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屬于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用于軌道的聲屏障可分為金屬聲屏障和非金屬聲屏障,無論金屬聲屏障和非金屬聲屏障均是設置在軌道的兩側,通過增加高度和厚度來吸收和阻隔噪聲,此種聲屏障距離軌道較遠,由軌道發出的噪聲經過空氣的傳播后才能到達聲屏障表面,即噪聲傳導路徑中的降噪,聲屏障在傳播的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發散,導致聲音繞過聲屏障傳向居民區,傳向聲屏障的聲音強度趨弱,聲屏障的吸聲和隔聲實際作用減弱,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費,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在聲源處即可將噪聲降低的吸聲防噪結構障成為鐵路行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降噪效果優越的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包括分別設置在軌道外側的近軌聲屏障,所述近軌聲屏障包括吸聲面、隔聲面、上側面以及由上述各面所形成的空腔,該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所述近軌聲屏障沿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類梯形結構。
[0005]優選地,其還包括遠軌聲屏障,所述遠軌聲屏障設置在所述近軌聲屏障的外側。
[0006]優選地,所述近軌聲屏障固定設置在所述遠軌聲屏障和所述軌道之間的地面上或固定設置在所述遠軌聲屏障的朝向所述軌道的內側面上。
[0007]優選地,當所述軌道為兩個或以上時,在所述軌道之間還固定設置有附加吸聲裝置。
[0008]優選地,所述附加吸聲裝置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結構。
[0009]優選地,所述附加吸聲裝置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T行結構、梯形結構或類梯形結構。
[0010]優選地,所述附加吸聲裝置包括平臺和支撐該平臺的數個支撐結構。
[0011]優選地,所述平臺下部、在所述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吸聲結構,所述吸聲結構包括位于兩側的分別設置有透聲孔的兩個第一吸聲面,該兩第一吸聲面和所述平臺下側面共同形成第一空腔,該第二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
[0012]優選地,所述附加吸聲裝置包括位于兩側的兩第二吸聲面和第二上側面以及由兩第二吸聲面和第二上側面所形成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吸聲面上設置有透聲孔,所述第二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
[0013]優選地,當所述吸聲材料為部分填充時,所述吸聲材料組成多層的吸聲材料層結構,各層之間留設有空隙。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通過軌道兩側靠近軌道較近的位置設置近軌聲屏障,并通過對該近軌聲屏障的形狀設計,即近軌聲屏障的頂端彎向軌道方向,并在其空腔內加設吸聲材料,有效地阻隔和吸收了由軌道處所發出的噪音,從聲源處控制噪聲的傳播,相比普通結構的聲屏障,其降噪量可增加3?10分貝。進一步,再通過設置遠軌聲屏障進一步阻隔和吸收噪聲,顯著降低了到達居民區的噪音能量,有效保證了鐵路沿線居民的身心健康。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附加吸聲裝置3的另一種結構不意圖;
[0017]圖3為近軌聲屏障I的全填充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近軌聲屏障I的第一種部分填充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近軌聲屏障I的第二種部分填充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包括分別設置在軌道外側的近軌聲屏障1,近軌聲屏障I包括吸聲面11、隔聲面12、上側面13以及由上述各面所形成的空腔14,該空腔14內填充有吸聲材料,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在空腔14內,近軌聲屏障I沿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類梯形結構,與之相對應的,吸聲面11選擇為由下到上逐漸彎向軌道方向的弧形面或斜面,此種結構有限增大了吸聲和隔聲面積,減少了聲音的二次反射,可最大程度地吸收和反射來自于軌道的噪音,從聲源處阻斷噪聲的傳播,繞射或穿透的噪音可進一步被遠軌聲屏障2所吸收和反射,起到雙倍降低噪音的效果。作為改進或對該技術的完善,所述近軌聲屏障I還可包括下側面,該下側面和上述吸聲面11、隔聲面12、上側面13共同圍成空腔14。作為其他的結構選擇,近軌聲屏障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亦可選擇為方形、上小下大的類三角形或梯形結構。為進一步降低噪聲,其還包括遠軌聲屏障2,軌聲屏障2設置在近軌聲屏障I的外側。
[0022]作為選擇,近軌聲屏障2可固定設置在遠軌聲屏障2和所述軌道之間的地面上,此種結構可省略下側面,吸聲面11距離運行中列車的最小距離處為安全距離,安全距離越小,其降噪效果越好,但為了保證行車安全,應以行業標準為參考依據,一般選擇為5cm?60cm;亦可將近軌聲屏障2固定設置在遠軌聲屏障2的朝向所述軌道的內側面上為防止吸聲材料由空腔4中脫出,最好不要省略下側面,此種結構中安全距離可適當增大,一般選擇為5?300cmo
[0023]當所述軌道為兩個或以上時,在相鄰的軌道之間還固定設置有附加吸聲裝置3,附加吸聲裝置3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結構,附件吸聲裝置3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T行結構、梯形結構或類梯形結構,同理,此種結構可最大程度地吸收和反射來自于軌道的噪音。
[0024]作為一種結構選擇,為進一步增加功能,附加吸聲裝置3可包括平臺32和支撐該平臺32的數個支撐結構31,該平臺32可作為逃生平臺使用。為進一步降低來自軌道的噪音,平臺32下部、在所述各支撐結構31之間還設置有吸聲結構,所述吸聲結構包括位于兩側的分別設置有透聲孔的兩個第一吸聲面33,該兩第一吸聲面33和所述平臺32下側面共同形成第一空腔,該第一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在該第一空腔中。
[0025]作為另一種結構選擇,所述附加吸聲裝置3包括位于兩側的兩第二吸聲面35和第二上側面34以及由兩第二吸聲面35和第二上側面34所形成的第二空腔36,第二吸聲面35上設置有透聲孔,第二空腔36內填充有吸聲材料,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在第二空腔36中。
[0026]由于不同軌道和列車接觸所產生的噪聲的頻率有所不同,為有針對性地增加吸聲效果,當所述吸聲材料為部分填充時,所述吸聲材料組成多層的吸聲材料層結構,具體而言,可選擇為兩層、三層、四層、五層或更多層,各層吸聲材料在空腔14、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36中可水平設置、豎直設置、傾斜設置或彎曲設置,以空腔14為例的填充結構如圖3-5所示。為進一步增加吸聲效果,各層吸聲材料之間留設有空隙,該空隙的厚度可選擇為0.5cm?5cm,優選為Icm?3cm,吸聲材料可選擇為巖棉、三聚氰胺、泡沫招、微孔金屬板或其他多孔材料,不窮列舉。
[0027]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有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所有變形實施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別設置在軌道外側的近軌聲屏障(I),所述近軌聲屏障(I)包括吸聲面(11)、隔聲面(12)、上側面(13)以及由上述各面所形成的空腔(14),該空腔(14)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所述近軌聲屏障(I)沿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類梯形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遠軌聲屏障(2),所述遠軌聲屏障(2)設置在所述近軌聲屏障(I)的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軌聲屏障(I)固定設置在所述遠軌聲屏障(2)和所述軌道之間的地面上或固定設置在所述遠軌聲屏障(2)的朝向所述軌道的內側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軌道為兩個或以上時,在所述軌道之間還固定設置有附加吸聲裝置(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聲裝置(3)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聲裝置(3)在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T行結構、梯形結構或類梯形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聲裝置(3)包括平臺(32)和支撐該平臺的數個支撐結構(31)。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32)下部、在所述各支撐結構(31)之間設置有吸聲結構,所述吸聲結構包括位于兩側的分別設置有透聲孔的兩個第一吸聲面(33),該兩第一吸聲面(33)和所述平臺下側面共同形成第一空腔,該第一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聲裝置(3)包括位于兩側的兩第二吸聲面(35)和第二上側面(34)以及由兩第二吸聲面(35)和第二上側面(34)所形成的第二空腔(36),所述第二吸聲面(35)上設置有透聲孔,所述第二空腔(36)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10.根據權利要求1、8或9所述的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吸聲材料為部分填充時,所述吸聲材料組成多層的吸聲材料層結構,各層之間留設有空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軌道的聲屏障系統,其包括設置在軌道兩側的近軌聲屏障,所述近軌聲屏障包括吸聲面、隔聲面、上側面以及由上述各面所形成的空腔,該空腔內填充有吸聲材料,所述吸聲材料為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所述近軌聲屏障沿Y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上大下小的類梯形結構。其通過軌道兩側靠近軌道較近的位置設置近軌聲屏障,并通過對該近軌聲屏障的形狀設計,即近軌聲屏障的頂端彎向軌道方向,并在其空腔內加設吸聲材料,有效地阻隔和吸收了由軌道處所發出的噪音,從聲源處控制了噪聲的傳播,進一步,再通過設置遠軌聲屏障進一步阻隔和吸收噪聲,顯著降低了到達居民區的噪音能量,有效保證了鐵路沿線居民的身心健康。
【IPC分類】E01F8/00
【公開號】CN205223880
【申請號】CN201520909404
【發明人】彭翰澤, 殷康余, 梁道軍, 宋豐斌
【申請人】上海中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