所述過濾器的周圍的環繞空間,將所述分隔壁設置為封堵所述入口與所述過濾器之間的除從所述入口流入的空氣與所述環繞空間合流的合流部分以外的部分,從而防止環繞所述過濾器的空氣流向所述入口。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吹出口,該吹出口從所述入口突出、且朝向所述空間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引導單元形成為包含一對吹出口,該一對吹出口從所述入口突出、且朝向所述空間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弓I導單元設置于比所述過濾面靠近所述集塵箱的內壁面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間設置有壁體,在該空間內流動的空氣通過與所述壁體碰撞而減少能量。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與形成所述空間的所述側面正交的方向折疊所述過濾器。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塵箱由箱主體和與該箱主體的開口鉸鏈結合的蓋體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由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形成,所述第一分隔壁立起設置于所述蓋體的里面,所述第二分隔壁立起設置于所述箱主體的內表面,且在關閉所述蓋體的狀態下與第一分隔壁位于相同平面上。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體形成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蓋體立起設置有一對支承壁,該一對支承壁分別保持與形成所述空間的所述側面鄰接的側面,且封堵所述過濾器的所述鄰接的側面。
13.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吹出口形成為與所述入口嵌合、且向所述集塵箱內突出的管道的前端部。
14.一種電動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工具安裝有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電動工具用集塵裝置抑制過濾器的堵塞,且維持良好的集塵效率、壽命。在安裝于沖擊鉆(1)的集塵裝置(30)中,將集塵箱(53)內的過濾器(65)以使過濾面(59)從蓋體(55)的里面朝向集塵箱(53)內突出的姿態設置于設置有出口(57)的蓋體(55)的里面、且是覆蓋出口(57)的位置,并且,在于過濾面(59)鄰接的過濾器(65)的側面和箱主體(54)的內表面之間形成空間,且設置有朝向空間引導從入口(56)流入的空氣的吹出口(51)、(51)。
文檔編號B25F5/00GK102756361SQ20121012741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6日
發明者吉兼圣展, 多田祥朗, 町田吉隆 申請人:株式會社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