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該路面由抗凝冰功能層、瀝青面層結構以及環氧粘結層組成。其中抗凝冰功能層由疏水性材料和改性劑配制而成,其厚度為3~6cm。疏水性材料的分散介質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離子水溶液,分散相為疏水性硅油類物質聚四氟乙烯和氟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改性劑由納米氧化鋅顆粒及滲透劑混合配制得到;瀝青面層為OGFC路面,厚度約為30~40cm。本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的制備采用分層施工,在主體瀝青面層上澆筑一層厚度為4~7cm的環氧粘結層,再在其表面涂抹上一層抗凝冰功能層,從而使瀝青路面獲得較好的抗凝冰性能。
【專利說明】
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新型路面設計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 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數據顯示,至 2015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2.3萬公里,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十三五"期間,全 國高速公路里程將繼續增加,到2020年底,預計達到16.9萬公里。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 差別較大,各地氣候不一,道路交通受自然環境影響極大,尤其是路面結冰給人民的生命財 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在2015年冬季,我國南方大部分省份受到大面積寒潮的影響。我國 南部出現大面積雨雪天氣,造成了嚴重的雪災,致使機場、高速公路、國道以及大部分城市 道路被迫關閉,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傳統除冰方法具有被動、低效、對路面損 傷大等不足,例如:除冰鹽技術對路面材料造成了大面積剝蝕,人工或機械除冰則能耗大, 效率偏低、速度較慢,對于交通的及時恢復有一定程度的阻礙。而微波除冰技術、電纜加熱 除冰技術、導電混凝土除冰技術等當前熱點的除冰技術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除此之外,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傳統除冰技術仍然占據較大的比例。
[0003] 因此,研究和開發一種施工簡便、性價比高、低能耗的主動除冰雪技術,不失為一 種是解決當前公路路面易結冰難除冰問題的途徑。近年來,利用超疏水材料制備的抗冰涂 層,已經廣泛應用到航天、電力等領域。超疏水材料構建的防冰涂層,可降低基質表面的覆 冰量以及冰與基質表面間的附著力,是屬于主動除冰法的一種。這種主動除冰法相對于傳 統的除冰方法,具有能耗小、施工方便等優點,因此抗冰涂層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 關注。但是,超疏水材料在公路路面防冰除冰中的應用卻少見報道。同時,通過檢索,對于一 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技術還未見有公開的相關專利。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其性 能完全可達到路面疏水、減冰以及抗滑等要求。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0006]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參見圖1。該路面 由抗凝冰功能層、瀝青面層結構以及環氧粘結層組成,可參見圖2。其中抗凝冰功能層由疏 水性材料和改性劑配制而成,疏水性材料的分散介質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離子水溶液, 分散相為疏水性硅油類物質聚四氟乙烯和氟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改性劑由納米氧化鋅顆 粒及滲透劑混合配制得到;瀝青面層為0GFC路面。本瀝青混凝土的制備采用分層施工,在主 體混凝土層上澆筑一層環氧固化劑后,再在其表面涂抹上一層抗凝冰功能層,從而使瀝青 路面獲得較好的抗凝冰性能。
[0007] 所述的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路面由抗凝冰功能 層、環氧粘結層和瀝青面層組成。
[0008] 所述的抗凝冰功能層,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疏水性材料和改性劑配制而成。
[0009] 所述的環氧粘結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氧粘結層采用組分A和組分B。組分A為 20-50份環氧樹脂850S;組分B為593胺類固化劑40-70份和間二苯胺20-50份。
[0010] 所述的瀝青面層,其特征在于,該路面層應使用構造深度較大的粗糙型瀝青混凝 土路面,包括:開級配瀝青混凝土 (0GFC)路面、多碎石瀝青混凝土 (SAC)路面和瀝青瑪蹄脂 碎石(SMA)混合料路面。
[0011]所述的疏水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介質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離子水 溶液,分散介質中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離子水溶液占乳液材料質量比的1%~6%、去離子 水占30%~70%,所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純度不小于97% ;分散相為疏水性硅油類物質聚 四氟乙烯和氟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2] 所述的改性外加劑,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納米氧化鋅顆粒組成。其中,納米顆粒 平均粒徑小于0.9μπι,占乳液材料的質量比的1 %~5%。
[0013] 所述的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瀝青混 凝土的制備采用分層施工,具體步驟如下:先攤鋪瀝青面層,厚度為30-35cm。在撒布膠結料 前需清除基層表面所有松散有機和無機類材料,如碎石、灰塵、油污等;攤鋪環氧粘結層,厚 度為4-7cm。現場機械或人工拌制膠結料3-7分鐘,使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均與撒布在混凝土 表面上。待環氧粘結層攤鋪完畢1-3小時左右,通過機械或人工噴涂權利要求6所述的疏水 劑,具體噴涂量達到500-1500毫升/每平米,但必須做到均勻,無遺漏;常溫條件下,干燥處 理一到兩周,即可得到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
[0014] 本發明將超疏水材料引入路面,通過超疏水涂層、環氧粘結層和瀝青面層組成的 微米-納米結構,這種類似于荷葉表面的結構,能夠大幅提高路面防冰除冰性能。相對于傳 統的除冰方法,該除冰方法具有以下的優點:
[0015] ⑴超疏水抗凝冰技術具有施工簡便、性價比高、低能耗等優點,不失為一種解決當 前公路路面易結冰難除冰問題的途徑;
[0016] ⑵超疏水抗凝冰瀝青路面具有較好的抗凝冰、易除冰的優異性能,對降低路面的 水損害和提高抗冰凍能力具有較好的作用,在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和行車安全方面具有重要 的意義;
[0017] ⑶由于該路面具有類似于荷葉表面的微米-納米二級結構的存在,在促進液滴滾 落的同時,滾落的液滴能夠帶走路表面大量灰塵,給路面帶來了良好的自清潔性能。
[0018]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其 抗凝冰性能優良,同時滿足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學性能要求,具有較好的自清潔性能;同時 該材料生態環保、性價比高、能耗較低,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附圖說明】
[0019]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 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 圖1發明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的制備工藝流程圖;
[0021 ]圖2為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及其疏水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 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0023] 實施例1: 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024] 選取材料:
[0025]乳液材料:
[0026]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5% ;
[0027] 聚四氟乙烯:15% ;
[0028] 去離子水:80%。
[0029]改性外加劑:
[0030]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031] 環氧粘結層:
[0032]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033]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034] 主體瀝青混合料:
[0035]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036]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037]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038] 表1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039]
[0040]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041] 實施例2:-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042] 選取材料:
[0043]乳液材料:
[0044]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5% ;
[0045] 聚四氟乙烯:10% ;
[0046] 去離子水:85 %。
[0047] 改性外加劑:
[0048]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049] 環氧粘結層:
[0050]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0511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052]主體瀝青混合料:
[0053]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054]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055]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056] 表2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057]
[0058]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059] 實施例3:-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060] 選取材料:
[0061] 乳液材料:
[0062]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8% ;
[0063] 聚四氟乙烯:12% ;
[0064] 去離子水:80%。
[0065] 改性外加劑:
[0066]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067]環氧粘結層:
[0068]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069]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070]主體瀝青混合料:
[0071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072]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073]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074] 表3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075]
[0076]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077] 實施例4: 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078] 選取材料:
[0079]乳液材料:
[0080]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5% ;
[0081 ] 聚四氟乙烯:20% ;
[0082] 去離子水:75%。
[0083]改性外加劑:
[0084]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085]環氧粘結層:
[0086]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087]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088]主體瀝青混合料:
[0089]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090]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091] 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092] 表4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093]
[0094]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095] 實施例5:-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096] 選取材料:
[0097]乳液材料:
[0098]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10% ;
[0099] 聚四氟乙烯:13% ;
[0100] 去離子水:77%。
[0101] 改性外加劑:
[0102]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103] 環氧粘結層:
[0104]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05]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06]主體瀝青混合料:
[0107]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108]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09]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110]表5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111]
[0112]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113] 實施例6:-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114] 選取材料:
[0115] 乳液材料:
[0116]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8% ;
[0117] 聚四氟乙烯:12%;
[0118] 去離子水:80%。
[0119] 改性外加劑:
[0120]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121] 環氧粘結層:
[0122]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23] 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24] 主體瀝青混合料:
[0125]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26]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27]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128] 表6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129]
[0130]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131] 實施例7:-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132] 選取材料:
[0133] 乳液材料:
[0134]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15% ;
[0135] 聚四氟乙烯:10%;
[0136] 去離子水:75%。
[0137] 改性外加劑:
[0138]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139] 環氧粘結層:
[0140]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41] 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42] 主體瀝青混合料:
[0143]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144]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45] 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146] 表7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147]
[0148]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149] 實施例8:-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150] 選取材料:
[0151] 乳液材料:
[0152]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10% ;
[0153] 聚四氟乙烯:5% ;
[0154] 去離子水:85%。
[0155] 改性外加劑:
[0156]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157] 環氧粘結層:
[0158]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59]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60] 主體瀝青混合料:
[0161]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62]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63]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164] 表8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165]
[0166]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167] 實施例9: 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比
[0168] 選取材料:
[0169] 乳液材料:
[0170]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15% ;
[0171] 聚四氟乙烯:15%;
[0172] 去離子水:70%。
[0173] 改性外加劑:
[0174]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 %摻入;
[0175]環氧粘結層:
[0176]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77] 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78] 主體瀝青混合料:
[0179]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 80]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81]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182] 表9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183]
[0184] 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0185] 實施例10:-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按照下述質量
[0186] 比選取材料:
[0187] 乳液材料:
[0188]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粉末:5% ;
[0189] 聚四氟乙烯:25% ;
[0190] 去離子水:70%。
[0191] 改性外加劑:
[0192] 納米氧化鋅:納米級氧化鋅按照乳液材料質量的5.0%摻入;
[0193] 環氧粘結層:
[0194] 環氧樹脂采用850S環氧樹脂,20份;
[0195] 固化劑采用593胺類固化劑40份與間二苯胺20份;
[0196] 主體瀝青混合料:
[0197] 瀝青采用滿足規范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
[0198] 采用細粒式I式(AC-13,I)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0199] 參考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 面層結構總厚度40cm,其中主體混凝土層厚32cm,抗凝冰功能層厚8cm。通過接觸角測定儀 測定水在其表面的接觸角,并利用示差掃描量熱儀測定冰的成核溫度,最后利用落棒試驗 模擬車輪的碾壓作用用以測試冰在其表面的粘附性能。其結果與普通瀝青路面對比,如表1 所示。
[0200] 表10瀝青混凝土性能對比表
[0201]
[0202]結果表明,制備的一種具有超疏水抗凝冰功能的復合瀝青面層結構I,具有較好的 疏水、抗凝冰性能,可以用于公路的瀝青路面防滑防凍。
【主權項】
1. 一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路面由抗凝冰功能層、環氧粘 結層和瀝青層面層組成。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冰功能層,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疏水性抗凝冰材料和所 述的改性劑配制而成。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氧粘結層,其特征在于,采用組分A和組分B。組分A為20-50 份環氧樹脂850S;組分B為593胺類固化劑40-70份和間二苯胺20-50份。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瀝青面層,其特征在于,該路面層應使用構造深度較大的粗糙 型瀝青混凝土路面,包括:開級配瀝青混凝土 (OGFC)路面、多碎石瀝青混凝土 (SAC)路面。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性抗凝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介質為丙基三甲 氧基硅烷去離子水溶液,分散介質中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離子水溶液占乳液材料質量比的 1 %~6%、去離子水占30 %~70 %,所述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純度不小于97% ;所述的分散 相為疏水性硅油類物質聚四氟乙烯和氟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外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外加劑由納米氧化鋅顆 粒組成。其中,納米顆粒平均粒徑小于0.9μπι,占乳液材料的質量比的1 %~5%。7. -種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面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的制備采用分層施工, 具體步驟如下: 1) 先攤鋪瀝青面層,厚度為30-35cm。在撒布膠結料前需清除基層表面所有松散有機和 無機類材料,如碎石、灰塵、油污等; 2) 攤鋪環氧粘結層,厚度為4-7cm。現場機械或人工拌制膠結料3-7分鐘,使各組分充分 混合后,均與撒布在混凝土表面上。 3) 待環氧粘結層攤鋪完畢1-3小時左右,通過機械或人工噴涂權利要求6所述的疏水 劑,具體噴涂量達到500-1500毫升/每平米,但必須做到均勻,無遺漏; 4) 常溫條件下,干燥處理一到兩周,即可得到超疏水抗凝冰復合瀝青路面。
【文檔編號】E01C19/00GK106087638SQ201610661829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2日 公開號201610661829.5, CN 106087638 A, CN 106087638A, CN 201610661829, CN-A-106087638, CN106087638 A, CN106087638A, CN201610661829, CN201610661829.5
【發明人】高英力, 代凱明, 李學坤, 黃亮, 袁江, 余先明, 辛太磊, 鄭策策
【申請人】長沙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