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提供一種套筒扳手工具,特別系指一種利用棘爪傳動方式使套筒與扳手主體嵌套結合的套筒扳手結構。
2.驅動的效能有限,因為習用套筒扳手其套筒與扳手主體一端相套接的套口寬距,往往小于該套筒嵌套該螺件套接口的寬徑,而形成套口承受扳手扳動的出力面積小、套接口驅轉螺件的受力端面積大的不平衡扳動結構(亦即力的傳輸不是呈直線結構),如此,當套筒扳手在驅轉螺件時,并無法完全、確實地將使用者扳動的力量,形成驅動螺件的力量,不僅效益上打了折扣,又如圖21所示,由于扳手主體與套筒套設接觸的構部僅在于該套筒的套口內緣面,因此若扳動較大尺寸的螺件時,亦相對較費時費力,而無法承受較大的扭力,而如圖22的習用扳手亦有此一缺失。
3.套筒材料大量浪費,當習用的套筒套設在扳手主體上時,因為其內緣系呈封閉的ㄇ字型,因此在制造上,為避免套筒固內緣深度較淺形成使用上的缺失,乃預先將套筒的長度加長,然而,如此卻明顯顧此失彼,使套筒嵌套螺件的套接口內緣深度,至少較螺帽長度多出50%以上,不僅平白增加制造的材料成本,大尺寸的套筒重量亦相對較重,形成拿持、扳動時的不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主體、一驅動體,以及一可套接在該驅動體一端的套筒,其中該扳手主體系呈長桿狀,具有一可供握持的握柄端與呈貫穿形態的接頭端;該驅動體內緣呈穿空結構,一端系形成可容設在該接頭端內的棘輪部,另一端端面處系形成由若干棘爪等角間隔設置組成的棘爪套接部,且該棘爪套接部的各該棘爪內壁面上分別凹設有一道卡槽;該套筒為內緣穿空的構件,一端系形成與該棘水套接部接設的套接座,另一端為可掣套螺件的套口,該套接座系沿該套筒的端緣面等角間隔設有若干恰與該棘爪套接的嵌爪,其內緣壁面形成有對應該卡槽的延伸卡槽。該驅動體的棘爪與該套筒的嵌爪系呈三爪或四爪或五爪等角間隔設置。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系利用一定位項圈束套定位,而該定位項圈系設在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相套接的一端外周面適當處。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系利用至少一定位鋼珠卡設結合,該定位鋼珠系凸設在該棘爪或嵌爪的外周面適當處,用以與一相對應的槽溝嵌設卡固。該結構還包含一轉接件,該轉接件一端為該棘爪套接部,另一端系形成供傳統套筒扳手的套接軸套設的套孔。
茲以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于后圖1系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外觀示意圖(不含套筒)。
圖2系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系為本實用新型套筒外觀示意圖。
圖4系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套筒外觀示意圖。
圖5系為本實用新型組合立體外觀示意圖(含套筒)。
圖6系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7系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8系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9系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0系為本實用新型扳動外四角扳手實施例圖。
圖11系為本實用新型扳動外六角扳手實施例圖。
圖12系為本實用新型扳動六角螺帽頭實施例圖。
圖13系為本實用新型套筒與驅動體第二種套接形態的分解示意圖。
圖14系為本實用新型套筒與驅動體第三種套接形態的分解示意圖。
圖15系為本實用新型轉接習用套筒扳手分解示意圖。
圖16系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利用轉接件與習用套筒扳手套接的式樣圖。
圖17系為習用套筒扳手外觀示意圖。
圖18系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應用在習用套筒扳手外觀比對示意圖。
圖19系為本實用新型棘爪受力面積的截面與外觀示意圖。
圖20系為習用套筒扳手外觀示意圖。
圖21系為習用套筒扳手受力面積截面示意圖。
圖22系為習用套筒扳手延伸套設另一種凸塊狀套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先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包含一扳手主體10、一驅動體20,以及一可套接在該驅動體20一端的套筒30,其中該扳手主體10系呈長桿狀,具有一可供握持的握柄端11與呈貫穿形態的接頭端12,該接頭端12的內壁面適當處設置一掣制塊(圖中未顯示),該掣制塊系可受一撥塊13撥動控制其所在的方向、位置。
該驅動體20概呈凸字型,內緣呈穿空結構,其較小徑一端系形成可容設在該接頭端12內的棘輪部21,藉由一蓋板24蓋固,另一端系形成由若干棘爪221等角間隔設置組成的棘爪套接部22,該棘爪221的內壁面上,另分別凹設有一道呈V字型的卡槽222。
該套筒30亦為內緣穿空的構件,一端系形成與該棘爪套接部22相接設的套接座31,另一端為可掣套螺件的套口,該套接座31系沿該套筒30的端緣面等角間隔設有若干恰與該棘爪221嵌接的嵌爪311,其內緣壁面形成有對應該卡槽222的延伸卡槽312。
藉上述構件,使該驅動體20與該套筒30以棘爪結構的方式套接,使扳手扳動驅轉的力量呈直線傳達,且扳動受力的接觸面積更廣,以便能提升扳動的效率以及所能承受的最大扭力,此外,藉其內緣中空的壁面延伸形成等角對應的卡槽222、312,使扳手主體10具備有同時驅動套筒30及外四角或六角螺桿等工具的功能,同時,并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承上所述,需進一步說明的是,該驅動體20與套筒30在組設定位上,系可以多種方式為之,以下茲例舉二種結構說明,首先,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系利用一定位項圈23束套定位,而該定位項圈23系設在該驅動體20與套筒30相嵌套的棘爪221與嵌爪311外周面適當處,當然,該棘爪221及嵌爪311外緣面處另凹設供該定位項圈23定位的環槽223;再者,如圖4所示,亦可在該驅動體20與該套筒30相嵌接的內壁面處利用定位鋼珠卡設固定,而該定位鋼珠系可凸設在該棘爪221或嵌爪311的外周面適當處,恰與一相對應的弧溝(圖中未顯示)嵌設卡固。
另外,請參看圖7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應用的棘爪221、嵌爪311相嵌套的結構,除可呈四爪形態外也可以三爪或五爪等形態為之,至于其組裝上或使用時的方式、特點則完全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再者,如圖13、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該驅動體20一端的棘爪套接部22另可形成單一形態的長塊部或雙長塊的結構,而該套筒30一端與該棘爪套接部22套設的套接座31則凹設為一長溝或雙長溝的結構,藉以呈現該驅動體20與套筒30具備多種組合套設結構的特點。
又,為使本實用新型套筒扳手的功效特點能供一般習用的套筒扳手套設使用,使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層面更廣泛,更可提供一轉接件40,使習用套筒扳手能套接本實用新型的套筒30使用,如圖15、圖16所示,該轉接件一端為該第二棘爪套接部41,而另一端系形成供傳統套筒扳手50的套接軸51套設的套孔42,且,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應用的套筒30結構更可呈多種式樣的外形。
由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上可配合套筒扳動一般的螺帽、帽絲等螺件外,也可配合外四角或六角的扳手使用(如圖10至圖12所示),而更具實用性,同時,其扳動效能與扭力亦大幅提升,并能減少制造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因此符合實用性與產業利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主體、一驅動體,以及一可套接在該驅動體一端的套筒,其中該扳手主體系呈長桿狀,具有一可供握持的握柄端與呈貫穿形態的接頭端;該驅動體內緣呈穿空結構,一端系形成可容設在該接頭端內的棘輪部,另一端端面處系形成由若干棘爪等角間隔設置組成的棘爪套接部,且該棘爪套接部的各該棘爪內壁面上分別凹設有一道卡槽;該套筒為內緣穿空的構件,一端系形成與該棘爪套接部接設的套接座,另一端為可掣套螺件的套口,該套接座系沿該套筒的端緣面等角間隔設有若干恰與該棘爪套接的嵌爪,其內緣壁面形成有對應該卡槽的延伸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體的棘爪與該套筒的嵌爪系呈三爪或四爪或五爪等角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系利用一定位項圈束套定位,而該定位項圈系設在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相套接的一端外周面適當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體與該套筒系利用至少一定位鋼珠卡設結合,該定位鋼珠系凸設在該棘爪或嵌爪的外周面適當處,用以與一相對應的槽溝嵌設卡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構還包含一轉接件,該轉接件一端為該棘爪套接部,另一端系形成供傳統套筒扳手的套接軸套設的套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一種多功能棘爪式套筒扳手結構,其包含一扳手主體、一驅動體,以及一可套接在該驅動體一端的套筒,其中,該扳手主體具有一可供握持的握柄端與呈貫穿形態的接頭端,該驅動體及套筒內緣呈中空,其內壁面適當處等角開設有可卡設呈多角狀的螺桿,且在該驅動體另一端形成由若干棘爪等角間隔設置組成的棘爪套接部,藉該棘爪套接部與該套筒一端的套接座嵌設而達成使用功效。
文檔編號B25B13/46GK2551403SQ0221766
公開日2003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4日
發明者謝智慶 申請人:謝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