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墻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建筑物施工方法,尤其涉及防撞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防撞墻是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砼表面質量要求不亞于立柱要求,且因防撞墻表面為弧形,故施工要求更高。特別是,由于防撞墻在構造上具有下口大,上口小的特點,振搗時氣泡不易排出,往往在外觀上和結構強度上難以滿足要求。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撞墻施工方法,使防撞墻拆模后無破損,整體線條順暢,符合規范要求。
[0004]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防撞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S1、檢查防撞墻模板構件是否完整;
[0007]S2、對防撞墻模板除銹并涂脫模劑;
[0008]S3、檢查防撞墻的鋼筋綁扎;
[0009]S4、測量放線;
[0010]S5、安裝防撞墻模板并加固防撞墻模板,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
[0011 ] S6、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
[0012]S7、饒筑防撞墻混凝土 ;
[0013]S8、拆除防撞墻模板。
[0014]優選地,防撞墻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且該定型鋼模板分為內外兩片,各片均由角鋼與鋼板焊接而成。
[0015]優選地,在防撞模板上設置多段折線組成的滴水線,用于減小因拆模造成的滴水線損壞。
[0016]優選地,在步驟S2中,采用柴油與脫模劑的比例為3:1的混合劑涂抹在防撞墻模板表面。
[0017]優選地,相鄰防撞墻之間的伸縮縫處采用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并填塞聚苯乙烯泡沫板,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表面涂彈性密封膏。
[0018]優選地,步驟S7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包括水泥、水、混合材、砂、石,配比為1:0.57:0.25:3:3.98 ο
[0019]優選地,在步驟S7中,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滿足防撞墻下部蹄形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蹄形部位以上的混凝土坍落度。
[0020]優選地,步驟S7中,混凝土采用斜層法推進澆筑,并呈傾斜狀全斷面推進,每一段長2-4m,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o
[0021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發明通過對鋼筋的檢查、并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在對防撞墻模板澆筑混凝土時產生大量氣泡,避免蜂窩產生,使防撞墻拆模后無破損,整體線條順暢,符合規范要求,以使防撞墻在外觀和結構強度上有效滿足要求。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防撞墻施工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0025]如圖1所示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S1、檢查防撞墻模板構件是否完整;
[0027]S2、對防撞墻模板除銹并涂脫模劑;
[0028]S3、檢查防撞墻的鋼筋綁扎;
[0029]S4、測量放線;
[0030]S5、安裝防撞墻模板并加固防撞墻模板,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
[0031]S6、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
[0032]S7、澆筑防撞墻混凝土;
[0033]S8、拆除防撞墻模板。
[0034]通過對鋼筋的檢查、并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在對防撞墻模板澆筑混凝土時產生大量氣泡,避免蜂窩產生,以使防撞墻在外觀和結構強度上有效滿足要求。其中,為利于形成良好平整外表的防撞墻表面,對防撞墻表面澆筑混凝土時形成保護層,若保護層過薄,混凝土表面會形成明顯的鋼筋銹痕;如保護層過厚,混凝土表面就易開裂。因此防撞墻模板的鋼筋制作安裝過程中需做好鋼筋構造截面尺寸的控制及臨時定位工作。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使用塑料卡墊環來填隔鋼筋,而不采用混凝土墊塊,將面接觸變為點接觸,使拆模后墻體表面不留痕跡。
[0035]備選地,防撞墻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且該定型鋼模板分為內外兩片,各片均由角鋼與鋼板焊接而成。在設計定型鋼模板時,要考慮每片定型鋼模板的長度及各角鋼網格的間距。由于防撞墻模板越小,接縫越多,外觀平整度越差,而且接縫處表面不易平整,也易出現漏漿現象,因此應采用大塊定型鋼模板;由于多采用人工裝拆,模板既要滿足剛度要求,又要輕巧。經實踐采用:每塊定型鋼模板的長度均為1250_,板面為4_厚鋼板,模板周邊外框采用L60x4角鋼,以增加定型鋼模板邊緣尤其是上下邊緣的剛度,肋板為4mm厚、50mm高扁鋼,間距為250mmx250mm左右。
[0036]若采用矩形滴水線,在拆模時十分容易損壞滴水線處的混凝土,因此,本例在防撞模板上設置多段折線組成的滴水線,用于減小因拆模造成的滴水線損壞。
[0037]備選地,在步驟S2中,采用柴油與脫模劑的比例為3:1的混合劑涂抹在防撞墻模板表面,以使拆模后墻體表面更易不留痕跡。
[0038]備選地,相鄰防撞墻之間的伸縮縫處采用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并填塞聚苯乙烯泡沫板,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表面涂彈性密封膏,如此可以更好地保證防撞墻成型后的外觀平整度。
[0039]本例的防撞墻混凝土為C30預拌混凝土,為保證表面顏色一致,清水混凝土未采用粉煤灰。但是,由于防撞墻底寬上窄,其內部的鋼筋布置較密,澆注混凝土施工時不利于排除氣泡。所以需對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要求,和易性的好壞取決于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如此,本例所采用的混凝土包括水泥、水、混合材、砂、石,配比為1: 0.57:0.25:3:3.98,能使混凝土具備較好的和易性。
[0040]為進一步確保混凝土具備較好的和易性,在增大水泥用量的基礎上采用43%的砂率降低來水灰比,使混凝土中氣體順利逸出。并且,在步驟S7中,控制混凝土的混凝土坍落度,以滿足防撞墻模板下部蹄形部位的坍落度小于蹄形部位以上的混凝土坍落度。下部蹄形部位采用小坍落度混凝土,以防止太多的氣泡生成,進而附著于蹄部前側表面,同時防止稀漿漏出。蹄部以上采用大坍落度混凝土,以利于部分灰漿下滲密實,并填補表面缺陷。
[0041]備選地,本例的混凝土采用斜層法推進澆筑,并呈傾斜狀全斷面推進,每一段長2-4m,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利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坡度,使防撞墻下部混凝土的漿量相對濃密,以降低墻腳內側產生蜂窩的可能性,當澆注到變截面處,應加強振搗,確保氣泡排出。防撞墻頂部混凝土初步收水以后,進行抹面壓光,抹面以內模板為基準確保頂面水平,局部由于收水出現凹陷者可及時補漿。漿面過厚者加入適量石子并壓實,可確保頂面平順并減少防撞墻頂部裂紋。
[0042]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1、檢查防撞墻模板構件是否完整; 52、對防撞墻模板除銹并涂脫模劑; 53、檢查防撞墻的鋼筋綁扎; 54、測量放線; 55、安裝防撞墻模板并加固防撞墻模板,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 56、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 57、饒筑防撞墻混凝土; 58、拆除防撞墻模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撞墻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且該定型鋼模板分為內外兩片,各片均由角鋼與鋼板焊接而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撞模板上設置多段折線組成的滴水線,用于減小因拆模造成的滴水線損壞。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采用柴油與脫模劑的比例為3: I的混合劑涂抹在防撞墻模板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防撞墻之間的伸縮縫處采用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并填塞聚苯乙烯泡沫板,鋼板與防撞墻模板連接表面涂彈性密封膏。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包括水泥、水、混合材、砂、石,配比為1:0.57:0.25:3:3.98o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7中,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滿足防撞墻下部蹄形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蹄形部位以上的混凝土坍落度。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中,混凝土采用斜層法推進澆筑,并呈傾斜狀全斷面推進,每一段長2-4m,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防撞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檢查防撞墻模板構件是否完整;S2、對防撞墻模板除銹并涂脫模劑;S3、檢查防撞墻的鋼筋綁扎;S4、測量放線;S5、安裝防撞墻模板并加固防撞墻模板,使防撞墻模板調整至線形合格;S6、檢查模板密閉性并封堵空隙;S7、澆筑防撞墻混凝土;S8、拆除防撞墻模板。本發明能使防撞墻拆模后無破損,整體線條順暢,符合規范要求。
【IPC分類】E01D21/00, E01F15/08, E01D19/10
【公開號】CN105568857
【申請號】CN201510977164
【發明人】邱師亮, 梁沚強, 劉良穗, 龔宇森, 秦健新, 邱建濤, 劉斯琴
【申請人】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