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折疊路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以折疊的路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路錐設在需要臨時分隔車流,引導交通,指引車輛繞過危險路段,保護施工現場設施和人員等場所周圍或其它適當地點。一般常用于城市路口車道、高速公路養護、交警執法、路政執法、酒店、小區、體育場所、危險地區、道路施工地段等,也可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或車輛故障時快速設置于車輛現場后方,警示來車確保交通安全。傳統路錐體積大,外形尺寸固定,不能折收,使用和攜帶不便,特別是錐體采用硬質材料,在車輛碰撞或碾壓后破損率較高。尤其是轎車后備箱空間有限,不便于攜帶。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折疊路錐裝置,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使用和攜帶不便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
[0005]—種折疊路錐,包括箱體,箱蓋,以及由硅膠或塑膠制成的可折疊伸縮錐體,錐體由循環交替設置的光滑壁身段、折疊槽和預折痕組成;根據需要在部分光滑壁身段外側粘貼反光膜。錐體呈下大上小的中空結構,錐體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錐體頂部設置拉手,拉手為球狀或環狀結構,錐體底部與箱體緊密牢固連接。
[0006]箱體和箱蓋通過鉸鏈連接,在儲運時箱蓋扣合于箱體上,使用時箱蓋翻轉置于箱體下并與箱體共同構成路錐的底座。
[0007]箱體和箱蓋的水平橫剖面為多邊形或圓形。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1、結構簡單,錐體內部未設支撐,使用方便。
[0010]2、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單車攜帶。
[0011]3、在外力作用下(如碰撞、橫風等)不易翻倒,由硅膠或塑膠制成的錐體在車輛碰撞甚至碾壓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繼續使用。
[0012]4、箱體箱蓋通過鉸鏈形成整體,避免遺失,使用時箱蓋作為底座的一部分增加整體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3]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路錐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路錐的主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路錐折疊后的剖視圖。
[0016]如圖所示:I、箱體,2、箱蓋,3、錐體,4、光滑壁身段,5、折疊槽,6、預折痕,7、反光膜,8、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如圖I圖2圖3所示,一種折疊路錐,它包括用硅膠或塑膠制成的可折疊伸縮錐體,錐體由循環交替設置的光滑壁身段、折疊槽和預折痕組成;錐體呈下大上小的中空結構,頂部設置球狀或環狀拉手。收折時按壓球狀或環狀拉手使錐體的光滑壁身段沿預折痕和折疊槽折疊收縮,錐體折疊后完全置于箱體中,箱蓋扣合于箱體上。使用時,將箱蓋打開后翻轉置于箱體下,箱蓋和箱體共同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路錐的底座,向上提拉手,使折疊收縮于箱體內的錐體完全伸長形成錐體。
[0019]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錐體由循環交替設置的光滑壁身段、折疊槽和預折痕組成,因此使用時可根據需要僅拉出一部分折疊體,使錐體的高度在保證警示安全的前提下根據需要靈活設置。根據需要在合適的光滑壁身段外側粘貼反光膜。
[0020]如需增加警示效果,可在本實用新型錐體頂部的球狀或環狀拉手上加置LED燈,加置方法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21]箱體與箱蓋間扣合技術以及箱體和箱蓋間連接的鉸鏈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主權項】
1.一種折疊路錐,包括箱體(I),箱蓋(2),可折疊伸縮的錐體(3),其特征在于:錐體(3)由可折疊材料制成,錐體(3)由數組光滑壁身段(4)、折疊槽(5)和預折痕(6)組成,光滑壁身段(4)、折疊槽(5)和預折痕(6)循環交替設置,根據需要選擇在合適的光滑壁身段(4)外側粘貼反光膜(7),錐體(3)呈下大上小的中空結構,錐體(3)頂部設置拉手(8)。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疊路錐,其特征在于:錐體(3)的可折疊材料為硅膠或塑膠。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疊路錐,其特征在于:錐體(3)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攜帶的折疊路錐,它包括箱體(1),箱蓋(2),由硅膠或塑膠制成的可折疊伸縮的錐體(3),錐體(3)由數組循環交替設置的光滑壁身段(4)、折疊槽(5)和預折痕(6)組成,根據需要選擇在合適的光滑壁身段(4)外側粘貼反光膜(7),錐體(3)呈下大上小的中空結構,錐體(3)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錐體(3)頂部設置拉手(8),拉手(8)為球狀或環狀結構。箱體(1)和箱蓋(2)通過鉸鏈連接,在儲運時箱蓋(2)扣合于箱體(1)上,使用時箱蓋(2)翻轉置于箱體(1)下并與箱體(1)共同構成路錐的底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折疊拉伸操作方便,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
【IPC分類】E01F9/654, E01F9/692, E01F9/619
【公開號】CN205152830
【申請號】CN201521020319
【發明人】袁泉, 袁松, 何民軍
【申請人】袁松, 袁泉, 何民軍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