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項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大型橋梁及城市立交橋,兩橋蹬跨度間現場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的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橋梁現澆施工中,除現澆大跨度橋梁是采用繩拉式結構方法外,對于引橋部分兩橋梁橋蹬的跨度在40左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施工中,目前都是采用地面達架受力支撐模架體及澆灌混凝土的全部橋梁重量,支撐方法是采用0.8米左右的鐵管為主要支撐支柱,然后再進行結構模架體及鋪設模板,另一種是采用0.06米的鐵管來組合成整個主架和模架體,目前這二種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一、施工方法不太科學、浪費人力大、工期慢;二、特別是采用0.06米的鐵管達構主架體穩定性和安全性差,構制模架和拆解繁瑣,待于改進。
發明內容
此項發明主要目的是將地平面受力支撐模架現澆橋梁混凝土的重量,改替為已橋梁跨度相距的兩個橋蹬為受力基點,用鋼絲繩將兩橋蹬距離之間澆灌鋼筋混凝土的模架和模板托吊在澆灌混凝土橋梁的位置,該裝置技術先進,操作方便,施工安全,結構和拆解模架都能節約很多人工,此方法能解決橋平面與地平面落差距離高,橋體平面和城市立交橋垂直下端有障礙物不能從橋梁下面垂直支撐的施工地段,其目的就是在橋蹬厚度的兩側地平面處與橋蹬地基處厚度兩側各加厚0.4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如圖6所示,采用多根鋼絲繩將A型模架和B型模架的底面下端摟起形成一套35米長,4米寬的大型模架體,每一根托吊鋼絲繩連接扣處設置有微調螺絲桿和螺絲帽,當每一套模架在施工中需要調整位置可采用螺絲桿和螺絲帽進行調整。根據現在建筑橋梁及立交橋的施工特點,一般的施工順序都是先將橋蹬的混凝土澆灌至能澆灌橋梁時才開始結構橋梁的模架體,設計原理就是利用橋梁跨度之間的兩個橋蹬,在兩橋蹬上端相對稱處,離橋梁底平面接觸的位置處留出幾個0.8米高和0.8米寬能按裝滑輪底坐的位置,(因引橋的橋蹬平面一般都有1/2的橋蹬面積沒有接觸橋梁底平面),所以就利用橋蹬上端沒有接觸橋梁平面的空位用來安裝滑輪底坐,每一個滑輪底坐由2個
0.6米直徑的滾動滑輪和一個滑輪底坐架組成,如:橋蹬上端沒有安裝滑輪底坐的位置,應采用橋蹬上端橫梁面處的空位將起吊滾動滑輪用鋼絲繩配合受力滑輪將模架體起吊至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的位置,該發明的技術主要分別為兩類,一是起吊技術,二是托吊技術,起吊技術主要是將承重模架體起吊至澆灌橋梁鋼筋混凝土的位置,起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采用卷揚機兩臺同步受力將模架起吊至澆灌位置,另一種是采用吊車,采用吊車就要考慮橋面與地平面的落差高度,如吊車的提升高度能滿足需要,那么就采用2臺吊車同步起吊,托吊技術主要是將已起吊至澆灌橋梁混凝土的模架用鋼絲繩從模架體底部受力,采用幾十根鋼絲繩同時均勻的受力承擔起模架體及鋼筋混凝土的總重量。
滑輪底坐架體的大小強度應根據橋蹬的厚度和起吊橋梁模架的重量而定,一般形狀為高0.7米,寬0.8米,長度在1.8米,具體設置根據橋蹬的厚度而定,如圖1所示,每一套起吊裝置由4個滑輪底坐,16個滾動滑輪,3個承重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的模架體,如橋梁底端是平板形狀的,可以把承重模架和模板結構成一個整體,便于安裝和拆解,3個承重模架體分別為I個A型承重模架,如圖2所示,A型承重模架長度兩端設置有與B型模架配合的掛鉤配件,2個B型承重模架,如圖3所示,B型承重模架在連接A型承重模架下端處設置有鉤掛配件,另外還設置有配合起吊模架體時使用的滾動滑輪4個,如圖3所示,起吊裝置的設計結構,當起吊鋼絲繩將A型承重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的底部下端受力,鋼絲繩摟起兩個B型承重模架體受力向上起吊,A型承重模架是依長度的順式形態,卡在兩個B型承重模架的中間,A型承重模架底部下端與B型承重模架設置的配合鉤掛處,就自動相互配合鉤掛牢固,同時,A型承重模架和兩個B型承重模架的上端位置及兩種型號模架體的接觸處在起吊鋼絲繩向上提升時,而兩種型號的模架體的自重又會向下沉墜,所以形成A型承重模架卡在2個B型承重模架中間,由此A型模架和2個B型模架順式形成一套整體模架,如圖4所示,此狀態形成2個B型承重模架把A型承重鉤掛起并卡在2個B型承重模架中間,當要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時,因混凝土橋梁的上千噸重量,所以在設計托吊模架時,就要把整個模架體沉重后的抗壓強度變形因素考慮在內,A型承重模架體的上端平面中間段應適當設計高于A型模架體兩端平面,模架的強度應根據托吊混凝土橋梁的重量而定,配件有連接扣、螺絲桿、螺絲帽、鋼絲繩,緊固鋼絲繩的緊固件,鋼絲繩的長短及粗細和根數應根據施工托吊澆灌鋼筋混凝土的總重量決定。為了便于理解,現舉例描述,假設該施工的橋面寬是28米,橋蹬不包括在內,兩橋蹬之間的跨度距離是35米,施工要求整體采用現澆混凝土橋梁一次性澆灌,橋梁下端底平面形狀是平面沒有凹形狀體,橋平面與地平面落差距離為80米,根據施工需要我們將采用7套托吊承重模架體配合組構成兩橋蹬距離間的整個模架體形狀,前面已介紹I套承重模架體是I個A型和2個B型模架結構而成,A型模架現設定為20米長,4米寬,3.5米高的形狀,如圖2所示,B型模架現設定7.4米長,4米寬,連接A型模架處的模架高設定為3.5米,另外一端設定為1.5米高,如圖3所示,然后將B型模架順橋體形狀擺在兩橋蹬的旁邊,再將A型模架順橋長度形狀卡在兩個B型長度模架的中間,如圖4所示,模架擺好后,在兩橋蹬距離之間長度就組合成了一個34.8米,4米寬的澆灌混凝土橋梁的模架體,如圖5所示,在擺放模架的同時,將用于托吊模架和橋梁鋼筋混凝土重量的鋼絲繩,按A型和B型模架體鎖定的位置順式橋梁長度的方向,用活動鐵件將鋼絲繩卡在規定的各個受力點,目的就用多根鋼絲繩,從2個B型模架鎖定的位置把A型模架夾在中間,當托吊鋼絲繩受力時,A型和B型模架就形成一套34.8米長,4米寬的模架體,在施工中,起吊和托吊分別為兩種操作程序,起吊的過程,利用兩個橋蹬的高度和橋蹬平于地平面的鋼筋混凝土,采用該托吊施工方法,在澆灌橋蹬混凝土時,平于地平面處,應在橋蹬厚度的兩側各增加0.4米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加的0.4米鋼筋混凝土厚度部分主要用于托吊連接鋼絲繩的鐵質掛鉤配件,如圖6所示,每一根托吊鋼絲繩的連接扣處都設置有調整螺絲桿和螺絲帽,當每一套模架體在施工中需要調整結構時,都能滿足調整要求,起吊鋼絲繩的功能主要是拆解和安裝模架體時使用,起吊模架的順序是將鋼絲繩的一端連接在I號橋蹬,(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橋蹬簡稱為I號橋蹬和2號橋蹬),平于地平面的混凝土預埋受力鐵件上固定,再將鋼絲繩隨I號橋蹬牽引至橋蹬頂端,(在橋蹬頂端鋼絲繩接觸處應設置一個鐵質半圓形架體,使托吊鋼絲繩受力于半圓形的架體時,鋼絲繩與鐵質半圓形架體沒有直角),形成圓周形,鋼絲繩穿過I號橋蹬受力于該橋蹬滑輪底坐上的兩個滾動滑輪,鋼絲繩穿過滑輪后隨橋蹬向下再穿入第一個B型模架上的兩個滾動滑輪,鋼絲繩經過A型模架底部再穿入第二個B型模架的兩個滾動滑輪槽口中再經過2號橋蹬上端滑輪底坐,如圖8所示,受力于滑輪底坐上的滾動滑輪,再經過2號橋蹬平于地平面的受力滾動滑輪,最后連接卷揚機,由卷揚機把34.8米長4米寬的承重模架體起吊至鎖定的位置,一套起吊模架裝置要使用2臺卷揚機,卷揚機要同步同時受力將承重模架起吊至平于橋蹬平面。(建議,如:吊車的提升高度能將承重模架起吊至平于橋蹬平面,可采用2臺吊車同時同步將承重模架起吊的施工方法。托吊施工方法,當起吊的模架到達規定位置時,托吊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I號橋蹬地平面處混凝土預埋受力鐵件扣上固定,然后每根鋼絲繩按順序和排列對稱受力于兩個B型模架下端底部,如圖7所示,在托吊鋼絲繩接觸B型承重模架處,因托吊受力處基本上沒有旋轉滾動過程,建議B型模架接觸托吊鋼絲繩處應設置鐵質半圓形結構,施工中兩個橋蹬托吊受力鋼絲繩處沒有采用滾動滑輪,只采用一個鐵架,鐵架接觸橋蹬處只需將鐵件卡牢固定在橋蹬上即可,如圖9所示,但在接觸鋼絲繩處必須設置半圓形狀結構,目的就是當鋼絲繩繞過鐵架時能有一定的圓周度。如圖9所示,在2號橋蹬平于地面托吊鋼絲繩連接扣處設置有微調裝置,當受力托吊的橋梁模架體未達到要求,或每一根鋼絲繩受力不平均,或由于鋼絲繩的抗拉強度預計不準(因鋼絲繩在承受重量后,鋼絲繩承重的整個負荷都要向下沉墜,所以結構模架要將整個模架體向上提高一定的尺寸,當鋼絲繩在抗拉強度范圍向下沉墜時,整個模架體才能平于橋蹬滿足澆灌鋼筋混凝土的規定位置),由此在設置托吊模架位置時,就應將鋼絲繩受力后沉墜重力的抗拉強度和下墜量因素考慮在內。由于每一套托吊模架只有4米寬度,所以要采用相同方法把7套4米寬的模架組合在一起才能結構成一個35米長,28米寬的整體模架,當起吊好一套35米長模架時,就把起吊鋼絲繩和卷揚機再去起吊另外的模架,起吊鋼絲繩只需要配合兩臺卷揚機的鋼絲繩即可。拆解時,可在混凝土橋梁上在澆灌混凝土時就留出拆解模架的孔洞直徑在0.1米,方法可采用卷揚機或吊車,鋼絲繩穿過橋梁留出的孔洞將鋼絲繩受力于模架體,然后將托吊模架的鋼絲繩及堅固件松開,拆解時,模架應一套一套的進行拆解。
:圖1、表示滑輪底坐圖2、表示A型承重模架圖3、表示B型承重模架圖4、表示A型承重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相配合時,模架體擺放在I號橋蹬和2號橋蹬的跨度之間的地平面形狀。圖5、表示A型承重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配合鉤掛時的形狀。圖6、表示平于地平面橋蹬厚度兩側增加的0.4米鋼筋混凝土及預埋鐵件連接托吊鋼絲繩的連接扣。圖7、表示托吊鋼絲繩受力繞過B型承重模架鋼絲繩排列順序形狀。圖8、表示A型模架體和B型模架體在鉤掛配合狀態過程中,起吊至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的位置形狀。圖9、表示托吊鋼絲繩受力繞過橋蹬上的半圓形鐵架形狀圖中(I)表示滾動滑輪,⑵表示滑輪底坐,(3)表示A型承重模架與B型承重模架相掛鉤受力點,(4)表示B型承重模架相鉤掛受力點,(5)表示安裝在B型承重模架體上的滾動滑輪,(7)表示橋蹬,(8)表示預埋在混凝土中露出表面的鋼絲繩連接扣,(9)表示托吊鋼絲繩的排列順序形狀,(10)表示安裝在橋蹬上半圓形狀的鐵架,(11)表示被起吊到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位置的B型承重模架體,(12)表示被起吊到澆灌鋼筋混凝土橋梁位置A型承重模架體,(13)表示被起吊和托吊的鋼絲繩,(14)表示平于地平面預埋連接扣和鐵件的混凝土,(15)表示起吊和托吊鋼絲繩的連接扣徽調裝置,(16)表示托吊連接扣和起吊時使用的滾動滑輪及緊固裝置,(17)表示卷揚機,(18)表示托吊鋼絲繩,(19)表示安裝在橋蹬上托吊鋼絲繩的半圓形鐵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當該施工要使用此項裝置時,首先將兩套起吊鋼絲繩(13)的端頭連接在I號橋蹬
(7)的連接扣(8)上固牢,再將鋼絲繩(13)穿入I號橋蹬(7)上的滑輪底坐(2),鋼絲繩
(13)受力于滑輪(I)的滑輪糟口,鋼絲繩(13)再穿入預先擺放在兩橋蹬跨度間的A型(12)和B型(11)模架體底部的滑輪(I)糟口中,鋼絲繩(13)再牽引進2號橋蹬頂端的滑輪底坐⑵的滑輪糟口中,鋼絲繩(13)再受力于滑輪(2)糟口中,鋼絲繩(13)穿入連接扣處的滾動滑輪(16),再由2臺卷揚機(17)同時同步將模架體吊至規定的位置,然后將預先在擺放模架時就卡在B型模架(11)鎖定位置的托吊鋼絲繩(18)牽引至各個連接扣(15)處,托吊順序,首先將托吊鋼絲繩(18)的一端頭連接在連接扣(15)處堅固,托吊鋼絲繩(18)繞過I號橋蹬(7)受力于半圓形鐵架(19)再牽引B型模架(11)各個受力處,最后托吊鋼絲繩(18)繞過連接扣(16)處,受力于連接扣處的緊固裝置,采用連接扣處的緊固裝置及螺絲桿、螺絲帽調整每套獨立模架間的平整度,當每一套模架起吊就位,托吊鋼絲繩(18)受力后,應把起吊模架的鋼絲繩(13)松開拆解,再去起吊另外的一套模架,如:采用吊車進行起吊模架體就位,可采用兩臺吊車同時同步將模架體一套一套的起吊就位后,然后再進行托吊模架體。
權利要求
1.一種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模架、模板,其特征是:此項發明主要目的是將地平面受力支撐模架現澆橋梁混凝土的重量,改替為以橋梁跨度相距的兩個橋蹬為受力基點,每一套起吊裝置由4個滑輪底坐,當起吊鋼絲繩將A型承重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的底部下端受力,鋼絲繩摟起兩個B型承重模架體受力向上起吊,將用于托吊模架和橋梁鋼筋混凝土重量的鋼絲繩按A型和B型模架體鎖定的位置順式橋梁長度的方向,利用兩個橋蹬的高度和橋蹬平于地平面的鋼筋混凝土,起吊模架的程序是將鋼絲繩的一端連接在I號橋蹬平于地平面的混凝土預埋受力鐵件扣上固定,再將鋼絲繩隨I號橋蹬牽引至橋蹬的頂端,穿過I號橋蹬受力于該橋蹬滑輪底坐上的兩個滾動滑輪,鋼絲繩穿過滑輪后隨橋蹬向下再穿入第一個B型模架上的兩個滾動滑輪,鋼絲繩經過A型模架底部再穿入第二個B型模架的兩個滾動滑輪糟口中,再經過2號橋蹬上端滑輪底坐,受力于滑輪底坐上的滾動滑輪,再經過2號橋蹬平于地平面的受力滾動滑輪,最后連接卷揚機,由卷揚機把34.8米長的承重模架體起吊至鎖定的位置,一套起吊模架裝置要使用2臺卷揚機,卷揚機要同步受力將承重模架起吊至平于橋蹬平面,托吊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I號橋蹬地平面處混凝土預埋受力鐵件扣上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改替為以橋梁跨度相距的兩個橋蹬為受力基點,用鋼絲繩將兩橋蹬距離之間澆灌鋼筋混凝土的模架和模板托吊在澆灌混凝土橋梁的位置,所以就利用橋蹬上端沒有接觸橋梁底平面的空位用來安裝滑輪底坐,橋蹬上端沒有安裝滑輪底坐的位置應采用橋蹬橫梁面處的空位將起吊滾動滑輪用鋼絲繩配合托起受力滑輪將模架起吊至澆灌橋梁混凝土的位置,每一個滑輪底坐由2個0.6米直徑的滾動滑輪和I個滑輪底坐架組成,高0.7米,寬0.8/米,長度在1.8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每一套起吊裝置由 4個滑輪底坐,16個滾動滑輪,3個承重澆灌鋼筋混凝土的模架體,3個承重模架體分別為I個A型承重模架,A型承重模架長度兩端設置有與B型承重模架配合的掛鉤配件,B型承重模架在連接A型承重模架下端處設置有鉤掛配件,另外還設置有配合起吊模架體時使用的滾動滑輪4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當起吊鋼絲繩將A型承重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的底部下端受力,鋼絲繩摟起兩個B型承重模架體受力向上起吊A型承重模架是依長度順式形態卡在兩個B型承重模架的中間,A型承重模架底部下端與B型承重模架設置的配合鉤掛處就自動相互配合鉤掛牢固,在起吊鋼絲繩向上提升時,由此A型模架和2個B型承重模架形成一套模架整體,此狀態形成2個B型模架把A型承重模架鉤掛起并且卡在2個B型承重模架中間A型承重模架體的上端平面中間段應適當設計高于A型模架體兩端平面,配件有連接扣,螺絲桿、螺絲帽、鋼絲繩,緊固鋼絲繩的緊固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將用于托吊模架和橋梁鋼筋混凝土重量的鋼絲繩按A型和B型模架體鎖定的位置順式橋梁長度的方向,用活動鐵件卡將鋼絲繩卡在鎖定的各個受力點,目的就用多根鋼絲繩從2個B型模架鎖定的位置把A型模架夾在中間,當托吊鋼絲繩受力時,A型和B型模架就形成一套34.8米長,4米寬的模架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利用兩個橋蹬的高度和橋蹬平于地面的鋼筋混凝土,采用該托吊施工方法,在澆灌橋蹬混凝土時,橋蹬平于地平面處,應在橋蹬厚度的兩側各增加0.4米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加的0.4米鋼筋混凝土厚度部分主要用于托吊連接鋼絲繩的鐵質掛鉤配件,每一根托吊鋼絲繩的連接扣處都設置有調整螺絲桿和螺絲帽,采用多根鋼絲繩將A型模架和B型模架的底面下端摟起形成一套35米長,4米寬的大型模架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其特征是:托吊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I號橋蹬地平面處混凝土預埋受力鐵件扣上固定,然后每根鋼絲繩按順序和排列對稱受力于兩個模架下端底部,在2號橋蹬平于地面托吊鋼絲繩連接扣處 設置有微調裝置,在鋼絲繩受力托起B型承重模架的每一個點處,是設置的圓管體形狀,便于與鋼絲繩配合起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采用卷揚機兩臺同步受力將模架起吊至澆灌位置,另一種是采用吊車,吊車的提升高度能滿足需要,那么就采用2臺吊車同步起吊O
全文摘要
一種現澆混凝土橋梁鋼絲繩受力托吊模架代替地面支撐模架,利用兩橋蹬平于地面處原厚度的基礎上再增加0.4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將鋼筋鐵件預埋此結構處后再露出表面0.2米高作連接扣件,用卷揚機或吊車用鋼絲繩將模架體起吊至澆灌混凝土橋梁的位置,用幾十根排列均勻的鋼絲繩從模架底面按鎖定的位置將模架托吊在兩橋蹬跨度之間形成兩橋蹬跨度間的模架體,托吊模架時,鋼絲繩連接1號橋蹬預埋鐵件連接扣,穿過1號橋蹬頂端的半圓形鐵架,再摟起模架體受力于2號橋蹬半圓形鐵架再連接2號橋蹬的連接扣,由連接扣的螺絲帽調整好模架體的高矮位置,一套獨立模架為1個A型和2個B型模架組成,橋梁混凝土的寬度是由幾套獨立模架組合而成,A型模架長度為兩橋蹬跨度的60%,兩個B型模架為兩橋蹬跨度的40%,寬為4米。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3103922SQ20111035859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9日
發明者陳永生 申請人:陳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