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預制拼裝連續梁橋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鋼結構施工時,施工單位經常會以臨時支撐架作為平臺進行鋼結構的組裝,在鋼結構組裝完成后,需要拆除這些臨時支撐架。
[0003]在拆除臨時支撐架的過程中,鋼結構的受力狀態會發生根本的變化,由臨時支撐架受力轉換到鋼結構自身受力(設計狀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對支撐架的“卸載”,對鋼結構的“加載”。在受力架構轉換過程中,支撐架與鋼結構構件的應力會很大,會遠超出鋼結構組裝時的初始應力。在以往的施工中,有些施工單位對此重視不足,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合理的方法,出現過臨時支撐架或鋼結構垮塌的事故。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通過該方法,在拆除臨時支撐架的過程中,實現由臨時支撐架受力完美轉換到鋼結構自身受力,從而能夠保證臨時支撐架或鋼結構的施工安全。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包括:
[0007]步驟一,以每榀桁架為單位,按照支座的位置確定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的跨;
[0008]步驟二,選擇中間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
[0009]步驟三,判斷當前跨是否有未遍歷過的鄰跨,并確定有時,將該鄰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循環此步驟直至所有跨都遍歷過,然后執行步驟四;
[0010]步驟四,判斷剩余的砂箱是否離支座最近,若否,則繼續轉入步驟二 ;若離支座最近,則執行步驟五;
[0011]步驟五,將剩余砂箱全部卸落。
[0012]更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五之前還包括:
[0013]完成跨中橋梁部分的混凝土澆筑;
[0014]完成支座上方橋梁部分的混凝土澆筑。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一包括:
[0016]以每榀桁架為單位,將相鄰支座間的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確定為一跨。
[0017]由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通過按照從跨中向支座附近的順序卸落砂箱,能夠在拆除臨時支撐架的過程中,實現由臨時支撐架受力完美轉換到鋼結構自身受力,從而進一步地保證了臨時支撐架或鋼結構的施工安全。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0019]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支座位置布置圖;
[0020]圖3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砂箱位置布置圖;
[0021]圖4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卸落砂箱前的下弦桿的應力情況圖;
[0022]圖5針對實施例一采用本發明卸落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鋼結構下弦桿應力變化圖;
[0023]圖6針對實施例一采用傳統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鋼結構下弦桿應力變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更為清晰,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地說明。
[0025]本發明提供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應用于預制拼裝連續梁橋拼裝完成后,臨時結構體系向永久結構體系的轉換過程中,本發明按照從跨中向支座附近的順序卸落砂箱,具體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0026]步驟S101,確定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的跨;
[0027]以每榀桁架為單位,按照每榀桁架中支座的位置確定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存在的跨。
[0028]步驟S102,選擇中間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
[0029]步驟S103,判斷當前跨是否有未遍歷過的鄰跨,若有,則執行步驟S104,若沒有則執行步驟S105 ;
[0030]步驟S104,將該鄰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然后轉入步驟S105 ;
[0031]步驟S105,判斷剩余砂箱是否離支座最近,若不是離支座最近,則轉入步驟S102,若離支座最近,則執行步驟S106 ;
[0032]步驟S106,將剩余的砂箱全部卸落。
[0033]此步驟S105中,判斷橋所有臨時支架上的剩余砂箱是否離支座最近,若不是離支座最近,則返回步驟S102依次從中間跨開始卸載其它剩余的砂箱,每一跨中卸載砂箱的順序依然是先從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開始。
[0034]上述每次卸落砂箱的數量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兩個。
[0035]在上述步驟S106之前,還可以包括混凝土橋面的兩次澆筑,先澆筑跨中部分再澆筑支座上方的混凝土,這主要是為了達到減小支座附近混凝土的拉應力。混凝土橋面二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再執行步驟S106完成剩余砂箱的卸落。
[0036]下面以具體實施例一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流程做詳細說明:
[0037]實施例一:
[0038]支座位置布置如圖2所示,主橋上部結構采用三跨變截面鋼桁架混凝土組合連續梁設計,主桁采用整體式節點板,為全焊接鋼結構。全橋共8榀鋼桁架,左右幅各4榀,左右幅分開施工,每榀獨立卸載施工。鋼桁架的拼裝在臨時支架上完成,鋼桁架與臨時支架之間采用砂箱臨時支架。
[0039]砂箱的位置布置如圖3所示,每榀桁架順橋向設22個砂箱,編號I?22組,每組橫橋向設有8個砂箱,八榀桁架共176個砂箱。
[0040]采用本發明的卸落方法,每榀桁架中砂箱卸落的順序為:
[0041]①11#12#砂箱同時卸落;
[0042]②3#4#砂箱同時卸落19#20#砂箱同時卸落;
[0043]④10#13#砂箱同時卸落;
[0044]⑤18#21#砂箱同時卸落2#5#砂箱同時卸落;
[0045]⑦9#14#砂箱同時卸落;
[0046]⑧1#6#砂箱同時卸落17#22#砂箱同時卸落;
[0047]之后澆筑橋面二次混凝土,最后同時卸落7#8#15#16#砂箱。
[0048]混凝土橋面之所以分為兩次澆筑,先澆筑跨中部分再澆筑支座上方的混凝土,主要是為了達到減小支座附近混凝土的拉應力。混凝土橋面二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最后同時卸落7#8#15#16#砂箱。
[0049]通過該方法卸落砂箱能夠使使鋼結構應力增長更為均勻。下面以上述具體事例和另外一種卸落砂箱方法對比來說明本發明的有效效果。
[0050]同樣針對圖2所示的支座位置布置和圖3所示的砂箱位置布置,采用另外一種傳統的砂箱卸落順序,卸落順序如下:
[0051]①9#14#砂箱卸落1#6#砂箱卸落17#22#砂箱卸落10#13#砂箱卸落;⑤18#21#砂箱卸落2#5#砂箱卸落?’⑦11#12#砂箱卸落3#4#砂箱卸落;@ 19#20#
砂箱卸落。
[0052]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卸落砂箱前的下弦桿的應力情況如圖4所示;圖5為針對實施例一采用本發明卸落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鋼結構下弦桿應力變化圖;圖6為針對實施例一采用傳統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鋼結構下弦桿應力變化圖。對比圖5和圖6,可以看出,通過該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鋼結構的受力是逐步向最終受力狀態靠近的,相當于結構是逐級加載的。每一步砂箱的卸落,鋼結構最大應力增加在1Mpa左右,經過分步卸落,達到最終受力狀態。可見采用本發明的卸落砂箱方法使鋼結構應力增長更為均勻。而采用傳統方法卸落砂箱過程中,前幾步結構的應力變化都不是很大,在最后三步砂箱卸落時,結構應力有很大的突變,最大應力增加達到了 30Mpa左右,沒有達到荷載逐級施加到結構上的目的。此夕卜,應力的突變也說明,最后3步所卸落的砂箱在體系轉換的過程中受到越來越大的力,之前體系轉換產生的力都集中到了最后三步所需卸落的砂箱上,之后又突然施加到橋跨結構上,這不僅對結構受力而言是不合理的,對砂箱和臨時支架而言,也是極不安全的
[0053]由上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按照從跨中向支座附近卸載砂箱的順序,能夠在卸落砂箱過程中,能夠使每一步砂箱卸落造成的結構應力增加都比較均勻,鋼結構的受力逐步向最終受力狀態靠近,從而使鋼結構的變形與應力變化平緩,保證了支撐與結構的安全。
[0054]在類似工程中,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應該選擇從跨中向支座附近的順序進行。這樣的體系轉換方法能夠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結構受力的合理性。
[0055]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實施例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范圍內,所做的任何等效變化或潤飾,同樣屬于本發明之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申請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內容為標準。
【主權項】
1.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落方法包括: 步驟一,以每榀桁架為單位,按照支座的位置確定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的跨; 步驟二,選擇中間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 步驟三,判斷當前跨是否有未遍歷過的鄰跨,并確定有時,將該鄰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循環此步驟直至所有跨都遍歷過,然后執行步驟四; 步驟四,判斷剩余的砂箱是否離支座最近,若否,則繼續轉入步驟二 ;若離支座最近,則執行步驟五; 步驟五,將剩余砂箱全部卸落。2.—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五之前還包括: 完成跨中橋梁部分的混凝土澆筑; 完成支座上方橋梁部分的混凝土澆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包括: 以每榀桁架為單位,將相鄰支座間的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確定為一跨。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節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砂箱的卸落方法,其包括:步驟一,以每榀桁架為單位,按照支座的位置確定段預制鋼桁架連續梁橋的跨;步驟二,選擇中間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步驟三,判斷當前跨是否有未遍歷過的鄰跨,并確定有時,將該鄰跨作為當前跨并卸落距離跨中間位置最近的砂箱;循環此步驟直至所有跨都遍歷過;步驟四,判斷剩余的砂箱是否離支座最近,若否,則繼續轉入步驟二;若離支座最近,則將剩余砂箱全部卸落。本發明通過按照從跨中向支座附近的順序卸落砂箱,能夠在拆除臨時支撐架的過程中,實現由臨時支撐架受力完美轉換到鋼結構自身受力,從而進一步地保證了臨時支撐架或鋼結構的施工安全。
【IPC分類】E01D21/00
【公開號】CN104929046
【申請號】CN201510300527
【發明人】王松, 明占學, 黃明利, 盧文良, 孟昭暉, 劉淼, 馬福利, 王來順, 周小峰, 胡俏文, 高達, 申巧鳳, 朱旭, 李景云
【申請人】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