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路基容重測定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儀器,特別是土建施工的容重測定儀。
在建筑施工中,常要對地基、路基狀態進行檢測,其中容重測定是一項重要內容。一般的測試方法是在路基上開挖試坑,將標準砂投入試坑中,根據投入砂的重量與砂的比重測出試坑的體積,再由挖出的試樣重量與試坑體積計算出路基的容重。采用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標準砂投入試坑中的松緊程度不易掌握,其差異會造成砂重的變化,由此最后計算出的容重不準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測量儀器,它能精確地測出試坑的體積,因此減少計算容重時的誤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路基容重測定儀,它由一個容水器和一個基準箱組成,容水器上有水位刻度尺,液面顯示管和注水開關,注水開關與出水口相通;基準箱內有測容袋;容水器與基準箱由注水管相連接,注水管一端與容水器出水口相接,另一端伸入測容袋中。
上述路基容重測定儀的容水器內還有一個回水器,回水器包括一個抽水拉桿和一個單向閥。
采用本路基容重測定儀后,由于水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和不可壓縮性,測容袋可很好地充滿試坑,利用水量的測定可精確測出試坑的體積,因此大大減小路基容重測定時的誤差。本儀器構造簡單,使用和維護都很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容水器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容水器部分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基準箱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基準箱部分的俯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儀器架的結構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路基測定儀是由容水器1和基準箱11組成,注水管9分別與容水器1和基準箱11相連接。容水器1上有進水口2、水位刻度尺5和液面顯示管6,可顯示出容水器1內的水量。容水器內還有一注水開關4,它是由一拉桿以及錐形塞組成,放水時向上拉起拉桿,放水后由彈簧將拉桿復位,錐形塞封住水流流出。當然,注水開關也可由其他形式的閥門構成。容水器內還有一個回水器7,它的作用是將注入測容袋12的水抽回容水器1內,回水器7由一個抽水拉桿3和一個單向閥8組成,抽水拉桿3的末端是一個活塞,抽水拉桿3在回水器7內可上下拉動,將水抽回,拉桿3下方的單向閥8可使水不再流出。基準箱11上部有箱蓋板13,下部有基板14,基準箱內是測容袋12。注水管9將水從容水器1中注入測容袋12中,為了讀數準確,本儀器還配置了一個儀器架,儀器架由面板16、支架19、水準汽泡17和水平調節螺紋18組成,工作時將容器1放在儀器架上,調好水平。圖3中標記10為容水器1的把手,圖5中標記15為基準箱把手。本儀器容水器高度為500-600mm。
本儀器使用方法首先向容水器內加潔凈水一半左右,打開注水開關,向測容袋充水并用回水器回水,使測容袋內及容水器內無氣泡。將基板放在平地上,蓋上箱蓋板,再把集水袋放入基準箱內,打開注水開關向測容袋內注水,直至測容袋與箱蓋吻合。同時,從進水口向容水器內加水至零刻度線下。讀數,回水,注水,讀數,重復三次,取最低水位刻度線為起始讀數。
在新測位置旁安置儀器架,調平后放上儀器,將基板平放在測土基上挖好試坑,將試樣稱重,將測容袋放入試坑內,加上箱蓋板,打開注水開關加水至測容袋與箱蓋板吻合為止,進行讀數。抽出一部分水,拉動測容袋再注水讀數,兩次誤差不超過1毫米取低水位讀數。
試樣密度=試樣質量/(注水后讀數一起始讀數)×容水器水面積
權利要求1.一種路基容重測定儀,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個容水器[1]和一個基準箱[11]組成;容水器[1]上有水位刻度尺[5],液面顯示管[6]和注水開關[4],注水開關[4]與出水口[20]相通;基準箱[11]內有測容袋[12];容水器[1]與基準箱[11]由注水管[9]相連接,注水管[9]一端與容水器出水口[20]相接,另一端伸入測容袋[12]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容重測定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水器[1]內還有一個回水器[7],回水器[7]包括一個抽水拉桿[3]和一個單向閥[8],單向閥[8]位于抽水拉桿[3]的下方與出水口[20]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路基容重測定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準箱[11]下部有基板[14],上部有箱蓋板[13],箱蓋板[13]上有注水管穿過的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路基容重測定儀,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儀器架,容水器[1]放置在儀器架面板[16]上,面板下方有水準氣泡[17]和水平調節螺絲[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土建施工中測量路基容重的儀器,該儀器由1個容水器1和1個基準箱11組成,容水器1上有指示水位的裝置,基準箱內有測容袋12,注水管9一端與容水器出水口相接,另一端伸入測容袋中,測試時,將測容袋放入試坑內,利用水量變化數值可精確測試坑的體積,減少了路基容重測定時的誤差。本儀器構造簡單,使用和維護都很方便。
文檔編號E01C23/06GK2309357SQ97227369
公開日1999年3月3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3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3日
發明者趙維普 申請人:趙維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