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解決現有防護系統維護、更換麻煩的問題。本發明包括鋼柱、網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所述鋼柱沿邊坡橫向間隔布置數根;所述上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頂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下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底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兩端還設有減壓環;所述網片布置于上支撐繩與下支撐繩之間并通過縫合繩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均勻連接。本發明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適于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
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邊坡防護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邊坡落石對交通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柔性被動防護網在落石防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柔性防護系統主要分為主動柔性防護系統和被動防護系統。其中,被動防護系統是由鋼絲繩網或環型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柵)、固定系統(包括錨桿、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巖石土體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作用。系統的柔性和攔截強度足以吸收和分散傳遞預計的落石沖擊功能,消能環的設計和采用使系統的抗沖擊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適用于建筑設施旁有緩沖地帶的高山峻嶺,把巖崩、飛石、雪崩、泥石流攔截在建筑設施之外,避開災害對建筑設施的毀壞。
[0003]現有的被動防護系統的具體構造為:數個并排的鋼柱與基座采用銷軸連接,上支撐繩一端與端頭部鋼柱的底部綁扎連接,經該鋼柱的柱頂纏繞一圈直接串接到中間跨各根鋼柱柱頂,再與另一端頭部鋼柱的柱頂綁扎連接;下支撐繩一端與端頭部鋼柱的底部綁扎連接,再串接到中間跨各根鋼柱的柱底,然后與另一端頭部鋼柱的柱底綁扎連接;防護網片與上下支撐繩通過縫合繩連接,網片與網片之間通過縫合繩連接;如圖1、圖2、圖3所示。如此構造的被動防護系統主要存在兩個缺陷:(I)當整個防護網系統遭受落石沖擊后,受沖擊位置網片石塊堆積不便于釋放,減壓環變形不便于更換,整個系統不便于維護,降低了系統使用壽命。(2)當整個防護網系統遭受落石沖擊后時,整個防護網片不能產生充分的變形,從而使系統耗能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并且鋼柱在系統遭受沖擊過程中容易彎曲失穩,從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因此,現有的被動防護系統壽命短,不便于維護,并且無法承受多次的落石沖擊。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更加合理、易于維護、工作壽命更長的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包括鋼柱、網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所述鋼柱沿邊坡橫向間隔布置數根;所述上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頂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下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底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兩端還設有減壓環;所述網片布置于上支撐繩與下支撐繩之間并通過縫合繩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均勻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網片與網片之間采用卸扣連接。
[0008]再進一步地,所述減壓環兩端通過繩卡扎有套耳,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與減壓環相連處均設有套耳,且套耳之間通過卸扣連接。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錨固位置與端部鋼柱的橫向距離至少為1.5倍鋼柱高度。
[0010]另外,所述錨固位置處的坡面內埋設有基礎。
[0011 ]此外,所述網片上覆蓋有格柵網。
[0012]本發明的原理為:通過重新設計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布置方式、網片與網片連接方式以及減壓環位置的調整,改變了整個系統在受到落石沖擊后的結構變形特性,為減壓環的更換及網片中間堆積石塊的取出提供了便捷,使整個系統易于維護,提高了柔性被動防護系統的工作壽命;同時,改變了系統結構的受力特性,將原有防護網受力后先傳遞給鋼柱再由鋼柱及側拉錨繩等進行進一步地消能,改變為防護網受力變形后由支撐繩直接傳遞給基礎來消能,從而改變了現有被動防護網的防護消能方式,達到了更好的防護效果。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4](I)本發明改變了支撐繩的連接方式,使上下支撐繩從端部鋼柱直接伸出,側向拉結到地面基礎錨固點,相比現有技術中上下支撐繩直接連接到端部鋼柱的方式,落石沖擊力的傳遞路徑更加合理,有效提高了防護效果。
[0015](2)本發明改變了減壓環布置位置,系統在受到落石沖擊后,便于更換減壓環,使系統重新恢復工作性能。相比現有技術中其需要更換支撐繩,其工作量大大降低,經濟性也大大提尚O
[0016](3)本發明改變了網片與網片間的連接方式,便于系統在受到落石沖擊后哦,取出堆積石塊,恢復網系統工作性能。
[0017](4)本發明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適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柔性被動防護網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現有網片縫合示意圖;
[0020]圖3為現有柔性被動防護網斷面圖;
[0021]圖4為本發明鋼柱的結構不意圖;
[0022 ]圖5為本發明中網片縫合示意圖。
[0023]圖中標記說明:1_鋼柱,2-網片,3-上支撐繩,4-下支撐繩,5-減壓環,6-格柵網,7-基礎,8-繩卡,9-卸扣,I O-縫合繩,11 -上拉錨繩。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0025]實施例
[0026]如圖4、5所示,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包括鋼柱1、網片2、上支撐繩3、下支撐繩4,所述鋼柱沿邊坡橫向間隔布置數根;所述上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頂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下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底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兩端還設有減壓環5;所述網片布置于上支撐繩與下支撐繩之間并通過縫合繩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均勻連接。
[0027]本發明的上支撐繩、下支撐繩與網片之間連接關系,可以使網片能夠充分滑移變形。同時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是伸出端部鋼柱后直接錨固于地面,從而提高了穩定性。
[0028]所述網片與網片之間采用卸扣9連接。通過改變網片與網片之間的連接方式,從而能夠更加快捷的維護系統工作性能。
[0029]所述減壓環兩端通過繩卡8扎有套耳,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與減壓環相連處均設有套耳,且上支撐繩/下支撐繩上的套耳與減壓環的套耳之間通過卸扣連接。通過改變減壓環設置方式,使上支撐繩在柱頂受力滑動時不受減壓環影響,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同時便于減壓環的更換。
[0030]為了便于側拉錨固,所述錨固位置與端部鋼柱的橫向距離至少為1.5倍鋼柱高度。
[0031]為了便于固定,所述錨固位置處的坡面內埋設有基礎7。當錨固點處為巖石地基時,采用A類錨固,基礎為巖石,而當錨固點處為土質地基時采用B類錨固,基礎為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
[0032]為了防護小石塊,所述網片上覆蓋有格柵網6。
[0033]值得說明的是,由于減壓環的設置方式,使得防護網在遭受落石沖擊時能夠最大限度的發生變形,又由于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設置方式,使得其能夠將落石沖擊的荷載通過相應支撐繩直接傳遞給基礎,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另外,由于改變了網片與網片的連接方式,便于系統在受到落石沖擊后,取出堆積石塊,恢復網系統工作性能,提高了系統的維護性能。
[0034]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發明。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發明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發明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包括鋼柱(I)、網片(2)、上支撐繩(3)、下支撐繩(4),所述鋼柱沿邊坡橫向間隔布置數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頂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下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的柱底并由橫向兩端的鋼柱處直接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的兩端還設有減壓環(5);所述網片布置于上支撐繩與下支撐繩之間并通過縫合繩與上支撐繩、下支撐繩均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片與網片之間采用卸扣(9)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環兩端通過繩卡(8)扎有套耳,所述上支撐繩和下支撐繩與減壓環相連處均設有套耳,且套耳之間通過卸扣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位置與端部鋼柱的橫向距離至少為1.5倍鋼柱高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位置處的坡面內埋設有基礎(7)。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維護柔性被動防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片上覆蓋有格柵網(6)。
【文檔編號】E01F7/04GK106087785SQ20161067195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2日 公開號201610671951.0, CN 106087785 A, CN 106087785A, CN 201610671951, CN-A-106087785, CN106087785 A, CN106087785A, CN201610671951, CN201610671951.0
【發明人】陳則連, 隋孝民
【申請人】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