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驅動振動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驅動壓實輥(4、5)的振動機構(40)的液壓系統(36)。該液壓系統(36)包括: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其可連接到振動機構(40);和第一液壓泵(38),其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且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液壓系統(36)還包括第二液壓泵(39),該第二液壓泵(39)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且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本公開還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壓實輥的振動機構(40)的對應的方法。
【專利說明】
用于驅動振動機構的液壓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驅動壓實輥的振動機構的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液壓馬達,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可連接到振動機構;和液壓栗,所述液壓栗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并且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本公開還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壓實輥的振動機構的對應的方法。該液壓系統可以安裝在包括單個、兩個或更多個壓實輥的壓實機上。
【背景技術】
[0002]壓實機用于尤其在土方工程和道路施工中壓實施工場所上的地面以實現光滑平坦的地面。地面可能包括土壤、碎石、瀝青等。壓實機包括將土壤擠壓平坦的至少一個大致筒狀壓實輥。壓實機部分地依賴于其靜態質量并且部分地依賴于動態壓實力以在壓實輥與土壤表面之間的接觸表面處形成高壓實力。通過運行與至少一個壓實輥相關聯的振動機構來產生動態壓實力。振動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重物,所述至少一個重物從壓實輥的滾動軸線偏心地偏移,并且在借助于振動驅動使重物旋轉之后,由于偏心和相對高的慣性而產生離心力,由此產生動態壓實力。
[0003]施工現場上的壓實機通常以例如30秒的時序(sequence)向前和向后驅動。在每次方向改變期間,優選斷開振動驅動以便避免對壓實表面的有害作用。偏心質量具有高慣性,每當壓實機使行進方向倒退時,偏心質量加速和減速。為了避免干擾壓實機結構的固有頻率以及提高生產率,振動驅動需要迅速(優選在10秒以內,更優選在5秒以內)被加速并且停止。振動驅動通常是液壓性質。使慣性加速所需的扭矩與啟動時間成反比。因此,偏心液壓栗和馬達的功率被設計用于該開始/停止活動。在穩定運行期間,所需的扭矩(旋轉功率)通常顯著小于啟動扭矩的一半。
[0004]在用于振動驅動的、包括固定排量栗的傳統液壓系統中,在栗的供給流量與馬達所消耗的流量之間的差引起的節流損失方面,丟失相對大量的能量。流量差隨增加的馬達轉速而逐漸減小,經由減壓閥被引導返回至箱。文獻W02011095200描述了一種用于在不必損害加速水平的情況下減小能量損耗水平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包括液壓蓄能器和閥組件,液壓蓄能器和閥組件用于在減速期間存儲偏心機構的動能以及用于重新使用所述能量來使它們再次加速。然而,相對于壓實機的燃料效率和成本效率而言,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間。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為偏心驅動器提供提高的燃料效率并且能夠使用具有較小最大輸出功率的動力源同時維持偏心驅動器的快速加速階段。這至少部分地由權利要求1和15的特征化部分的特征來實現。
[0006]根據第一方面,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驅動壓實輥的振動機構的液壓系統,其中該液壓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液壓馬達,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可連接到振動機構;和第一液壓栗,所述第一液壓栗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并且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
[0007]根據第一方面,本公開的特征在于,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二液壓栗,所述第二液壓栗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并且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
[0008]在用于驅動振動系統的常規液壓系統中,動力源,通常上柴油發動機,驅動單個固定排量液壓栗以便將液壓流體經由控制閥組件輸送至液壓馬達。減壓閥通過排除堆積在液壓系統中的過多的潛在破壞性壓力而提供液壓系統的安全且適當的運行。單個固定排量栗必須具有充分的流通能力,以將液壓馬達和相關聯的振動機構加速至公稱速度。在振動機構的加速期期間,單個固定排量液壓栗不斷地輸送高流量。由于栗的恒定流量,該能量的近似一半將在減壓閥處被驅散,因為液壓馬達在偏心機構處連續地加速,并且經過液壓栗的流量從零增加至栗全流量。減壓閥影響液壓馬達的加速水平,對減壓閥進行選擇以避免由超壓引起的對液壓系統的任何損害。因此,在完全加速時間期間,單個固定排量栗系統將需要從發動機輸出相對高的功率。
[0009]根據第一方面,液壓系統包括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流體地連接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并且兩者都被布置用于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液壓馬達。通過對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的適當地設定尺寸和操作,這種布置在維持偏心驅動器的快速加速階段的同時實現偏心驅動器的提高的燃料效率。這些有利的方面可以例如通過如下方式實現: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僅一個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以及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二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兩者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該布置具有如下優點:與根據常規解決方案的單個固定排量栗的排量相比,每個液壓栗可以呈現較小排量。在加速階段期間,在相同的發動機速度下,小排量栗的運行需要比較大排量的運行小的發動機功率,因為在減壓閥處將驅散較少的流量,即,能量。在單個液壓栗的運行的某一時間段之后,也運行第二液壓栗。可以對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的組合排量進行選擇以對應于常規單栗設計的排量,使得可以將液壓馬達加速至期望的速度。
[0010]根據本公開的進一步方面,液壓系統可以還包括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的液壓蓄能器。因此,偏心裝置的動能的至少部分能夠在其減速期間被轉換成液壓能并且臨時存儲在液壓蓄能器中,并且在偏心裝置的稍后加速之后,能夠使用所存儲的液壓能來使偏心裝置加速。使用蓄能器能夠顯著減小或甚至完全消除減壓閥處的能量耗散,由此減少整體燃料消耗。
[0011]根據本公開的又一方面,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一個比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另一個具有更大的最大排量容積。兩個栗大體上保證液壓馬達的公稱速度被實現。由于與能量轉換相關聯的正常不可避免的能量損耗以及軸承中的摩擦等,偏心機構的旋轉能量的回收量總是小于使偏心機構再次加速至相同的速度所需的能量。然而,由于能量損耗相對小,所以附加流體流形式的所需附加能量相對小。如果附加能量在蓄能器的完全排放之后供給,則必須由第一和第二栗供給的總流體流量相對較大,因為它對應于在公稱馬達轉速下的流量。供給壓力也必須相對高以提供所需的加速水平。當前發動機扭矩輸入等于當前栗供給壓力乘以當前總栗供給流量。因此,發動機必須能夠在該短周期期間提供相對大的峰值輸出功率,以將液壓馬達一直加速至公稱速度。另外,動力傳動系(尤其是發動機和栗)的部件需要針對該峰值功率被設計。
[0012]然而,如果來自較小栗的附加流體流量與來自蓄能器的流量同時被提供,則流量水平必須僅對應于因在減速/加速期間與液壓蓄能器相關聯的所述能量轉換引起的所述能量損耗。因此,通過具有較小排量栗和較大排量栗、以及通過在加速階段期間僅運行較小排量栗(即,作為加速栗)、以及通過僅在已經達到公稱馬達轉速之后(即,在穩態模式下)運行較大排量栗,發動機峰值功率能夠顯著減小。較小的栗也可以被設計為能夠在偏心機構的充分的加速水平所需的高壓下輸送流體的高壓栗。然而,較大栗可以被設計成僅輸送運轉的偏心機構的穩態壓力水平,該壓力水平與加速壓力低得多。因此,可以用較少的耐用材料以及以相對于公差而言較低的要求來制造較大栗,因而可以減小較大栗的成本。此外,因為較小的栗的容積排量(swept vo Iume)甚至在高壓下也相對小,所以來自發動機軸的所需的扭矩輸出相對小。由于峰值功率的降低的要求,利用較佳的燃料效率和機械中的更容易安裝的效果,能夠減小所安裝的發動機大小。此外,這種解決方案也能夠通過將較小的栗和較大栗一起運行或通過僅運行液壓系統的較大栗來實現振動頻率的可變性。僅運行較大栗提供了較低頻率模式,并且通過同時運行兩個栗,提供較高頻率模式,全都不需要任何附加部件以便提供兩種不同的振動頻率。
[0013]一旦這些偏心機構實現它們的公稱速度,也能夠連接較大栗。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較小排量栗具有在較大排量栗的10 % -90 %的范圍內、優選在20 % -70 %的范圍內、更優選在25%-50%的范圍內的排量容積。將基于包括具體能量轉換損耗的實際系統設計來確定第一和第二栗的實際相對大小。
[0014]本公開還涉及一種用于控制根據第一方面的壓實輥的振動機構的方法。該振動機構被機械地連接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布置成將被供給來自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的加壓液壓流體。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5]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從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僅一個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來使所述液壓馬達加速,以及
[0016]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二部分期間,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從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二者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來使所述液壓馬達加速。該方法將顯示對應于上述第一方面的液壓系統的優點。較小和較大液壓栗使得能夠使用更為成本有效且簡單的部件來減小壓實機的振動驅動器的能量消耗以及允許發動機峰值扭矩要求的顯著降低。另夕卜,較小排量栗可以設計成比所述較大液壓栗耐受更大的容許壓力,因為較大排量栗可以布置成在已經達到公稱馬達轉速之后首先運行。在與較小排量栗相關的加速階段已經終止并且已經達到穩態的階段,不太復雜且不太昂貴的栗被認為是足夠的。
[0017]另外的優點通過實施從屬權利要求的一個或幾個特征來實現。
[0018]根據本公開的又一方面,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一個是可變排量栗,并且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另一個是固定排量栗。這種布局使得能夠實現在某一范圍內的頻率的無限可變性(如果需要)以便相對于環境材料優化壓實結果。用可變排量栗更換僅較小排量栗以及保持較大排量栗用于基本穩態流是有益的。利用這兩個栗,在低壓下的高流量以及在高壓下的小變速流的潛在組合允許低成本可變頻率驅動。
[0019]本公開進一步涉及一種包括這種液壓系統的壓實機;包括用于執行所述方法的步驟的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計算機可讀介質,其載有包括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包括用于在所述程序產品在計算機上運行時執行所述方法的步驟的程序代碼;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液壓系統的控制單元。
【附圖說明】
[0020]在下文的詳細描述中,參照附圖,其中:
[0021]圖1示出了示例性壓實機,根據本公開的用于驅動振動機構的液壓系統可以在該壓實機上實施;
[0022]圖2示出圖1中的壓實機的示例性壓實輥;
[0023]圖3示出本公開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版本;
[0024]圖4示出第一實施例的更詳細版本;
[0025]圖5a示出說明本公開的教導的優點的圖示;
[0026]圖5b示出說明現有技術方案的性能的圖示;
[0027]圖6示出本公開的第二實施例;
[0028]圖7示出本公開的第三實施例;
[0029]圖8示出本公開的第四實施例;
[0030]圖9示出說明根據本公開的液壓系統的運行的第一變型例的流程圖;
[0031]圖10示出說明根據本公開的液壓系統的運行的第三變型例的流程圖;
[0032]圖11示出說明根據本公開的液壓系統的運行的第四變型例的流程圖;
[0033]圖12示出本公開的第五實施例;并且
[0034]圖13示出根據本公開的控制單元的示例性布局。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在下文中,將結合附圖描述本公開的各個方面以說明(但非限制)本公開,其中相同的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所描述的方面的變型不限于特定示出的實施例,而是能夠適用于本公開的其它變型。
[0036]鋼振動輥和鼓施加力,這種力增強壓實作用。振動輥具有在軸上旋轉的內部偏心配重。該旋轉偏心配重使得輥在所有方向上移動,但其有效部分是上下移動。振動力是導致混凝土集料和土壤顆粒移動的快速上下運動。運動中的集料趨向于使本身更容易重定向,因此所述材料在輥的重量下更容易壓實。對于像沙子、碎石和瀝青的集料或顆粒材料而言,振動是特別有效的手段。相對大的壓實機通常包括框架、可旋轉地連接到該框架的前壓實輥和后壓實輥。該壓實機還可以包括馬達,用于可旋轉地驅動組件,該組件用于使壓實機振動,尤其使前壓實輥和/或后壓實輥振動。該壓實機可以具有約I OOOOkg的靜態重量,因而每個棍施加約5000kg的靜態重量。除了靜態重量,每個振動棍可以施加僅由因定位在每個振動壓實輥內的偏心旋轉組件產生的離心力引起的約12000kg的動態重量。因此,總的有效壓實重量通常可以增加至約17000kg。該示例清晰地示出了為壓實輥提供旋轉振動組件的優點。
[0037]圖1示出串聯式壓實機I,該壓實機I包括具有駕駛室3的車架2、前壓實輥4和后壓實輥5,每個壓實輥分別經由可轉向轉環式聯接器6、7安裝在所述車架2底部的前后方。位于兩個壓實輥4、5之間的是發動機艙8,發動機艙8收容驅動發動機,通常是柴油發動機。所公開的壓實機包括兩個壓實輥和一個駕駛室,但本公開應理解為僅是其中可以適當地實施根據本公開和液壓系統方法的示例性壓實機。根據本公開的液壓系統和方法同樣可以在具有至少一個壓實輥的任何類型的壓實機(例如,被其它對象(如牽引車或操作人)拉或推的壓實機)中實施。
[0038]圖2示出了示例性壓實輥4、5的示意性簡化截面圖。壓實輥4、5包括接觸地面的筒形壁20。筒形壁20連接到結構支撐板23并且借助于兩塊外徑向延伸板21可旋轉地安裝。徑向延伸板21經由振動阻尼元件25(例如,橡膠金屬元件)安裝到結構支撐板23。馬達35(例如液壓馬達或與齒輪箱結合的液壓馬達)緊固到車架支撐件24以驅動壓實機I的壓實輥4、5。軸承22被整合到馬達35和徑向延伸板21,以允許徑向延伸板21和筒形壁20相對于車架支撐件24旋轉以驅動壓實機I。偏心機構30位于壓實輥4、5的中心,并且通過滾動軸承29被可旋轉地支撐在輥4、5內。偏心機構包括旋轉軸線和從旋轉軸線徑向偏移的質心,使得偏心機構30在旋轉之后產生從旋轉軸線徑向向外被引導的旋轉離心力矢量。在此處,偏心機構被描繪為單件并具有恒定的質量中心偏移。然而,本公開同樣適用于具有變質量中心偏移的偏心機構,這種偏移例如作為偏心機構的旋轉方向和/或偏心機構30的轉速的函數而變化。偏心機構30由液壓馬達37經由驅動軸28驅動,驅動軸28在兩端處都借助于鉸接接頭連接,以便允許壓實輥4、5以某一振幅和頻率振動。從筒形壁20的內表面延伸的兩個內徑向延伸支撐板34承載軸承29,并且將由偏心機構30產生的振動傳遞至筒形壁20。
[0039]圖3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第一實施例的、用于驅動壓實輥的振動機構40的液壓系統36。振動機構40通常包括至少一個偏心機構30,視情況還包括驅動軸28。液壓系統36包括連接到振動機構40的液壓馬達37。液壓系統36還包括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該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流體地連接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布置成將加壓液壓流體經由流體供給路徑41、42、43供應至液壓馬達37。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部分地經由第一和第二單獨供給路徑41、42并且部分地經由公共供給路徑43流體地連接到液壓馬達37。第一和第二單獨供給路徑41、42在聯接點44處會合并合并到公共供給路徑43。
[0040]單個動力源45(例如,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經由機械變速器裝置46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以便驅動所述栗38、39。本公開的圖中僅示意性地描繪了機械變速器裝置46,并且機械變速器裝置46可以包括用于選擇性地僅將第一栗38、僅將第二栗39或將兩個栗38、39都連接至動力源的裝置(未示出),例如一個或多個離合器。當然,也可替代地使用分別為每個液壓栗提供動力的單獨的動力源。
[0041]液壓系統36優選形成為開路系統,其中第一和第二栗38、39被布置成從在大約大氣壓力下存儲液壓流體一個或多個罐(未示出)抽吸液壓流體,并且其中,離開液壓馬達37的流體被引導回所述箱。然而,液壓系統36也可替代地形成為閉路系統,其中離開液壓馬達37的液壓流體被引導回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的流體進口端。開路系統和閉路系統的總布置圖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并且圖1和圖3以及文獻W02011095200中的對應文字被引用以作為其參照。
[0042]在圖4中,更詳細地示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系統36的示例性布局。這里,液壓系統36被圖示為具有第一和第二固定排量栗38、39的開路布置。第一和第二栗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固定排量容積或不同的固定排量容積。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的進口端口 381、39i流體地連接到箱47。類似于圖3,動力源45經由機械變速器裝置46驅動第一和第二栗38、39。栗38、39的出口 38ο、39ο部分地經由單獨流體供給路徑41、42并且部分地經由公共供給路徑43流體地連接到液壓馬達37的流體端口。
[0043]第一止回閥50設置在第一供給路徑41處,并且其進口連接到第一栗38的出口端380,從而允許從第一栗38到液壓馬達37的流體流動,但防止相反方向的流體流動。第二止回閥51設置在第二供給路徑42處,并且其進口連接到第二栗39的出口端39ο,從而允許從第二栗39到液壓馬達37的流體流動,但防止相反方向的流體流動。而且,因為每個止回閥50、51布置在聯接點44(在此處,第一和第二單獨供給路徑41、42會合并合并)的上游處,所以允許從第一栗38到第二栗39的流體流動,防止相反方向的流體流動。
[0044]馬達控制閥52布置在公共供給路徑43中,以便控制液壓馬達37的運行。這里,馬達控制閥52被示出為具有三個位置和四個端口的常閉式電控方向控制閥。流向液壓馬達37的流體流以及從液壓馬達37流出的流體流因此都流經馬達控制閥52。該馬達控制閥52使得液壓馬達37能夠在兩個方向上運行,如果偏心機構30在不同的旋轉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偏心率,則可能是有利的。馬達控制閥52的密閉中心也確保在控制位置所述液壓馬達不接收任何流入。作為所公開的馬達控制閥52的替代,更簡單的閥裝置可以設置在液壓馬達37的上游或下游,其中,離開液壓馬達的流體流向箱47。
[0045]如圖4所示的機械變速器裝置46缺乏用于將單個動力源45從第一和第二栗38、39斷開的任何裝置,因此,當扭矩從動力源45被供應至液壓栗38、39時,第一和第二栗38、39不斷地提供流體流。第一控制閥53被定位在第一返回路徑54中,第一返回路徑54將箱47與在第一止回閥50上游的第一供給路徑41連接。類似地,第二控制閥55被定位在第二返回路徑56中,第二返回路徑54將箱47與在第二止回閥50上游的第二供給路徑42連接。這里,第一和第二控制閥二者都被描繪為常開式電控方向閥,但其它變型也是可以的。而且,減壓閥57位于第三返回路徑58中,該第三返回路徑58將箱47與分別在第一和第二止回閥50、51下游的第二供給路徑41、42連接。用于保護液壓系統的部件不會過壓的減壓閥通常被設定得相對高,例如約50-400巴,優選為100-300巴。
[0046]現在將參照圖5a描述圖4的液壓系統36的運行,圖5a7]^出了在偏心機構30從靜止到公稱速度的加速期間通過本公開的教導實現的能量損耗水平的減小。在該示例中,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具有相同的排量容積。時間間隔tO-tl對應于第一加速階段,且時間間隔tl-12對應于第二加速階段。在時間t0之前,液壓馬達37的轉速59是零,動力源以預定的恒定速度驅動第一和第二栗38、39,以在大致零進給壓力P下輸送恒定且相等的流量q(體積/時間),因為第一和第二控制閥53、55是打開的。馬達控制閥52處于關閉位置,從而防止任何流體到達馬達37。在時間t0,第一控制閥53關閉第一返回路徑54,并且馬達控制閥52被設置為使得能夠實現從公共供給路徑43到液壓馬達37的流動。該動力源的尺寸適于保持大致恒定的輸出速度,并且第一固定排量栗38以與進給壓力P乘以供給流量q成比例的能量水平輸送液壓流量。在時間t0,來自第一栗的大致所有流體流都經過減壓閥57,因為液壓馬達37靜止。因此,在時間t0,功率損耗對應于P X q。進給壓力P被認為是恒定的,并且液壓馬達37將因此以恒定值加速,直到當經過液壓馬達37的流量等于經過第一栗38的流量時的時間點11為止。因為在時間t O和11之間馬達的消耗從零增加到q的流量,所以在減壓閥5 7中,供給功率的一半被耗散并失去。這種能量損耗被示出為陰影線三角形區域El并且對應于(tl-tO)x(p X q)/2。從第一栗38經過馬達的蓄積流量對應于區域Al。
[0047]在時間tl,第二控制閥55關閉第二返回路徑54。馬達控制閥52和第一控制閥53在它們先前的位置上保持不變。結果,第二固定排量栗39以與進給壓力P乘以供給流量q成比例的能量水平輸送液壓流動。在時間tl,從第二栗經過減壓閥57的大致所有流量以及在時間tl的功率損耗因此對應于P X q。液壓馬達37將以恒定值繼續加速,一直到經過液壓馬達37的流量等于經過第一和第二栗38、39的組合流量時的時間點t2為止。在減壓閥57中,從第二栗39供應的功率的一半被耗散并失去。該能量損耗被示出為陰影線三角形區域E2并且對應于(t2_tl)x(p X q)/2。從第二栗39經過馬達的蓄積流量對應于區域A2。必須將能量損耗E1+E2的總水平與單個液壓栗布置成驅動液壓馬達的情形相比較。在圖5b中示出這種布置的能量損耗,其中能量損耗被示出為陰影線三角形區域E3并且對應于(t2_t0)x(p X 2q)/
2。因此,當使用兩個同等大小的栗代替單級栗時,根據圖4的液壓系統36使得能量損耗能夠減小一半。
[0048]還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圖4的雙栗實施例也使得能夠縮短必須出自動力源的峰值功率的時間周期。對應于圖5a的雙栗液壓系統的動力源在tO-tl的時間段內必須僅輸送對應于流量q乘以進給壓力P的峰值功率,并且在tl_t2的時間段內必須輸送對應于2倍流量2q乘以進給壓力P的峰值功率。因此,僅在加速階段的一半期間需要動力源的峰值功率。然而,在對應于圖5b的單級栗實施例中,在完整的時間間隔t0_t2期間,動力源必須在峰值功率下運行,因為栗排量是恒定值2q,并且進給壓力P也是恒定值。
[0049]圖6示出液壓系統36的第二實施例,該液壓系統36還包括液壓蓄能器60以及液壓馬達37,該液壓蓄能器60流體地連接到第一和第二栗38、39的出口 380、390。蓄能器60連接到公共供給路徑43。蓄能器60流體地連接到液壓馬達37,并且在偏心減速階段期間由液壓馬達37經由蓄能器控制閥61蓄能。為了檢測蓄能器的蓄能狀態,可以在供給路徑63中設置有壓力開關或壓力傳感器62。在下一個加速階段中,該蓄能器被流體地連接到液壓馬達37并在加速階段期間釋能。僅與對蓄能器蓄能和釋能相關聯的能量損耗必須從液壓栗補充供給,以便使偏心機構30加速返回至公稱速度。因為與對蓄能器蓄能和釋能相關聯的能量損耗通常相對小,所以,用于使偏心機構30加速的來自動力源的功率輸出幾乎被消除。因此,液壓蓄能器60使得能夠進一步減小或完全消除所述減壓閥57處的能量耗散,這取決于對減壓閥57的設定,均無需使用可變排量栗。
[0050]希望允許小型化該動力源45而不縮短偏心機構加速時間。當蓄能器60首先用于將偏心機構30加速至公稱速度的大概95%的速度、隨后在將偏心機構30—直加速到公稱速度的短時間段內使用第一和第二栗38、39中的一個或兩個時,小型化通常是不可能的,因為栗38、39必須在所述短時間段內以高壓和高流量供應加壓流體。因此,在所述短時間段內仍然需要發動機全功率,因此排除了小型化該動力源的可能性。圖6的液壓系統通過在對蓄能器釋能之前和/或在對蓄能器釋能的同時(即,當需要較小的流量時)運行液壓栗中的一個來解決該問題。在恒定壓力下降低水平的所需流量使得能實現降低水平的輸入功率。因此,第一和第二栗的單獨的、差不多同時或連續的運行使得能夠與液壓蓄能器一起使用較小的內燃機,同時仍然能夠被偏心機構迅速加速至公稱速度。然而,通過使液壓栗具有不同的排量容積,實現了更進一步的優點。通過提供較小排量液壓栗和較大排量液壓栗以及通過在從蓄能器排出加壓液壓流體之前和/或與從蓄能器排出加壓液壓流體同時運行較小排量液壓栗,發動機峰值功率的進一步減小是可能的,由此使得能夠進一步小型化內燃機和使用耐較小壓力的大排量液壓栗。
[0051]然而,如已經提及的,將偏心機構加速至公稱速度所需的附加流量相對小。這方面可以進一步通過為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一個提供比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另一個較大排量容積來實現。可以根據預期的能量損耗水平選擇較小排量液壓栗,使得蓄能器排出流量和來自較小排量液壓栗的輸出流合起來對于將馬達加速至公稱速度而言是充分的。優選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中的較小液壓栗可以具有在較大排量栗的10%-90%的范圍內、優選在20 % -70 %的范圍內、更優選在25 % -50 %的范圍內的排量容積。使用較小排量栗來加速偏心機構使得甚至能夠進一步減少發動機尺寸,因為需用功率與排量容積成比例。此外,該較小液壓栗也可以設計成比所述較大排量栗耐受更高的運行壓力,由此使得能夠用較不耐用、較輕且較便宜材料(例如,鋁)來制造較大排量栗。通常,該較小排量栗用于將偏心機構加速至公稱速度,并且較大排量栗僅在穩態模式下運行,在該穩態模式下,進給壓力低得多。在穩態運行下,無流體經過減壓閥57。如果大排量栗的排量容積大到足以在公稱速度下驅動馬達,則僅較小排量栗可另外用于改變偏心機構的頻率。大排量栗的運行單獨提供第一頻率,并且,大排量栗和小排量栗二者的同時運行提供第二較高的頻率。
[0052]參考圖7,圖7示出液壓系統36的第三實施例,偏心機構運行頻率的變化能夠替代地通過將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液壓栗39設置為可變排量栗并將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液壓栗38設置為固定排量栗來布置。優選地,較小排量栗39是可變排量栗,因為與大的可變排量栗相比,小的可變排量栗成本較低。可變排量栗39優選為能夠提供在最小和最大流量水平之間的任何流量水平的連續可變排量栗。因此,與如圖6中所示的具有兩個固定排量栗的方案相比,可能的偏心頻率的范圍顯著增大了。
[0053]對于上述實施例1-3中的每一個,第一供給路徑和第二供給路徑41、42兩者都沒有任何附加的液壓馬達。第一供給路徑和第二供給路徑41、42因此沒有任何液壓馬達。此外,馬達方向控制閥52設置在聯接點44和馬達37之間的公共供給路徑43中。
[0054]參考圖8,圖8示出了液壓系統36的第四實施例,蓄能器供給路徑64設置在第二排量栗39的出口端39ο與蓄能器60的進口之間。蓄能器供給路徑64沒有像第二和第三實施例中那樣連接到公共供給路徑43。因此,第二栗39的出口端39ο不連接到馬達控制閥或馬達
37。優選地,第二排量栗39具有比第一栗38小的排量容積。兩個栗38、39在此被示出為固定排量栗,但其中一個栗(第一栗38或第二栗39)可以是可變排量栗。在壓實循環期間,較小排量的第二栗39能夠獨立于偏心機構的運行模式而用于對蓄能器60蓄能。因此,該設計延長了對液壓蓄能器蓄能的潛在時間,從而使得第二栗39的排量大小需要進一步減小。
[0055]對于上述實施例1-4中的每一個,馬達方向控制閥52被布置成控制從第一液壓栗38到液壓馬達37的流動和/或從第二液壓栗39到液壓馬達37的流動。
[0056]下面將參照圖9-11的流程圖來描述在壓實機的偏心機構的典型減速階段和后續加速階段期間、根據實施例2和3的液壓系統的運行的幾個優選示例。第一栗38是較大的固定排量栗,并且第二栗39是較小的固定排量栗。
[0057]圖9的流程圖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變型,其中偏心機構處于運行中,并且流體從第一和第二栗38、39中的一者或二者被供給。該流程圖的第一步S91涉及接收使偏心機構的運行停止的指令。結果,在步驟S92中,來自栗38、39的供給流被轉至箱47,并且馬達輸出流連接至蓄能器而用于對其蓄能。當馬達轉速達到零時,蓄能器控制閥和/或馬達控制閥被設置在關閉位置。在步驟S93中接收使偏心機構再次達到公稱速度的指令之后,來自第二栗39的輸出流被防止經由第二控制閥55溢出到所述箱,蓄能器控制閥61被打開以便能夠實現蓄能器60和蓄能器供給路徑63之間的流動,并且馬達控制閥被設定成使得使馬達加速的來自公共供給路徑43的流動是期望的方向。結果,馬達被加速。在達到公稱速度之后,在步驟S94中,來自第一栗(與第二栗39—起或本身)的流體流被供應至馬達以使馬達保持在公稱速度。因此,通過較小排量馬達的運行而使得能夠使用動力源45的較小輸出功率,實現了加速。
[0058]這些部件能夠以如下方式被設定尺寸:在加速的第一階段期間,蓄能器60將消費來自第二栗39的流體流的一部分,使得減壓閥損耗減小或完全消除。在該加速的第二階段期間,一旦馬達轉速已經進一步增加,到馬達37的額外流體流將來自蓄能器60。在所描述的第一變型例中,蓄能器60和第二栗39二者都受到控制,以差不多同時將加壓流體供應至馬達37。然而,根據第二較不有利的變型例,在第一加速階段期間,第二栗39也可替代地被控制為加壓流體的單個源,并且在第二加速階段期間,蓄能器60可以被控制為加壓流體的單個源。然而,這種控制策略將導致損耗,因為從第二馬達39供應的流體流的逐漸減小的部分將因此不可避免地經由減壓閥57被驅散回箱47。
[0059]圖10的流程圖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變型例,其中偏心機構處于運行中并且流體從第一和第二栗38、39中的一者或二者供給。該流程圖的第一步SlOl涉及接收使偏心機構的運行停止的指令。結果,在步驟S102中,來自第一和第二栗38、39的供應流被轉至箱47,而馬達輸出流連接到蓄能器以便對其蓄能。當馬達轉速達到零時,蓄能器控制閥和/或馬達控制閥被設置在關閉位置。在該變型例中,在馬達的靜止期間,即,在馬達控制閥處于關閉位置中的情況下,通過第二栗39對蓄能器進行的額外蓄能至少部分地在步驟S103中執行。結果,在加速階段期間,蓄能器60的蓄能水平可因此增加到超過使偏心機構加速至公稱速度所需的蓄能水平,而無需來自任何栗38、29的加壓流體。因此,在步驟S104中接收使偏心機構再次具有公稱速度的指令之后,來自第一和第二栗38、39 二者的輸出流能夠分別經由第一和第二控制閥53、55流動至所述箱,同時,蓄能器控制閥61被打開以使得來自蓄能器60的加壓流體能夠流至馬達37。結果,馬達被加速。在步驟S105中達到公稱速度之后,來自蓄能器的流體流停止,并且來自第一栗38 (與第二栗39—起或本身)的流體流被供應至馬達37以使該馬達保持在公稱速度。因此,在無對動力源45的任何顯著功率需求的情況下實現了加速。在偏心機構靜止階段期間,使偏心機構加速所需的額外功率轉而被輸入到蓄能器中。
[0060]圖11的流程圖示意性地示出第四變型例,其中,偏心機構處于運行中,并且流體從第一和第二栗38、39中的一者或二者被供給。該流程圖的第一步Slll涉及接收使偏心機構的運行停止的指令。結果,在步驟S112中,從第一栗38供應的流體流被轉至箱47,而馬達輸出流結合來自第二栗39的輸出流對蓄能器60蓄能。當馬達轉速達到零時,蓄能器控制閥和/或馬達控制閥被設置在關閉位置。在該變型例中,在減速階段期間,通過第二栗39對蓄能器進行的額外蓄能因此被執行。結果,在加速階段期間,蓄能器60的蓄能水平增加到超過使偏心機構加速至公稱速度所需的蓄能水平,而無需來自任何栗38、29的加壓流體。結果,在步驟S113中接收使偏心機構再次具有公稱速度的指令之后,來自第一和第二栗38、39二者的輸出流能夠分別經由第一和第二控制閥53、55流動至所述箱,同時,蓄能器控制閥61被打開,以使得來自蓄能器60的加壓流體能夠流至馬達37。結果,馬達被加速。在步驟S114中達到公稱速度之后37,來自蓄能器的流體流停止,并且來自第一栗38(與第二栗39—起或本身)的流體流被供應至馬達37以使該馬達保持在公稱速度。因此,在無對動力源45的任何顯著功率需求的情況下實現了加速。在偏心機構減速階段期間,使偏心機構加速所需的附加功率則被輸入到蓄能器中。這在偏心機構靜止階段期間發動機功率需要用于其它操作(例如使壓實機的驅動方向反向)的情況下是有益的。
[0061]上文的變型例2、3和4的組合當然也是可以的,其中,在偏心機構減速、靜止和加速階段中的一個或多個期間,第二控制閥55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關閉狀態。此類機械的可能的運行模式將是合并這些不同的操作變型例以便優化發動機峰值功率減小。在偏心速度小于來自所使用的供給栗的相關流的階段期間,存在到蓄能器的連接部以便通過這種額外流蓄能,避免了任何減壓損耗。蓄能器蓄能時間能夠延長,此外,借助于小栗從減速階段的開始直至加速階段結束對蓄能器蓄能,在加速階段結束的時間點,大排量的第一栗能夠受到控制以將加壓流體供應至馬達并取代來自蓄能器的流體流。通過盡可能延長蓄能時間,能夠使用較小排量栗,由此導致在所述栗的工作期間減小的發動機功率。
[0062]參考圖12,公開了液壓系統36的第五實施例。該液壓系統類似于參照圖6-7示出和描述的液壓系統,但差別是使用單個可變排量液壓栗39代替兩個液壓栗。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在液壓栗39在低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同時,通過從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隨后,當液壓馬達37已經達到公稱速度時,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通過從在高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栗39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使液壓馬達在穩態模式下運行。通過在馬達37的加速階段期間使可變排量液壓馬達39在低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在馬達37的加速階段期間,需要相對高的進給壓力來對馬達37迅速加速,需要動力源45的減小的功率輸出,因為所需的功率輸出與排量容積成比例。然而,低排量運行范圍不輸送足夠的流體流以使馬達37保持在公稱速度。
[0063]因此,在減壓閥上無任何或至少無過多功率損耗的情況下已經達到公稱速度之后,可變排量栗39被簡單地控制為在中高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以提供足夠的流體流以便使馬達37保持在公稱速度。類似于參照圖6和圖7的公開內容,該液壓系統能夠被構造成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液壓蓄能器60和液壓栗39同時供應至液壓馬達37,或者構造成:首先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液壓栗39供應至液壓蓄能器60,隨后通過僅從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
[0064]所描述的用于運行液壓系統的方法特別適合于受到控制單元或計算機的控制。圖13示意性地示出這種控制單元的布局。本公開涉及一種包括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當所述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用于執行上述方法的步驟。本公開還涉及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該計算機可讀介質攜載有包括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當所述程序產品在計算機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用于執行上述方法的步驟。最后,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控制液壓系統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可運行,以運行所述程序代碼來執行上述方法的所有步驟。
[0065]圖13示出根據本公開的控制單元150的示意圖。控制單元150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152、處理器151和讀寫存儲器156。存儲器152被布置成存儲用于控制液壓系統150的計算機程序。數據處理單元151例如能夠包括微型計算機。該程序能夠以可執行程序的形式或在壓縮狀態下存儲。數據處理單元151被定制為經由數據總線157與存儲器152通信。此外,數據處理單元151被定制為經由數據總線158與讀寫存儲器156通信。數據處理單元151也被定制為通過使用數據總線160與數據端口 159通信。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能夠由數據處理單元151執行,數據處理單元151運行該存儲器152中存儲的程序。
[0066]本文中使用的術語“流體地連接”不僅包括如下布局:其中兩個液壓部件(例如,液壓栗、液壓馬達或液壓蓄能器)經由流路(例如,管)直接連接,而且還包括如下布局:其中所述兩個液壓部件經由閥構件連接,所述閥構件能夠被控制以實現所述兩個液壓部件之間的在至少一個方向上的流體流動。所述閥構件例如可以是方向控制閥或止回閥。
[0067]在權利要求中所提及的附圖標記不應視為限制由權利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其唯一功能是使權利要求更容易理解。
[0068]如將要意識到的是,本公開能夠在各個顯而易見的方面進行修改,所有這些修改均未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例如,已經公開了具有單個液壓馬達的液壓系統,但本公開也包含具有串聯設置的兩個液壓馬達的變型例。當壓實機包括兩個壓實鼓(均具有偏心機構)時,可有利地實施這種布置。此外,該液壓系統可另外被設計為還包括用于壓實機的推進的液壓驅動馬達。因此,這些附圖及其書面描述在性質上應被視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主權項】
1.一種用于驅動壓實輥(4、5)的振動機構(40)的液壓系統(36),所述液壓系統(36)包括: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能夠連接到所述振動機構(40);和第一液壓栗(38),所述第一液壓栗(38)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布置成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還包括第二液壓栗(39),所述第二液壓栗(39)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布置成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僅一個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二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 二者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還包括液壓蓄能器(60),所述液壓蓄能器(60)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具有相同的排量容積,或者,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比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具有更大的最大排量容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較小排量栗(39)具有在較大排量栗(38)的10 % -90 %的范圍內、優選在20 %-70 %的范圍內、更優選在25 % -50 %的范圍內的排量容積。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被設計成比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耐受更高的運行壓力。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是可變排量栗,而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是固定排量栗。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在液壓馬達減速階段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供應至所述液壓蓄能器(60),并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9.根據權利要求3或8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 通過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以及所述液壓蓄能器(60)至少部分地同時或依次供應加壓液壓流體,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并且 當所述液壓馬達(37)已經達到所述公稱速度時,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至少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供應至所述液壓馬達(37)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在穩態模式下運行。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以及所述液壓蓄能器(60)同時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首先,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供應至所述液壓蓄能器(60);隨后,通過僅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38)經由第一供給路徑(41)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第二液壓栗(39)經由第二供給路徑(42)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且所述第一供給路徑和第二供給路徑(41、42) 二者都沒有任何附加的液壓馬達。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部分地經由公共供給路徑(43)且部分地經由單獨供給路徑(41、42)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單獨供給路徑(41、42)在聯接點(44)處會合并合并到所述公共供給路徑(43),并且在所述公共供給路徑(43)中設置有至少一個液壓流動控制部件(52)。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閥(52)被布置成控制從所述第一液壓栗(38)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的流動和/或從所述第二液壓栗(39)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的流動。15.—種用于驅動壓實輥(4、5)的振動機構(40)的液壓系統(36),所述液壓系統(36)包括: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8、39),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8、39)能夠連接到所述振動機構(40);和液壓可變排量栗(39),所述液壓可變排量栗(39)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并布置成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液壓系統(36)還包括液壓蓄能器(60),所述液壓蓄能器(60)流體地連接到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形成開路系統,所述開路系統被構造成: 在所述液壓栗(39)在低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同時,通過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到公稱速度,以及 當所述液壓馬達(37)已經達到所述公稱速度時,通過從在高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所述液壓栗(39)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在穩態模式下運行。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和所述液壓栗(39)同時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36)被構造成:首先,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栗(39)供應至所述液壓蓄能器(60);隨后,通過僅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18.—種壓實機(I),其包括根據前述權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項的液壓系統(36)。19.一種用于控制壓實輥(4、5)的振動機構(40)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動機構(40)被機械地連接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布置成將被供應有來自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的加壓液壓流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一部分期間,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僅一個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以及 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第二部分期間,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 二者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液壓馬達減速階段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供應至液壓蓄能器(60);以及 在液壓馬達加速階段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2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19-2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以及所述液壓蓄能器(60)至少部分地同時或依次供應加壓液壓流體,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以及 當所述液壓馬達(37)已經達到所述公稱速度時,通過將加壓液壓流體至少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另一個供應至所述液壓馬達(37)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在穩態模式下運行。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以及所述液壓蓄能器(60)同時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23.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個供應至所述液壓蓄能器,隨后通過僅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2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19-2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包括:通過選擇性地從所述第一液壓栗和第二液壓栗(38、39)中的一者或二者將加壓液壓流體供應至所述液壓馬達(37)來調節所述振動機構(40)的振動頻率。25.—種用于控制壓實輥(4、5)的振動機構(40)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動機構(40)被機械地連接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布置成將被供應有來自液壓可變排量栗(39)和/或液壓蓄能器(60)的加壓液壓流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液壓栗(39)在低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同時,通過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到公稱速度;以及 當所述液壓馬達(37)已經達到所述公稱速度時,通過從在高排量運行范圍內運行的所述栗(39)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使所述液壓馬達(37)在穩態模式下運行。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液壓馬達加速階段的至少一部分期間,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和所述液壓栗(39)同時供應至所述至少一個液壓馬達(37)。27.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加壓液壓流體從所述液壓栗(39)供應至所述液壓蓄能器(60),隨后 通過僅從所述液壓蓄能器(60)供應加壓液壓流體而將所述液壓馬達(37)加速至公稱速度。28.—種包括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當所述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用于執行根據權利要求19-2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29.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攜載有包括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當所述程序產品在計算機上運行時,所述程序代碼用于執行根據權利要求19-2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30.—種用于控制液壓系統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執行根據權利要求19-2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文檔編號】E01C19/28GK105829609SQ201380081682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人】羅蘭德·維克托, 埃里克·古斯塔夫·利耶比約恩
【申請人】沃爾沃建筑設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