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木磚的敷設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磚敷設框架,該木磚敷設框架把用于敷設在公園內的道路、一般道路的人行道、停車場的路面或臨時舉辦展覽會場用道路、以及其它道路的木磚保持,配置在相應道路地基上,來進行木磚的鋪裝。
以往,使用木磚的鋪裝見之于有步行者天堂之稱的人行專用道和公園內或庭院等處。
這些木磚的鋪裝通常采用以下施工法。
首先其第一種方法,將干拌灰泥大致平滑地構成地基,然后在該地基上以適當的間隔配置多個木磚,并用木錘等工具使木磚間的凹凸不平消失,同時敲齊木磚使其下部被一些灰泥埋沒。隨后,在各木磚的接縫中注入熔融的瀝清并凝固,其上面再裝入砂子。
其第二種方法,在平抹均勻灰泥的混凝土地基上涂一層瀝青底層,其上面再涂熔融瀝青溶液,然后將多個木磚依次一個個地按適當間隔分開配置在瀝青層上,此后在木磚的各接縫中注入熔融瀝青并凝固,再對接縫進行修整加工。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在地基上配置木磚時,必須用木錘等敲擊以消除各木磚之間的凹凸不平。
然而,以上木磚的鋪裝施工時,仍存在許多問題,實用性不足。首先,就上述第一種或第二種木磚的敷設施工方法而論,都需對多數木磚一個個排列好并由上面敲擊齊平,因此作業的效率十分低。而且不易保證鋪裝面的平滑性。此外由于采用目測確定木磚的排列,保持各木磚間一定的接縫寬度必然也就成為一個難題。
而且,上述的以往的木磚敷設法,是用灰泥和瀝青將木磚固定在地基上,同時接縫也是用灰泥和瀝青固定,雨水等就無法滲透到地下,故在木磚的鋪裝面上容易產生積水的問題。從而引起木磚腐蝕等結果。另外上述木磚是用瀝青等來固定,含水分的木磚的膨脹或干燥木磚的收縮也無法被吸收。
于是,提出了將多個木磚按所定配置來排列,還在各木磚相互的間隙中充填瀝青、丙烯橡膠或聚胺脂橡膠等結合材料來進行結合,從而形成板狀復合木磚的方案(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昭59(1984年)-91006號)。
此外,還提出了利用結合材料將多個木磚在如上例一樣排列下進行固定結合,作為上述結合材料使用了樹脂與橡膠屑混合并且在其內面具有貫通的空隙部分的材料的方案(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昭61(1986年)-192010號)。
然而,用前者的方法鋪裝道路等的情況下,由于結合材料沒有透水性,雨水等不能滲透到地下,存在著在鋪裝面產生積水的難點,結果引起木磚的腐蝕問題。而且結合材料難以保持充分的柔軟性,無法完全適應木磚伴隨濕度變化而產生的伸縮也成為難點。此外,由結合材料結合木磚的工程也是不容易的,也成為存在的極重要的問題。
后者雖打算解決透水性的問題,但上述結構實際上對確保透水性似乎也是不容易的,與前一例相同,由結合材料結合木磚的工程并不容易。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獲得將木磚獨立的敷設框架,可容易地將木磚安裝在該敷設框架上。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獲得將木磚保持并敷設到人行道等的情況下,充分容許木磚伴隨濕度變化而伸縮的敷設框架。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獲得將木磚保持并敷設到人行道等的情況下,能確保透水性的敷設框架。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獲得將木磚保持并敷設到人行道等的情況下,能防止木磚產生裂紋的敷設框架,當其上面受到行走的行人及行駛的汽車而引起的外力時,可容許木磚在此情況下產生彈性變形,但木磚的變形被限定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并繼續予以保持。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獲得根據必須保持木磚的平面形狀的要求,木磚間開有寬的接縫間隔,并具備將此間隙妥善地填補的結構的敷設框架。
本發明的一項,是一種木磚敷設框架,在框體中有多個木磚保持區域,它們與敷設時木磚的排列相對應而構成自己的排列,各保持區域中設有木磚的固定結構,并且在各保持區域的區壁上設置有彈性的、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突出的凸緣。
本發明的二項,是一種木磚敷設框架,在框體中有多個木磚保持區域,它們與敷設時木磚的排列相對應而構成自己的排列,各保持區域中設有木磚的固定結構,并且在各保持區域的區壁上設置有彈性的、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突出的凸緣,而且在各保持區域之間的寬度大的結合結構上,直立地設有上端與保持區域內被保持木磚上面高度相同的多個的彈性立柱。
上述保持區域都可以制成與作為保持對象的木磚相對應的各種尺寸形狀。由于一般為平面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四邊形,或者平面圓形等的木磚,通常采用其中一種木磚經適當的排列加以保持,也可用多種形狀木磚組合,以適當的排列加以保持來構成。
例如,作為保持對象的木磚的平面形狀決定為正方形的情況下,多個保持區域,例如九個保持區域可由縱橫各三行構成。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區域板形成格子狀,上述保持區域能形成縱橫向排列。因此,上述區域板的相應部分成為保持區域的區壁,相鄰保持區域具有共同的區壁。這是木磚的一種基本的排列。
例如,保持有平面圓形的木磚的保持區域,也可以構成具有與上述相同的縱橫排列的敷設框架。在這種情況下,由平面觀察,區壁當然構成了環形周壁。周壁的外周與相鄰區壁以適當的結合結構來結合。結合結構最好采用與區壁形成整體的結合板。
又例如,保持有平面長方形的木磚的保持區域,可制成排列三行,在其長邊方向側面連接地排列的敷設框架。
然而,上述木磚的固定結構,例如是以承載木磚的承受臺為主體而構成。這個承受臺由保持區域最下部開始而向上升起一定高度的立臺構成。而且該承受臺的上面緣部稍高一些,而其內側是相對稍低的平面。在內側平面上,有一個或兩個內外貫穿的螺釘孔。在其周圍最好再開一個以上的小孔。上述承受臺,在保持區域為平面正方形或圓形的情況下,從中心部分設置一個為宜。在保持區域為平面正方形或圓形的情況下,從中心部分設置一個為宜。在保持區域為平面長方形等的情況下,可根據長度,以適當的間隔配置數個承受臺為宜。而且上述承受臺形成由保持區域區壁下部附近延伸出的多個支臂來支持。
上述區壁的下部內側,承受臺下部周圍及上述支臂兩側,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伸出防止下沉板。
再者,前述凸緣,例如由區壁頂部向下方伸出,而且如前所述,傾斜向下構成,與區壁間的角度無特殊限制,以25°~35°為宜。上述凸緣的寬度,也無特殊限制,占木磚厚度的1/3~1/4是適當的,通常為9~13毫米。上述凸緣的下端,與保持區域裝入的木磚的外周相接觸,將木磚以彈性夾持形式持續地抱住。在上述凸緣上,根據需要可按適當間隔設置滲水缺口。在已敷設的木磚間進入雨水的情況下,它們可以向地基上流下,并且由于地基也制成有滲水性的,雨水等可滲入地下。當然,這樣處理的結果木磚周圍不會有雨水積存,從而防止了腐蝕。
再者,特別是就發明的第二項而言,如前所述,在各保持區域之間的寬度大的結合結構上,還直立地設立了彈性立柱。這一點特別對于保持平面圓形木磚的敷設框架是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區域之間,至少是部分上,不會得到寬的間隙,在上述間隙內,結合相鄰保持區域的結合結構,例如構成結合板,其上直立地裝設多個彈性立柱。這些彈性立柱由上下貫通的圓筒構成,故從透水性的觀點看是適當的。
在這些木磚敷設框架的周側,總之為了敷設時相鄰部分能相互接續,必須按需要采用陰陽接頭的連接結構。
這些敷設框架用具有充分強度的塑料來成形是適當的。如聚丙烯等是適當的。
本發明的敷設框架,是用以上的方法構成,可如下述那樣,將木磚保持,用于人行道等的鋪裝,木磚應預先進行防腐處理。
首先將對保持區域預定的平面形狀的木磚裝入敷設框架的各保持區域內。安裝木磚時由向上放置的敷設框架上方壓入。由于保持區域周壁上有向下方傾斜的凸緣,而且保持彈性,在壓入上述木磚時不會引起凸緣下降,凸緣向區壁一側后退,使木磚平滑裝入。如果木磚尺寸比預定的尺寸稍大或稍小,與尺寸有一些誤差可由上述凸緣予以吸收。例如,在木磚的尺寸過大,不易壓入的情況下,可用木錘等工具敲擊壓入。
在敷設框架的全部保持區域都裝入木磚后,例如,固定結構采用前述有螺釘孔的承受臺構成的情況下,可將敷設框架翻轉過來,在上述螺釘孔內插入螺釘,在木磚的下部用螺釘結合。這項作業使用電動改錐等能提高效率。
這樣重復進行木磚的裝入作業,將木磚裝入必須數量的敷設框架的各保持區域并進行固定。
以后的人行道及其它需要敷設的區域的敷設工程,是進行砂礫地基或混凝土地基等適當的地基的制作。
上述砂礫地基是在所需區域挖掘300毫米深,投入砂礫,充分輥壓平滑加工制成。而挖掘深度不一定局限于上述規定。混凝土地基同樣在所需區域挖掘,按一般操作法打設,上面經抹平加工是適宜的。
在上述砂礫或混凝土地基上,將上述保持著木磚的敷設框架縱橫配置好。在用敷設框架周圍側面構成連接結構的情況下,一面用這些結構將其相鄰部分相互連接,一面配置。在所需區域將這項作業連續進行,直至敷設結束。
因此,由敷設框架的連接來進行木磚的平滑鋪裝,對于外行的人也可極容易地高效率地進行工作。
此外,上述方法敷設的木磚在裝入上述敷設框架的保持區域后,由于區壁伸出的凸緣作用使其周邊被保持住,在敷設后可獲得種種有利的作用。
首先是上述凸緣由于具有彈性,故可以吸收伴隨木磚水份含量變化而引起的伸縮。
再者,由于上述凸緣的彈性保持作用,即使遭受在敷設路面上行駛的車輛和步行的行人引起的各種外部沖擊,該木磚的變形被限制在凸緣后退的范圍內,所以防止了產生超過需要的變形,特別是在角部易產生沿木紋的裂紋等得到防止。
再者,按此法敷設的木磚的鋪裝,能保證透水性。
以上所述的優點,本發明的一、二項都是一樣的。在本發明的第二項的情況下,對保持區域之間產生大的間隙,特別是具有平面圓形木磚的保持區域的敷設框架非常有效。即是說,由于保持區域之間的結合結構上直立設置多個彈性立柱,所以即使有間隙,也不會對步行產生不適。如前所述,彈性立柱是由筒體構成,有很好的透水性。
本發明的敷設框架,在公園中建造的人行道、一般道路的人行道及停車場等方面,由于采用保持著木磚進行敷設,可簡便而又高效率地完成木磚的鋪裝。而且按該法完成的木磚鋪裝不僅路面平滑,而且容許木磚伸縮,并具有良好的滲水性。
圖1~圖7是有關本發明的一項的第一實施例。圖1為其平面圖。圖2為圖1的A-A線剖面圖。圖3為木磚保持狀態的平面圖。圖4為圖3的B-B線剖面圖。圖5為一部分缺口的剖面圖,示出了保持木磚的敷設框架用連接結構互相連接起來的狀態。圖6為一部分缺口的放大剖面圖,示出了保持木磚的敷設框架在砂礫地基上敷設后的狀態。圖7為一部分缺口的剖面圖,示出了在砂礫地基上敷設后的、保持木磚的、敷設框架,以連接結構相互連接相鄰敷設框架的連接部分。
圖8~圖13是有關本發明的一項的第二實施例。圖8為其平面圖。圖9為圖8的C-C線剖面圖。圖10為圖8的D-D線剖面圖。圖11為木磚保持狀態的平面圖。圖12為圖11的E-E線剖面圖。圖13為圖11的F-F線剖面圖。
圖14~圖18是有關本發明二項的實施例。圖14為其平面圖。圖15為圖14的G-G線剖面圖。圖16為圖14的H-H線剖面圖。圖17為木磚保持狀態的平面圖。圖18為圖17的I-I線剖面圖。
為了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實施例。
首先,說明本發明一項的第一實施例。
如圖1所示為將九個平面正方形的保持區域1、1…縱橫各三行排列的敷設框架。
上述保持區域1、1…是四周各被區壁2、2、2、2圍繞而形成的,這些區壁2、2…在彼此相鄰的保持區域1、1之間是共同的,而處于敷設框架的外壁位置的區壁2、2…,與敷設框架的外壁是共同的。然而,保持區域1、1…是在四行并列縱向直排的三條一組區壁2、2、2群以及四行并列橫向直排的三條一組區壁2、2、2群組成的格子狀區域內構成的。
上述區壁2、2…中,與敷設框架的外壁是共同者,其厚度為2毫米,其它區壁的厚度為其二倍,即4毫米。如后所述,在規定區域連續配置保持木磚b-1、b-1…的敷設框架的情況下,以相互鄰接的敷設框架的外壁來連接的木磚b-1、b-1相互間的間隔,與敷設框架內部的木磚b-1、b-1相互間的間隔,結果都是相同的。
然而,上述敷設框架如上所述及圖1、圖3所示,由平面觀察為正方形,其邊長為330毫米。高度為40毫米。上述保持區域1、1…一邊的長度為110毫米,有關此邊的尺寸,示出了兩側的區壁2、2的由中心至中心的距離。至于與敷設框架具有共同的外壁的區壁2至內側區壁2的距離,在共同外壁側不是由中心開始,而是示出由外面開始的距離。
上述保持區域1、1…的四周的區壁2、2…上設有如圖1~圖3所示的、兩端留有若干空隙的、分別由上端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的凸緣3、3…。它們分別與區壁2、2…之間的角度約30°。上述凸緣3、3…在突出方向上的寬度為10毫米。這樣,上述凸緣3、3…通常向保持區域1、1…內側延伸5毫米。再者,上述各凸緣3、3…,分別在其兩端形成滲水缺口4、4…。
再者,在上述各保持區域1、1…的中央下部,特別如圖1、圖2及圖4所示,分別配置了木磚承受臺5。上述承受臺5、5…是從保持區域1、1…最下部起垂直升起高度為10毫米的圓形臺,而且,在承受臺5、5…上面,形成周圍有緣部,其內側低1毫米的圓形平面部分6。在上述圓形平面部分6、6…的中心分別開有一個從外面向內面貫穿的螺釘孔7,并在其周圍與螺釘孔7一條直線上并列開出兩個結合小孔8、8。上述承受臺5如圖1所示,由保持區域1的內側四角分別伸出一條支臂9來支持。
上述承受臺5、5…的下部四周、上述支臂9、9…的下部兩側及上述區壁2、2…的下部內側分別有水平方向伸出的防止下沉的凸緣10。
如圖1及圖2所示,在上述敷設框架外壁四邊的一角處,與該角相夾的兩個相鄰邊上各制出兩個連接凸塊11、11,而其它兩邊分別制出對應的連接孔槽12、12。上述一邊的連接凸塊11、11構成在位于敷設框架的角上的保持區域1、1的區壁2、2上。當然,構成在與敷設框架的外壁共同的區壁2、2上。如圖2、圖4、圖5及圖7所示,連接凸塊11、11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10、10…的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從敷設框架的外壁突出。突出寬度比外壁厚度即2毫米寬一些,定為突出4毫米。在高度方向上的厚度定為6毫米,并如圖1及圖3所示,上述連接凸塊11、11…的沿著外壁方向的長度,與凸緣3、3…的滲水缺口4、4之間的長度相同,即定為45毫米。
另一方面,敷設框架外壁中的一邊的上述連接孔槽12、12與上述連接凸塊11、11相對應,構成在位于敷設框架角部的保持區域1、1的區壁2、2上,如圖2、圖4、圖5及圖7所示,連接孔槽12、12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10、10…的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穿過敷設框架的外壁。從連接孔槽12、12的槽下端起的高度為稍超過6毫米。而上述連接孔槽12、12…的沿著外壁方向的長度,與凸緣3、3…的滲水缺口4、4…之間的長度相同,定為稍超過45毫米。
以上全部主要結構,是以聚丙烯為主要材料混合了耐候劑等制成塑料,再整體成形。
在該實施例中,敷設框架如上所述構成,以下再加以說明,在該保持區域1、1…內保持的平面正方形的木磚b-1、b-1…,可用于人行道等的鋪裝。根據上述敷設框架的尺寸,以一邊為100毫米,高度為40毫米,平面觀察為正方形的木磚b-1、b-1…為保持對象是適當的。當然,上述木磚b-1、b-1應該是經過防腐蝕浸漬和防腐處理的。
首先,在著手敷設人行道等之前,應將木磚b-1、b-1…裝入敷設框架各保持區域1、1…中保持。
如圖1所示,木磚b-1、b-1…由敷設框架上方放置,依次將其由上方壓入保持區域1、1…中。區壁2、2…的凸緣3、3…特別如圖2、圖4、圖5及圖6所示,傾斜向下地構成,由于它以有彈性的聚丙烯為主要材料的塑料加工而成的,所以當上述木磚b-1壓入時伴隨產生凸緣下端向區壁2、2…側后退,木磚b-1可平滑裝入。在稍緊的情況下,可用木錘等敲擊。這項操作只要按照各敷設框架保持區域1、1…的數目反復進行,就可將木磚b-1、b-1…裝入各敷設框架內。
繼續如上所述的操作,將木磚b-1、b-1…裝入保持區域1、1…后,將敷設框架翻轉過來,由各承受臺5、5…的反面將螺釘13插入螺釘孔7,由反面將螺釘擰入木磚b-1,使木磚b-1固定在承受臺5上。用電動改錐進行螺釘13和木磚b-1的螺釘擰合,可以提高效率。圖3所示為經上述加工后,木磚b-1、b-1…保持在保持區域1、1…中的敷設框架。圖4示出了用螺釘13、13…將木磚b-1、b-1…固定在承受臺5、5…上的狀態。
為了敷設人行道等,應打設砂礫地基或混凝土地基。
這里示出在打設的砂礫地基上敷設公園內人行道的實例。
這種砂礫地基14是將所需區域挖掘30厘米深,把砂礫投入其中,充分輥壓使其平坦后形成的。
在上述砂礫地基14上,將上述木磚b-1、b-1…保持著的敷設框架縱橫配置。這項作業,是一面將相鄰的敷設框架相互連接,一面在砂礫地基14上進行單純的配置。例如圖5所示,相鄰的敷設框架相互之間,一面把敷設框架按箭頭所示對準另外敷設框架的側面,一面把敷設框架的外壁的連接凸塊11、11、與另外敷設框架的連接孔槽12、12配合,來進行相互的連接。這樣將相鄰的敷設框架相互連接,如規定區域包括的敷設作業都已進行,即可結束工作。這樣,木磚b-1、b-1…的平滑鋪裝,可以由連續配置敷設框架這種非常簡單的作業方式來完成。圖6示出在上述砂礫地基14上敷設將木磚b-1、b-1…保持著的敷設框架的一部分。圖7示出了砂礫地基14上敷設的相鄰敷設框架的相互連接部分。
仍如上述,由敷設框架決定的敷設木磚b-1、b-1…之間的接縫,沒有必要充填特殊的充填劑,根據需要,充填一些砂礫即可。不過,在接縫中充填入充填劑的情況下,必須充分討論充填劑的性能,以避免由此而喪失透水性。
上述的敷設的木磚b-1、b-1…如前所述,特別是如圖3及圖4所示,其四周有由保持區域1、1…的區壁2、2…傾斜向下突出的凸緣3、3…在其下端呈抱持狀,由于凸緣3、3…自身有一定的彈性,故木磚b-1、b-1…因水分含量不同而伴隨產生的伸縮能被充分吸收。可將木磚b-1、b-1…的變形被限定于保持區域1、1…范圍內,所以雖然受到由敷設路面上行駛的車輛或步行的行人等給予的各種沖擊,但卻不會產生容易沿木紋出現的裂紋。
并且,在用上述敷設框架的木磚b-1、b-1…鋪裝時,由于敷設框架的區壁2、2…內有凸緣3、3…形成的滲水缺口4、4…所以雨水等可以通過它們流到砂礫地基14上,砂礫地基14當然具有透水性,無疑雨水等可滲透進入地下。
敷設后的敷設框架中如有一部分木磚b-1、b-1…產生損傷,則損傷的木磚b-1、b-1…可用下述方法更換。
首先在損傷的木磚b-1上面插入拔釘器的尖或鑿子的尖,在其后部用鐵錘敲擊使該木磚b-1被分開,解除螺釘13的結合,并由保持區域1取出木磚。然后用鐵錘等將承受臺5上露出的上述螺釘13敲落到砂礫地基14上。再在承受臺5的圓形平面部分6上涂粘接劑,在相應保持區域裝入新木磚b-1。這樣,木磚內面被粘接劑粘合,木磚b-1與承受臺5之間能確保結合,被固定在保持區域1內。與有粘接劑的圓形平面部分6相對結合時,多余的粘接劑通過結合小孔8、8被擠入承受臺5的內面,擠出的粘接劑呈球形,其直徑比結合小孔8、8大,所以固化后能起強化作用。
下面就本發明一項的第二實施例作一簡單說明。
如圖8所示,三行平面長方形的保持區域21、21、21并排設置,構成了平面正方形的敷設框架。
上述保持區域21、21、21,四面分別被區壁22、22…所包圍,各個相互鄰接的保持區域21、21之間的區壁22是共同的,而且處于敷設框架的外壁位置的區壁22、22…與敷設框架的外壁是共同的。
此外,上述區壁22、22…中與敷設框架外壁是共同者,其厚度為2毫米,其它區壁厚度為其二倍,即4毫米。如后面所述,保持平面長方形的木磚b-2、b-2…的敷設框架在規定區域內連續配置的情況下,以相互鄰接的敷設框架的外壁來連接的木磚b-2、b-2相互之間的間隔,與敷設框架內部的木磚b-2、b-2相互之間的間隔都是相同的。
上述敷設框架如上所述及圖8、圖11所示的那樣,平面觀察為正方形,一邊長度為330毫米,高度為40毫米。上述各保持區域21、21…的短邊長度為110毫米,長邊長度為330毫米。上述尺寸中,短邊示出了兩側區壁22、22由中心至中心的距離,至于與敷設框架具有共同的外壁的區壁22至內側區壁22的尺寸,在具有共同外壁的一側,示出的不是由中心起,而是由外面起的距離。至于長邊,是指由外壁的外側起至相對一邊外壁的外側止的長度,即與敷設框架一邊的尺寸相同。
上述保持區域21、21…四周的區壁22、22…如圖8~圖12所示,其短邊裝置有一個凸緣23,長邊裝有三個凸緣23、23、23,均在區域內傾斜向下突出。凸緣23、23…在區壁方向的長度為70毫米,在突出方向的寬度為10毫米。與區壁22、22…的角度定為30°。因此,在區域內通常下端突出5毫米。短邊的凸緣23位于區壁22的中心位置,兩側各留有20毫米的間隙。另一方面,長邊的區壁22的中心配置有一個凸緣23,其兩側各距40毫米也各配置有一個凸緣23。
上述各保持區域21、21、21中,在區域三等分位置配置了臺框24、24。臺框24、24,如圖8、圖10及圖13所示,構成為兩端各自與長邊側面的區壁22、22連接的框架狀,其高度為10毫米,寬度為10毫米。
上述各保持區域21、21、21中,如圖8、圖9、圖10、圖12及圖13所示,被上述臺框24、24劃分的三個正方形區域的中心下部位置,分別配置有木磚b-2的承受臺25。上述承受臺25、25…是由保持區域21、21…最下部起垂直升起10毫米所形成的臺座,即與上述臺框24、24…的高度相同。上述承受臺25、25…,其上表面的周圍留有邊緣,其內側形成低1毫米的平面凹部26。于是,如圖8所示,上述的平面凹部26、26…與承受臺25、25…平面形狀相似。上述平面凹部26、26…內由外面至內面各開有兩個貫穿的螺釘孔27、27。而且,上述承受臺25、25…特別如圖8所示,由其外周部分沿放射方向呈45°等角間隔伸出8條支臂29、29…,與各個區壁22、22…的下部或上述臺框24、24相結合。
上述區壁22、22…的下部內側、臺框24、24…的下部兩側、承受臺25、25…的下部周圍、上述支臂29、29…的下部兩側,均有防止下沉的凸緣30在水平方向伸出。
再者,如圖8及圖11所示,在上述敷設框架四邊中的一角處,與該角相夾的兩個相鄰邊上各制出兩個連接凸塊31、31,而其它兩個邊上各制出兩個對應的連接孔槽32、32。上述一邊的連接凸塊31、31,構成在位于敷設框架的角上的兩個上述正方形區域的區壁22(長邊側)及區壁22、22(短邊側)上。至于保持區域21的短邊,當然構成了與敷設框架具有同一外壁的區壁22、22。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連接凸塊31、31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30、30…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從敷設框架的外壁上突出。突出寬度比外壁厚度即2毫米寬一些,定為突出4毫米。在高度方向上的厚度定為6毫米。并如圖8及圖11所示,上述連接凸塊31、31…的沿著外壁方向的長度,定為45毫米。在這個方向的位置,可按相應凸緣23的中心位置相互對準中心來定位。
一方面,敷設框架外壁的一邊的上述連接孔槽32、32,與上述連接凸塊31、31相對應,構成在位于敷設框架角部的上述平面正方形區域的區壁22(長邊側)或區壁22、22(短邊側)上。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連接孔槽32、32,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30、30…的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穿過敷設框架的外壁。從連接孔槽32、32的槽下端起,其高度為稍超過6毫米。而且,上述連接孔槽32、32…的沿著外壁方向上的長度,為稍超過上述連接凸塊31、31…在該方向上的長度,即稍超過45毫米。
以上全部主要結構,是以聚丙烯為主要材料與耐候劑混合制成塑料,再整體成形的。
該實施例中,由于敷設框架按上述方式構成,除了應在保持區域21、21…內保持平面長方形的木磚b-2、b-2…之外,其余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用法相同,具有同樣的作用和效果。
這一例中,根據敷設框架的尺寸,以短邊為100毫米,長邊為320毫米,高度為40毫米的平面長方形木磚b-2、b-2…作為保持對象是適當的。
首先,在用敷設框架敷設人行道之前,各保持區域21、21…中應裝入木磚b-2、b-2…加以保持。
這時的工作順序和這時敷設框架各結構元件的作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圖11所示為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順序,在敷設框架的保持區域21、21、21內分別保持有平面長方形木磚b-2的狀態。圖12所示為已裝入保持區域21、21、21中,并置于各承受臺25、25…上的木磚b-2、b-2、b-2上,擰入穿過螺釘孔27、27…的螺釘33、33…,使其固定的狀態。該例還由圖13示出了臺框24、24與承受臺25、25、25一起共同承載木磚b-2的臺座作用。
為了敷設人行道等,應打設砂礫地基或混凝土地基。
上述地基的打設法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
而且,在上述地基上,保持著木磚b-2、b-2…的敷設框架的敷設順序等,以及敷設后的作用和效果也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
下面就本發明的二項的實施例加以簡單說明。
如圖14所示,框體40中有九個平面圓形的保持區域41、41…,呈縱橫三列配置而構成敷設框架。上述保持區域41、41…由其四周的結合板55、55…將其保持在框體40中。框體40由上述結合板55、55…與外緣的外壁所組成。正如上述,保持區域41、41配置在其中。
該敷設框架的框體40,也與前述兩個實施例相同,為一邊長330毫米的平面正方形,外壁厚度為2毫米,高度為40毫米。而上述保持區域41、41…的內徑為106毫米。
上述各保持區域41、41…分別被圓環狀的區域周壁42所包圍,區域周壁42、42…的厚度為2毫米。上述各保持區域41、41…的區域周壁42,如圖14、圖15、圖17及圖18所示,分別由其上端向區域內傾斜向下地設置伸出的凸緣43。上述凸緣43、43…在突出方向上的寬度為10毫米,與區域周壁42、42…的角度為30°。于是,凸緣43、43…的下端,向區域中心方向伸出約5毫米。在上述凸緣43、43…中,如圖14、圖15及圖17所示,分別以45°的等角間隔在八處形成滲水缺口44、44…。
在上述保持區域41、41…下部中央位置,如圖14、圖15及圖18所示,分別直立地設有升起的木磚b-3的承受臺45。上述承受臺45、45…是由保持區域41、41…最下部起升起高度10毫米的圓形臺座。而且,承受臺45、45、45…,其上面留有周圍邊緣,其內側形成低1毫米的圓形凹部46。上述圓形凹部46、46…的中心,由外面至內面開有一個貫穿的螺釘孔47。此外,在其周圍開有兩個與上述螺釘孔47在一條直線上并列的結合小孔48、48。上述承受臺45如圖14所示,從其周圍以90°的等角間隔伸出四條支臂49、49…,它們與保持區域41的區壁42的內面相結合。
上述承受臺45、45…的下部周圍、上述支臂49、49…的下部兩側及上述區域周壁42、42…的下部內側有向水平方向伸出的防止下沉的凸緣50。
將各保持區域41、41…按前述排列結合的結合板55上,如圖14、圖16及圖17所示,垂直設有許多有彈性的踏壓筒56、56…。踏壓筒56、56…的上端與保持區域41、41…裝入保持的木磚b-3、b-3…的上面大致定在同一高度上。在該實施例中,踏壓筒56、56…的上端的高度從敷設框架最下部起為50毫米。
如圖14、圖15、圖17及圖18所示,前述框體40的外壁的四邊中的一角處,在夾著該角的兩鄰接邊上分別設置有兩個連接凸塊51、51,其它兩邊上開有對應的連接孔槽52、52。上述一邊的連接凸塊51、51與位于框體40角部的保持區域41、41的區域周壁42、42構成有部分重復的外壁。再如圖15及圖18所示,連接凸塊51、51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50、50…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從框體40的外壁突出。突出寬度比外壁厚度即2毫米寬一些,定為突出4毫米。高度方向的厚度為6毫米。再如圖14及圖17所示,上述連接凸塊51、51…沿外壁方向的長度定為45毫米。
一方面,框體40的外壁的一邊的前述連接孔槽52、52與上述連接凸塊51、51對應地配置,穿過與框體40角部位置的保持區域41、41的區壁42、42重復的外壁處而構成。如圖15及圖18所示,連接孔槽52、52以僅超過防止下沉的凸緣50、50…厚度的高度位于其上方,并穿過框體40的外壁。由連接孔槽52、52的槽下部起的高度稍超過6毫米。再者,上述連接孔槽52、52…沿外壁方向的長度稍超過45毫米。
以上全部主要結構,是以聚丙烯為主要材料與耐候劑等混合后制成塑料,再整體成形。
該實施例中,敷設框架如上所述制成,以下再加以說明,在其保持區域41、41…內保持的平面圓形的木磚b-3、b-3…,可用于人行道等的鋪裝。作為保持對象,直徑為100毫米,厚度為40毫米的平面圓形木磚b-3、b-3…是適當的。
首先,在敷設人行道等之前,應將木磚b-3、b-3…裝入敷設框架的各保持區域41、41…內。該項工作的次序和當時敷設框架各結構元件的作用及效果,與前述本發明中一項的兩個實施例是相同的。
圖17示出了保持著木磚b-3、b-3…的敷設框架。圖18示出了把木磚裝入保持區域41、41中的,并用螺釘53、53將木磚b-3、b-3…固定在承受臺45、45…上的狀態。
在需敷設人行道等的區域內,地基的建造也與前述兩個實施例完全相同。
保持著木磚b-3、b-3…的敷設框架在地基上的敷設順序,也與前述本發明一項的實施例情況相同。
敷設后的敷設框架的作用及效果,也完全與前述本發明中一項的實施例的情況大致相同。
不同點有以下這些該實施例中,在保持區域41、41之間的結合板55、55、55上直立地裝設了踏壓筒56、56…,所以在它上面行人行走和汽車行駛都是可能的,平面圓形的保持區域41、41…之間產生的大間隙也沒有必要進行特殊的處置。再者,踏壓筒56、56…是上下貫通的,所以可以使雨水等流淌到地基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木磚的敷設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框體中,與敷設時木磚的排列相對應地構成多個木磚保持區域的排列,各保持區域中設置有固定木磚的結構,而且,各保持區域的區壁上設置有彈性的、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突出的凸緣。
2.一種木磚的敷設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框體中,與敷設時木磚的排列相對應地構成多個木磚保持區域的排列,各保持區域中設有固定木磚的結構,而且,各保持區域的區壁上設置有彈性的、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突出的凸緣,此外,在各保持區域之間的、寬度大的結合結構上,直立地設置有上端與在保持區域內保持著的木磚的上面高度相同的多個彈性立柱。
全文摘要
一種木磚敷設框架,在其框體中,與敷設時木磚的排列相對應地構成多個木磚保持區域的排列,各保持區域中設有固定木磚的臺座,而且,各保持區域的區壁上設置有彈性的、向區域內下方傾斜突出的凸緣。此外,在該敷設框架的各保護區域之間寬度大的結合板上,直立地設置有與保持區域內被保持的木磚上面高度相同的多個彈性立柱。使用在保持區域內保持的木磚,可極容易地進行人行道等的鋪裝,并具有透水性,還可容許木磚伸縮。
文檔編號E01C5/14GK1030806SQ8810446
公開日1989年2月1日 申請日期1988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1987年7月22日
發明者林功生 申請人:林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