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刀叉餐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刀叉餐具,包括用于準備食物的刀、叉、剪及其他用具。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具有一人體工程學把手和一當插入塊狀物中時用于識別特定刀叉餐具的標記的刀叉餐具。在有些情況下,刀叉餐具存放在一材料塊中,通常為木塊。刀叉餐具可具有一工作部分(例如,刀或叉子),其被存放在允許刀叉餐具的把手露出的材料塊的一開口或狹槽內。這種設置使得刀叉餐具存放在合適的位置處隨時待用,并且對刀叉餐具的工作端進行保護。
背景技術:
當刀叉餐具存放在材料塊中時,刀或叉子不露出,因此使用者并不總能輕易確定材料塊中刀叉餐具的種類。使用者往往要抓住并取出一件刀叉餐具,但是卻發現選擇了一件錯誤的刀叉餐具。在有些情況下,把手的尺寸與刀的尺寸成正比,并且該尺寸為刀叉餐具的種類提供了某些可見指示。但是,當刀的長度接近時(例如,六和八英寸),把手尺寸的差別是不容易識別的。此外,在有些情況下,不同類的刀叉餐具的把手是相同的(例如,尺寸相同的叉和刀)。為了檢查而將刀從木塊中頻頻取出對刀片造成了不必要的磨損。一種公知的刀叉餐具組,包括一在刀上標明準備用刀切割的食物種類(例如,禽類、蔬菜等等)的圖標以及一位于木塊上的相應圖標。但是,這種辨別法有一些缺點,因為如果刀未在木塊中正確復位,則木塊上的圖標無法正確識別刀。另外,當刀存放或插入木塊內時,使用者看不見刀上的圖標。因此,在把刀從木塊中取出之前,使用者無法得知是否該刀是所希望的選擇。因此,刀叉餐具需要具有一種機構,用于快速并輕易地識別存放在木塊中的刀叉餐具的種類。除了便于使用之外,使用者關注刀叉餐具的質量,尤其是刀的質量。人們認為工作端(即刀或鉗)與柄部按一個鍛件構造成的全鍛造刀叉餐具具有耐用性、強度和平衡性。例如,進行持續切割或切碎操作的總廚師或廚師一般更喜歡平衡性能較好的刀叉餐具,以將疲勞最小化并且更容易控制。優選地,刀叉餐具的重量應當在刀叉餐具與把手之間均勻分布。為此,全鍛造刀叉餐具通常具有露出的頂長部(即未被構成把手的把手材料蓋住的部分),從而使用者可看見工作端和柄部的單片結構。對于消費者來說另一重要特征是把手的“感覺”。刀叉餐具把手通常由各式各樣的天然和合成材料制成、或由兩種或多種材料組合制成。為了提供更為舒適且緩沖的把手,已使用彈性或柔性材料作為刀的剛性柄部部的覆蓋物。一般而言,將整體注模塑料或橡膠把手放在柄部之上。某些刀叉餐具使用波狀把手,從而提供更具人體工程學的形狀以提高舒適度。但是,這種人體工程學把手通常具有覆蓋柄部的把手材料,所以消費者不能象柄部露出的刀叉餐具一樣目測檢查刀叉餐具的質量。波形人體工程學把手在本領域是公知的,這種把手通常較厚且笨重,并且對于小手和大手使用者而言均不能提供舒適的使用。此外,當拇指與食指之間抓在承接部和刀片上時,較厚的人體工程學把手通常往往不如對于專業使用者那樣舒適。因此,需要提供具有波狀人體工程學形狀的把手、并且對于專業和普通使用者以及對于手的大小不一樣的使用者均較舒適的刀叉餐具。同樣要求提供露出柄部從而允許使用者檢查刀叉餐具的質量和特性的這樣一類刀叉餐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刀叉餐具,該刀叉餐具包括一與把手連接的工作元件。設置一外部標記用于標明與把手相連的工作元件的種類。優選地,標記位于朝向遠離工作元件的把手的一端面上,從而當工作元件插入鞘子里時顯示出標記。工作元件可包括一刀。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于,刀叉餐具還包括一基本上沿把手的全長伸出刀部的柄部,其中刀和柄部為整體鍛造金屬。標記可設置在一與柄部的端部相連的端蓋上。柄部包括一沿把手的頂面延伸的外部可見面,其標明刀叉餐具的質量和特性,例如平衡性和耐用性。本發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把手可設置成沿把手的頂部延伸的背線包括一單波峰, 而沿把手的底部延伸的底線為曲線狀且包括一單波谷。把手的端面基本上為傾斜平面,從而背線與底線的連線是傾斜的,以致底線與端面的交點比背線與端面的交點離刀叉餐具近。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刀叉餐具組,其包括各種刀叉餐具,以及一具有用于容納刀叉餐具的開口的塊狀物。每一刀叉餐具包括一位于把手表面上的標記,并且其位置使得當刀叉餐具插入塊狀物內時可以看見標記。標記優選位于當刀叉餐具插入塊狀物內時通常面向遠離木塊的把手的粗端上。刀叉餐具還可包括一整體與一刀片鍛在一起、并且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伸入把手內的柄部以及一人體工程學把手。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于,刀叉餐具包括刀。刀包括一刀片、一從刀片伸出的柄部、 一位于柄部與刀片之間的承接部。刀包括一連接在柄部上的把手。刀片、承接部和柄部為一個鍛造金屬件,而柄部包括一朝向通常與刀片的切割面方向相反的頂面,頂面沿把手的頂部顯露出。靠近承接部處的把手寬度不大于沿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把手寬度的3/5,從而為手提供一舒適的配合。優選地,靠近承接部的把手高度約為沿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把手高度的4/7。靠近承接部的把手寬度不大于沿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把手寬度的3/5,從而當手正確地抓住刀時提供一舒適的配合,使得拇指和食指在所述刀片相對側上遍布承接部和刀片,而其余三個手指彎繞在把手上。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識別刀叉餐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多件刀叉餐具,每一件刀叉餐具具有一工作端和一把手;以及在每一件刀叉餐具的把手上放置一識別標記。可將每一件刀叉餐具存放在一材料塊內,露出標記,從而使得每一件刀叉餐具通過標記識別出。將一識別標記放在把手上的步驟可包括將標記放在把手的一端面上。將一識別標記放在把手上的步驟包括將標記放在把手的一朝向通常遠離塊狀物的基本為平面的端面上。應當理解,上文的概述及下文的詳述僅為示例和說明,并無限制權利要求所述的本發明之意。附圖簡要說明通過下面的描述、所附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將更加清楚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方面和優點,簡述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刀叉餐具的透視圖;圖2為圖1的刀叉餐具的仰視圖;圖3A為圖1的刀叉餐具的側視圖;圖;3B為沿圖3A的B-B線的圖1的刀叉餐具的橫截面視圖;圖3C為圖1的刀叉餐具沿圖3A的C-C線的橫截面視圖;圖3D為圖1的刀叉餐具沿圖3A的D-D線的橫截面視圖;圖3E為圖1的刀叉餐具沿圖3A的E-E線的橫截面視圖;圖4為從刀叉餐具的刀片端所取的圖1的刀叉餐具的端平面圖;圖5為從刀叉餐具的把手端所取的圖1的刀叉餐具的端平面圖;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包括多件刀叉餐具和一塊狀物的刀叉餐具組的透視圖;圖7為圖6的刀叉餐具組的頂部前視圖;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刀叉餐具的局部分解透視圖,未示出把手覆蓋物,示出了遠離柄部設置的端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下文的描述是為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而不是限制本發明。圖1中示出了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刀叉餐具100。刀叉餐具100包括一把手200 和一工作部或工作元件300。如圖1所示,刀叉餐具100可為刀。備擇地,它可為叉、銳化鋼 (sharpening steel)刀叉或其他刀叉餐具。該實施例中的工作元件300包括一具有一切割面350的刀片。當參照如圖3A的附圖時,舉例來說,刀100的頂部是指與切割刀片350相對的刀的區域。置于把手200內并與刀片300相連的是柄部400(未完全示出),其基本上沿把手 200的全長延伸,從而平衡刀片300的重量。柄部在圖8中示為元件400。承接部320位于柄部400與刀片300之間(同樣如圖8所示)。在該實施例中,工作元件或刀片300、承接部320和柄部400優選由一個鍛造金屬件制成,優選由鋼制成。用單片金屬制作工作元件 300、承接部320和柄部400提高了刀叉餐具的耐用性和強度。如圖1和8所示,柄部400包括一頂面410。頂面410沿把手200的長度方向延伸, 并且在刀100的外部可看見。因此,刀叉餐具100的使用者能夠推斷出刀片300、柄部400 和承接部320是由單片鋼整體鍛造而成的,所以易于表現出刀的強度、耐用性和平衡性。雖然,在該實施例中所示出的柄部的露出部分是沿刀叉餐具的頂面延伸,但作為備擇實施例, 柄部400的露出部分可沿把手200的底面220設置。
如圖8所示,柄部400基本上在刀200的整個橫斷面高度上延伸。如圖8所示,柄部可選擇性地包括一孔洞420,形成把手的材料可容納于其中。把手端的其余部分可設置類似的孔洞。把手200可利用注模法形成,其中塑性材料注入環繞柄部400的模子中。孔洞420 的數量和位置可根據改進的把手200的結構和/或改進的刀100的重量分配和平衡性的要求進行調整。優選地,通過鍛造焊鐵條而形成刀片300、承接部320和柄部400。然后對刀片300進行研磨并形成鋸齒(如有需要)。之后噴注把手200,并將刀磨光。如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端蓋250可連在柄部400上。在該實施例中,端蓋由鋼一類的金屬制成,但是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制成。在該實施例中,柄部400與端蓋250焊接在一起,但是可按其他方式進行連接。在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端蓋250也可與柄部400分開以及通過例如焊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備擇地,端蓋250可構造成整體鍛造單片刀片300、承接部32和柄部400的一部分。刀叉餐具100優選包括一識別刀叉餐具元件的標記或標志255。如圖8所示,標志 255優選置于把手200的粗端。在一優選具體實施方式
中,標記255置于端蓋250的端面 260上。設置標記255的目的在于,當工作元件300被插入或存放而看不見時對刀叉餐具進行識別和區分。舉例來說,如圖6所示,當刀叉餐具設為一組刀叉餐具700的一部分時,刀叉餐具100可位于塊狀物500的開口 550內。如圖7所示,當使用刀叉餐具組700時,每一刀叉餐具可包括一識別標記255。例如,標記255用于識別和區分銳化鋼570 (sharpening steel)和叉580。如上所述,標記255優選置于把手的端部,從而當刀叉餐具保存在塊狀物 500內時,標記不會因為相鄰的刀叉餐具而弄混。標記255允許使用者無需將刀叉餐具100從塊狀物500中取出便可以判斷哪種刀或刀叉餐具位于狹槽或開口 550內,因此,刀或刀叉餐具100的刀片300上的磨損較少。刀 100只需在需要時才被拔出,而無需判斷它是否是所需任務的正確刀叉餐具。如圖7所示,例如,標記255可包括與把手相連的刀片300的長度或種類。備擇地, 標記255可標明準備用刀切割的食物的種類。標記255可通過蝕刻、雕刻、壓印或其他適當的方法制在端蓋250上。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于,將把手200構造成為使用者提供一種舒適的配合。一名有經驗的主廚一般用拇指和食指遍布在承接部320和刀片300上的方式持刀,其余三個手指將卷繞著把手200。經驗較少的其他使用者一般將五個手指全部卷繞在把手200上。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把手200的構造使得用任一種方式持刀,刀100對于使用者而言都是舒適的。如圖3D所示,把手200的截面積在中間附近最大。截面積從中點朝把手的兩端逐漸減小。類似地,如圖3D所示,把手200的寬度和高度從中點附近開始至把手的端部減小。圖;3B示出了把手在靠近承接部320的點位處的剖視圖。靠近承接部320的把手寬度wl優選不大于大約其中點處的把手寬度的3/5。類似地,靠近承接部320的把手高度hi的選擇應為使用者提供最佳舒適度,并且優選不大于大約其中點處的把手高度h2的 4/7。圖3E中示出了靠近粗端處的把手200的橫斷面圖。優選地,靠近粗端的把手200 的截面積大于靠近承接部320的把手200的截面積。通過將圖3E與圖;3B進行比較,可易于觀察出這種優選布置。優選地,把手200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從大約中點向粗端的一定的錐度,不過,從中點向粗端的錐度值小于從中點向承接部的錐度值。因此,靠近粗端的把手 200的高度h3大于大約中點處的把手200的高度h2。類似地,如圖3D所示,靠近粗端的把手的高度《3大于大約中點處的把手的寬度w2。把手200的曲度優選設置成為使用者提供一種舒適感覺和舒適配合。如圖3A所示,把手200的曲度使得沿把手的頂部延伸的背線215包括一單波峰217,而沿把手的底部延伸的底線225為曲線且包括一頂點227和一單波谷229。把手200的端表面260優選設置成平面。端表面260優選為傾斜狀,從而背線215與底線225的連線為傾斜狀,導致底線215與端表面沈0的交點比背線215與端面沈0的交點離刀片300近。如圖3A所示,端表面260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優選為40 70度,以便提供最佳舒適度并且易于看到標記 255。上文的描述舉例說明了本發明的各方面的特征和優點。在其他特征當中,本發明提供的刀叉餐具在插入塊狀物中時可能更容易識別。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具有人體工程學把手的刀叉餐具,其對于專業和非專業使用者以及對于手大小不同的使用者均較舒適。 本發明這樣的設置同時提供了一種表現出刀叉餐具的質量和特性的顯露式“全柄部”。在本發明的公開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精神范圍內可具有其他實施方式和改進之處。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范圍內的公開內容得到的所有改進方案將作為包含在本發明中的其他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范圍將按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刀叉餐具,包括與把手相連的工作元件,以及一用于標明刀叉餐具種類的外部標記,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位于朝向遠離工作元件的所述把手的一端上,從而當所述工作元件插入鞘子里時,所述標記顯示出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元件包括刀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從所述刀片伸出的柄部,其中,所述刀片和柄部為整體的鍛造金屬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與所述柄部的端部相連的立而蓋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位于所述端蓋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一外部可見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外部可見面沿所述把手的頂面延伸。
8.一種刀叉餐具,包括 刀片;柄部; 把手;標志,其位于朝向遠離刀片的把手的端面上,所述標志標明所述刀片的種類; 其中,所述刀片和柄部為整體的鍛造金屬件;以及其中,所述柄部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延伸并包括一從把手的頂部可看見的表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志位于與所述柄部相連的端"^n K ο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把手的頂部延伸的背線具有一單波峰。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把手的底部延伸的底線成曲線狀并具有一單波谷。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端面基本上為傾斜平面,從而所述背線與所述底線的連線為傾斜狀,以使所述底線與所述端面的交點比所述背線與所述端面的交點距離所述刀叉餐具近。
13.一種用于刀叉餐具的把手,包括標明刀叉餐具種類的標志,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位于與所述工作元件相對的所述把手的端部處的端蓋,并且其中所述標志位于基本朝向遠離一與所述把手相連的工作元件的所述端蓋的端面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一與工作元件整體鍛造的柄部,所述柄部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延伸,并且與所述端蓋相連。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焊接在所述端蓋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一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延伸的可見的頂面。
17.一種刀叉餐具組,包括 一個或多個各具有把手的刀叉餐具;塊狀物,其具有用于容納所述刀叉餐具的開口,從而當所述刀叉餐具之一位于所述開口內時,所述把手伸出所述塊狀物;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刀叉餐具插入所述塊狀物內,所述標記是可見的,所述標記示出刀叉餐具的種類。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刀叉餐具組,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刀叉餐具插入所述塊狀物時,所述標記位于基本朝向遠離所述塊狀物的把手的粗端上。
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刀叉餐具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叉餐具包括與一刀片整體鍛在一起、并且基本上沿所述把手的全長伸入所述把手內的柄部。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刀叉餐具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與一具有所述標記的端蓋相連。
21.一種刀叉餐具,包括 工作部分;從所述工作部分伸出的柄部; 置于所述柄部與所述工作部分之間的承接部;以及與所述柄部相連的把手;其中,所述工作部分、承接部和柄部為整體的鍛造金屬件的局部;以及其中,所述柄部包括一通常朝向與所述工作部分的工作面相對方向的頂面,所述頂面沿所述把手的頂部可視地顯露出;以及其中,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承接部處的寬度不大于所述把手在所述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寬度的3/5,從而為手提供一種舒適的配合。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被構造成一沿所述把手的頂部延伸的背線具有一單波峰,以及沿所述把手的底部延伸的底線為曲線形并具有一單波谷,并且所述把手的一端面基本上為傾斜平面,從而所述背線與底線的連線傾斜,以致于所述底線與所述端面的交點比所述背線與所述端面的交點距離所述刀片更近。
23.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承接部處的高度約為所述把手在所述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高度的4/7。
24.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一外部可見暴露表面,其包括標明所述刀子的標記。
25.根據權利要求M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端蓋,所述端蓋與所述柄部的端部相連,并位于與所述工作部分相對的所述把手的端部,所述暴露表面位于所述端蓋上。
26.一種刀,包括由整體的金屬件鍛造而成的刀片、柄部和承接部,并包括與所述柄部相連的把手,其中,所述柄部包括一沿所述把手的頂部可視地顯露出的頂面;以及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承接部處的寬度不大于所述把手沿所述把手的長度中點處的寬度的3/5,從而當手正確地抓住所述刀時提供一種舒適的配合,使得拇指和食指在所述刀片相對側上遍布所述承接部和刀片,而其余三個手指彎繞在所述把手上。
27.—種標明刀叉餐具的方法,包括提供多件刀叉餐具,每一件刀叉餐具具有工具和把手;以及在每一件刀叉餐具的把手上放置識別標記。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每一件刀叉餐具存放在一材料塊內,所述標記露出,從而使得每一件刀叉餐具通過所述標記被識別。
29.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識別標記放在所述把手上的步驟包括將所述標記放在所述把手的一端面上。
30.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識別標記放在所述把手上的步驟包括將所述標記放在所述把手的一基本朝向遠離所述材料塊的基本為平面的端面上。
3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固定連接于所述把手的端部上。
3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志固定連接于所述把手的端部上。
33.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刀叉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的端部固定地連接于與所述工作元件相對的所述把手的端部上。
34.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刀叉餐具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固定地連接于所述把手的端部。
35.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標記固定地連接于所述把手上。
全文摘要
一種刀叉餐具(100),包括一刀片(300)、一柄部(400)和一把手(200)。一標志或標記(255)位于朝向遠離刀片的把手的端面(260)上,該標志標明與把手相連的刀片的種類。刀片和柄部為單片鍛造金屬的局部。柄部基本上沿把手的全長延伸并包括一從把手的頂部可看見的表面。
文檔編號B26B3/00GK102241018SQ20111008272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31日
發明者保羅·A·洛吉尤戴斯, 布賴恩·德莫斯, 斯科特·費多爾, 瑞安·威廉姆斯 申請人:卡爾法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