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絲鎖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絲鎖合工具,尤指一種利用本體的容設槽以為鎖合組件設置, 且當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時,利用鎖合組件的定位鋼珠置入于螺絲頭部的側 邊槽中,并以0型環適當項推定位鋼珠,就可以讓鎖合組件將螺絲固定,即使未設磁性組件 以吸附螺絲,于螺絲尚未鎖合之前亦不會脫出,更利于鎖合工作的螺絲鎖合工具。
背景技術:
按習知的鎖合工具,如美國專利第6,240,811 Bl或美國專利第6,539,826 B2, Γ Screwing element](鎖合組件)其是設鉗夾部分(jaw) 3、4,該鉗夾部分并設置于支 托組件2(holder)內部,并利用多數個的鉗夾部分的開口 15、16 (incision)挾持螺絲 6 (fastener)的頭部(fastener head)。然而,習知者必須利用鉗夾部分以挾持螺絲的頭 部,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且其所產生的缺點為鉗夾部分即使未夾置螺絲,只要稍施力就 會縮入支拖組件內部,必須另以工具或螺絲的頭部將其勾出,造成使用上的困擾。鉗夾部分 容易積存螺絲的鐵屑,造成故障。又如美國專利第6,324,946B1Γ Screwdriver adapter」(螺絲鎖合工具轉換器)該 轉換器1設接納組件(receiving element) 3,及該接納組件3并為螺帽型組件(nut-shaped element) 2設置,于該螺帽型組件2則設有支持組件(holdingelement) 15被設置于工具運 作孔(tool driving means)6的對應位置,并設一彈性組件(resilient element)6。然而, 習知者必須利用設置工具運作孔6以為螺絲的操作部位(drive portion) 18設置,且當該 螺絲被鎖入工件后,會讓操作部位(drive portion) 18過度突兀并外露于工件外表面,造成 工件表面存留過量的突出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種螺絲鎖合工具,其設置有本體以容設鎖合組件,并利 用鎖合組件以將尚未鎖合之前的螺絲預先固定,如此,使本鎖合工具不需設置磁性組件的 情形下,即可在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時,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更利于鎖 合工作的螺絲鎖合工具。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螺絲鎖合工具,其設置有本體以容設鎖合組件,并 利用鎖合組件以將尚未鎖合之前的螺絲預先固定,螺絲,設頭部,于頭部設上環圍,及位于 上環圍的下方則設多數個凹槽;如此,使本鎖合工具不需設置磁性組件的情形下,即可在螺 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時,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更利于鎖合工作的螺絲鎖
合工具。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體,設桿部,于桿部前端設套筒,套筒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凹環圍 設穿孔,穿孔并與容設槽連通,前述穿孔可設置定位鋼珠;本體設容設槽,容設槽內設彈性 組件;
鎖合組件,設于前述本體的容設槽,鎖合組件設桿部,桿部設凹環圍,以配合前述 本體的定位鋼珠運作;鎖合組件設容設槽,以為螺絲的頭部容設,前述容設槽的環壁設多數 個穿孔,可為定位鋼珠設置,位于容設槽的環壁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并以該0 型環限制定位鋼珠的活動范圍,并可防止鐵屑積存于本體容設槽內;當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得利用前述鎖合元件的容設槽內的定位鋼 珠置入于螺絲頭部的凹槽,就可以讓鎖合組件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利于鎖合工作。本發明的螺絲鎖合工具,系在本體的套筒設凹環圍以為0型環套設,且位于凹環 圍并設穿孔以為定位鋼珠設置,得利用定位鋼珠防止鎖合組件自本體的容設槽脫出。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這樣實現,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體,設桿 部,于桿部前端設套筒,套筒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凹環圍設穿孔,穿孔并與容 設槽連通,前述穿孔可設置定位鋼珠;本體設容設槽,容設槽,容設槽內設彈性組件;鎖合 組件,設于前述本體的容設槽,鎖合組件設桿部,桿部設凹環圍,以配合前述本體的定位鋼 珠運作;鎖合組件設容設槽,以為螺絲的頭部容設,前述容設槽的環壁設多數個穿孔,可為 定位鋼珠設置,位于容設槽的環壁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并以該0型環限制定 位鋼珠的活動范圍;螺絲,設頭部,于頭部設上環圍,及位于上環圍的下方則設多數個凹槽; 當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前述鎖合組件的容設槽內的定位鋼珠置入于螺絲頭 部的凹槽,就可以讓鎖合組件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利于鎖合工作。本發明的螺絲鎖合工具的優點是,用最簡易的方式讓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 槽結合,且利用鎖合組件的定位鋼珠置入于螺絲頭部的側邊槽中,并以0型環適當頂推定 位鋼珠,就可以讓鎖合組件的定位鋼珠位于螺絲頭部邊側的凹槽中,即使未設磁性組件以 吸附螺絲,于螺絲尚未鎖合之前亦不會脫出,更利于鎖合工作的螺絲鎖合工具。
凹環圍12、 0型環13、定位鋼珠14、 前側面15、多邊形環壁160、內壁面161、工件2螺絲3、螺絲頭部30、凹槽 32鎖合組件4、 桿部40、小徑凹環圍401、中徑凹環圍402、前端面41、容設槽42、邊壁420、穿孔421、直徑dl、直徑d2、定位鋼珠43、凹環圍44、0型環45
穿孔120、 容設槽16、 彈性組件17
上環圍31、
多邊形結合部400具體實施例方式如此,為使貴審查員可以充分了解本發明,茲依附圖示解說如下;如圖1 4所示,本發明的螺絲鎖合工具,至少包含本體1,設桿部10,以與外部的手工具結合,及位于前述桿部10的前端則設套筒 11。如圖2及4所示,套筒11設凹環圍12,凹環圍12設于套筒11外表面,凹環圍12 并可為0型環13套設,0型環13為一種具備適當彈性的橡膠或硅膠或塑料材質所制成。因 此,當0型環13套設于前述凹環圍12時,得以其本身的彈性套緊于凹環圍12表面。又,前 述凹環圍12設穿孔120,穿孔120并與本體1容設槽16連通,及前述穿孔120并可為定位 鋼珠14設置,并可利用前述0型環13限制定位鋼珠14的活動范圍,而可防止定位鋼珠14 自前述凹環圍12脫出。如圖1及4所示,前述本體1自前側面15往內并形成容設槽16(如圖4的箭頭A 的方向),容設槽16配合鎖合組件4的形狀,因此,容設槽16位于最內側并形成有與鎖合組 件4的桿部40的多邊型結合部400同形狀的多邊形環壁160。且得于容設槽16設鎖合組 件4,并位于前述容設槽16的最內側則設彈性組件17,讓彈性組件17 —端與容設槽16的 內壁面161抵頂,另一端則抵頂于鎖合組件4的桿部40外側端,如此得利用前述本體1容 設槽16的彈性組件17隨時抵頂鎖合組件4,并讓鎖合組件4保持外伸狀態,即使有其他不 當外力施予鎖合組件4,亦可由彈性組件17彈回原位,亦即,鎖合組件4絕對不會因為瞬間 內縮而被卡固于本體1容設槽16內,再借用其他工具以撥動鎖合組件4,讓其再次外伸的問 題。如圖1所示,鎖合組件4設置于前述本體1的容設槽16中,且如前述,因為本體1 的容設槽16與鎖合組件4的形狀相同,因此,得讓鎖合組件4與本體1的容設槽16完全結
I=I O如圖5 7所示,鎖合組件4,設桿部40,桿部40設多邊形結合部400,利用多邊形 結合部400與前述本體1容設槽16的多邊形環壁160結合,以使本體1同時驅動鎖合組件 4運作。如圖7所示,鎖合組件4的桿部40設小徑凹環圍401與中徑凹環圍402,且如圖
51所示,前述小徑凹環圍401與中徑凹環圍402是用以配合前述本體1的定位鋼珠14的運 作。平時,由于鎖合組件4受到前述彈性組件17抵頂著,因此,該鎖合組件4均會保持外伸 狀態,因此,定位鋼珠14均適位于鎖合組件4的小徑凹環圍401處,得以防止鎖合組件4自 前述本體1的容設槽16脫出。如圖10所示,當使用者操作螺絲鎖合工具以將螺絲3鎖合入工件2時,由于使用 者會向前壓迫該螺絲鎖合工具,工件2則因為與螺絲結合而對鎖合工具產生前進阻力,如 此,將使得鎖合組件4向后移位而壓迫彈性組件17,讓前述定位鋼珠14暫時脫離小徑凹環 圍401,并移動到中徑凹環圍402處。如圖11所示,當使用者將螺絲3鎖合入工件2后,并退出螺絲鎖合工具后,將使得 鎖合組件4受到彈性組件17前推壓力而回復原位,定位鋼珠14位于鎖合組件4的小徑凹 環圍401處,得以防止鎖合組件4自前述本體1的容設槽16脫出。如圖5 7所示,鎖合組件4,自前端面41向內設螺絲頭部30的容設槽42,容設 槽42的邊壁420則設多數個穿孔421,穿孔421成斜向設置,即其外側口的直徑dl大于內 側口的直徑d2,而內側口的直徑d2則小于定位鋼珠43的直徑,以防止定位鋼珠自容設槽 42脫出。如圖1及5所示,于前述容設槽42的穿孔421分別設置有定位鋼珠43。并于前述 容設槽42的環壁420設凹環圍44,如此,使前述定位孔421部分延伸到此凹環圍44。又, 前述凹環圍44可為0型環45套設,且如前述,0型環45為一種具備適當彈性的橡膠或硅 膠或塑料材質所制成,因此,當0型環45套設于前述凹環圍44時,得以其本身的彈性套緊 于凹環圍44的表面。且可利用前述0型環45作為前述定位鋼珠43的彈性與定位媒介。如圖1所示,當前述鎖合組件4的容設槽42尚未與螺絲頭部30結合之前,于該容 設槽42的環壁420所設置的定位鋼珠43,可以利用前述0型環45的力量將定位鋼珠43向 容設槽的方向內壓迫定位。如圖8所示,當前述鎖合組件4的容設槽42與螺絲頭部30結合瞬間,即螺絲頭部 30被完全置入于容設槽42之前,該螺絲頭部30的上環圍31邊緣會先碰觸到定位鋼珠43, 并將定位鋼珠43瞬間往外側推開(指往容設槽42的環壁420的外側方向),定位鋼珠43 會向外擠迫前述0型環45,且因為定位鋼珠43被斜向設置,又有0型環45限制定位鋼珠 43的外移范圍,因此,定位鋼珠43并不至于自凹環圍44脫出。如圖9所示,經圖8的動作后,當前述鎖合組件4的容設槽42與螺絲頭部30完全 結合之后,螺絲頭部30的上環圍31將移動到定位鋼珠43的后側方,定位鋼珠43受前述定 位鋼珠43瞬間向內推動(指往容設槽42的方向),并使得定位鋼珠43得以卡入位于螺絲 頭部30周圍的多數個凹槽32中的數個凹槽32內,將螺絲3與鎖合組件4充分結合。如此, 本發明于不需設置任何磁性組件以吸附螺絲的情況下,使用者就可以非常快速并方便的將 螺絲與鎖合工具先行結合,且完全不會脫出,讓鎖合螺絲的工作將更為簡便安全與迅速。如圖10所示,當使用者操作螺絲鎖合工具將螺絲3鎖入工件2時,由于螺絲頭部 30完全與鎖合組件4的容設槽42結合,且因為前述定位鋼珠43與螺絲3的數個凹槽32結 合,因此,鎖合工具可以非常順利的驅動螺絲并快速鎖入工件2內。如圖11所示,當使用者將螺絲3鎖入工件2后,并退出螺絲鎖合工具后,螺絲3的 螺絲頭部30實際上仍可保留于工件2的外表,因此,若使用者要將螺絲反向取下,也必須以
6本鎖合工具才得以為之,因此,得確保已鎖入工件2的螺絲3不會被隨意破壞,提供適當的 安全維護。 如圖12 14所示,是本發明可以配合的一種螺絲3,該螺絲3設有螺絲頭部30, 于螺絲頭部30設上環圍31,及位于上環圍下方則設多數個凹槽32。然而,本發明并非被限 制僅能與此種螺絲3配合運作,因為,改變鎖合組件4的容設槽42形狀,就可以改變與不同 外觀的螺絲配合運作,本發明僅是以此為解釋上的需求。
權利要求
一種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體,設桿部,于桿部前端設套筒,套筒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O型環套設,凹環圍設穿孔,穿孔并與容設槽連通,前述穿孔可設置定位鋼珠;本體設容設槽,容設槽內設彈性組件;鎖合組件,設于前述本體的容設槽,鎖合組件設桿部,桿部設凹環圍,以配合前述本體的定位鋼珠運作;鎖合組件設容設槽,以為螺絲的頭部容設,前述容設槽的環壁設多數個穿孔,可為定位鋼珠設置,位于容設槽的環壁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O型環套設,并以該O型環限制定位鋼珠的活動范圍,并可防止鐵屑積存于本體容設槽內;當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得利用前述鎖合元件的容設槽內的定位鋼珠置入于螺絲頭部的凹槽,就可以讓鎖合組件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利于鎖合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0型環為一種具備適當彈性的橡 膠或硅膠或塑料材質所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本體的容設槽位于最內側并形成 有與鎖合組件的桿部的多邊型結合部同形狀的多邊形環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鎖合組件的桿部設小徑凹環圍與 中徑凹環圍,以配合本體的定位鋼珠的運作,并以前述定位鋼珠防止鎖合組件自前述本體 的容設槽脫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鎖合組件的容設槽所設的多數個 穿孔,各穿孔成斜向設置,即其外側口的直徑dl大于定位鋼珠直徑,且大于內側口的直徑 d2,而內側口的直徑d2小于鎖合組件定位鋼珠的直徑,防止定位鋼珠自鎖合組件的容設槽 脫出。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本體的容設槽設彈性組件以 頂推鎖合組件,并讓鎖合組件保持外伸狀態。
7.—種螺絲鎖合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體,設桿部,于桿部前端設套筒,套筒 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凹環圍設穿孔,穿孔并與容設槽連通,前述穿孔可設置 定位鋼珠;本體設容設槽,容設槽,容設槽內設彈性組件;鎖合組件,設于前述本體的容設槽,鎖合組件設桿部,桿部設凹環圍,以配合前述本體 的定位鋼珠運作;鎖合組件設容設槽,以為螺絲的頭部容設,前述容設槽的環壁設多數個穿 孔,可為定位鋼珠設置,位于容設槽的環壁設凹環圍,凹環圍可為0型環套設,并以該0型環 限制定位鋼珠的活動范圍;螺絲,設頭部,于頭部設上環圍,及位于上環圍的下方則設多數個凹槽;當螺絲頭部與 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前述鎖合組件的容設槽內的定位鋼珠置入于螺絲頭部的凹槽,就 可以讓鎖合組件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利于鎖合工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絲鎖合工具,至少包含本體,設桿部,于桿部前端設套筒,套筒外表面設凹環圍,且位于該凹環圍并設穿孔,該穿孔并與容設槽連通,及該穿孔可為定位鋼珠設置;其設置本體以容設鎖合組件,鎖合組件設桿部,桿部設小徑凹環圍與中徑凹環圍,以配合前述本體定位鋼珠運作,防止鎖合組件自容設槽脫出,讓鎖合組件得有適當的前后移動空間;位于鎖合組件前端設螺絲頭部的容設槽,容設槽的環壁設多數個穿孔,可分別為定位鋼珠設置,且位于容設槽環壁設凹環圍,該O型環將定位鋼珠定位;本發明的優點是,在本鎖合工具不需設置磁性組件的情形下,即可在螺絲頭部與鎖合組件的容設槽結合時,將螺絲完全固定不會脫出,利于鎖合工作,并可防止鐵屑積存于本體容設槽內。
文檔編號B25B13/44GK101885166SQ20091013842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1日
發明者陳河田 申請人:陳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