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包括車架,車架上設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兩側設各置有一個隔板,隔板上設置有料槽,料槽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料槽內水平設置有第一驅動軸,第一驅動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葉輪,料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器,料槽的側壁設置有溢流口,第一攪拌葉輪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與第一攪拌葉輪側邊之間連接有若干個第二凹槽;兩個隔板之間垂直設置有第二驅動軸,第二驅動軸上設置有第二攪拌葉輪,料筒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出料口,料筒底部的邊緣設置有收納槽,收納槽內設置有金屬絲網層,第二攪拌葉輪的表面鉸接有副葉片。本實用新型能夠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均勻、徹底地對瀝青料進行攪拌。
【專利說明】
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路面養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
【背景技術】
[0002]瀝青路面再生養護車主要用于瀝青路面的日常修補養護,由于日常路面修補所用瀝青量較小,且多為局部非連續用量,因此瀝青路面再生養護車需要自行裝載并攪拌瀝青混合料。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4266090U公開了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適合在路面上進行路面的修補養護。但是,這種養護車的混料裝置對于瀝青料的攪拌不夠均勻徹底,導致路面修補后的平整度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均勻、徹底地對瀝青料進行攪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瀝青路面養護車,包括車架,車架上設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兩側設各置有一個隔板,隔板上設置有料槽,料槽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料槽內水平設置有第一驅動軸,第一驅動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葉輪,料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器,料槽的側壁設置有溢流口,第一攪拌葉輪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與第一攪拌葉輪側邊之間連接有若干個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與第一驅動軸相互垂直,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寬度之比為3:1;兩個隔板之間垂直設置有第二驅動軸,第二驅動軸上設置有第二攪拌葉輪,料筒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出料口,料筒底部的邊緣設置有收納槽,收納槽內設置有金屬絲網層,第二攪拌葉輪的表面鉸接有副葉片。
[0006]作為優選,所述出料口內設置有彎管,彎管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三攪拌葉輪,第三攪拌葉輪內設置有第二加熱器。
[0007]作為優選,所述出料口的兩側設置有高壓吹氣管。
[000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兩階段對瀝青原料進行攪拌。瀝青原料首先倒入料槽內,在料槽內通過第一攪拌葉輪進行初步攪拌,同時進行加熱熔化。瀝青原料在料槽內受熱熔化后,隨著不斷加料,上層的液態瀝青從溢流口流出,流至料筒底部。然后,在料筒內,通過第二攪拌葉輪的攪拌,瀝青產生離心力,其中未熔化的原料科力逐漸匯聚于收納槽內,被金屬絲網層固定,然后較為純凈的液態瀝青通過出料口流出,進行路面的修補。其中第二攪拌葉輪上的副葉片可以對瀝青產生多角度的攪拌混合。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實現不間斷的出料,而且可以保證出料質量。彎管可以使瀝青在流動過程中產生折流,從而提高瀝青的均勻度。第三攪拌葉輪可以產生與第二攪拌葉輪相互垂直的攪拌方向,從而降低瀝青噴出的離心力,提高噴灑均勻度。第二加熱器可以防止瀝青固化。高壓吹氣管可以對瀝青原料進行吹掃加速,同時可以在修補結束時對出料口的瀝青殘料進行清理,防止出料口被堵塞。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攪拌葉輪的結構圖。
[0011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二攪拌葉輪的結構圖。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三攪拌葉輪的結構圖。
[0013]圖中:1、車架;2、料筒;3、隔板;4、料槽;5、進料口;6、第一驅動軸;7、第一攪拌葉輪;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二驅動軸;11、第二攪拌葉輪;12、出料口; 13、收納槽;14、金屬絲網層;15、副葉片;16、彎管;17、第三攪拌葉輪;18、第二加熱器;19、高壓吹氣管;20、盲孔;21、第一加熱器;22、溢流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本實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0015]參照圖1-4,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車架I,車架I上設置有料筒2,所述料筒2的兩側設各置有一個隔板3,隔板3上設置有料槽4,料槽4頂部設置有進料口 5,料槽4內水平設置有第一驅動軸6,第一驅動軸6上設置有第一攪拌葉輪7,料槽4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器21,料槽4的側壁設置有溢流口 22,第一攪拌葉輪7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凹槽8,第一凹槽8與第一攪拌葉輪7側邊之間連接有若干個第二凹槽9,第一凹槽8與第一驅動軸6相互垂直,第一凹槽8與第二凹槽9的寬度之比為3:1;兩個隔板3之間垂直設置有第二驅動軸10,第二驅動軸10上設置有第二攪拌葉輪11,料筒2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出料口 12,料筒2底部的邊緣設置有收納槽13,收納槽13內設置有金屬絲網層14,第二攪拌葉輪11的表面鉸接有副葉片15。瀝青原料首先倒入料槽4內,在料槽4內通過第一攪拌葉輪7進行初步攪拌,同時進行加熱熔化。瀝青原料在料槽4內受熱熔化后,隨著不斷加料,上層的液態瀝青從溢流口 22流出,流至料筒2底部。然后,在料筒2內,通過第二攪拌葉輪11的攪拌,瀝青產生離心力,其中未熔化的原料科力逐漸匯聚于收納槽13內,被金屬絲網層14固定,然后較為純凈的液態瀝青通過出料口 12流出,進行路面的修補。其中第二攪拌葉輪11上的副葉片15可以對瀝青產生多角度的攪拌混合。出料口 12內設置有彎管16,彎管16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三攪拌葉輪17,第三攪拌葉輪17內設置有第二加熱器18。彎管16可以使瀝青在流動過程中產生折流,從而提高瀝青的均勻度。第三攪拌葉輪17可以產生與第二攪拌葉輪11相互垂直的攪拌方向,從而降低瀝青噴出的離心力,提高噴灑均勻度。第二加熱器18可以防止瀝青固化。出料口 12的兩側設置有高壓吹氣管19。高壓吹氣管19可以對瀝青原料進行吹掃加速,同時可以在修補結束時對出料口 12的瀝青殘料進行清理,防止出料口 12被堵塞。
[0016]另外,第三攪拌葉輪17的迎液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盲孔20。在攪拌過程中,盲孔20可以對高壓吹氣管19吹出的氣流進行擾動,從而提高降低瀝青在第三攪拌葉輪17的附著力,有利于瀝青的出料。
[0017]其中,本實施例是在【背景技術】引用的專利文獻的基礎上改進而來,養護車的外部結構與【背景技術】引用的專利文獻沒有變化,在此不再詳述。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9]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瀝青路面養護車,包括車架(I),車架(I)上設置有料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的兩側設各置有一個隔板(3),隔板(3)上設置有料槽(4),料槽(4)頂部設置有進料口(5),料槽(4)內水平設置有第一驅動軸(6),第一驅動軸(6)上設置有第一攪拌葉輪(7),料槽(4)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熱器(21),料槽(4)的側壁設置有溢流口(22),第一攪拌葉輪(7)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凹槽(8),第一凹槽(8)與第一攪拌葉輪(7)側邊之間連接有若干個第二凹槽(9),第一凹槽(8)與第一驅動軸(6)相互垂直,第一凹槽(8)與第二凹槽(9)的寬度之比為3:1;兩個隔板(3)之間垂直設置有第二驅動軸(10),第二驅動軸(10)上設置有第二攪拌葉輪(11),料筒(2)底部的中心設置有出料口( 12),料筒(2)底部的邊緣設置有收納槽(13),收納槽(13)內設置有金屬絲網層(14),第二攪拌葉輪(11)的表面鉸接有副葉片(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瀝青路面養護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內設置有彎管(16),彎管(16)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三攪拌葉輪(17),第三攪拌葉輪(17)內設置有第二加熱器(18) 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瀝青路面養護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的兩側設置有高壓吹氣管(19)。
【文檔編號】E01C23/09GK205711633SQ20162063361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9日
【發明人】鄧洪濤
【申請人】鄧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