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快速路結構及使用該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道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段結構,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快速路結構。本實用新型同時還涉及一種使用該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道路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城市交通道路存在很多的十字路口,為了保證十字路口的安全暢通,減少堵塞,通常采用在十字路口設置紅綠燈標志的方法,讓車輛按照紅綠燈的指示行駛。這種設置雖然能使車輛有序通行,但卻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由于紅綠燈的設計,使得部分車輛必須在十字路口等待,而車輛等待期間由于發動機處于不飽和工作狀態,從而使得廢氣的排放增加,不利于城市的環境保護。特別是城市道路中的主干道和比較寬的支干道等交叉路口較多的道路,車輛多時經常會出現一邊的車輛還沒有完全通過十字路口,其它道路的通行綠燈已經亮起,使得車輛過多地聚集在十字路口,造成塞車的現象,降低了車輛的通行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安全快速路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道路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前一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安全快速路結構,該路結構主要由綠化帶、設置在綠化帶中部的換向口、設置在換向口中部的隔離墻及分別依序設在綠化帶兩側的換向道和行車道組成;各側行車道的車道數與同側交通干道的車道數相同;位于隔離墻兩側的換向口分別與綠化帶兩側的換向道連接且兩側換向口的換向相反;所述隔離墻的寬度H與兩側換向道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
[0006]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中,所述換向道由小車換向道和大車換向道組成,所述換向口由連接兩側小車換向道的小車換向口和連接兩側大車換向道的大車換向口組成;在小車換向口與大車換向口之間設有弧形地標線,該弧形地標線的跨度與兩側小車換向道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所述隔離墻的兩側端面為弧形面且該隔離墻的寬度H與兩側大車換向道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
[0007]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中,在綠化帶兩側的掉頭干道兩端分別設有變道連接區,換向道和行車道通過變道連接區與同側的交通干道連接。
[0008]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中,所述綠化帶的寬度為6-9米。
[0009]本實用新型的后一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道路結構,包括至少兩條相互連接的交通干道,在連接處側邊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和/或另一條交通干道上設有安全快速路結構,安全快速路結構中各側行車道的數量與交通干道上同側的車道數相同;在連接處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上沿該交通干道的行車方向設有隔離欄。
[0010]上述的道路結構中,所述隔離欄的長度與十字路口兩側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之間的間距相同。
[0011]上述的道路結構中,所述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長度為50-300米。
[0012]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設置掉頭干道使不同類型的汽車能在掉頭干道處掉頭行駛,在不影響第一交通干道方向車輛的正常行駛的同時,從第一交通干道向左轉入第二交通干道時,通過掉頭干道掉頭行駛后再轉入第二交通干道,有效地防止堵塞的同時,避免了汽車等待紅燈時造成廢氣排放增加的情況發生;通過設置隔離欄、隔離墻和弧形地標線能夠有效地保證汽車的行駛安全;變道連接區能夠使汽車安全、有序地進行變道。采用本實用新型汽車無需等待紅燈,能夠有效且快速地進行變道、換向行駛,極大地提高了車輛的通行率。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綠化帶1、換向口 2、小車換向口 2a、大車換向口 2b、隔離墻3、換向道4、小車換向道4a、大車換向道4b、行車道5、弧形地標線6、變道連接區7、交通干道8、隔離欄9。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安全快速路結構,該道路結構主要由綠化帶1、設置在綠化帶I中部的換向口 2、設置在換向口 2中部的隔離墻3及分別依序設在綠化帶I兩側的換向道4和行車道5組成;綠化帶I的寬度優選為6-9米。各側行車道5的車道數與同側交通干道的車道數相同;位于隔離墻3兩側的換向口 2分別與綠化帶I兩側的換向道4連接且兩側換向口 2的換向相反;所述隔離墻3的寬度H與兩側換向道4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同時,為了保證汽車能夠進行安全的變道行駛,在綠化帶I兩側的外端分別設有變道連接區7,換向道4和行車道5通過變道連接區7與同側的交通干道連接。
[0020]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換向道4由小車換向道4a和大車換向道4b組成,所述換向口 2由連接兩側小車換向道4a的小車換向口 2a和連接兩側大車換向道4b的大車換向口 2b組成,采用這種結構,方便小型車輛與大型車輛的換向行駛。在小車換向口 2a與大車換向口 2b之間設有弧形地標線6,該弧形地標線6的跨度與兩側小車換向道4a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所述隔離墻3的兩側端面為弧形面且該隔離墻3的寬度H與兩側大車換向道4b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采用這種結構,弧形地標線6和隔離墻3能夠有效的防止車輛在換向口 2處發生碰撞,進一步提高了道路的行駛安全。
[0021]實施例2
[0022]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道路結構,包括兩條交通干道8,兩條交通干道8連接呈T字形。在T形路口兩側的橫向的交通干道8上設有安全快速路結構,所述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長度為50-300米,根據具體道路情況而定。安全快速路結構中各側行車道5的數量與交通干道8上同側的車道數相同。安全快速路結構中的換向道4和行車道5通過變道連接區7與同側的交通干道8連接。在T形路口處的橫向的交通干道8上沿該交通干道8的行車方向設有隔離欄9。隔離欄9的長度優選與十字路口兩側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之間的間距相同。
[0023]實施例3
[0024]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道路結構,包括兩條交通干道8,兩條交通干道8交叉呈十字形,在兩條交通干道8之間形成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兩側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8或另一條交通干道8上設有安全快速路結構,安全快速路結構中各側行車道5的數量與交通干道8上同側的車道數相同。安全快速路結構中的換向道4和行車道5通過變道連接區7與同側的交通干道8連接。在十字路口處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8上沿該交通干道8的行車方向設有隔離欄9。隔離欄9的長度優選與十字路口兩側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之間的間距相同。
[0025]當然,根據具體道路情況,安全快速路結構也可以設置在每一條交通干道上。如主干道和主干道連接時,或次干道與次干道連接時,可以每條干道上均設置安全快速路結構。當主干道與次干道連接,或是某一方向的干道行車較少而另一方向的干道行車較多時,可只在行車較多的干道上設置安全快速路結構。根據每條道路的實際情況,安全快速路結構可以在一條主干道上設置多個。
[0026]汽車行駛時,沿安裝有隔離欄9的交通干道8行駛的車輛能夠正常的行駛穿過十字路口或是轉彎。而在另一條交通干道8行駛的車輛需要穿過十字路口或是轉彎時,則需要從安裝有隔離欄9的交通干道8上的安全快速路結構處掉頭。
[0027]本實用新型去除了紅綠燈的設置,去除了汽車等待紅燈的時間,使車輛可以快速地掉頭行駛,減少了車輛等待期間排放的廢氣量,有效地保護環境的同時,又能提高車輛的通行率。
[0028]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安全快速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路結構主要由綠化帶(I)、設置在綠化帶(I)中部的換向口(2)、設置在換向口(2)中部的隔離墻(3)及分別依序設在綠化帶(I)兩側的換向道(4)和行車道(5)組成;各側行車道(5)的車道數與同側交通干道的車道數相同;位于隔離墻(3)兩側的換向口(2)分別與綠化帶(I)兩側的換向道(4)連接且兩側換向口(2)的換向相反;所述隔離墻(3)的寬度H與兩側換向道(4)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道(4)由小車換向道(4a)和大車換向道(4b)組成,所述換向口(2)由連接兩側小車換向道(4a)的小車換向口(2a)和連接兩側大車換向道(4b)的大車換向口(2b)組成;在小車換向口(2a)與大車換向口(2b)之間設有弧形地標線(6),該弧形地標線(6)的跨度與兩側小車換向道(4a)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所述隔離墻(3)的兩側端面為弧形面且該隔離墻(3)的寬度H與兩側大車換向道(4b)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其特征在于,在綠化帶(I)兩側的外端分別設有變道連接區(7),換向道(4)和行車道(5)通過變道連接區(7)與同側的交通干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快速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綠化帶(I)的寬度為6-9米。
5.一種道路結構,包括至少兩條相互連接的交通干道(8),其特征在于,在連接處側邊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8)和/或另一條交通干道(8)上設有安全快速路結構,安全快速路結構中各側行車道(5)的數量與交通干道(8)上同側的車道數相同;在連接處的其中一條交通干道(8)上沿該交通干道(8)的行車方向設有隔離欄(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欄(9)的長度與十字路口兩側的安全快速路結構之間的間距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長度為50-300 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全快速路結構及使用該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道路結構;屬于道路結構技術領域;路結構主要由綠化帶、設置在綠化帶中部的換向口、設置在換向口中部的隔離墻及分別依序設在綠化帶兩側的換向道和行車道組成;各側行車道的車道數與同側交通干道的車道數相同;位于隔離墻兩側的換向口分別與綠化帶兩側的換向道連接且兩側換向口的換向相反;所述隔離墻的寬度H與兩側換向道外端之間的距離相同;道路結構包括至少一條交通干道,在交通干道上設有安全快速路結構;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防塞車的安全快速路結構及使用該安全快速路結構的道路結構;用于道路防塞車。
【IPC分類】E01C1-02
【公開號】CN204551158
【申請號】CN201520213004
【發明人】王振屹
【申請人】王振屹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