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屬于建筑地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公路行業規范對軟土地基定義是指強度低,壓縮量較高的軟弱土層.多數含有一定的有機物質。日本高等級公路設計規范將其定義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細微顆粒含量多的松軟土、孔隙大的有機質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層構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構造物穩定性差且發生沉降的地基。
[0003]日本規范還對軟土地基做了分類,提出了類型概略判斷標準。在給出軟土地基定義時指出:軟土地基不能簡單地只按地基條件確定,因填方形狀及施工狀況而異,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構造物的種類、形式、規模、地基特性的基礎上,判斷是否應按軟土地基處理。
[0004]軟土路基的處理的目的是提尚該段公路路基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
[0005]現階段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方案眾多,對于同一工程,可能存在多種滿足其承載力、沉降量等安全性指標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如何在保證施工工期、方案的經濟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節能環保等條件來研究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是建筑與地基基礎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能夠有效的實現對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
[0007]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了石塊層1、細石層2、黏土層3、石灰土調整層4、細砂層5、粉質黏土層6和地基7 ;所述地基7的下方設有若干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 ;所述相鄰混凝土粧8之間設有一個粉噴粧9和一個CFG粧10 ;所述混凝土粧8和CFG粧10均依次穿過粉質黏土層6、細砂層5、石灰土調整層4、黏土層3、細石層2和石塊層1 ;所述粉噴粧9設置在粉質黏土層6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之間間隔60_100mm。
[0009]進一步地,所述石塊層1厚度為4_8m。
[0010]進一步地,所述細石層2厚度為2_3m。
[0011]進一步地,所述黏土層3厚度為l_2m。
[0012]進一步地,所述石灰土調整層4厚度為l-2m。
[0013]進一步地,所述細砂層5厚度為0.5-1.5m。
[0014]進一步地,所述粉質黏土層6厚度為2-4m。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通過混凝土粧、粉噴粧和CFG粧的能夠有效的與石塊層、細石層、黏土層、石灰土調整層、細砂層和粉質黏土層相互結合,實現高承載力,相互配合能夠使得地基土的變形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設置了石灰土調整層,有利于提高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并且降低了工程投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_石塊層;2_細石層;3_黏土層;4_石灰土調整層;5_細砂層;6_粉質黏土層;7_地基;8_混凝土粧;9_粉噴粧;10-CFG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了石塊層1、細石層2、黏土層3、石灰土調整層4、細砂層5、粉質黏土層6和地基7 ;所述地基7的下方設有若干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 ;所述相鄰混凝土粧8之間設有一個粉噴粧9和一個CFG粧10 ;所述混凝土粧8和CFG粧10均依次穿過粉質黏土層6、細砂層5、石灰土調整層4、黏土層3、細石層2和石塊層1 ;所述粉噴粧9設置在粉質黏土層6上。
[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之間間隔60_100mm。所述石塊層1厚度為4-8m。所述細石層2厚度為2-3m。所述黏土層3厚度為l_2m。所述石灰土調整層4厚度為l-2m。所述細砂層5厚度為0.5-1.5m。所述粉質黏土層6厚度為2_4m。
[0021]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通過混凝土粧、粉噴粧和CFG粧的能夠有效的與石塊層、細石層、黏土層、石灰土調整層、細砂層和粉質黏土層相互結合,實現高承載力,相互配合能夠使得地基土的變形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設置了石灰土調整層,有利于提高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并且降低了工程投資。
[0022]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了石塊層(1)、細石層(2)、黏土層(3)、石灰土調整層(4)、細砂層(5)、粉質黏土層(6)和地基(7);所述地基(7)的下方設有若干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所述相鄰混凝土粧(8)之間設有一個粉噴粧(9 )和一個CFG粧(10 );所述混凝土粧(8 )和CFG粧(10 )均依次穿過粉質黏土層(6)、細砂層(5)、石灰土調整層(4)、黏土層(3)、細石層(2)和石塊層(1);所述粉噴粧(9)設置在粉質黏土層(6)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粧(8)、粉噴粧(9)和CFG粧(10)之間間隔60-100_。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塊層(1)厚度為4_8m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石層(2)厚度為2_3π?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層(3)厚度為1—2π?ο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土調整層(4)厚度為l-2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砂層(5)厚度為0.5-1.5mο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粉質黏土層(6)厚度為 2-4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屬于建筑地基技術領域,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了石塊層、細石層、黏土層、石灰土調整層、細砂層、粉質黏土層和地基;所述地基的下方設有若干混凝土樁、粉噴樁和CFG樁;所述相鄰混凝土樁之間設有一個粉噴樁和一個CFG樁;所述混凝土樁和CFG樁均依次穿過粉質黏土層、細砂層、石灰土調整層、黏土層、細石層和石塊層;所述粉噴樁設置在粉質黏土層上。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土地基處理結構,能夠有效的實現對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
【IPC分類】E02D27/16, E01C3/04
【公開號】CN205012181
【申請號】CN201520795286
【發明人】王玥, 王晉寶, 田美靈, 王亞軍, 李濤, 婁榮, 李強, 馬惠彪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