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橋梁類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三支路口立交橋,都十分復雜,左轉均要繞彎路,如專利號為 200610020852. 2的丁字路口立交橋。其他如200920 . 2簡易三岔路立交橋,只能半互 通。均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就能達到 結構簡單且非機動車及行人任意通行不繞彎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由縱向車道、左岔道、右岔道及單跨橋 和下穿匝道組成的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其特征是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右側上 空,架一弧狀弓形帶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的單行跨線橋,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 車通行的高度,約5米,在另一未架橋岔道右側第一車道,設置有向下機動車斜坡直達機動 車左轉下穿匝道入口,匝道橫穿岔路口直達另兩岔道對側行進方向第一車道出口,再沿斜 坡上行與主道相匯。匝道凈空為允許機動車通行高度,在機動車下穿匝道右側,設置有與之 并行的非機動車與人行下穿匝道,匝道出入口設置有斜坡與地面人行道相連,人行下穿匝 道凈空為允許非機動車及行人通行高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機非分離、各行其道、且不繞彎效 果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景及行車示意圖。圖中1.單行跨線橋,2.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3.非機動車及人行道,4.機動車與 人行下穿匝道,5.下穿匝道入口,6.下穿人行道斜坡,7.向下機動車斜坡,8.左岔道來車右 轉車道,9.左岔道來車左轉車道,10.縱向車道右轉車道,11.縱向車道左轉車道,12.右岔 道右轉車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帶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2 的單行跨線橋1,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約5米,在另一未架橋岔 道右側第一車道,設置有向下機動車斜坡7直達機動車左轉下穿匝道入口 5,匝道橫穿岔路 口直達另兩岔道對側行進方向第一車道出口,再沿斜坡上行與主道相匯。匝道凈空為允許 機動車通行高度,在機動車下穿匝道右側,設置有與之并行的非機動車與人行下穿匝道,匝道出入口設置有斜坡與地面人行道相連,人行下穿匝道凈空為允許非機動車及行人通行高度。行車路線縱向車道通過單行跨線橋1實現左轉,通過縱向車道右轉車道10實現右轉。左岔道通過左岔道來車右轉車道8實現右轉,通過左岔道來車左轉車道9實現左 轉。右岔道通過右岔道右轉車道12實現右轉。通過下穿匝道實現左轉。非機動車及行人,通過跨線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2及下穿匝道實現過街。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由縱向車道、左岔道、右岔道及單跨橋和下穿匝道 組成,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帶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O)的單行 跨線橋(1),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其特征是在另一未架橋岔 道右側第一車道,設置有向下機動車斜坡(7)直達機動車左轉下穿匝道入口(5),匝道橫穿 岔路口直達另兩岔道對側行進方向第一車道出口,再沿斜坡上行與主道相匯;匝道凈空為 允許機動車通行高度。
2.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其特征是在機動車下穿匝道 右側,設置有與之并行的非機動車與人行下穿匝道,匝道出入口設置有斜坡與地面人行道 相連,人行下穿匝道凈空為允許非機動車及行人通行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三支路口全互通立交橋,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帶非機動車及人行天橋的單行跨線橋,在另一未架橋岔道右側第一車道,設置有向下機動車斜坡直達機動車左轉下穿匝道入口,匝道橫穿岔路口直達另兩岔道對側行進方向第一車道出口,再沿斜坡上行與主道相匯。匝道凈空為允許機動車通行高度,在機動車下穿匝道右側,設置有與之并行的非機動車與人行下穿匝道。其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機非分離、各行其道、且不繞彎效果好。
文檔編號E01C1/04GK201873916SQ20102026240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9日
發明者張航 申請人: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