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尤其是指利用套設元件與保持器相互套接間,搭配數個圓柱元件作松或緊配合、限位元件與彈性單元皆僅供套設元件與保持器的移位限制、正或反向切換抵制,以及定位元件固定兩者的組成設置,為提供可依據欲套接的工作構件所欲驅動的方向不同而直接作正、反向的切換改變,使達到結構精簡且具有操作簡易、便利及多功能的實用效益為創新設計。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公知的由機械式鎖緊方式來驅使工具轉動的端視圖及側視圖;就目前既知,是利用機械式鎖緊構造來驅使工作構件轉動的方式,利用固定于機體10上的保持器20設有數個孔洞201,該孔洞各別裝置內設有圓柱體30,且該保持器20的中空內部組設有套設元件40,此套設元件40在對應裝置于保持器20內的數個圓柱體30處設有數個單向棘齒槽401,且套設元件40的中空內部則供工作軸50由插件501與其固定,而該套設元件40表面及由嵌入段601緊密組設有被動元件60,被動元件60外周形成多邊形切面602,此多邊形切面602外側為供一板手70套合定位。
當上述的工作軸50需手動控制轉動時,則需由板手70進行手控轉動操作時,由于套設元件40的單向棘齒槽401的設計,使該工作軸50僅能做單一方向的驅動,即由板手70施予單一方向的扳轉帶動被動元件60由與其緊密組設所產生摩擦配合的套設元件40,而使進一步的驅動工作軸50進行轉動。
然而,就上述構造的組成及實際使用中,明顯產生有如下的缺點1.公知構造過于復雜化,且套設元件40自工作軸50至板手70之間,還得借助其它元件的輔助定位(插件501、嵌入段601)及間接式的連動關系(被動元件60),相對使著制作復雜及組裝不易,以致成本高,操作實施亦感費力與不便。
2.公知構造礙于上述的構造設計,使著驅動方向被限制只能作單一方向的轉動,以致所能運用的工作范圍受到上述構造的設計限制,亦僅能提供單一工作型態的使用功能。
由此可見,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的設計,而亟待加以改良。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鑒于上述公知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并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后,終于成功研發完成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可調正、反向的多功能設置,且構造精簡化及操作簡易的機械式鎖緊構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由保持器、數個圓柱元件、套設元件、限位元件、彈性單元及定位單元所組成;而該保持器套接于套設元件所形成多邊形切面的中空內部,由定位單元固定于保持器與套設元件之間,而每一圓柱元件裝置于保持器周壁間并與套設元件的各切面間相抵觸,限位元件、彈性單元設立套設元件內且與保持器作限位及彈性抵制;由上述設計,當欲被驅動的工作構件與保持器結合,此時數個圓柱元件同時與工作構件的表面及套設元件各切面相應,且于保持器內具有所需角度的移位余隙,即使外部可由此順利扳轉保持器呈正向(或反向)的位置改變,而控制圓柱元件同時與套設元件、工作構件形成緊密鎖固狀態,提供套設元件可順利透過數個圓柱元件驅使保持器帶動工作構件進行限制正向(或反向)的方位轉動,亦即,上述構造被限制僅供正向(或反向)轉動時,若保持器與套設元件產生非正向(或非反向)的反轉,則工作構件形成空轉狀態;據此,由上述設計可有效達到結構精簡,組成穩固,以及操作簡易的實用構造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即對上述的保持器在供圓柱元件容置處具有槽孔,此槽孔的寬幅大于圓柱元件的外徑,而槽孔兩側朝保持器內形成有抵制緣,此兩側抵制緣的間距小于槽孔、圓柱元件;當圓柱元件受套設元件的切面往順時鐘的正向(或逆時鐘的反向)推進時,該圓柱元件則可順利朝左側(或右側)抵制緣推動著保持器;而該套設元件的多邊形切面設計,使每兩個切面的交接端正好對應套設元件的槽孔的中心位置,且每兩個切面之間留有可使圓柱元件朝右側、左側移動的余隙,此時保持器以這樣的余隙設計一長型限位部,并使設于套設元件內的限位元件得以限制在余隙內移動,以及保持器亦設有左、右抵制部,再使設于套設元件內的彈性單元彈性抵制其間;由上述設計,可由外部操作套設元件朝正向(左側)的扳轉,而使保持器的左抵制部受套設元件內的彈性單元抵制,此時設于套設元件內的限位元件順勢移動至保持器的長型限位部的其一端,且該套設元件的各切面皆與圓柱元件形成抵觸配合,如此當保持器的中空內部裝置有欲由機械式鎖緊配合驅動的工作構件之后,即可順利控制保持器進行順時鐘的正向轉動;反之,當外部操作套設元件朝反向(右側)的扳轉,而使保持器的右抵制部受套設元件內的彈性單元抵制,此時設于套設元件的限位元件順勢移動至保持器的長型限位部的另一端,又可順利控制套設元件進行逆時鐘的反向轉動,進而以驅使保持器帶動工作構件作反向轉動;由此,形成一種無須再因所需驅動方向的不一而變換不同的使用器具,即可直接于保持器上調控正向或反向的驅動位置,使達到具有多功能且操作簡易的實質效益,進而提升工作效率、節省產業制作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有一保持器為中空體,其中空內部為供欲由機械式鎖緊配合驅動的工作構件嵌置其間,外部形成具有一截深度的套接段,而于套接段周壁等距設有數道槽孔,槽孔的兩側壁形成向中空內部弧狀漸縮狀的抵制緣,且此套接段于外側壁的一端設有凹部,另一端則具有向外環狀突出的突緣,突緣的外圍可依據使用者需求再增加以防滑摩擦面,且上述突緣朝套接段的平面設有左、右抵制部及長型限位部。
一圓柱元件為對應置設于保持器的槽孔內,且其表面正好抵觸槽孔的抵制緣。
一套設元件亦為中空體,其中空內部為供保持器套設其間,且中空內部形成多邊形切面,每兩切面的交接端正與保持器的槽孔兩側抵制緣的對稱中心線相對應,而該套設元件于對應保持器的左、右抵制部、長型限位部的平面設有槽孔、限位孔。
限位元件為柱體,一端供置入套設元件的限位孔內,另一端供嵌制于保持器的長型限位部的一端。
一彈性單元包括有彈簧與滾珠,供依序置入套設元件的槽孔內,并使滾珠得以對應抵撐保持器的抵制部。
一定位單元可為C型扣環,供卡扣于保持器的凹部處;另該定位單元可為螺栓,直接螺接定位于套設元件上并與保持器的凹部抵觸來限制定位者。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的優點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精簡化,制作及組裝容易,達成摩擦驅動效果最佳化本實用新型主要結構,由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相互套接組成,配合數個圓柱元件2、限位元件3、彈性單元4及定位單元5所搭配組成一體,即可利用該保持器1內的槽孔121及套設元件3的中空內部31所形成多邊切面311的特殊設計,使圓柱元件2可于兩者之間不致掉落以外,更可有效在其間同時與套設元件3、保持器1,以及欲置入保持器1內的工作構件7產生極佳的摩擦驅動效果;再利用限位元件4、彈性單元5裝置于該套設元件3內而對保持器1作一定位置的移動空間的限位及彈性抵制,使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之間留有可使圓柱元件2適切活動的空間,使其除了可使圓柱元件2設于保持器1間,以利套設元件3及工作構件1的安裝外,更可方便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兩者作位置切換的改變。
繼而利用定位元件6將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之間予以穩固定位,不僅定位安裝便捷容易,而且亦使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形成不可分離的結合為一體。
2.本實用新型結合上述構造的組成設計,可依據工作構件所需驅動方向而直接作正向或反向的切換,具有多功能且操作簡易的實質效益,進而提升工作效率、節省產業制作成本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保持器1在供圓柱元件2容置的槽孔121的寬幅大于圓柱元件2的外徑,以利圓柱元件2方便安裝,而槽孔121兩側朝保持器1內所加設抵制緣122的寬幅則小于圓柱元件2的外徑,可防止圓柱元件2朝保持器1的中空內部11掉落,以及,該套設元件3的切面311的內徑至保持器1的槽孔121間的間距亦小于數個圓柱元件2所環狀圍繞的外徑,故當圓柱元件2受套設元件3的切面311往順時鐘的正向(或逆時鐘的反向)推進時,該圓柱元件2則朝左側(或右側)抵制緣122推動著保持器1;再利用套設元件3其每兩個切面311的交接端312正好對應保持器1的槽孔121的中心位置的設計,使每兩個切面311之間形成有使圓柱元件2可朝右側或左側所限制一定角度移動的余隙,此時保持器1以這樣的余隙再配合保持器1的長型限位部133設計,以使設于保持器1內的限位元件4,其另一端得以限位其間,以及,該保持器1亦具有左、右抵制部133、134的設計,再使設于套設元件3內的彈性單元5得以彈性抵制的定位,即可使保持器1可于套設元件3之間作順時鐘的正向(或逆時鐘的反向)的扳轉調整;如此,無須再因所需驅動方向的不一而變換不同的使用器具,即可直接于保持器1上調控正向或反向的驅動位置,而順利達到機械式鎖緊的實質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前視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仰視剖面其一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仰視剖面其二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仰視剖面其三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狀態示意圖。
圖7為公知藉摩擦驅動工具轉動的端視圖。
圖8為公知藉摩擦驅動工具轉動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的立體分解圖;本實用新型所設計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由保持器1、數個圓柱元件2、套設元件3、限位元件4、彈性單元5及定位單元6所組成;其中該保持器1為中空體,其中空內部11為供欲由機械式鎖緊驅動的工作構件7嵌置其間,外部形成具有一截長度的套接段12,而于套接段12周壁等距設有數道槽孔121,槽孔121的兩側壁于朝中空內部11的方位突出有概呈弧邊漸縮窄狀的抵制緣122,使兩側抵制緣122之間的距離小于槽孔121的寬幅,且此套接段12于外側壁的一端設有凹部123,另一端則具有向外環狀突出的突緣13,突緣13的外圍可依據使用者需求加設具有防滑摩擦面131(本實用新型于此采以壓紋的應用),又上述突緣13朝套接段12的平面設有長型限位部132及左、右抵制部133、134;該圓柱元件2為圓柱體,其外徑小于保持器1的槽孔121的寬幅,大于槽孔121兩側抵制緣122的間距,為對應置設于保持器1的槽孔121內,且其表面可抵觸槽孔121的抵制緣122;該套設元件3亦為中空體,其中空內部31為供保持器1套設其間,且中空內部31形成多邊形切面311,每兩切面311的交接端312可正與保持器1的槽孔121兩側抵制緣122的對稱中心線相對應,而該套設元件3于對應保持器1的長型限位部132、左、右抵制部133、134的平面設有限位孔32及槽孔33;限位元件4為柱體,一端供置入套設元件3的限位孔32內,另一端供嵌制于保持器1的長型限位部132的一端;該彈性單元5可包括有彈簧51與滾珠52(此彈簧與滾珠為本實用新型在此所采用最佳彈性單的應用),為供依序置入套設元件3的槽孔33內,并令滾珠52得以對應抵撐保持器1的左或右抵制部133或134;該定位單元6可為C型扣環,為供卡扣于保持器1的凹部123處,以供可由C型扣環的外部抵擋套設元件3相對的端面。
再者,請參閱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前視剖面圖;本實用新型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于組裝時,可先將數個圓柱元件2一一裝設于保持器1的槽孔121內,由于槽孔121大于圓柱元件2,使圓柱元件2可順利由保持器1的槽孔121未具抵制緣122的方位裝置其間,又因槽孔121內的兩側抵制緣122的間距較圓柱元件2的外徑為小,使圓柱元件2不會于此抵制緣122間距處掉落,接著將套設元件3以其中空內部31對應套入于保持器1的套接段12處,并在套設元件3尚未完全套置于保持器1,可將限位元件4、彈性單元5分別置入于套設元件3的槽孔33及限位孔32內,并在套設元件3在套合于保持器1的套接段12的同時,使設于套設元件3的限位元件4、彈性單元5亦對應嵌置于保持器1的突緣13上的槽孔33及限位孔32內,此時,設于保持器1內的數個圓柱元件2于槽孔121至套設元件3的兩切面311間的交接端處形成有可使圓柱元件2在所需角度位移的余隙,且該圓柱元件2裝置于保持器1的槽孔121時,其最外端的表面大于套設元件3的各切面311的內徑;而當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相互套接后,再由定位單元6對應保持器1的套接段12有突出于套設元件3外端的凹部123處作卡扣定位,而能抵擋定位套設元件3相對的端面,以使套設元件3與套設元件1兩者形成無法分離的組合為一體。
再請參閱圖2及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運用工作構件的示意及仰視剖面其一示意圖;當本實用新型欲運用于工作構件7的實施時,將上述結合套設元件3的保持器1的中空內部11套置以工作構件7,此時,設于保持器1內的數個圓柱元件2于槽孔121至套設元件3的兩切面311間的交接端處形成的余隙,使圓柱元件2可于其間移動,不致因圓柱元件2的表面突出于槽孔121兩側抵制緣122外而影響保持器1的中空內部11對工作構件7的安裝。
復,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仰視剖面其二示意圖;當本實用新型與工作構件7結合后,欲帶動工作構件7進行所需驅動方位(正向(順時鐘)或反向(逆時鐘))的實施時,即由外部操控套設元件3進行轉動,該圓柱元件2即受套設元件3的中空內部31的切面311內徑較小之故,可順利將圓柱元件2朝保持器1的槽孔121的其一側(左側或右側)抵制緣122呈緊密抵觸,以及也使各圓柱元件2的表面與工作構件7呈緊密配合,而能同步驅動保持器1、工作構件7亦隨的轉動。
除此之外,請參閱圖4及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仰視剖面其二、其三示意圖;本實用新型于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之間具有限位元件4及長型限位部132的搭配組合的設計,可使設于保持器1內的圓柱元件2可于套設元件3間具有限制一定位置的移動空間;以及,本實用新型于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之間具有彈性單元5及左、右抵制部133、134的搭配組合的設計,可使保持器1可于上述移動空間的兩端作左(順時鐘(正向))及右向(逆時鐘(反向))位置的切換定位;亦即,再參閱圖4所示,當本實用新型與工作構件7結合而欲改變工作驅動方位為正向(順時鐘)的實施時,只需由外部操控保持器1朝左(順時鐘(正向))向的扳轉,而令保持器1的左抵制部133受套設元件3內的彈性單元5抵制,此時設于套設元件3內的限位元件4順勢移動至保持器1的長型限位部132的一端,且該套設元件3的各切面311皆與圓柱元件2形成抵觸配合,如此即可順利控制套設元件3進行順時鐘的正向轉動;反之,請參閱圖5所示,當外部操作保持器1朝反向(右側)的扳轉,而令套設元件3內的彈性單元5切換至保持器1的右抵制部134,此時設于套設元件3內的限位元件4順勢移動至保持器1的長型限位部132的另一端,又可順利控制套設元件3進行逆時鐘的反向轉動,進而可同步以驅動保持器1帶動工作構件7作反向轉動。
相對地,無論上述構造被限制僅供正向或反向轉動時,若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產生非正向(或非反向)的反轉,則工作構件形成空轉狀態;另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于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之間具有定位元件6的搭配組合的設計,可使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兩者得以穩固定位為不可分離的一體,而本實用新型于定位元件6,除了以C形扣環的應用,可使當保持器1的套接段12高出于套設元件3相對的端面時,直接于套設元件3的外側單獨對保持器1的凹部123作扣設定位,而使套設元件3無法脫離保持器1以外;也可采另一定位型態的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狀態示意圖;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采用的定位型態的不同如圖6所示,當保持器1的套接段12與套設元件3相對的端面同齊,可采另一種定位元件6’是以螺栓,直接從套設元件3上對應保持器1的凹部123的方位螺入,以使螺栓的一端穿過套設元件3并嵌入抵觸保持器1的凹部123內,亦可達到保持器1與套設元件3兩者得以穩固結合定位的實質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并能較常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的法定實用新型專利要求,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準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器、數圓柱元件、套設元件、限位元件、彈性單元及定位單元;該保持器的中空內部為供工作構件設立其間,外部形成有套接段,套接段設有數道槽孔,槽孔朝中空內部的兩側壁具有抵制緣,套接段的一端設有凹部,另一端則具有突緣,此突緣朝套接段處設有長型限位部及左、右抵制部;該圓柱元件小于保持器的槽孔,大于槽孔兩側抵制緣間的距離,為供對應置設于保持器的槽孔內而能抵觸槽孔的抵制緣;該套設元件的中空內部為供保持器套合,且中空內部形成多邊形切面,每兩切面的交接端正與保持器的槽孔兩側抵制緣間的中心線相對應,且留有可供圓柱元件在所需角度移動的余隙,而該套設元件于對應保持器的長型限位部及左、右抵制部的平面設有限位孔、槽孔;該限位元件一端供置入套設元件的限位孔內,另一端供嵌制于保持器的長型限位部的一端;該彈性單元供置入套設元件的槽孔內,而能對應彈性抵制于保持器的左、右抵制部;該定位單元供保持器與套設元件相互組成后,而定位于保持器的凹部處。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突緣的外圍可具有呈壓紋狀的防滑摩擦面。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單元可包括有彈簧與滾珠,為供依序置入保持器的槽孔內。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定位元件可采C型扣環的形式,直接卡扣于套接段的凹部處,以供可由C型扣環的外徑抵擋套設元件相對的端面。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定位元件可采螺栓的形式,直接從套設元件螺入抵觸保持器的凹部。
專利摘要一種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其由套設元件與保持器相套接并由定位單元予以固定組成;該保持器為供工作構件套置,且該保持器與套設元件結合間設立有數個圓柱元件、限位元件、彈性單元,使保持器可由數個圓柱元件與套設元件配合下所形成的余隙中作朝正向或反向的扳轉,此時限位元件、彈性單元亦隨位置移動,以使保持器與套設元件彼此呈相互抵觸限位,而當工作構件所需驅動的方向為反(或正)向時,可由外部呈反(或正)向扳動保持器,而與套設元件形成機械式鎖緊狀態,即可驅動工作構件;由此,提供具有結構精簡及多功能實用效益的可調正、反向的機械式鎖緊構造。
文檔編號B25B23/00GK2875715SQ20062008915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7日
發明者賴聲吉 申請人:賴聲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