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所施工拱橋為架設在河道上的系桿拱橋且其橋梁上部結構包括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拱橋上部結構;對所施工拱橋進行浮拖架設施工時,包括步驟:一、前期準備工作:對滑移系統進行施工,并對移動式支撐裝置進行加工;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利用滑移系統對兩個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拼裝;三、橋梁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過程如下:牽引系統施工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四、拱肋下部連接結構施工;五、橋面板鋪裝。本發明工藝步驟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施工效果好,能簡便、快速完成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過程,并且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專利說明】
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0002]蘇南運河是全國水運主要通道之一,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兩縱六橫”高等級航道網中的“一縱”的重要航段,也是江蘇省干線航道網的主要軸線。蘇南運河吳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通航凈空要求為80X7m。蘇南運河吳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新建云梨橋位于蘇州市吳江區云梨路跨京杭運河處,為東西走向,橋梁全長548.08m,上部結構跨徑為2 X (4 X 26) + 100+3 X (3 X 26)m,其中主橋為斜靠式系桿拱橋,弓丨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新建云梨橋主橋為全鋼結構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是一種結構形式新穎、特點鮮明的組合體系拱橋。該橋梁橫跨京杭大運河,橋梁施工區域航運較繁忙,內河水運工程的顯著特點是不具備大型設備起重吊裝大重量鋼結構橋梁,也不允許搭設水中臨時支架長期占用航道影響運營,且施工時必要的封航時間短暫,必須采用對通航影響較小的施工方案。
[0003]經過慎重的安全、技術方面的比選,云梨橋主橋采用陸地支架上拼裝,利用駁船作為水上移動前支點,分幅拖拉過河的施工工藝,即浮拖施工工藝。云梨橋主橋為單孔跨徑為100m,左右幅主拱肋兩側各布置一片向內傾斜的斜靠拱,主斜拱圈在豎直面內夾角19°,全橋鋼結構總重量約2700t,如何運用制定的綜合施工技術安全、可靠地完成如此大跨度、大重量偏心斜靠式拱橋陸上拼裝和浮拖架設,工藝復雜、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并且最大懸臂達23.2m,對臨河側基礎及支架要求高,同時京杭運河來往船只頻繁,允許封航時間短暫,要求在封航時間內完成浮拖工作,任務重,目前尚無成功經驗借鑒,可供借鑒的技術資料較少。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工藝步驟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施工效果好,能簡便、快速完成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過程,并且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施工拱橋為架設在河道上的系桿拱橋,所述系桿拱橋為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且其包括橋梁下部結構和支撐于所述橋梁下部結構上的橋梁上部結構,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包括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拱橋上部結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包括呈豎直向布設的主拱肋、位于主拱肋外側的斜拱肋和位于主拱肋與斜拱肋下方的拱肋下部支撐結構,所述斜拱肋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通過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與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組成橋面支撐結構,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有橋面板;所述橋梁下部結構包括兩個分別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端進行支撐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側;
[0006]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包括連接于主拱肋的兩個拱腳之間的主系梁、連接于斜拱肋的兩個拱腳之間的斜系梁、位于主系梁與斜系梁之間的邊縱梁和位于斜系梁外側的外縱梁,所述主系梁位于主拱肋的正下方,所述主拱肋和斜拱肋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主系梁、斜系梁、邊縱梁和外縱梁均沿縱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系梁、斜系梁、邊縱梁和外縱梁之間通過多道呈平行布設的邊橫梁緊固連接為一體,多道所述邊橫梁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拱肋與主系梁之間通過多根豎向吊桿進行連接,多根所述豎向吊桿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斜拱肋與外縱梁之間通過多根斜向吊桿進行連接,多根所述斜向吊桿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所述斜向吊桿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
[0007]對所施工拱橋進行浮拖架設施工時,包括以下步驟:
[0008]步驟一、前期準備工作:在所述河道一側岸邊對浮拖架設施工用滑移系統進行施工,并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移動式支撐裝置進行加工;
[0009]所述滑移系統包括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結構、布設在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下滑道和位于所述下滑道上方的上滑移裝置,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和所述下滑道均沿縱橋向布設;
[0010]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中位于所述滑移系統一側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為拼裝側支撐結構,另一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為對岸支撐結構;所述臨時支撐結構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拼裝側支撐結構位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中;
[0011 ]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為位于所述河道上且能在所述河道上進行前后的支撐裝置;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包括駁船和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架,所述臨時支撐架支撐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前側底部;所述臨時支撐架固定安裝在駁船的船艙內側中部,所述臨時支撐架包括由多根平直桿件焊接成型的支撐架體;所述臨時支撐架的前后兩側下部均設置有對駁船進行加固的橫橋向分配梁,所述橫橋向分配梁沿橫橋向布設且其位于駁船的船艙內,所述橫橋向分配梁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壁上,所述橫橋向分配梁底部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
[0012]步驟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拼裝,獲得拼裝成型且均支撐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并使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安裝于所述上滑移裝置上;
[0013]步驟三、橋梁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過程如下:
[0014]步驟301、牽引系統施工: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牽引系統進行施工;
[0015]所述牽引系統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牽引錨固結構、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的牽引機構和供所述牽引機構安裝的牽引反力座,所述牽引反力座位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所述牽引反力座和所述滑移系統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偵h所述牽引機構為沿縱橋向布設的千斤頂;所述千斤頂為穿心式千斤頂且其與所述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進行連接;所述牽引反力座位于所述對岸支撐結構的前側;
[0016]步驟302、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采用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和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將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向前拖拉,直至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拖拉到位,并使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前后兩端分別支撐于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上;
[0017]步驟四、拱肋下部連接結構施工:對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進行施工,并通過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獲得施工成型的所述橋面支撐結構;
[0018]步驟五、橋面板鋪裝:在步驟四中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施工平鋪所述橋面板。
[0019]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五中所述橋面板由多塊橋面預制板拼接而成,所述橋面預制板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進行連接;
[0020]步驟五中進行橋面板鋪裝時,先在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多塊所述橋面預制板,再對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分別進行施工。
[0021 ]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一中所述上滑移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上滑移裝置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底部;
[0022]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分別位于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均固定在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底部前側,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牽引反力座均位于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
[0023]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利用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對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向前拖拉。
[0024]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先對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待該拱橋上部結構拖拉到位后,再對另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
[0025]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一中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前至后布設的臨時支架;所述下滑道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所述下滑道包括四道沿縱橋向布設的滑道縱梁和四道分別布設在四道所述滑道縱梁正上方的滑移軌道,所述主系梁和斜系梁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道所述滑移軌道;四道所述滑道縱梁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四道所述滑移軌道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滑移裝置包括多個沿四道所述滑移軌道進行縱向滑移的縱向滑移車,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位于四道所述滑移軌道上;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均安裝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底部,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
[0026]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二中進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時,還需在每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內均搭設臨時支撐體系,所述臨時支撐體系包括多個由前至后對主拱肋與斜拱肋進行支撐的臨時豎向支撐架,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均搭設于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主拱肋和斜拱肋均支撐于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上;
[0027]所述上滑移裝置中所述縱向滑移車的數量與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中臨時豎向支撐架的數量相同,每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個縱向滑移車。
[0028]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中位于最前側的臨時豎向支撐架為前側豎向支撐架;
[0029]所述臨時支撐架位于所述前側豎向支撐架下方,所述臨時支撐架與所述前側豎向支撐架緊固連接為一體。
[0030]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一中所述支撐架體包括四根支撐立柱,四根所述支撐立柱分別布設在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上,相鄰兩根所述支撐立柱之間通過剪刀撐和兩道水平連接桿進行緊固連接,兩道所述水平連接桿分別位于剪刀撐的上下兩側;
[0031]每個所述支撐立柱周側均設置有立柱加固結構,所述立柱加固結構包括四個豎向加固鋼板,四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分別為布設在支撐立柱前側、后側、左側和右側的前側加固鋼板、后側加固鋼板、左側加固鋼板和右側加固鋼板,所述前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后側加固鋼板均呈縱橋向布設,所述左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右側加固鋼板均呈橫橋向布設;每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上均設置有一個十字形加勁肋;
[0032]所述船艙上固定支撐立柱的區域為立柱固定區,每個所述立柱固定區的外側均設置有縱橫向加固結構;所述縱橫向加固結構包括多道由前至后布設的橫向加勁肋和多道由左至右布設的縱向加勁肋,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和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通過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緊固連接為一體。
[0033]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301中所述牽引反力座包括底板、多道由左至右固定于底板上的豎向支撐柱、布設于多道所述豎向支撐柱前側的墊板和兩個分別固定在底板左右兩側上方的筋板,所述墊板呈橫橋向布設且其呈豎直向布設;所述墊板固定在底板上,每道所述豎向支撐柱的后側均設置有一道斜向撐桿;所述底板為水平鋼板且其通過多個第一錨栓緊固固定在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底板上開有多個供第一錨栓安裝的安裝孔;多道所述斜向撐桿均呈縱橋向布設,每道所述斜向撐桿的上端均支頂于墊板上,每道所述斜向撐桿底部均固定在底板上;
[0034]兩個所述筋板均呈豎直向布設且二者分別位于千斤頂的左右兩側,所述千斤頂和兩個所述筋板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千斤頂和兩個所述筋板均位于墊板前側,所述千斤頂支撐于底板上,千斤頂卡裝于兩個所述筋板之間;所述千斤頂的后部支頂在墊板上;
[0035]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鉸接座、位于鉸接座前側且供鋼絞線后端固定的固定座和左右兩個對固定座進行限位的限位拉桿,所述固定座以鉸接方式安裝在鉸接座上;兩個所述限位拉桿對稱布設在固定座的左右兩側,每個所述限位拉桿的前端均固定在固定座的外側壁上,每個所述限位拉桿的后端均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上。
[0036]上述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是: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還包括布設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且對鋼絞線進行導向的導向座,所述導向座位于牽引反力座后側;
[0037]所述導向座包括底座板、兩個分別固定在底座板左右兩側的限位件、固定在兩個所述限位件之間的豎向支撐板和支撐于豎向支撐板上的水平托板,所述豎向支撐板底部固定在底座板上;所述底座板通過多個第二錨栓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水平托板與兩個所述限位件之間形成對鋼絞線進行導向的導向槽。
[0038]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39]1、施工方法簡單、設計合理、施工簡便且投入成本較低,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
[0040]2、采用供所施工拱橋的橋梁上部結構支撐與縱向滑移的滑移系統、對橋梁上部結構前側進行支撐的移動式支撐裝置和拖動橋梁上部結構沿縱橋向向前平移的牽引系統相配合進行浮拖施工,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位于所述滑移體系的正前側,其中滑移系統和移動式支撐裝置組成浮拖過程中,對橋梁上部結構進行平穩、可靠支撐的支撐體系,同時該支撐體系能對浮拖過程進行導向。
[0041]3、所采用的滑移系統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簡便,投入成本較低,包括對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結構、布設在臨時支撐結構上的下滑道和位于下滑道上方的上滑移裝置,臨時支撐結構和下滑道均沿縱橋向布設,實際施工簡便。實際使用時,臨時支撐結構為橋梁上部結構拼裝與滑移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平臺,下滑道固定安裝于臨時支撐結構上,上滑移裝置裝于橋梁上部結構并能沿下滑道僅平穩滑移。
[0042]4、所采用的上滑移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上滑移裝置包括多個由前至后布設的縱向滑移車,多個縱向滑移車不僅能帶動橋梁上部結構進行簡便、平穩縱向滑移,并且滑移過程中,能為橋梁上部結構提成平穩支撐,多個縱向滑移車組成一個結構穩固的上滑移通道。并且,該縱向滑移車以滾軸作為滑移件進行縱向滑移,滑移過程平穩,經久耐用。
[0043]5、所采用的滑移系統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不僅能作為橋梁上部結構提供拼裝平臺,并且能簡便、快速對拼裝成型的橋梁上部結構進行縱向滑移,使用性能可靠,能簡便、快速對拼裝成型的橋梁上部結構進行縱向滑移。
[0044]6、所采用的移動式支撐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簡便,投入成本較低,包括駁船和對所施工橋梁的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架,臨時支撐架支撐于橋梁上部結構的前側底部,并且為確保支撐可靠且拖拉過程中,船艙穩固、安全,在臨時支撐架的前后兩側下部均設置有對駁船進行加固的橫橋向分配梁,以便將浮拖荷載均勻傳遞至船體縱向及橫向隔艙板,保證船體安全。
[0045]7、移動式支撐裝置所采用的臨時支撐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橋梁上部結構進行穩固支撐。
[0046]8、駁船加固方案設計合理,在橫橋向分配梁的基礎上,在每個支撐立柱周側均設置有立柱加固結構,同時在船艙上固定支撐立柱的立柱固定區外側均設置有縱橫向加固結構,能有效防止拖拉過程中臨時支撐架承受較大拉力時發生屈曲破壞。
[0047]9、所采用的移動式支撐裝置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能在河道內進行平穩移動,并且通過對駁船進行加固并在駁船上設置臨時支撐架,拖拉過程中能對橋梁上部結構前部進行穩固支撐,使用過程安全、可靠。
[0048]10、所采用的牽引系統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簡便,投入成本較低,包括固定在所施工橋梁的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牽引錨固結構、對橋梁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的牽引機構和供牽引機構安裝的牽引反力座,牽引機構(即千斤頂)與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進行連接,實際安裝簡便且操作簡單。同時,還包括布設在下部支撐結構上且對鋼絞線進行導向的導向座,能有效保證牽引效果。
[0049]11、所采用的牽引反力座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簡便,投入成本較低,整體結構穩固,主要包括底板、多道由左至右固定于底板上的豎向支撐柱、布設于多道豎向支撐柱前側的墊板和兩個分別固定在底板左右兩側上方且對千斤頂進行限位的筋板,整體性好,連接可靠。實際使用時,千斤頂安裝于底板上,并卡裝于兩個筋板之間,能對千斤頂進行有效徑向限位,確保拖拉方向始終保持一致,同時千斤頂后部支頂在墊板上,因而該牽引反力座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滿足千斤頂反力座使用需求,支撐穩固、可靠,并且固定簡便,使用過程安全、可靠,能滿足橋梁上部結構的縱向拖拉需求。
[0050]12、所采用的牽引錨固結構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主要包括固定在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鉸接座、位于鉸接座前側且供鋼絞線后端固定的固定座和左右兩個對固定座進行限位的限位拉桿,能簡便、快速完成鋼絞線與橋梁上部結構的錨固連接,并且連接可靠,固定座以鉸接方式安裝在橋梁上部結構前部,使鋼絞線后端能在一定范圍內活動,滿足拖拉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避免因鋼絞線后端與橋梁上部結構前部采用剛性連接導致鋼絞線變形、斷裂等問題。
[0051]13、所采用的導向座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包括底座板、兩個分別固定在底座板左右兩側的限位件、固定在兩個限位件之間的豎向支撐板和支撐于豎向支撐板上的水平托板,水平托板與兩個限位件之間形成對鋼絞線進行導向的導向槽,實際施工時,只需將鋼絞線置于導向槽內即可,通過導向座對鋼絞線進行導向,能滿足長距尚拖拉需求。
[0052]14、所采用的牽引系統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能簡便、快速對拼裝成型的橋梁上部結構進行縱向拖拉,以加快橋梁浮拖施工進度。
[0053]15、施工簡便且施工效果好,滑移系統、移動式支撐裝置和牽引系統協調作用,能簡便、快速完成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的浮拖施工過程,其中大跨度是指單孔跨徑多100米。采用本發明有效解決了高重心且偏心受力系桿拱橋的整體結構穩定性控制問題,對系桿拱結構自身的不穩定性,采用以下措施:第一、通過增加臨時支撐體系參與系桿拱結構受力,兼做滑移的受力支點,提高了結構自身的穩定性;第二、浮拖過程中駁船支點受力逐漸增加,為避免駁船支點處系梁、拱肋受力變形,拖拖過程中駁船位于第一個臨時豎向支撐架的正下方,且在該處系梁內增加環向加勁;基于由讀個縱向滑移車租車的上滑移裝置,在浮拖之前,駁船就位頂升并解除位于最前側的縱向滑移車與拱橋上部結構之間的約束,減少浮拖過程中的排水次數,使整個浮拖基本處于理論受力不變的狀況,從根本上減少了浮拖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浮拖過程中逐個解除縱向滑移車與拱橋上部結構之間的約束,保證了高重心且偏心受力系桿拱橋浮拖過程中的穩定性。另外,采用本發明有效解決了駁船作為水上移動支點對浮拖過程中穩定性的影響問題。駁船作為浮拖過程中水上移動支點,其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是施工控制的要點,
[0054]本發明通過對駁船進行加固,成功解決了駁船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兩方面問題。在浮拖過程中,駁船作為前方水上移動支點,后方滑道上支點數量不斷減少,整個系桿拱結構經歷多次體系轉換,后方每減少一個支點,駁船承載的重量將增加一部分,直至最后系桿拱結構僅在駁船和最后最后側的縱向滑移車作為支點的簡支工況下。同時,借助臨時支撐架,并能有效保證臨時支撐架的強度,能將荷載均勻地傳遞給船體。在解決駁船穩定性問題上,將駁船分割為10個船艙,通過調整船艙內水量,調整駁船、壓艙水、駁船上支架三者重心與鋼結構重心位于同一豎向面內,對駁船的穩定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在牽引系統方法,據拱橋上部結構的重心平面位置,將兩組牽引力對稱布置在距離重心相同的距離處,牽引過程中控制對岸穿心式千斤頂做到同步施力,進而保證了浮拖的穩定性。并且,采用連續穿心式液壓千斤頂與鋼絞線構成的牽引系統,使牽引力更加精確,進而控制拱橋上部結構偏位;通過調節兩組千斤頂牽引力的大小對拱橋上部結構及時進行糾偏,控制軸線偏位在±5cm以內,效果較好;牽引、浮拖過程中喂送滑移支點下方的滾軸時,控制滾軸與下滑道垂直,減小側向力作用;駁船設置的四個岸錨也可用于微調鋼結構左右偏差,并在最后落梁、就位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0055]綜上所述,本發明工藝步驟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施工效果好,能簡便、快速完成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過程,并且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0056]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57]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框圖。
[0058]圖1-1為本發明所施工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的橋梁上部結構的縱橋向結構示意圖。
[0059]圖1-2為本發明所施工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的橋梁上部結構的橫橋向結構示意圖。
[0060]圖1-3為本發明所施工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的橋面支撐結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61]圖1-4為本發明的施工狀態示意圖。
[0062]圖2為本發明滑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63]圖3為本發明滑移系統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0064]圖4為本發明移動式支撐裝置的橫橋向結構示意圖。
[0065]圖5為本發明移動式支撐裝置的縱橋向結構示意圖。
[0066]圖6為本發明牽引系統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0067]圖7為本發明牽引反力座的結構示意圖。
[0068]圖8為圖7的俯視圖。
[0069]圖9為本發明導向座的結構示意圖。
[0070]附圖標記說明:
[0071]I 一主拱肋;2—斜拱肋;3—主系梁;
[0072]4—斜系梁;5—邊縱梁;6—外縱梁;
[0073]7一邊橫梁;8—中橫梁;9一豎向吊桿;
[0074]10一斜向吊桿;11 一中部支撐縱梁; 12—橫向連接梁;
[0075]13—中縱梁;14 一臨時豎向支撐架;15—橋梁下部支撐結構;
[0076]16-丨一臨時支架;16_2 一滑道縱梁;16_3 一滑移軌道;
[0077]16-4 一縱向滑移車;17_丨一牽引反力座;u-n—底板;
[0078]—墊板;ι7_13 一斜向撐桿;ι7_14 一第一錨栓;
[0079]17-15一筋板;17-16—豎向支撐柱;17-2—千斤頂;
[0080]17-31—鉸接座;17-32—固定座;17-33—限位拉桿;
[0081]17-4 一鋼絞線;17_5 一導向座;i7_51 一底座板;
[0082]17-52—限位件;17-53—水平托板;17-54—第二銷檢;
[0083]17-55 一弧形限位鋼板;17_56 一豎向支撐板;18_丨一駁船;
[0084]18-2—臨時支撐架;18-21—支撐架體;18-22—縱向支撐梁;
[0085]18-23—橫向支撐梁;18-24—支撐立柱;18-25—水平連接桿;
[0086]18-26—剪刀撐;18-27—斜向支撐柱;18-28—斜向連接桿;
[0087]18-3 一橫橋向分配梁;19 一鋼筋混凝土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88]如圖1所示的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所施工拱橋為架設在河道上的系桿拱橋,所述系桿拱橋為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且其包括橋梁下部結構和支撐于所述橋梁下部結構上的橋梁上部結構,結合圖1-1、圖1-2和圖1-3,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包括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拱橋上部結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包括呈豎直向布設的主拱肋1、位于主拱肋I外側的斜拱肋2和位于主拱肋I與斜拱肋2下方的拱肋下部支撐結構,所述斜拱肋2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通過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與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組成橋面支撐結構,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有橋面板;所述橋梁下部結構包括兩個分別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端進行支撐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側;
[0089]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包括連接于主拱肋I的兩個拱腳之間的主系梁3、連接于斜拱肋2的兩個拱腳之間的斜系梁4、位于主系梁3與斜系梁4之間的邊縱梁5和位于斜系梁4外側的外縱梁6,所述主系梁3位于主拱肋I的正下方,所述主拱肋I和斜拱肋2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均沿縱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之間通過多道呈平行布設的邊橫梁7緊固連接為一體,多道所述邊橫梁7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拱肋I與主系梁3之間通過多根豎向吊桿9進行連接,多根所述豎向吊桿9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斜拱肋2與外縱梁6之間通過多根斜向吊桿10進行連接,多根所述斜向吊桿10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所述斜向吊桿10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
[0090]結合圖1-4,對所施工拱橋進行浮拖架設施工時,包括以下步驟:
[0091]步驟一、前期準備工作:在所述河道一側岸邊對浮拖架設施工用滑移系統進行施工,并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移動式支撐裝置進行加工;
[0092]結合圖2、圖3,所述滑移系統包括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結構、布設在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下滑道和位于所述下滑道上方的上滑移裝置,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和所述下滑道均沿縱橋向布設;
[0093]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中位于所述滑移系統一側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拼裝側支撐結構,另一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對岸支撐結構;所述臨時支撐結構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拼裝側支撐結構位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中;
[0094]如圖4、圖5所示,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為位于所述河道上且能在所述河道上進行前后的支撐裝置;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包括駁船18-1和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架18-2,所述臨時支撐架18-2支撐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前側底部;所述臨時支撐架18-2固定安裝在駁船18-1的船艙內側中部,所述臨時支撐架18-2包括由多根平直桿件焊接成型的支撐架體18-21;所述臨時支撐架18-2的前后兩側下部均設置有對駁船18-1進行加固的橫橋向分配梁18-3,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沿橫橋向布設且其位于駁船18-1的船艙內,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壁上,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底部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
[0095]步驟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拼裝,獲得拼裝成型且均支撐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并使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安裝于所述上滑移裝置上;
[0096]步驟三、橋梁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過程如下:
[0097]步驟301、牽引系統施工: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牽引系統進行施工;
[0098]如圖6所示,所述牽引系統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牽引錨固結構、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的牽引機構和供所述牽引機構安裝的牽引反力座17-1,所述牽引反力座17-1位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所述牽引反力座17-1和所述滑移系統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側;所述牽引機構為沿縱橋向布設的千斤頂17-2;所述千斤頂17-2為穿心式千斤頂且其與所述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17-4進行連接;所述牽引反力座17-1位于所述對岸支撐結構的前側;
[0099]步驟302、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采用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和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將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向前拖拉,直至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拖拉到位,并使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前后兩端分別支撐于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上;
[0100]步驟四、拱肋下部連接結構施工:對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進行施工,并通過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獲得施工成型的所述橋面支撐結構;
[0101]步驟五、橋面板鋪裝:在步驟四中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施工平鋪所述橋面板。
[0102]本實施例中,步驟五中所述橋面板由多塊橋面預制板拼接而成,所述橋面預制板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進行連接;
[0103]步驟五中進行橋面板鋪裝時,先在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多塊所述橋面預制板,再對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分別進行施工。
[0104]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所述上滑移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上滑移裝置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底部;
[0105]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分別位于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均固定在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底部前側,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牽引反力座17-1均位于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
[0106]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利用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對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向前拖拉。
[0107]本實施例中,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先對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待該拱橋上部結構拖拉到位后,再對另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
[0108]本實施例中,步驟302中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過程中,對任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時,均采用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所述牽引系統同步進行向前拖拉。
[0109]如圖2、圖3所示,步驟一中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前至后布設的臨時支架16-1;所述下滑道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所述下滑道包括四道沿縱橋向布設的滑道縱梁16-2和四道分別布設在四道所述滑道縱梁16-2正上方的滑移軌道16-3,所述主系梁3和斜系梁4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道所述滑移軌道16-3;四道所述滑道縱梁16-2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滑移裝置包括多個沿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進行縱向滑移的縱向滑移車16-4,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位于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上;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均安裝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底部,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
[0110]本實施例中,步驟二中進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時,還需在每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內均搭設臨時支撐體系,所述臨時支撐體系包括多個由前至后對主拱肋I與斜拱肋2進行支撐的臨時豎向支撐架14,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均搭設于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主拱肋I和斜拱肋2均支撐于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上;
[0111]所述上滑移裝置中所述縱向滑移車16-4的數量與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中臨時豎向支撐架14的數量相同,每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個縱向滑移車16-4。
[0112]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還包括多個對駁船18-1的位置進行調整的拉錨,所述拉錨固定在所述河道的岸側且其通過拉繩與駁船18-1連接。
[0113]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滑道還包括多道橫向分配梁,多道所述橫向分配梁均沿橫橋向布設,多道所述橫向分配梁由前至后布設于四道所述滑道縱梁16-2與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之間。
[0114]本實施例中,所述滑道縱梁16-2為貝雷梁。
[0115]實際使用時,所述滑道縱梁16-2也可以采用其它類型的縱梁。
[0116]本實施例中,所述滑移軌道16-3由兩道呈平行布設的工字鋼梁組成,兩道所述工字鋼梁均沿縱橋向布設且二者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實際使用時,所述滑移軌道16-3也可以采用其它類型的滑道。
[0117]本實施例中,所述臨時支架16-1包括門式支架和供所述門式支架支撐的支撐基礎,所述支撐基礎為鋼筋混凝土基礎,所述門式支架為型鋼支架。
[0118]并且,所述支撐基礎為擴大基礎,支撐穩固、可靠。
[0119]本實施例中,所述縱向滑移車16-4包括車架和多個由前至后安裝在所述車架底部且能在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上進行縱向滑移的滾軸,多個所述滾軸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
[0120]并且,所述車架為由多根型鋼桿件焊接而成的型鋼車架。因而,不僅加工簡便,并且使用過程安全、可靠,使用時間長。
[0121]本實施例中,所述縱向滑移車16-4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車架底部且供多個所述滾軸安裝的滾軸托架,每根所述滾軸的兩端均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滾軸托架上。
[0122]為確保滑移過程中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結構穩固,每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內均搭設有臨時支撐體系,通過所述臨時支撐體系,能有效解決高重心且偏心受力系桿拱橋的整體結構穩定性問題,對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拼裝過程中同步對所述臨時支撐體系進行搭設,并將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保留至浮拖到位后拆除,使系桿和拱肋(包括主拱肋I和斜拱肋2)能更好地結合成整體。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不僅能作為所述拱橋上部結構拼裝過程中的臨時拼裝支架,同時亦兼做浮拖過程中的結構滑移受力支點。
[0123]本實施例中,所施工拱橋為云梨橋主橋且其所處施工區域位于吳江市區,且處于京杭大運河通航較繁忙航段,允許封航時間短暫。現場施工場地狹小,西岸的主墩基礎為水中粧,已超出老駁岸線,東岸的主墩距老駁岸33m,在東岸先施工供所述拱橋上部結構拼裝的施工場地。
[0124]結合圖1-3,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之間通過多道呈平行布設的邊橫梁7緊固連接為一體,多道所述邊橫梁7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
[0125]所述主拱肋I與主系梁3之間通過多根豎向吊桿9進行連接,多根所述豎向吊桿9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斜拱肋2與外縱梁6之間通過多根斜向吊桿10進行連接,多根所述斜向吊桿10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所述斜向吊桿10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
[0126]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主系梁3之間通過多道呈平行布設的中橫梁8緊固連接為一體,多道所述中橫梁8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主系梁3之間由左至右設置有多道中縱梁13,多道所述中縱梁13均沿縱橋向布設且其均與主系梁3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中橫梁8與多道所述中縱梁13組成拱肋下部連接結構。
[0127]本實施例中,步驟四中對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進行施工時和步驟五中進行橋面板鋪裝時,均從兩岸開始對稱進行,先利用50噸汽車吊機在兩岸地面對中橫梁8、中縱梁13和所述橋面預制板進行吊裝。
[0128]本實施例中,所述中橫梁8的數量與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邊橫梁7的數量相同,并且,每道所述中橫梁8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一道所述邊橫梁7。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外縱梁6與斜系梁4之間由內至外設置有兩道均沿縱橋向布設的中部支撐縱梁11,兩道所述中部支撐縱梁11均為弧形梁,兩道所述中部支撐縱梁11均與斜系梁4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兩道所述中部支撐縱梁11均通過多道所述邊橫梁7與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緊固連接為一體。
[0129]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和邊縱梁5均為平直縱梁,所述外縱梁6為弧形梁,所述外縱梁6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斜系梁4的兩端外側;
[0130]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主拱肋I與斜拱肋2之間通過多道橫向連接梁12進行緊固連接。
[0131]其中,所述主系梁3和斜系梁4也稱為系桿,系桿為鋼箱結構,斜系梁4也稱為邊系
Wi
O
[0132]所述主拱肋I由多個主拱肋節段從前至后拼裝而成,所述斜拱肋2由多個斜拱肋節段從前至后拼裝而成,所述主拱肋節段和所述斜拱肋節段均為弧形鋼管節段。
[0133]本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通過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與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組成橋面支撐結構,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有橋面板;所述橋面板為鋼筋混凝土橋面板。
[0134]所述橋面板由多塊橋面預制板拼接而成,所述橋面預制板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進行連接。
[0135]本實施例中,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和邊縱梁5均為平直縱梁,所述外縱梁6為弧形梁,所述外縱梁6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斜系梁4的兩端外側。
[0136]所述主拱肋I由多個主拱肋節段從前至后拼裝而成,所述斜拱肋2由多個斜拱肋節段從前至后拼裝而成,所述主拱肋節段和所述斜拱肋節段均為弧形鋼管節段。
[0137]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拱肋節段和所述斜拱肋節段均為矩形鋼管節段,所述主拱肋節段的板厚為24mm?28mm且其橫截面尺寸為2050mm X 2000mm,所述主拱肋節段的四個側壁內部均設置有工字鋼縱向加勁肋。所述主拱肋I的計算跨徑98m,矢高20m,矢跨比1/4.9,拱軸線采用二次拋物線。
[0138]所述斜拱肋節段的板厚為18mm?30mm且其橫截面尺寸為1450mm X 1400mm,所述斜拱肋節段的頂板和兩個腹板的內部均設置有工字鋼縱向加勁肋。所述斜拱肋2的平面內計算跨徑98m,矢高21.152m,矢跨比1/4.63,拱軸線采用二次拋物線。
[0139]本實施例中,所述斜拱肋2與豎直面之間的夾角為19°。
[0140]本實施例中,所述豎向吊桿9采用高強鋼絲成品索,豎向吊桿9的縱橋向間距為3m,豎向吊桿9的拱肋端(即上端)為固定端且其系梁端(即下端)為張拉端。
[0141]所述斜向吊桿10為體外預應力系桿,所述體外預應力系桿為采用填充型環氧涂層鋼絞線。
[0142]實際使用時,所述上滑移裝置由多個從前至后布設的縱向滑移車16-4,因而所述上滑移裝置按所述臨時支撐體系的布置點采用由多個縱向滑移車16-4組成的間斷滑道,并且所述下滑道采用型鋼組拼連續滑移軌道的形式,能滿足鋼結構浮拖結構受力要求。并且,所述縱向滑移車16-4中采用所述滾軸作為滑移件,并且設置滾軸托架,所述滾軸托架采用鋼板拼焊而成,與滑移軌道16-3等寬,所述滾軸托架的高度與主系梁3的拱度相同,因而對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拼裝時,采用所述上滑移裝置能調整系梁(包括主系梁3和斜系梁4)的拱度。所述縱向滑移車16-4上部與系梁底部可靠連接,所述縱向滑移車16-4的下部用馬板與滑移軌道16-3臨時連接,待浮拖前拆除。
[0143]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拼裝時,先對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進行拼裝,再搭設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之后對主拱肋I和斜拱肋2進行拼裝。其中,對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進行拼裝時,先對主系梁3和斜系梁4進行安裝,再對邊縱梁5、外縱梁6和邊橫梁7進行拼裝。對主拱肋I和斜拱肋2進行拼裝時,由兩端向中間進行拼裝,并且主拱肋I和斜拱肋2同步進行拼裝。
[0144]所述拱橋上部結構拼裝完成后,可以利用所述上滑移裝置對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拱度進行調整,具體是在相應需調整位置處的縱向滑移車16-4與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墊裝鋼墊板的方式進行調整。
[0145]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為呈豎直向布設的桁架梁。
[0146]并且,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為由多根型鋼桿件焊接而成的型鋼分配梁,所述型鋼分配梁與所述船艙之間以焊接方式進行固定連接。
[0147]本實施例中,兩道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分別固定在臨時支撐架18-2的前后兩側下部。
[0148]本實施例中,所述平直桿件為鋼管。
[0149]實際使用時,所述平直桿件也可以為型鋼桿件。
[0150]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所述臨時支撐架18-2還包括左右兩道分別固定于支撐架體18-21左右兩側上方的縱向支撐梁18-22和兩道分別支撐于兩道所述縱向支撐梁18-22上方的橫向支撐梁18-23,兩道所述縱向支撐梁18-22均呈縱橋向布設且二者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兩道所述橫向支撐梁18-23均呈橫橋向布設且二者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
[0151]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所述支撐架體18-21包括四根支撐立柱18-24,四根所述支撐立柱18-24分別布設在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上,相鄰兩根所述支撐立柱18-24之間通過剪刀撐18-26和兩道水平連接桿18-25進行緊固連接,兩道所述水平連接桿18-25分別位于剪刀撐18-26的上下兩側。
[0152]同時,每個所述支撐立柱18-24周側均設置有立柱加固結構,所述立柱加固結構包括四個豎向加固鋼板,四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分別為布設在支撐立柱18-24前側、后側、左側和右側的前側加固鋼板、后側加固鋼板、左側加固鋼板和右側加固鋼板,所述前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后側加固鋼板均呈縱橋向布設,所述左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右側加固鋼板均呈橫橋向布設;每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上均設置有一個十字形加勁肋。
[0153]本實施例中,所述船艙上固定支撐立柱18-24的區域為立柱固定區,每個所述立柱固定區的外側均設置有縱橫向加固結構;所述縱橫向加固結構包括多道由前至后布設的橫向加勁肋和多道由左至右布設的縱向加勁肋,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和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通過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緊固連接為一體。
[0154]本實施例中,每個所述支撐立柱18-24外側均設置有一道斜向支撐柱18-27,所述斜向支撐柱18-27的上端固定在所支撐的支撐立柱18-24上部外側,且斜向支撐柱18-27底部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所述斜向支撐柱18-27的中部與所支撐的支撐立柱18-24下部之間通過斜向連接桿18-28進行連接。
[0155]本實施例中,所述駁船18-1選擇一艘1200t浮船作為浮拖的移動前支點,保證浮拖施工的安全性。為增加駁船18-1的浮拖能力,需對駁船18-1進行加固,具體是增設橫橋向分配梁18-3,同時還需在每個所述支撐立柱18-24周側均設置有立柱加固結構,并在所述船艙上固定支撐立柱18-24的所述立柱固定區設置縱橫向加固結構。
[0156]同時,所述駁船18-1加固完成后需滿水試航,對不滿足吃水深度要求的區域進行疏浚,確保浮拖施工順利進行。并且,還需對駁船18-1的壓艙水量進行確定,既要考慮到駁船18-1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又要確保浮拖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能自由進出。由于不同工況下的浮拖過程中,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配到駁船18-1上的重量是不同的,需通過壓排水實時調整駁船18-1的標高和重心位置,精確計算各工況下駁船18-1所受支反力,同時考慮到駁船18-1、臨時支撐架18-2的彈性壓縮以及船艙內的備用壓艙水,確定每個船艙內壓排水量,以保證駁船18-1的支撐高度,同時確保駁船18-1、臨時支撐架18-2和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重心位于同一平面內,實現浮拖過程中駁船18-1的豎向標高、平面內偏移及穩定性控制。
[0157]為保證浮拖施工能順利進行,浮拖施工前根據駁船18-1的結構尺寸及浮拖重量(即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重量),除對駁船18-1進行加固之外,還需在駁船18-1上的浮拖位置增加臨時支撐架18-2,該臨時支撐架18-2采用立體桁架結構。所述臨時支撐架18-2與橫橋向分配梁18-3可靠連接,以便將浮拖荷載均勻傳遞至船體縱向及橫向隔艙板,保證船體安全。
[0158]同時,還需對駁船18-1進行分艙隔離,購置足夠多的潛水電栗和相應口徑的水袋,確保每個艙室獨立壓排水,計算每個艙室需壓水量和排水工況中的每個艙室需排水量,浮拖前設置水線標尺并進行壓排水試驗,確定準確壓排水情況。
[0159]如圖7、圖8所示,步驟301中所述牽引反力座17-1包括底板17-11、多道由左至右固定于底板17-11上的豎向支撐柱17-16、布設于多道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前側的墊板17-12和兩個分別固定在底板17-11左右兩側上方的筋板17-15,所述墊板17-12呈橫橋向布設且其呈豎直向布設;所述墊板17-12固定在底板17-11上,每道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的后側均設置有一道斜向撐桿17-13;所述底板17-11為水平鋼板且其通過多個第一錨栓17-14緊固固定在固定支撐結構上,所述底板17-11上開有多個供第一錨栓17-14安裝的安裝孔;多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均呈縱橋向布設,每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的上端均支頂于墊板17-12上,每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底部均固定在底板17-11上;
[0160]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呈豎直向布設且二者分別位于千斤頂17-2的左右兩側,所述千斤頂17-2和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千斤頂17-2和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位于墊板17-12前側,所述千斤頂17-2支撐于底板17-11上,千斤頂17-2卡裝于兩個所述筋板17-15之間;所述千斤頂17-2的后部支頂在墊板17-12上。
[0161]本實施例中,所述千斤頂17-2為穿心式千斤頂且其與所述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17-4進行連接。
[0162]本實施例中,步驟301中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鉸接座17-31、位于鉸接座17-31前側且供鋼絞線17-4后端固定的固定座17-32和左右兩個對固定座17-32進行限位的限位拉桿17-33,所述固定座17-32以鉸接方式安裝在鉸接座17-31上;兩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對稱布設在固定座17-32的左右兩側,每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的前端均固定在固定座17-32的外側壁上,每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的后端均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上。
[0163]此處,所述鉸接座17-31和限位拉桿17-33均固定在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上。
[0164]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7-32與鉸接座17-31之間通過鉸接軸17-4進行連接,所述鉸接軸17-4呈橫橋向布設。
[0165]本實施例中,所述墊板17-12和筋板17-15均為焊接固定在底板17-11上的豎向鋼板。
[0166]本實施例中,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為底部焊接固定在底板17-11上的豎向工字鋼,所述斜向撐桿17-13為工字鋼。
[0167]實際使用時,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和斜向撐桿17-13也可以采用其它類型的型鋼桿件。本實施例中,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和斜向撐桿17-13的數量均為兩道。
[0168]實際加工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豎向支撐柱17-16和斜向撐桿17-13的數量以及各豎向支撐柱17-16和各斜向撐桿17-13的布設位置分別進行相應調整。
[0169]實際使用時,所述千斤頂17_2的外徑為Φ 350mm?Φ 450mm;
[0170]所述墊板17-12和筋板17-15均為矩形鋼板;
[0171]所述墊板17-12的高度大于千斤頂17-2的外徑,所述墊板17-12的高度為400mm?500mm;
[0172]所述筋板17-15的高度小于千斤頂17-2的外徑,所述筋板17-15的高度為150mm?250mmo
[0173]并且,所述底板17-11、墊板17-12和筋板17-15的板厚均為15mm?25mm。
[0174]本實施例中,所述千斤頂17-2的外徑為Φ400πιπι;所述墊板17-12的高度為450mm,所述筋板17-15的高度為200_,底板17-11、墊板17-12和筋板17-15的板厚均為20_。
[0175]實際使用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墊板17-12和筋板17-15的高度以及底板17-11、墊板17-12和筋板17-15的板厚分別進行相應調整。
[0176]為固定簡便,所述固定座17-32上設置供鋼絞線17-4固定的拉錨器。
[0177]同時,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還包括布設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且對鋼絞線17-4進行導向的導向座17-5,所述導向座17-5位于牽引反力座17-1后側,所述導向座17-5位于牽引反力座17-1后側。
[0178]如圖9所示,所述導向座17-5包括底座板17-51、兩個分別固定在底座板17-51左右兩側的限位件17-52、固定在兩個所述限位件17-52之間的豎向支撐板17-56和支撐于豎向支撐板17-56上的水平托板17-53,所述豎向支撐板17-56底部固定在底座板17-51上;所述底座板17-51通過多個第二錨栓17-54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水平托板17-53與兩個所述限位件17-52之間形成對鋼絞線17-4進行導向的導向槽。
[0179]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座17-5還包括兩個分別固定于水平托板17-53上方的弧形限位鋼板17-55,兩個所述弧形限位鋼板17-55呈對稱布設且二者分別固定在兩個所述限位件17-52上。
[0180]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板17-51和水平托板17-53均為水平鋼板,所述限位件17-52為豎向工字鋼,所述豎向支撐板17-56為豎向鋼板。
[0181]實際使用時,所述限位件17-52也可以采用其它類型的型鋼桿件。
[0182]由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前后兩端分別支撐于兩個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上,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中位于所述滑移系統一側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拼裝側支撐結構,另一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對岸支撐結構。
[0183]所述固定支撐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梁19、鋼筋混凝土墩柱、鋼筋混凝土基礎等。本實施例中,所述牽引反力座17-1和導向座17-5均固定于位于所述對岸支撐結構前方的鋼筋混凝土梁19上。
[0184]實際施工時,先在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前側布設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再在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前方布設牽引反力座17-1和導向座17-5,并在牽引反力座17-1上安裝千斤頂17-2,將千斤頂17-2與所述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17-4進行連接,并使鋼絞線17-4從導向座17-5的導向槽內穿過,之后啟動千斤頂17-2即可。
[0185]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浮拖時,可以采用多個由左至右布設的所述牽引系統同步進行牽引,多個所述牽引系統均沿縱橋向進行布設。
[0186]本實施例中,對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浮拖時,采用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所述牽引系統同步進行牽引。并且,所述千斤頂17-2采用連續千斤頂,所述鋼絞線17-4采用5根低松弛鋼絞線。采用連續穿心式千斤頂,通過液壓栗站和配套的控制系統進行浮拖牽引。連續千斤頂取代卷揚機,使整個浮拖過程緩慢、平穩地進行,避免了卷揚機牽引產生的竄動、后溜現象。同時,連續千斤頂通過控制系統可精確控制牽引力,使浮拖時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發生的軸線偏移較小,且其自身作為主要的糾偏系統在浮拖過程中通過調節左右兩側的牽引力成功地解決了無限位裝置的浮拖過程糾偏問題。
[0187]由于牽引反力座17-1承受牽引反力且其作用非常關鍵,為保證牽引反力座17-1能承受足夠的牽引反力,牽引反力座17-1采用型鋼和鋼板組裝結構,并通過化學錨栓進行固定。同時,由于拖拉距離大,中途需設置導向座17-5,保證鋼絞線17-4平順、正常使用。
[0188]本實施例中,在每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前側需設置兩個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兩個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分別布設在主系梁4和斜系梁4前端,由于所述拱橋上部結構未偏心結構,牽引錨點的設置根據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計算重心位置對稱設置,其中主系梁側位于拱腳端部,邊系梁側位于端橫梁頂板處,兩者水平高度保持一致。另外,鋼絞線穿束安裝應依次進行,避免鋼絞線互相錯位,導致牽引時產生鋼絞線破斷的危險。為發揮鋼絞線17-4良好的牽引性能,還應遵循正、反捻交替穿束的原則。鋼絞線17-4穿好后,應再次對錨點進行檢查,防止牽引時鋼絞線17-4發生松動。正式拖拉之前,應用千斤頂17-2進行調索,使每側的五根鋼絞線17-4能同時均勻受力。
[0189]本實施例中,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之前,所述拱部上部結構的前端支撐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中位于最前側的臨時支架16-1上。采用所述牽引系統拖動所述拱部上部結構平穩向前移動,待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中位于最前側的臨時豎向支撐架14位于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時,駁船18-1滿倉壓載后先利用兩岸的岸錨進行平面位置調整,使駁船18-1緩慢移動至最前側的臨時豎向支撐架14下方,調整壓倉水使船體上升,同時觀察縱向滑移車16-4的脫空情況及各臨時豎向支撐架14支撐位置處(即剛性支撐點)的應力變化情況,待下一個縱向滑移車16-4即將脫離與滑移軌道面接觸時停止排水,在調整壓倉水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進行指揮,按計算并經過排壓水試驗的分倉壓排水量,在保證浮拖船舶(即駁船18-1)緩慢平穩上升的同時,控制船體的重心與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重心在豎面上重合。待所述拱橋上部結構與駁船18-1上的臨時支撐架18-2完全連接后,駁船18-1收緊對岸岸錨(即布設在所述滑移系統另一側的岸錨)并放松拼裝岸岸錨(即布設在所述滑移系統一側的岸錨),同時千斤頂17-2緩慢加壓牽引,使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在位于對岸的穿心式千斤頂的牽引下緩慢向河對岸移動,施工過程中隨時對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中心線進行監控,如發生偏移及時調整兩組千斤頂17-2的拉力比值,同時利用駁船18-1的岸錨輔助調整,連續浮拖至對岸。
[0190]待所述拱橋上部結構距浮拖就位剩1.2m時,此時位于最后側的縱向滑移車16-4位于下滑道的前端,需暫停牽引,進行船艙排水,監控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高差并同時觀察位于最后側的縱向滑移車16-4的脫空情況,待位于最后側的縱向滑移車16-4即將脫離軌道時,取出位于最后側的縱向滑移車16-4的滾軸,繼續緩慢向前移動,直至使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拱腳支座墊板位于主墩支座(即對岸支撐結構上的支座)正上方,平面位置有偏差時通過調整左右千斤頂17-2的牽引力比例和駁船18-1的岸錨進行位置微調,確認平面位置正確后駁船18-1進行壓艙,使梁體緩慢落于支座上。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后端借助設置在拱腳端部的牛腿,通過2臺400t千斤頂落梁。
[019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施工拱橋為架設在河道上的系桿拱橋,所述系桿拱橋為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且其包括橋梁下部結構和支撐于所述橋梁下部結構上的橋梁上部結構,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包括左右兩個對稱布設的拱橋上部結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包括呈豎直向布設的主拱肋(I)、位于主拱肋(I)外側的斜拱肋(2)和位于主拱肋(I)與斜拱肋(2)下方的拱肋下部支撐結構,所述斜拱肋(2)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通過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兩個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與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組成橋面支撐結構,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有橋面板;所述橋梁下部結構包括兩個分別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端進行支撐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側; 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包括連接于主拱肋(I)的兩個拱腳之間的主系梁(3)、連接于斜拱肋(2)的兩個拱腳之間的斜系梁(4)、位于主系梁(3)與斜系梁(4)之間的邊縱梁(5)和位于斜系梁(4)外側的外縱梁(6),所述主系梁(3)位于主拱肋(I)的正下方,所述主拱肋(I)和斜拱肋(2)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均沿縱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系梁(3)、斜系梁(4)、邊縱梁(5)和外縱梁(6)之間通過多道呈平行布設的邊橫梁(7)緊固連接為一體,多道所述邊橫梁(7)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拱肋(I)與主系梁(3)之間通過多根豎向吊桿(9)進行連接,多根所述豎向吊桿(9)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斜拱肋(2)與外縱梁⑻之間通過多根斜向吊桿(10)進行連接,多根所述斜向吊桿(10)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所述斜向吊桿(10)由上至下逐漸向外傾斜; 對所施工拱橋進行浮拖架設施工時,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前期準備工作:在所述河道一側岸邊對浮拖架設施工用滑移系統進行施工,并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移動式支撐裝置進行加工; 所述滑移系統包括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結構、布設在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下滑道和位于所述下滑道上方的上滑移裝置,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和所述下滑道均沿縱橋向布設; 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中位于所述滑移系統一側的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拼裝側支撐結構,另一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為對岸支撐結構;所述臨時支撐結構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拼裝側支撐結構位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中; 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為位于所述河道上且能在所述河道上進行前后的支撐裝置;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包括駁船(18-1)和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支撐的臨時支撐架(18-2),所述臨時支撐架(18-2)支撐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前側底部;所述臨時支撐架(18-2)固定安裝在駁船(18-1)的船艙內側中部,所述臨時支撐架(18-2)包括由多根平直桿件焊接成型的支撐架體(18-21);所述臨時支撐架(18-2)的前后兩側下部均設置有對駁船(18-1)進行加固的橫橋向分配梁(18-3),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沿橫橋向布設且其位于駁船(18-1)的船艙內,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壁上,所述橫橋向分配梁(18-3)底部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 步驟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拼裝,獲得拼裝成型且均支撐于所述臨時支撐結構上的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并使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安裝于所述上滑移裝置上; 步驟三、橋梁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過程如下: 步驟301、牽引系統施工:對浮拖架設施工用牽引系統進行施工; 所述牽引系統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牽引錨固結構、對所述橋梁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的牽引機構和供所述牽引機構安裝的牽引反力座(17-1),所述牽引反力座(17-1)位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所述牽引反力座(17-1)和所述滑移系統分別位于所述河道的兩側;所述牽引機構為沿縱橋向布設的千斤頂(17-2);所述千斤頂(17-2)為穿心式千斤頂且其與所述牽引錨固結構之間通過鋼絞線(17-4)進行連接;所述牽引反力座(17-1)位于所述對岸支撐結構的前側; 步驟302、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采用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利用步驟一中所述滑移系統和所述移動式支撐裝置,將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向前拖拉,直至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均拖拉到位,并使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前后兩端分別支撐于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上; 步驟四、拱肋下部連接結構施工:對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進行施工,并通過所述拱肋下部連接結構將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中的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緊固連接為一體,獲得施工成型的所述橋面支撐結構; 步驟五、橋面板鋪裝:在步驟四中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施工平鋪所述橋面板。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橋面板由多塊橋面預制板拼接而成,所述橋面預制板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進行連接; 步驟五中進行橋面板鋪裝時,先在所述橋面支撐結構上平鋪多塊所述橋面預制板,再對相鄰兩塊所述橋面預制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濕接縫分別進行施工。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上滑移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上滑移裝置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底部; 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分別位于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均固定在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底部前側,每個所述牽引系統中的牽引反力座(17-1)均位于所牽引的所述拱橋上部結構的正前方; 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利用兩個所述牽引系統對步驟二中兩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分別進行向前拖拉。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02中進行拱橋上部結構浮拖施工時,先對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待該拱橋上部結構拖拉到位后,再對另一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進行向前拖拉。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臨時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前至后布設的臨時支架(16-1);所述下滑道與兩個所述橋梁下部支撐結構(15)布設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所述下滑道包括四道沿縱橋向布設的滑道縱梁(16-2)和四道分別布設在四道所述滑道縱梁(16-2)正上方的滑移軌道(16-3),所述主系梁(3)和斜系梁(4)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道所述滑移軌道(16-3);四道所述滑道縱梁(16-2)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滑移裝置包括多個沿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進行縱向滑移的縱向滑移車(16-4),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沿縱橋向由前至后進行布設且其均位于四道所述滑移軌道(16-3)上;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均安裝于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底部,多個所述縱向滑移車(16-4)的結構均相同且其均位于所述下滑道的正上方。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進行橋梁上部結構陸地拼裝時,還需在每個所述拱橋上部結構內均搭設臨時支撐體系,所述臨時支撐體系包括多個由前至后對主拱肋(I)與斜拱肋(2)進行支撐的臨時豎向支撐架(14),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均搭設于所述拱肋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主拱肋(I)和斜拱肋(2)均支撐于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上; 所述上滑移裝置中所述縱向滑移車(16-4)的數量與所述臨時支撐體系中臨時豎向支撐架(14)的數量相同,每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的正下方均設置有一個縱向滑移車(16-4)ο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臨時豎向支撐架(14)中位于最前側的臨時豎向支撐架(14)為前側豎向支撐架; 所述臨時支撐架(18-2)位于所述前側豎向支撐架下方,所述臨時支撐架(18-2)與所述前側豎向支撐架緊固連接為一體。8.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支撐架體(18-21)包括四根支撐立柱(18-24),四根所述支撐立柱(18-24)分別布設在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上,相鄰兩根所述支撐立柱(18-24)之間通過剪刀撐(18-26)和兩道水平連接桿(18-25)進行緊固連接,兩道所述水平連接桿(18-25)分別位于剪刀撐(18-26)的上下兩側; 每個所述支撐立柱(18-24)周側均設置有立柱加固結構,所述立柱加固結構包括四個豎向加固鋼板,四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分別為布設在支撐立柱(18-24)前側、后側、左側和右側的前側加固鋼板、后側加固鋼板、左側加固鋼板和右側加固鋼板,所述前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后側加固鋼板均呈縱橋向布設,所述左側加固鋼板和所述右側加固鋼板均呈橫橋向布設;每個所述豎向加固鋼板上均設置有一個十字形加勁肋; 所述船艙上固定支撐立柱(18-24)的區域為立柱固定區,每個所述立柱固定區的外側均設置有縱橫向加固結構;所述縱橫向加固結構包括多道由前至后布設的橫向加勁肋和多道由左至右布設的縱向加勁肋,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和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船艙的內側底部;多道所述橫向加勁肋通過多道所述縱向加勁肋緊固連接為一體。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01中所述牽引反力座(17-1)包括底板(17-11)、多道由左至右固定于底板(17-11)上的豎向支撐柱(17-16)、布設于多道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前側的墊板(17-12)和兩個分別固定在底板(17-11)左右兩側上方的筋板(17-15),所述墊板(17-12)呈橫橋向布設且其呈豎直向布設;所述墊板(17-12)固定在底板(17-11)上,每道所述豎向支撐柱(17-16)的后側均設置有一道斜向撐桿(17-13);所述底板(17-11)為水平鋼板且其通過多個第一錨栓(17-14)緊固固定在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底板(17-11)上開有多個供第一錨栓(17-14)安裝的安裝孔;多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均呈縱橋向布設,每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的上端均支頂于墊板(17-12)上,每道所述斜向撐桿(17-13)底部均固定在底板(17-11)上; 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呈豎直向布設且二者分別位于千斤頂(17-2)的左右兩側,所述千斤頂(17-2)和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沿縱橋向布設,所述千斤頂(17-2)和兩個所述筋板(17-15)均位于墊板(17-12)前側,所述千斤頂(17-2)支撐于底板(17-11)上,千斤頂(17-2)卡裝于兩個所述筋板(17-15)之間;所述千斤頂(17-2)的后部支頂在墊板(17-12)上; 所述牽引錨固結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前側的鉸接座(17-31)、位于鉸接座(17-31)前側且供鋼絞線(17-4)后端固定的固定座(17-32)和左右兩個對固定座(17-32)進行限位的限位拉桿(17-33),所述固定座(17-32)以鉸接方式安裝在鉸接座(17-31)上;兩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對稱布設在固定座(17-32)的左右兩側,每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的前端均固定在固定座(17-32)的外側壁上,每個所述限位拉桿(17-33)的后端均固定在所述橋梁上部結構上。10.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鋼箱系桿拱橋浮拖架設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01中所述牽引系統還包括布設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且對鋼絞線(17-4)進行導向的導向座(17-5),所述導向座(17-5)位于牽引反力座(17-1)后側; 所述導向座(17-5)包括底座板(17-51)、兩個分別固定在底座板(17-51)左右兩側的限位件(17-52)、固定在兩個所述限位件(17-52)之間的豎向支撐板(17-56)和支撐于豎向支撐板(17-56)上的水平托板(17-53),所述豎向支撐板(17-56)底部固定在底座板(I 7-51)上;所述底座板(17-51)通過多個第二錨栓(17-54)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所述水平托板(17-53)與兩個所述限位件(17-52)之間形成對鋼絞線(17-4)進行導向的導向槽。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6087771SQ201610681068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7日 公開號201610681068.X, CN 106087771 A, CN 106087771A, CN 201610681068, CN-A-106087771, CN106087771 A, CN106087771A, CN201610681068, CN201610681068.X
【發明人】杜越, 張廣義, 李潔勇, 劉強華, 陳會景, 鐘軒, 嚴朝鋒, 王永麗
【申請人】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