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
背景技術:
上下雙層地下通道是在通道橫斷面上劃分出上、下層,各層互相獨立,互不干擾的交通結構。目前,上下雙層地下通道在火災工況時,緊急事件點上游車輛的車行逃生只能利用本層的出口匝道逃生(即上層車輛只能利用上層的出口匝道,下層車輛只能利用下層的出口匝道)。由于各個出口匝道的間距一般在1. 5 2公里左右,因此在火災工況時,本層車輛一旦錯過本層的出口匝道就可能無法逃生,發生嚴重的財產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為此有必要改善現有技術的以下缺陷1、逃生通道間距大。2、逃生通道數量有限。3、車行逃生機會小。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上下層互通且間距較小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包括設置在同一盾構橫斷面中的上層車道、下層車道,以及工作井;所述上層車道與上層入口匝道連通, 所述下層車道與下層入口匝道連通;所述上層車道與所述下層車道之間設置有逃生車道。較佳地,所述逃生車道的一端設置在所述上層入口匝道與上層主線合流段處;所述逃生車道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下層入口匝道與下層主線合流段處。 較佳地,所述逃生車道設置在所述工作井處。較佳地,所述逃生車道的車道半徑為11. 5米。較佳地,所述逃生車道的縱坡為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應用于火災點(或緊急事件點)上游車輛的逃生,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當位于本層的車輛行駛的前方發生緊急工況 (如火災)時,火災點上游的車輛可以利用本發明中的逃生通道行駛至雙層地下通道的另一層的出口,并到達地面。該逃生通道首要解決主線車輛的逃生,其次也兼顧了入口匝道車輛的逃生。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設計,本發明可以有效減少雙層地下通道的車行逃生出口間距,使逃生出路和機會增加,有效地降低地下通道火災或其他緊急事件的損失程度。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圖1是本發明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在一實施例中的下層布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在一實施例中的上層布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應用于常規兩側進出出入口地下車道的布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一具體實施例中,總體車道規模為單向2車道+1條多功能車道。其中,下層車道的車行方向為圖1中由左向右,上層車道的車行方向為圖2中由右向左。在重要區域設置出入口匝道,為沿線區域服務。考慮用地控制和施工的便利,采用上層車道右進右出,下層車道左進左出的交通組織方案。圖 1、圖2中箭頭所示為車輛的行駛方向。本發明的特殊之處在于,利用地下通道工作井1的空間,在上層車道與下層車道之間設置有逃生車道2。具體地,逃生車道2的一端可以設置在上層入口匝道與上層主線合流段處;另一端可以設置在下層入口匝道與下層主線合流段處。本實施例中,逃生車道2的車道半徑為11. 5米,縱坡為8%。在具體應用中,逃生車道2的交通組織是平時不開放。參見圖1所示,當下層車道上A處發生緊急工況如火災時,撤離分隔欄,首先封閉上層匝道的車輛駛出功能,然后下層車輛利用逃生車道2快速進入上層匝道,利用上層車道駛出地面。當上層車道發生緊急工況時,反之亦然。如圖3所示,本發明對常規兩側進出出入口的地下車道的逃生車道設置也同樣適用,通過在工作井1中設置逃生通道2,當在車道A處出現緊急事件工況下,上游車輛可以通過逃生通道2實現逃生功能。圖3中箭頭所示為車輛的行駛方向。為滿足規范的要求(規范中最小轉彎半徑為10. 0米,最大縱坡為8% ),可以對原工作井的設計尺寸做調整,如縱向長度做適當地加長,以使逃生車道滿足規范要求。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包括設置在同一盾構橫斷面中的上層車道、下層車道,以及工作井;所述上層車道與上層入口匝道連通,所述下層車道與下層入口匝道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車道與所述下層車道之間設置有逃生車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車道的一端設置在所述上層入口匝道與上層主線合流段處;所述逃生車道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下層入口匝道與下層主線合流段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車道設置在所述工作井處。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車道的車道半徑為11. 5米。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車道的縱坡為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層地下通道車行逃生結構,包括設置在同一盾構橫斷面中的上層車道、下層車道,以及工作井;所述上層車道與上層入口匝道連通,所述下層車道與下層入口匝道連通;所述上層車道與所述下層車道之間設置有逃生車道。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設計,可以有效減少雙層地下通道的車行逃生出口間距,使逃生出路和機會增加,有效地降低地下通道火災或其他緊急事件的損失程度。
文檔編號E01C1/04GK102505595SQ20111033397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劉偉杰, 莊捷, 王寶輝, 虞質躍 申請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