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是針對目前大城市地面交通頻繁的紅綠燈限行和車輛擁堵問題而設計的一種輕便、快速、高效而又環(huán)保、實用的輕型高架公交系統。并開辟一條城市交通新體系(相對地面和地下兩種體系而言)。如果能投入使廚,可減輕地面交通壓力,減輕城市汽車尾氣污染和道路擁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徹底解決困擾各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提高城市生活質量,解決城市出行難問題。本系統智能車的速度,設計為每小時72公里,即每秒20米,車流密度可以為10米一車(或更高),一個車站的流量可達每小時28800車次,載客量應在4萬以上。相當一條地鐵的運力,而投入不到地鐵的零頭??梢苑Q得上輕便、快速、高效、經濟而實用。
【專利說明】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方案是針對目前大城市地面交通頻繁的紅綠燈限行和車輛擁堵問題而設計的一種輕便、快速、高效而又環(huán)保、實用的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開辟一條城市交通新體系(相對地面和地下兩種城市交通體系而言)。如果能投入使用,可減輕地面交通壓力,減輕城市汽車尾氣污染和道路擁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徹底解決困擾各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提高城市生活質量,解決城市出行難問題。
[0002]本系統在交叉路口無限行、無擁堵,車輛可高速、無障礙通過,而又不需要投入太多,也不必改變現行的交通體系。本系統占地少,道路可以彎彎曲曲,就在公路兩側,可在人行道上方修建。
[0003]本系統的運載工具是高度智能化的小型電動車輛一智能車,無人駕駛,自動運行。
【背景技術】
[0004]現代大城市交通的最大難題是車輛多,道路少,特別是交叉路口的限行和車輛擁堵問題。公交車、地鐵則站站必停,路程稍遠還得換車,出行難成了大城市最頭痛的問題。本方案就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設計的。本方案通過對智能公交系統的精心設計,使車輛通過交叉路口時不停車、不減速、無障礙通過。并一站式到達目的地。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核心思想是開辟一條新的城市交通體系;設計一種雙向雙層輕型高架智能運輸系統;配以高速小型化的電動智能車輛,再加上精確的智能控制,保證車輛全程高速、不停車穩(wěn)定運行;不管路程多遠,只要有線路,均可一站式到達目的地。
[0006]本系統的固定設施是輕型高架道路,就在街道兩側人行道上方修建,不影響現有交通系統。輕型高架路為雙層雙向,層高約4米,下層離地面5?6米。主干道路寬兩米多些,只允許一輛小型電動智能車通過。支柱采用粗一些的電線桿或鋼管。路面盡量采用輕質材料,如木質或其它新型輕質材料,以減輕重量。道路兩側裝有許多監(jiān)控裝置,與智能車時刻保持聯系,保證智能車按規(guī)定方向和速度運行。
[0007]本系統在十字路口車輛不減速、不停車通過是靠輕型高架智能線路雙層雙向的設計。兩層行車方向相反,在十字路口立交通過,如要轉彎則只向外轉。下層車如果是右行道,轉彎時只向右轉,(如附圖1所示),則上層車轉彎時只向左轉。這樣道路右側的車就可以到達右側的任何地方,道路左側的車則可以到達左側的任何地方。如此,乘客只要知道自己的出行方向,就可以在車站找到相應的上車地點,快速到達目的地。在丁字路口也一樣,不同方向的道路立交(如附圖2所示)。
[0008]主干道上每500米到1000米設一個車站(如附圖2虛線框內所示),就在兩個交叉路口之間,隨街道的布局而定。
[0009]智能車是一種小型電動車輛,高度智能化,無人駕駛,可載I到2人(最多兩大一小,重量在200公斤以內)。車身用復合材料制造,重量很輕。車上裝備有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接受系統主控室發(fā)來的指令,按統一的調度運行。車上裝備有電子觸摸屏,內設電子地圖,乘車人只要在電子地圖上點擊選取目的地,智能車在主控室的指令下就可自動運行,一路暢通無阻,一站到達目的地。由于智能車是全自動運行,因此還可以承擔部分快遞業(yè)務,運送200公斤以內的郵件和貨物。
[0010]智能車使用電力驅動,可以用車身自備的儲能電池供電,也可以從線路上取電,無論用那種方式取電,系統本身都有巨大的儲電功能,可以在晚間或用電低谷時充電,白天用電高峰時用電,既降低運行費用,又有利于電網調峰。
[0011]本系統智能車的速度,設計為每小時72公里,即每秒20米,車流密度可以為10米一車(或更高),一個車站的車流量可達每小時28800車次,載客量應在4萬以上。相當一條地鐵的運力,而投入不到地鐵的零頭。可以稱得上輕便、快速、高效、經濟而實用。
[0012]如果還想提高運力,可以加寬道路,使之變成雙行道。凡在下一段要轉彎或出站的車輛,都走外行道,控制系統可隨時調整兩條道上車流的密度。這樣,系統的運力可以加倍。
[0013]智能車上裝有防碰撞和應急處置系統,如果前面的車發(fā)生故障,如電動機故障、車輪爆胎或電力不足等。則后面的智能車就啟動應急處置系統,推著前面的車在前方車站就近出站。
[0014]系統控制采用分區(qū)域控制方式。每個交叉路口設有獨立的路口控制系統,每個車站設有獨立的車站控制系統,整個系統設有一個系統主控室。主控室控制各車站、各路口、每個車及整個系統的運行。
[0015]該系統對私家車也開放,能上輕型高架路的私家車是和公交系統的智能車一樣的智能車,不同的是車內多了一套手動操縱裝置(如方向盤、油門、剎車等)。平時在地面上行駛時車主用方向盤、油門、剎車等控制方向、速度和減速停車。一到輕型高架路上,方向盤等手動裝置就被鎖定,失去作用,而由道路控制系統控制其運行。出站后則恢復手動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附圖1是下層道路十字路口的線路示意圖。縱橫道路立交而不相連,車輛只能直行或右轉彎。圖中道路交叉處有點表示相連,無點表示立交而不相連。箭頭表示車輛運行方向。上層道路的十字路口線路示意圖與附圖1相似,不同的是車輛的運行方向完全相反,車輛只能直行或左轉彎(未畫出)。
[0017]附圖2是下層道路丁字路口以及車站線路示意圖。丁字路口兩條左轉彎線立交而不相交。上層線路示意圖與下層一樣,只是車輛運行方向完全相反(也未畫出)。虛線框內為車站部分,其中ab段為車輛離路進站減速段,be段為停車段,Cd段為出站上路加速段,eb段和fc段為私家車出入車站的通道,gd段為主干道上的調整段。
[0018]附圖3是設想的某地區(qū)下層道路平面運行示意圖。圖中交叉處有點表示相連,無點表示立交而不連。箭頭表示車輛行駛方向。上層道路平面示意圖與下層一樣,只是車輛運行方向完全相反(也未畫出)。車站就在兩個交叉路口之間,如附圖2中虛線框內所示,也未畫出。
【具體實施方式】[0019]當乘客進入智能車,在電子觸摸屏上點擊選定目的地后,智能車通過車-路通訊系統將目的地信息發(fā)送到系統主控室,系統主控室對智能車確定到達目的地的路徑,并對通過路徑逐點核查后確定行駛路線及通過各路口的時間點,然后將路線圖發(fā)送給智能車及車站控制系統,將經過各路口的時間發(fā)送給路口控制系統。隨后智能車自動啟動,并接受車站控制系統的指令,以一定的加速度和時間進入主干道。主干道上的車在進入交叉路口前一定距離處進入調整段,在調整段智能車接受路口控制系統的指令,調整速度,保證按路口控制系統規(guī)定的速度和時間(整秒或整半秒)進入交叉路口,或直行或轉彎,按路口控制系統的按排,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直到目的地車站,中途不停車,一站到底。
[0020]到達目的地車站前,智能車接受車站控制系統的指令,按事先安排好的出口離開主干道,進入停車道,乘客下車,完成整個行程,下車出站。智能車則進入安全檢查室接受安全檢查和必要檢修,或充電或更換電池。隨后進入下段停車道,等待下一位乘客的到來。
【權利要求】
1.雙向、雙層輕型高架路的設計,保證不同方向的車輛在交匯處互不干擾、無障礙通過的設計方案和方法。
2.由于第I條,再配上小型化的電動智能車,使乘客可以一站式到達目的地的設計方案和方法。
3.控制系統和智能車相配和,開創(chuàng)智能車無人駕駛的設計方案和方法。
4.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高架路的設計、建造、維護和使用。
5.輕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統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維護和使用。
6.小型電動智能車的設計、制造、維護和使用。
7.附圖1至附圖3的設計、使用和解釋。
【文檔編號】E01C1/04GK103628373SQ20131050011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fā)明者】陳書舍, 陳亞軍, 陳亞萍 申請人:陳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