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電一體化的排序、切削和分離裝置,特別是一種蠶繭的排序、自動切削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蠶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三。目前,為生產蠶種,每年需要切削種繭 5000噸,都是由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經常有操作人員被割傷現象。種繭切削、鑒別須在廣7天之內完成,蠶種場不得不招聘大批短期勞動力,使蠶種生產成本大大提高。隨著我國自動化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蠶繭自動化切割設備的開發研制也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實現從蠶繭的排列輸送、蠶繭的自動切削到蠶殼和蠶蛹分離的全自動化工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和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
其中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包括放置蠶繭的料斗,料斗底部入口設置有通過第一電機驅動的撥繭盤,料斗的底部出口設置有由夾板組成的通道,通道上方設置有安裝于導軌底部的壓繭板,導軌連接在偏心輪上,壓繭板隨著偏心輪的轉動可以前后左右運動,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通過電磁鐵連接的彈簧鋼片;
所述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包括通過第一步進電機驅動的、可以旋轉的第一旋轉軸通過支架支撐,第一旋轉軸上固定有夾繭板,夾繭板的頭部設置有帶有位置傳感器的擋板,夾繭板旋轉至通道出口處時與通道出口對接;
具有水平旋轉臂的第二旋轉軸通過第二步進電機的驅動進行旋轉,水平旋轉臂末端設置有通過第三電機進行驅動的盤形刀片,當夾繭板與盤形刀片靠近后,盤形刀片可以對夾繭板內的蠶繭進行分割。為了準確進行切削,所述夾繭板與盤形刀片靠近后與水平面的傾角為45° 70°。為了精確夾持,所述夾繭板的上方設置有對夾繭板內的蠶繭進行高度測量的高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旋轉軸的上方連接有螺紋軸,通過螺紋軸對第二旋轉軸進行上下調節。所述通道的出口處設置有供夾繭板定位的擋塊。為了保護蠶繭,所述夾繭板的內側和/或壓繭板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片。為了方便蠶繭輸送,所述通道為高度逐漸減低的傾斜槽。本發明將蠶繭的輸送通道設計為傾斜槽,并有振動機構和拍打壓繭輸送機構輔助該裝置動作,使蠶繭能夠逐個排列向下輸送;夾繭機構上安裝有位置傳感器,實現了系統的精確控制;高度傳感器的設置可以檢測種繭的高度,為盤形刀片的高度位置調節提供了依據。切削裝置由電機帶動盤形刀片旋轉,大大提高了切割蠶繭的效率;本發明結構緊湊,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適合大批量的蠶繭排序、 切削和分離場合。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中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蠶繭自動切削及蠶殼和蠶蛹分離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具體實施方式
和附圖給出。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主要有蠶繭的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和蠶繭自動切削及蠶殼和蠶蛹分離裝置組成。蠶繭的自動排列輸送裝置主要有放置蠶繭2的料斗1,固定在第一電機3上的撥繭盤4,兩塊光滑平整的夾板5,皮帶6,固定在第二電機7 上的偏心輪8,導軌9,壓繭板10,橡膠墊片11,彈簧鋼片12、13和電磁鐵14組成;
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包括高度傳感器15,帶有橡膠墊片的夾繭板16,位置傳感器 17,擋板18,擋塊19,固定電磁離合器的支架20,兩個電磁離合器21,聯軸器22,第一步進電機23,固定在第三電機25上的盤形刀片對,連接第三電機25和第二電磁離合器四的水平旋轉臂26,固定支架27的平板31,螺紋軸觀,聯軸器30和帶動電磁離合器動作的第二步進電機32。如圖2,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系統通電后,電磁鐵14帶動通道開始不停地的振動,第二電機7帶動壓繭板10也開始不停的動作,同時第一電機3開始帶動撥繭盤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運動,料斗內的蠶繭沿著撥繭盤與料斗壁之間的間隙,在撥繭盤的帶動下被分離開來,然后蠶繭就沿著料斗下面的圓筒形通道運動到蠶繭排列輸送的通道上面。當蠶繭從料斗分離到蠶繭輸送的通道上面后,振動輸送的通道就會帶動蠶繭向下運動,同時伴隨著壓繭板的共同動作,蠶繭逐個排列向輸送通道的尾部運動。在蠶繭排列輸送裝置中,電磁鐵通電后,帶動彈簧鋼片使得輸送機構一直不停的振動,實現了系統的持續動作,效率較高。拍打壓繭機構的壓繭板下面固定了一層橡膠墊片,使得蠶繭在輸送通道上有序排列的同時,也對蠶繭有向下推動的作用。夾繭板和電磁鐵的共同作用使得蠶繭能按順利有序的運動,避免了蠶繭大量堆積在輸送通道上,以致堵塞輸送通道的現象,同時壓繭板和通道之間保留有一定的間隙,不至于過松或者過緊的擠壓對蠶繭帶來損傷。如圖3,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系統通電后,第三電機25帶動固定在電機軸上的盤形刀片M開始旋轉運動。當蠶繭運動到輸送通道尾部的接繭位置時,夾繭機構就在尾部接住蠶繭,當安裝在接繭裝置上的位置傳感器17檢測到蠶繭運動觸碰到接繭裝置的底部擋板18時,在電磁離合器21和步進電機23共同作用下,夾繭機構的夾繭板16迅速夾緊蠶繭,在第一步進電機23的作用下,夾繭板沿著順時針旋轉。當夾繭板旋轉到與原始位置成40° 50°夾角的位置時,夾繭板上的蠶繭就會觸碰到該位置的高度傳感器15,就可以檢測到夾繭板上蠶繭的高度,當檢測到蠶繭高度后,系統就會通過螺紋軸觀迅速調節盤形刀片的高度位置,以便刀具在切割蠶繭時不損傷蠶蛹。當夾繭板沿順時針繼續旋轉到與水平面的傾角為45° 70°的位置時,在第二步進電機32和電磁離合器四的共同作用下,盤形刀片迅速運動到該位置切割蠶繭,切割完畢后,固定在電機上盤形刀片和電機迅速反向運動返回到原始位置,同時在步進電機23和電磁離合器21的共同作用下,當夾繭板繼續沿順時針旋轉到垂直向下位置時倒出蠶蛹,然后夾繭板再繼續順時針旋轉15° 20°,在該位置夾繭板在電磁離合器作用下松開切割過的蠶繭,松開蠶繭后,夾繭板在電磁離合器和步進電機的作用下再次反向運動返回到輸送通道尾部的接蠶繭位置,開始接下一個蠶繭。擋塊19可以使得夾繭板落在合適的位置,保證了夾繭板定位準確。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很好實現了蠶繭切削與蠶殼和蠶蛹的分離,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大大提高了效率。如圖3,在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中設置了蠶繭高度檢測機構,安裝的高度傳感器可以檢測到蠶繭的高度,為盤形刀片高度位置調節提供了依據,實現了盤形刀片位置調節的精確控制。在夾繭板的下面固定了橡膠墊片,可以有效的防止損傷蠶繭,并能加緊蠶繭,使蠶繭不容易脫落。裝置中螺紋軸的設置可以方便的調節固定在第二旋轉軸上的盤形刀片的高度位置,以保證在蠶繭的2/3高度處切割蠶繭,使得切口較大,利于蠶蛹的順利倒出,不至于傷害蠶蛹。綜上,本發明結構緊湊,體積小,整個裝置是機電一體化的有機結合,實現了蠶繭的自動排序、自動切削和分離的全自動化動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適合大批量的蠶繭切削和分離的場合,同時本裝置的機械結構易于安裝和加工,成本低廉。
權利要求
1.一種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和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其中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包括放置蠶繭(2)的料斗(1),料斗(1)底部入口設置有通過第一電機(3)驅動的撥繭盤(4),料斗(1)的底部出口設置有由夾板(5)組成的通道, 通道上方設置有安裝于導軌(9)底部的壓繭板(10),導軌(9)連接在偏心輪(8)上,壓繭板 (10)隨著偏心輪(8)的轉動可以前后左右運動,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通過電磁鐵(14)連接的彈簧鋼片(13);所述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包括通過第一步進電機(23)驅動的、可以旋轉的第一旋轉軸通過支架(20)支撐,第一旋轉軸上固定有夾繭板(16),夾繭板(16)的頭部設置有帶有位置傳感器(17)的擋板(18),夾繭板(16)旋轉至通道出口處時與通道出口對接;具有水平旋轉臂(26)的第二旋轉軸通過第二步進電機(32)的驅動進行旋轉,水平旋轉臂(26)末端設置有通過第三電機(25)進行驅動的盤形刀片(24),當夾繭板(16)與盤形刀片(24)靠近后,盤形刀片(24)可以對夾繭板(16)內的蠶繭進行分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繭板(16)與盤形刀片(24)靠近后與水平面的傾角為45° 7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繭板(16)的上方設置有對夾繭板(16)內的蠶繭進行高度測量的高度傳感器(15),所述第二旋轉軸的上方連接有螺紋軸(28),通過螺紋軸(28)對第二旋轉軸進行上下調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出口處設置有供夾繭板(16)定位的擋塊(19)。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繭板(16)的內側和/或壓繭板(10)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為高度逐漸減低的傾斜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蠶繭自動切削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和蠶繭自動切削和分離裝置;其中蠶繭自動排列輸送裝置包括放置蠶繭(2)的料斗(1),料斗(1)底部入口設置有通過第一電機(3)驅動的撥繭盤(4),料斗(1)的底部出口設置有由夾板(5)組成的通道,通道上方設置有安裝于導軌(9)底部的壓繭板(10),導軌(9)連接在偏心輪(8)上,壓繭板(10)隨著偏心輪(8)的轉動可以前后左右運動,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通過電磁鐵(14)連接的彈簧鋼片(13);本發明結構緊湊,體積小,整個裝置是機電一體化的有機結合,實現了蠶繭的自動排序、自動切削和分離的全自動化動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適合大批量的蠶繭切削和分離的場合,同時本裝置的機械結構易于安裝和加工,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B26D1/14GK102285533SQ20111021537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明者何培祥, 李光林, 王澤京, 蔣猛, 高巖, 黃儒毅 申請人: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