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降噪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路或輕軌交通的經過空氣傳導的噪音吸收或反射裝置,尤 其涉及一種降噪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源頭上控制噪聲使其達到噪聲排放標準是難以實現 的,通用的有效治理措施是在靠近噪聲源處設置聲屏障,其聲屏障的工程聲學效果通常由 聲屏障的高度所決定。目前聲屏障應用中存在如下不足1)其高度受到各種條件限制,對繞過聲屏障上 緣的繞射聲難于治理,聲屏障上緣成為二次噪聲源;2)治理交通噪聲的聲屏障工程中,超 過旅客視線高度的聲屏障阻隔旅客視野,使旅客產生視覺乏味、疲勞及不適感;3)高速運 行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高速運行的列車產生的空氣動力學噪聲和氣動力(速度風)與不通 透的聲屏障墻體相互作用,影響結構安全和噪聲控制;尤其是高速運行的列車產生的下部 噪聲在相對的聲屏障和列車側面之間多次反射,在聲屏障上部形成集中聲源,上部的集中 聲源可繞過聲屏障頂端,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聲屏障的實際降噪效果;4)隨著聲屏障高度的 增加,其工程成本大幅提高,且頂端增加的單位高度聲屏障相對于下方相同單位高度聲屏 障,其降噪效果大幅降低。現有技術中有采用共振方式降噪的,如2009年11月4日授權公告的中國專利申 請,公告號為CN201339164Y,其公開了一種新型道路聲屏障,其第一層板、第二層板、第三層 板兩側端固定在立柱上,第一層板、第二層板之間留有距離組成空腔體,第一層板、第二層 板、第三層板的板面上均布吸聲孔,第二層板、第三層板之間填充吸聲材料。其降噪效果雖 然較好,但跟現有的降噪聲屏障沒有什么區別,仍然存在聲屏障上述的缺陷。使用時受列車 風的影響較大,且其安裝的偏心距較大,安裝不牢固,造成不安全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能夠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降噪裝置,其可以很好的將 聲源傳播的噪聲降低,尤其是對聲屏障頂端的二次噪聲源,有很好的降噪效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包括多面體的筒體,筒體內部 間隔設有反射腔室,各個反射腔室的上端面開口于筒體上表面,其余各端面皆封閉;反射腔 室內部中空;相鄰的反射腔室之間通過頻導板間隔。筒體左右對稱,筒體的底端設有凹槽固定座。筒體與下部的聲屏障組合使用,將筒 體設置在聲屏障頂端,筒體的凹槽固定座與聲屏障結合,可通過螺栓或其它方式連接。筒體 面向聲源的一側面的底端設有吸聲層,吸聲層可以吸收部分高頻噪聲,與下部聲屏障中心 對稱設置,既美觀,又不偏心。本裝置區別于目前使用的隔聲降噪類產品,本降噪裝置應用同頻率反射聲波相干 涉機理,使噪聲源中部分噪聲通過反射腔室再回到原噪聲場中進行同頻干涉消聲,是屬于無源消聲的降噪器。本降噪器的反射腔室按噪聲源的特定頻率的1/4波長幾何尺寸設置腔 深,進入該反射腔室的某一噪聲頻率經反射在該裝置開口處與同頻率的聲波相位正好或接 近相反,相互干涉使開口處該頻率聲壓趨于零,不同腔深對應的多個頻率聲壓趨于零,致使 繞射聲降低。反射腔室的底端各面為完全封閉的反射面。反射腔室開口處的表面設置防塵裝 置,防塵裝置采用防塵網或網隔板。相鄰頻導板可平行設置,也可非平行設置。相鄰頻導板的間距為4-12CM,聲波由相鄰的頻導板間隔處的反射腔室的開口進入 反射腔室內,經過反射后又由開口傳出。相鄰的頻導板的延長線之間的夾角為1° -20°。筒體的形狀不限定,在左右對稱 的形狀下,選擇噪聲的主要頻率,按主要頻率波長的1/4設置反射腔深即可。筒體的底端設 有凹槽固定座,便于筒體的固定。筒體各反射腔室底端設有與反射腔室連通的排水口,排水 口可將進入反射腔室內的水充分排出,可有效避免積水對筒體的損壞或對聲波的影響。每個反射腔室中沿筒體長度方向間隔設有間隔板,相鄰間隔板的間距為5-25CM, 這樣可以保證進入反射腔室內的聲波都是正入射或者接近正入射,提高降噪效果。筒體的高度由兩端到中間逐漸遞增,各反射腔室的深度不同,適應的頻率不同,降 噪的頻率范圍不同。我國交通運行噪聲源頻譜特性以寬頻為主,噪聲能量集中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 找出寬頻譜中影響噪聲強度的主要頻率作為降噪頻率,即可實現降噪的目的。本裝置對某 段頻率內的聲波可以有效地降噪,對噪聲聲能比較集中的125Hz-2000Hz之間的1/3倍頻程 中心頻率均有不同的效果,中、低頻降噪效果較好。本降噪裝置有別于現在的有源消聲產品,沒有電子回路等復雜系統,噪聲取之于 原噪聲源,經降噪裝置反射,使相位相反,返回原聲場中干涉消聲;結構簡單,無需維護或維 護簡單;無能源消耗,聲學效果不受氣候影響。本裝置重量< 20kg/m,且體積小,安裝高度 低,特別適宜即有聲屏障的優化改造工程。在不提高聲屏障高度時,其頂部加裝本裝置,可 附加4dB以上的降噪效果,相當于間接提高了聲屏障的高度。經多項綜合試驗檢測,降噪裝置的降噪效果主要表現在位于聲影區和亮區之間的 過渡區域(亦稱灰色區域)和125Hz 2000Hz頻率范圍內,在現場試驗條件下離噪聲源 水平距離15米、受聲點高度9米范圍內,附加降噪效果在4. OdB以上.由于對稱設置在聲 屏障上,無偏心矩,安全性好。同時有效降低風動力對聲屏障安全的負面影響,可為旅客提 供充分的觀光視覺條件。同時實現降噪、車窗通透、降風壓的目的,是治理交通噪聲的理想 產品,可廣泛應用在輕軌、公路等降噪工程。本裝置重量輕,剛性強,強度高,無偏心矩、抗沖擊、耐腐蝕、耐老化、絕緣、不吸水 積水、可循環利用。本降噪器產品以ASA原料注塑成型,也可以通過其它輕質、耐用材料制 成,只要采用本結構,都可以實現中、低降噪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多個裝置結合橫向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0023]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裝置包括多面體的筒體1,筒體1內部間隔設有反射腔室2,各個反射腔室2的 上端面開口于筒體1的上表面,其余各端面皆封閉;反射腔室2內部中空;相鄰的反射腔室 2之間通過頻導板3間隔。聲源傳播的聲波由開口 5進入反射腔室2,經過反射,由開口 5傳 出,在開口 5的位置與原聲場中相同頻率的聲波相遇,同頻反相干涉降壓,達到降噪目的。筒體1的高度由筒體兩端到中間逐漸遞增。反射腔室開口處防塵裝置設置防塵 網格4形式。相鄰頻導板3的間距為5-8CM。筒體1左右對稱設置,筒體1的底端設有凹 槽固定座6。相鄰的頻導板3平行或非平行設置。相鄰的頻導板的延長線之間的夾角為 1° -20°。沿筒體長度方向設置固定孔10,相鄰的筒體之間鋼絲繩或圓鋼通過固定孔10固 定連接即可將多個筒體串聯起來,組合使用。筒體的下側面設有與反射腔室2連通的排水口 7。每個反射腔室2中沿筒體長度方向間隔設有間隔板11,相鄰間隔板11的間距為 15CM。實施例2反射腔室2的底端設有完全封閉的空腔8。筒體1的一側面的底端設有吸聲層9。其它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一種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面體的筒體,筒體內部間隔設有反射腔室,各個反射腔室的上端面開口于筒體上表面,其余各端面皆封閉;反射腔室內部中空;相鄰的反射腔室之間通過頻導板間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筒體的高度由筒體兩端到中間逐漸遞 增;各反射腔室的深度不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反射腔室開口表面設置防塵裝置,防 塵裝置采用防塵網或網隔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頻導板的間距為4-12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筒體左右對稱設置,筒體的底端設有 凹槽固定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頻導板平行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頻導板的延長線之間的夾角為 1° -20°。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筒體各反射腔室底端設有與反射 腔室連通的排水口 ;筒體一側面的底端設有吸聲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反射腔室中沿筒體長度方向間隔 設有間隔板,相鄰間隔板的間距為5-25C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沿筒體長度方向設置固定孔,相鄰的 筒體之間由鋼絲繩或圓鋼通過固定孔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路或輕軌交通的經過空氣傳導的噪音吸收或反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降噪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的降噪裝置,包括多面體的筒體,筒體內部間隔設有反射腔室,各個反射腔室的上端面開口于筒體上表面,其余各端面皆封閉;反射腔室內部中空;相鄰的反射腔室之間通過頻導板間隔。本裝置重量輕,剛性強,強度高,無偏心矩、抗沖擊、耐腐蝕、耐老化、絕緣、不吸水積水、可循環利用。本降噪器產品以ASA原料注塑成型,也可以通過其它輕質、耐用材料制成,只要采用本結構,都可以實現中、低降噪效果。
文檔編號E01F8/00GK201730057SQ2009203525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樸太善 申請人:樸太善