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棘輪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棘輪扳手,特別涉及一種能夠防止卡齒與齒部嚙合位置不當 而造成崩齒的棘輪扳手。
背景技術: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申請號第200810053001號「棘輪扳手」專利案,為設計 人先前的實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兩掣動組件分別設于該兩導引槽中,經由轉動該控制件即 可使該頂推面得擇一頂壓于其中一卡掣組件上,并解除對該棘輪的卡掣作用。然而,前述棘輪扳手在市場上大獲好評,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本實用新型人不因 此而自滿,為求精益求精,所以吾人致力于研究能夠增加卡掣組件與棘輪相互嚙合的效果, 且能夠增加操作上的方便性,故設計人欲尋求一種可以擋止該卡掣組件,使卡掣組件僅沿 著導引槽軸向滑移,并延長棘輪扳手的使用壽命,以提供消費者更好且更實用的產品。因此,本實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所遭遇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棘 輪扳手。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擋止限位該第一卡掣件 及第二卡掣件,使第一卡掣件及第二卡掣件不會在該限位槽內產生自轉,讓第一卡掣件及 第二卡掣件的卡齒能夠確實與驅動體的齒部嚙合,防止卡齒與齒部嚙合位置不當而造成崩 齒。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該定位裝置設于該本體的容孔,使該定位裝置能夠 將該撥動件定位于三個不同的撥動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兩個限位槽及該容孔分別供兩卡掣件及定位裝置裝 設并抵于限位槽及容孔的內壁面,而且該本體頭部的內部不浪費多余的空間,以保持頭部 的結構強度,避免頭部無法承受較高的扭力而發生斷裂。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其包括有一個本體,具有一個柄部及一個頭部,該頭部形成于該柄部的一端,該頭部內設有 一個容置孔,該頭部靠近柄部處設有至少一個連通該容置孔的限位槽及至少一個卡孔,該 卡孔連通該限位槽;一個驅動體,其設于該容置孔,該驅動體外周圍設有齒部,內周圍設有一個扳動 部;一個棘動裝置,其包括有一個第一卡掣件,該第一卡掣件設于該限位槽內,該第一 卡掣件一端具有一個卡齒,該第一卡掣件的卡齒能夠嚙合于該驅動體的齒部,該第一卡掣 件設有一個縱向的限位溝槽,該限位溝槽具有兩個側面,第一卡掣件與該限位槽之間設有 一個彈性件;[0013]一個限位裝置,其包括有一個第一限位銷,該第一限位銷設于該卡孔,且該第一限 位銷一端伸入該限位槽而設于該限位溝槽中,且該第一限位銷能夠擋止于該第一卡掣件的 兩側面。較佳地,該第一卡掣件的卡齒上具有一個抵面,該抵面設于該卡齒上的一側。較佳地,該限位溝槽的兩側面延伸至該第一卡掣件的兩端使該限位溝槽呈開放 狀。較佳地,該限位溝槽的兩側面并未延伸至該第一卡掣件的兩端使該限位溝槽呈開 放狀。較佳地,限位溝槽還具有一個底面,該底面連接所述兩側面,該第一卡掣件的軸線 與其限位溝槽的底面具有一夾角,使得該第一卡掣件由鄰近該卡齒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限位 溝槽的深度由深漸淺,該限位溝槽貫穿該第一卡掣件。較佳地,更包括有一撥動件,該頭部靠近柄部處共設有兩個連通該容置孔的限位 槽及兩個卡孔,該棘動裝置更包括有一個第二卡掣件,該第二卡掣件一端具有一個卡齒,該 第二卡掣件的卡齒能夠嚙合于該驅動體的齒部,該第二卡掣件設有一個縱向的限位溝槽, 該第二卡掣件的限位溝槽具有兩個側面,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分別設于所述兩個限位槽, 該限位裝置更包括有一第二限位銷,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卡孔, 且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的一端分別伸入該第一卡掣件及第二卡掣件的限位溝槽,使 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能夠分別擋止于該第一卡掣件及第二卡掣件限位溝槽的兩側 面,該撥動件樞設于該本體的頭部,該撥動件能夠選擇性頂推兩卡掣件的其中之一以遠離 該驅動體。較佳地,該本體頭部靠近柄部處還設有一個容孔,該容孔位于兩限位槽之間,該容 孔供一定位裝置設置,該撥動件相對于該容孔設有數個定位槽,該定位裝置能夠彈性定位 于所述數個定位槽的其中之一,該定位裝置包括有一個定位件及一個彈性件,該定位裝置 的彈性件設于該容孔底部及該定位件之間。較佳地,該限位槽的斷面呈圓形,所述兩個限位槽的開口延伸方向朝彼此遠離。較佳地,該頭部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側,該容置孔鄰近該頭部第二側內 緣環設有一個擋部,該容置孔于該頭部第一側設有一個環凹部,該撥動件設于該環凹部,該 驅動體限制于該擋部及該撥動件之間。較佳地,該撥動件設有一個套部并延伸有一個控制部,該套部套設于該驅動體,套 部的外周圍環設有一個凹槽,該凹槽供一個扣環套設以卡設于該環凹部的一扣槽,該本體 頭部靠近柄身處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連接該容置孔的環凹部,該容孔形成于該缺口,該凹 槽形成于該控制部底面,該缺口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個限位擋面,該控制部跨設于該缺口,且 該控制部限制于該缺口的兩限位擋面之間。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1.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擋止限位該第一及第二卡掣 件,使第一及第二卡掣件不會在該限位槽內產生自轉,讓第一及第二卡掣件的卡齒能夠確 實與驅動體的齒部嚙合,防止卡齒與齒部嚙合位置不當而造成崩齒。2.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該定位裝置設于該本體的容孔,使該定位裝置能夠 將該撥動件定位于三個不同的撥動位置。[0026]3.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兩個限位槽及該容孔分別供兩卡掣件及定位裝置裝 設并抵于限位槽及容孔的內壁面,而且該本體頭部的內部不浪費多余的空間,以此保持頭 部的結構強度,避免頭部無法承受較高的扭力而發生斷裂。其它目的、優點和本實用新型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沿4-4剖面線所取的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3沿5-5剖面線所取的剖面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撥動件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撥動件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圖7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撥動件于第二位置退齒的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撥動件于第三位置的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二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三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三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四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圖14沿15-15剖面線所取的剖面圖。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申請號第200810053001號「棘輪扳手」專利案。附圖標記說明10_本體;11-柄部;12-頭部;121-第一側;122-第二側;13-容 置孔;131-擋部;132-環凹部;133-扣槽;14-限位槽;15-缺口 ;151-限位擋面;16-容 孔;17-卡孔;171-凹陷;18-定位裝置;181-定位件;182-彈性件;20-驅動體;21-齒部; 22-扳動部;30-棘動裝置;31-第一卡掣件;311-卡齒;312-抵面;313-限位溝槽;3131-側 面;3132-底面;314-抵接部;32-第二卡掣件;321-卡齒;322-抵面;323-限位溝槽; 3231-側面;3232-底面;324-抵接部;33-彈性件;40-限位裝置;41-第一限位銷;411-凸 緣;42-第二限位銷;421-凸緣;50-撥動件;51-套部;511-頂推面;52-控制部;521-定 位槽;53-凹槽;531-扣環;A-夾角;0-軸線;30A-棘動裝置;31A-第一卡掣件;311A-卡 齒;313A-限位溝槽;32A-第二卡掣件;321A-卡齒;323A-限位溝槽;31B-第一卡掣件; 313B-限位溝槽;3131B-側面;32B-第二卡掣件;323B-限位溝槽;3231B-側面;40B-限位 裝置;41B-第一限位銷;42B-第二限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 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參照圖1至圖3,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包括有一個本體10、一個驅動體20、一個棘動裝置30、一個限位 裝置40及一個撥動件50 ;其中;同時參照圖4至圖5,該本體10具有一個柄部11,該柄部11呈長條形供使用者握 持,該柄部11的一端形成一個頭部12,該頭部12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121及第二側122, 該頭部12設有一個貫穿兩側121、122的容置孔13,且該容置孔13鄰近該頭部12第二側 122內緣環設有一個擋部131,該容置孔13于該頭部12第一側121設有一個環凹部132及 一個扣槽133,該環凹部132形成于該頭部12的端面上,該扣槽133形成于該環凹部132的 內周緣。該本體10頭部12靠近柄部11處設有至少一個限位槽14 (在本實施例中為兩個 限位槽14)、一個缺口 15、一個容孔16及至少一個卡孔17 (在本實施例中為兩個卡孔17), 該限位槽14及該容孔16的斷面呈圓形,而所述兩限位槽14連通該容置孔13,兩限位槽14 的開口延伸方向朝彼此遠離,該缺口 15形成于該頭部12第一側121的端面上,且該缺口 15 連接該容置孔13的環凹部132,該缺口 15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個限位擋面151。該容孔16 形成于該缺口 15上,該容孔16位于兩限位槽14之間,兩卡孔17形成于該缺口 15上,且兩 卡孔17分別連通兩限位槽14。該容孔16供一定位裝置18設置,該定位裝置18包括有一 個定位件181及一個彈性件182,該彈性件182設于該容孔16底部及該定位件181之間,以 彈性推抵該定位件181向外。該驅動體20設于該本體10頭部12的容置孔13內,且能夠產生相對的旋轉關系, 該驅動體20的一側并擋止于該容置孔13的擋部131。該驅動體20的外周圍環設有一個齒 部21,而驅動體20的內周圍設有一個扳動部22,以扳轉工作物。該棘動裝置30包括有一個第一卡掣件31及一個第二卡掣件32,第一及第二卡掣 件31、32分別設于所述兩限位槽14,且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與限位槽14之間各設有一 個彈性件33,該彈性件33能夠推動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 32能夠沿著該限位槽14軸向滑動位移。該第一卡掣件31 —端具有一個卡齒311及一個抵面312,該第一卡掣件31另一端 則具有一抵接部314,該卡齒311與該驅動體20的齒部21相互對應,以產生嚙合關系,且 該第一卡掣件31的抵接部314受彈性件33的彈性推抵,使卡齒311嚙合于驅動體20的齒 部21上。該抵面312設于該卡齒311上的一側。該第一卡掣件31縱向設有一個限位溝槽 313,該限位溝槽313具有兩個側面3131及一個底面3132,該限位溝槽313的兩側面3131 呈平行。該第一卡掣件31設于限位槽14時,該第一卡掣件31的兩側面3131與該限位槽 1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兩側面3131延伸至該第一卡掣件31的兩端使該限位溝槽313呈開 放狀。而該第一卡掣件31的軸線0與其限位溝槽313的底面3132具有一夾角A,使得該第 一卡掣件31由鄰近該卡齒3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限位溝槽313的深度由深漸淺,進一步使 該第一卡掣件31在該限位槽14內滑移時不會抵到該限位溝槽313的底面3132。該限位溝 槽313相對于該本體10頭部12的卡孔17。該第二卡掣件32設有一個卡齒321、一個抵面322、一個限位溝槽323及一抵接部 324,該第二卡掣件32大體上與第一卡掣件31相同,使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分別卡掣 于該驅動體20兩個不同的旋轉方向。該第二卡掣件32設于另一個限位槽14,且該限位溝 槽323相對于該本體10頭部12的卡孔17。該限位溝槽323具有兩個側面3231及一個底面3232,而其結構及功效與第一卡掣件31大致相同,不再贅述。該限位裝置40包括有一個第一限位銷41及一個第二限位銷42,該第一及第二限 位銷41、42分別嵌設于該頭部12的兩個卡孔17,且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與兩卡孔 17間為緊配合,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端分別穿設于兩限位槽14而伸入該第一及第 二卡掣件31、32的限位溝槽313、323內,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兩側能夠擋止于該限 位溝槽313、323的兩側面3131、3231,使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不會在該限位槽14內 產生自轉,讓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卡齒311、321能夠確實與驅動體20的齒部21嚙 合,防止卡齒311、321與齒部21嚙合位置不當而造成崩齒。該撥動件50設于該頭部12的環凹部132上。該撥動件50設有一個套部51并延 伸有一個控制部52,該撥動件50的套部51套設于該驅動體20,并擋止該驅動體20,且套部 51的外周圍環設有一個凹槽53,該凹槽53供一個扣環531套設,而該扣環531能夠卡設于 該本體10頭部12的扣槽133,以使驅動體20的兩側擋止限位于該擋部131及該撥動件50 之間。該撥動件50套部51還設有一頂推面511,頂推面511朝向該控制部52,該撥動件50 通過轉動使頂推面511能夠選擇性頂推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其中之一遠離該驅動體20 的齒部21。該控制部52跨設于該缺口 15,且該控制部52限制于該缺口 15的兩限位擋面 151之間,以限制撥動件50的樞轉位置。該控制部52的底面設有三個定位槽521,該定位 槽521能夠與該定位裝置18的定位件181相對應卡合,以將撥動件50定位在三個不同的 撥動位置。參照圖3及圖6,該撥動件50位于第一位置的狀態圖。該撥動件50于第一位置 時,該定位裝置18定位于中間的定位槽521,該撥動件50的頂推面511未頂推該第一及第 二卡掣件31、32的抵面312、322,該驅動體20的齒部21同時受到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 的卡掣,使驅動體20順時鐘及逆時鐘方向都無法相對于該本體10旋動,因此達到驅動體20 與本體10同步轉動的效果,操作本體10將可使該驅動體20微調工作物的旋轉角度。通過 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限位溝槽313、323擋止于該限位裝置40的第一及第二限位 銷41、42,讓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卡齒311、321與驅動體20的齒部21不會產生錯 位,避免崩齒。參照圖7至圖9,為該撥動件50位于第二位置的狀態圖。該撥動件50向右扳動至 第二位置時,該定位裝置18定位于左側位置的定位槽521,該撥動件50的頂推面511頂推 該第一卡掣件31的抵面312,使該第一卡掣件31遠離該驅動體20的齒部21,此時,驅動體 20能夠相對于本體10順時鐘方向旋轉,因此本體10能夠逆時鐘方向扳轉以驅動工作物轉 動。該第一卡掣件31受到撥動件50的頂推面511頂推內縮遠離該驅動體20,通過該第一 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限位溝槽313、323擋止于該限位裝置40的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 42,讓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卡齒311、321與驅動體20的齒部21不會產生錯位,避免 崩齒。參照圖10,為該撥動件50位于第三位置的狀態圖。該撥動件50向左扳動至第三 位置時,該定位裝置18定位于右側位置的定位槽521,該撥動件50的頂推面511頂推該第 二卡掣件32的抵面322,使該第二卡掣件32遠離該驅動體20的齒部21,此時,驅動體20 能夠相對于本體10逆時鐘方向旋轉,因此本體10能夠順時鐘方向扳動以驅動工作物轉動。 該第二卡掣件32受到撥動件50的頂推面511頂推內縮遠離該驅動體20。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限位溝槽313、323擋止于該限位裝置40的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讓 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32的卡齒311、321與驅動體20的齒部21不會產生錯位,避免崩齒。參照圖11,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二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大體上 與前述第一個實施例相同,其特征在于該頭部12在該卡孔17的端面形成有一凹陷171,該 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分別形成一凸緣411、421,該凸緣411、421能夠擋止于該凹陷171 及該撥動件50之間,使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42沒有與該卡孔17相對位移的可能。參照圖12及圖13,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三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示 意圖。本實施例大體上與前述第一個實施例相同,其特征在于該棘動裝置30A的第一及第 二卡掣件31A、32A的限位溝槽313A、323A具有兩個側面3131、3231 (請見圖3)及一個底面 3132、3232(請見圖4),兩側面3131、3231并未延伸至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認、32々兩端呈開 放狀。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A、32A的軸線0與其限位溝槽313A、323A的底面3132、3232 各具有一夾角A,使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A、32A由鄰近該卡齒311A、321A的一端至另一端 的限位溝槽313A、323A的深度由深漸淺,進一步使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31A、32A在該限位 槽14內滑移時不會抵到該限位溝槽313A、323A的底面3132、3232。參照圖14及圖15,為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第四個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 大體上與前述第三個實施例相同,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溝槽313B、323B橫向貫穿該第一及第 二卡掣件31B、32B,該限位溝槽313B、323B僅具有兩側面3131B、3231B,而該限位裝置40B 的第一及第二限位銷41B、42B穿置于該限位溝槽313B、323B。由此,該第一及第二卡掣件 31B、32B容易加工銑削該限位溝槽313B、323B。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1.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限位銷擋止限位該第一及第二卡掣 件,使第一及第二卡掣件不會在該限位槽內產生自轉,讓第一及第二卡掣件的卡齒能夠確 實與驅動體的齒部嚙合,防止卡齒與齒部嚙合位置不當而造成崩齒。2.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該定位裝置設于該本體的容孔,使該定位裝置能夠 將該撥動件定位于三個不同的撥動位置。3.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中兩個限位槽及該容孔分別供兩卡掣件及定位裝置裝 設并抵于限位槽及容孔的內壁面,而且該本體頭部的內部不浪費多余的空間,以此保持頭 部的結構強度,避免頭部無法承受較高的扭力而發生斷裂。惟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實 施的范圍,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 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疇。
權利要求一種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個本體,具有一個柄部及一個頭部,該頭部形成于該柄部的一端,該頭部內設有一個容置孔,該頭部靠近柄部處設有至少一個連通該容置孔的限位槽及至少一個卡孔,該卡孔連通該限位槽;一個驅動體,其設于該容置孔,該驅動體外周圍設有齒部,內周圍設有一個扳動部;一個棘動裝置,其包括有一個第一卡掣件,該第一卡掣件設于該限位槽內,該第一卡掣件一端具有一個卡齒,該第一卡掣件的卡齒能夠嚙合于該驅動體的齒部,該第一卡掣件設有一個縱向的限位溝槽,該限位溝槽具有兩個側面,第一卡掣件與該限位槽之間設有一個彈性件;一個限位裝置,其包括有一個第一限位銷,該第一限位銷設于該卡孔,且該第一限位銷一端伸入該限位槽而設于該限位溝槽中,且該第一限位銷能夠擋止于該第一卡掣件的兩側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卡掣件的卡齒上具有一個抵面, 該抵面設于該卡齒上的一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溝槽的兩側面延伸至該第一卡 掣件的兩端使該限位溝槽呈開放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溝槽的兩側面并未延伸至該第 一卡掣件的兩端使該限位溝槽呈開放狀。
5.如權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限位溝槽還具有一個底面,該底 面連接所述兩側面,該第一卡掣件的軸線與其限位溝槽的底面具有一夾角,使得該第一卡 掣件由鄰近該卡齒的一端至另一端的限位溝槽的深度由深漸淺,該限位溝槽貫穿該第一卡 掣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撥動件,該頭部靠近柄部處 共設有兩個連通該容置孔的限位槽及兩個卡孔,該棘動裝置更包括有一個第二卡掣件,該 第二卡掣件一端具有一個卡齒,該第二卡掣件的卡齒能夠嚙合于該驅動體的齒部,該第二 卡掣件設有一個縱向的限位溝槽,該第二卡掣件的限位溝槽具有兩個側面,該第一及第二 卡掣件分別設于所述兩個限位槽,該限位裝置更包括有一第二限位銷,該第一限位銷及第 二限位銷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卡孔,且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的一端分別伸入該第一卡 掣件及第二卡掣件的限位溝槽,使該第一限位銷及第二限位銷能夠分別擋止于該第一卡掣 件及第二卡掣件限位溝槽的兩側面,該撥動件樞設于該本體的頭部,該撥動件能夠選擇性 頂推兩卡掣件的其中之一以遠離該驅動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頭部靠近柄部處還設有一個容 孔,該容孔位于兩限位槽之間,該容孔供一定位裝置設置,該撥動件相對于該容孔設有數個 定位槽,該定位裝置能夠彈性定位于所述數個定位槽的其中之一,該定位裝置包括有一個 定位件及一個彈性件,該定位裝置的彈性件設于該容孔底部及該定位件之間。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槽的斷面呈圓形,所述兩個限位 槽的開口延伸方向朝彼此遠離。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頭部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 側,該容置孔鄰近該頭部第二側內緣環設有一個擋部,該容置孔于該頭部第一側設有一個環凹部,該撥動件設于該環凹部,該驅動體限制于該擋部及該撥動件之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撥動件設有一個套部并延伸有一個 控制部,該套部套設于該驅動體,套部的外周圍環設有一個凹槽,該凹槽供一個扣環套設以 卡設于該環凹部的一扣槽,該本體頭部靠近柄身處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連接該容置孔的 環凹部,該容孔形成于該缺口,該凹槽形成于該控制部底面,該缺口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個限 位擋面,該控制部跨設于該缺口,且該控制部限制于該缺口的兩限位擋面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棘輪扳手,其包括有一個本體、一個驅動體、一個棘動裝置及一個限位裝置,該驅動體設于該容置孔,該驅動體外周圍設有一個齒部;該棘動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卡掣件,該第一卡掣件設于該限位槽內,該第一卡掣件設有一個縱向的限位溝槽,該限位溝槽具有兩個側面;該限位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限位銷,該第一限位銷設于該卡孔,且該第一限位銷一端穿入該限位槽而設于該限位溝槽,該第一限位銷能夠擋止于該第一卡掣件的兩側面。
文檔編號B25B13/46GK201685211SQ20102021378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3日
發明者黃秉文 申請人:志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