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氣混凝土砌體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磚,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加氣混凝土砌體磚。
背景技術:
在人工濕地的治理中,一般使用細砂、碎石來鋪設地表,或構建池子,并利用碎石、細砂之間的間隙來實現水流通道。但是,由于碎石、細砂之間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而水流中常常含有其他雜質,在常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碎石、細砂之間的間隙很容易出現堵塞,從而導致水流通道中斷,以至于嚴重影響濕地治理工作的開展。而且,這種碎石、細砂構成的水流通道一旦被堵塞,其維護疏通工作將十分麻煩,甚至無法疏通,后果十分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氣混凝土砌體磚,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人工濕地中水流通道容易堵塞且難以疏通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包括正六面體的磚體,且其上、下表面之間開設有一個主通孔,同時,在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上還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條副通槽,且所有副通槽均與主通孔連通。為了實現水流通道的均勻分布,在磚體的同一個表面上,每兩條對邊之間均設置有一條副通槽;且每條副通槽的橫向中軸線與對應的兩對邊中點的連線相重合。如此,便使得在磚體的上、下表面上分別開設了均勻分布的三條副通槽,在這種設置下,便可以實現各個方向的水流順利流向主通孔,進而利用主通孔實現磚體上、下表面之間的水流排出。進一步地,為了便于安裝,確保水流通道的順利形成,所述磚體上表面上的副通槽與下表面上的副通槽完全相同。為了便于生產,所述主通孔位于磚體上、下表面的中心。另一方面,該主通過還可以使污水在磚體內形成回流,當磚體內設置處理污水的微生物時,可以對污水進行徹底的處理,從而大大提高污水處理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為規則結構,不僅生產、運輸方便,而且安裝也十分方便。(2)本實用新型可采用粉煤灰、粘結料混合砂漿制成疏松多孔的六面體結構,即可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又可確保磚體質量,且用料簡單、成本低廉;還可以使用混凝土制作,以保證強度。(3)本實用新型在磚體上實現了多條水流通道,可確保水流四通八達,進而有效避免現有技術中容易出現的堵塞問題。(4)本實用新型通過多通道磚體的設置,為人工濕地的治理構建了真正的水流通道,即使出現堵塞,也可以輕松、快速地進行疏通,維護難度大大降低,實用價值有效提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砌體磚為正六面體結構,其上下表面之間開設有一個主通孔1,該主通孔I主要用于連通磚體上下表面之間的副通槽2,使上表面上的污水能夠快速經主通孔I流入下表面的副通槽2,進而實現污水的排出。當然,為了實現對污水的處理,以達到更好的環保效果,可在磚體的主通孔I內部培植微生物,當污水從主通孔I中流過時,微生物便可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使水流由污水變成無污染水流,進而達到無污染排水的目的。為了提高排水效果,在磚體的上、下表面上分別開設有三條副通槽2,且每條副通槽均位于一組對邊的中點連線上,從而使得副通槽2在同一表面上均勻分布,而上下表面之間的副通槽2則成對稱關系。當兩塊磚體重疊時,上方磚體下表面上的副通槽便與下方磚體上表面上的副通槽相互組合,形成三條匯聚于主通孔I的水流通道。利用上述磚體可搭建地表層,也可構建各種排水池,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價值。
權利要求1.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包括正六面體的磚體,且其上、下表面之間開設有一個主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上還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條副通槽,且所有副通槽均與主通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其特征在于,在磚體的同一個表面上,每兩條對邊之間均設置有一條副通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其特征在于,每條副通槽的橫向中軸線與對應的兩對邊中點的連線相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上表面上的副通槽與下表面上的副通槽完全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孔位于磚體上、下表面的中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氣混凝土砌體磚,主要解決了現有人工濕地的水流通道容易堵塞的問題。該加氣混凝土砌體磚,包括正六面體的磚體,且其上、下表面之間開設有一個主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磚體的上、下表面上還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條副通槽,且所有副通槽均與主通孔連通。在磚體的同一個表面上,每兩條對邊之間均設置有一條副通槽。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水流通道容易堵塞的問題目的,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E01C5/04GK202969188SQ20122075667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3日
發明者張哲維, 張政權, 吳梓源, 李春燕 申請人:張哲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